生產力與科學管理論文
時間:2022-03-16 03:09:00
導語:生產力與科學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科學管理通過有效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建設先進的制度文明,推動科學技術向生產力的轉化。因此,應該重視科學管理對生產力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科學管理;生產力;社會發展
一
從哲學的視角看管理,其本質是處在一定社會關系體系中的人,通過經濟、行政、法律、教育等方式,運用數學模型、計算機技術、系統科學等方法和手段,對自然資源、人、財、物、時間、空間、信息、社會關系等,進行規劃、控制、協調等活動,使之從無序到有序,產生良好效益,實現人類活動目標的過程。
管理既然是這樣一種活動過程,就不可避免會有科學合理的管理和不恰當的錯誤的管理之分,因此,籠統地說“管理是生產力”是不科學的,應該說科學管理是生產力。
科學管理理論是基于泰羅科學管理基礎之上更為深刻的認識,即按照客觀世界內在規律和人性發展的客觀需要進行管理活動,重視定量分析和戰略規劃,強調哲學思維和方法對管理的指導作用,把管理的外部環境和內在發展需要統一起來,按照人類共同的道德價值觀,堅持自然、社會、人本身和諧、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把管理看成是一個不斷和周圍環境相適應的復雜的過程。
第一,管理是主體按照客觀事物本身的內在規律,通過自主性活動實現管理目標的過程。社會越發達,事物之間聯系的多樣性、復雜性呈現給我們的也越多,孤立地、靜止地、片面地認識和處理問題難以發現隱藏在事物內部的本質和規律。因此,成功的管理必然是在變化中尋找本質和規律并適應其發展。
第二,管理必須適合和滿足人性發展的需要,管理的終極目標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管理思想發展史表明:在從一種管理方式演變成另一種管理方式的過程中,生產力發展導致經濟組織形式變化是根本原因,人性發展的新需要是重要條件。高等教育的普及提高了人的科學文化水平,網絡空間構成的虛擬世界改變了人們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以往群體勞動、集中生產基礎上形成的管理方式,已經不適應知識經濟社會的發展的要求,自然以人為本、科學管理的時代開始了。
第三,整體性思維、復雜性思維、過程哲學思想是現代科學管理的哲學方法論基礎。管理活動作為一項綜合性活動,涉及許多方面內容,自然科學方法、社會科學理論、技術科學成果以及關于人的科學的新認識是科學管理賴以存在和進一步發展的基礎。沒有這些學科的進步就沒有管理學的發展。
第四,堅持自然、社會、人類可持續發展是科學管理的顯著特征。自然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由于過多人口形成的物質需求壓力,人類粗放式的生產經營方式,以及不合理的分配方式,使自然資源受到嚴重破壞,出現了土壤沙化、資源短缺、森林面積減少、氣候異常、各種污染加劇等一系列后果。這些結果的出現進一步加大了不同國家和地區以及種族之間的利益紛爭,導致國家、地區間矛盾沖突不斷,影響人類和平發展。
第五,科學管理要以人類共同利益和價值觀為最高準則。世界是一個普遍聯系的整體,許多問題的解決僅靠一個地區、一個國家是不行的,需要全球各國通力合作,從人類的共同利益出發加以解決。任何個人、組織、國家都不應該為了自己的利益犧牲人類共同的幸福。
二
科學管理是生產力,但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生產力。傳統的生產力概念是建立在牛頓力學機械觀線性思維基礎上的,認為“生產力是人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創造物質財富的能力”。其不足之處在于:一是把人放在和自然界完全對立的基礎上,忘記了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依賴自然,應當與自然界共繁榮,而不是征服自然。二是只看到了物質生產力,忽視了精神生產力和人自身的生產力。固然,物質生產是人類社會賴以存在的基礎,是決定政治生活和其他生活的前提。但是,自從有人類以來,人們從來沒有停止過精神生產和人自身的生產;而且,隨著物質財富的增長,精神生產和人自身的生產成為社會越來越重要的內容,成為推動物質生產進步,實現人自由而全面發展的核心。
用系統論觀點和復雜性思維方式及過程哲學思想認識生產力。生產力是一個開放的動態系統,是系統與要素,結構與功能的統一體,是處在不同生產關系體系中的人,能動地從自然界獲取物質生產資料,創造精神財富,促進人自身自由全面發展的一種能力。這種能力是自然生產力和社會生產力的統一體。其中社會生產力包含物質生產力、精神生產力、人自身生產的能力。
自然生產力,“就是客觀存在于生態自然界同時又與人類的生產活動密切相關,并直接、間接影響生產活動的各種自然力量的總和,是自然界的自然力和生產力的統稱”。自然力就是自然界天然形成的與人的勞動無關,影響和作用于人們生活的力量。在人類早期,自然力對人們的生活和勞動起了根本性作用,決定了國家民族的富足程度。正如馬克思所說:“由于自然條件的生產率不同,同量勞動會體現為較多或較少的產品或使用價值。”由于人類活動能力的提高,部分自然界成了打上人類烙印的“人化的自然”或稱人的思想“物化的世界”,從而形成一種非天然的自然界的勞動生產力。這種非天然的自然界的生產力已經成為制約人們生存和發展的一種外在力量。
社會生產力是以實踐著的人為主體和終極目標的物質生產力、精神生產力、人本身生產力的復合體。馬克思、恩格斯指出,社會生產是物質生產、精神生產和生命的生產的有機統一,社會生產力因此有物質生產力、精神生產力和人的生產力三個方面。“不應把社會活動的這三個方面看作是三個不同的階段,而只應看作是三個方面……從歷史的最初時期起,從第一批人出現時,三者就同時存在著,就是現在也還在歷史上起著作用”。
第一,一切歷史的第一個前提是人們為了滿足生活需要必須進行物質生產。物質生產力是人們利用工具,把自己的勞動作用于勞動對象,從自然界獲取物質生活資料的能力。包括生產工具、勞動對象、勞動資料和具有實踐能力的人。馬克思曾經說,各種經濟時代的區分,不在于生產什么,而在于怎樣生產,用什么勞動工具進行生產。生產工具的制造和使用、勞動對象的擴大,都離不開生產中人的力量。物質生產力提供的物質財富數量和質量決定社會人口的數量和質量,也直接影響人類精神生產的能力。因此,在人類發展相當長的歷史時期,追求物質生產力發展成為人們活動的最高目標,經濟增長是實踐活動的中心內容。
第二,當物質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社會積累了大量財富,精神勞動從物質勞動中分離出來,真正的精神生產便出現了。精神生產力是人們在物質生產基礎上,發展自己思維、情感、意志、審美、創造性等精神品質的能力,包括思想及其物化的技術形態和制度產品。弗里德里希·李斯特認為,“思想與意識的自由對生產力影響很大”;還說,藝術家通過他的作品,對人類精神意志,對社會生產力發生作用,但是要享受藝術事先必須具有購得它的物質手段,因此,藝術家對于物質生產,對于節約行為也具有提供誘因的作用。李斯特提出,生產力主要在于個人的智力和社會條件,一個國家通過改進其社會和智力條件,就能夠運用現有的物質資本,使生產力提高十倍。精神生產力的成果表現為文學、藝術、政治、法律思想、科學、宗教,也表現為制度產品,如:經濟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公共制度以及社會的公序良俗。精神生產力不僅是物質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而且還是促進物質生產力進一步發展的條件。進入知識經濟社會后,知識和信息成為生產力的重要因素,機器代替人的勞動,生產效率大大提高,產業結構發生變化,直接從事物質生產的人將越來越少,從事精神生產的人會越來越多,精神生產力的提高以及由此推動人的發展,成為人類活動的價值追求。第三,人自身的生產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根本動力和終極目標。人是社會生活和實踐的主體,人的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以及種的繁衍是人活動的內在原動力。人類的終極目標是實現自由而全面的發展。人自身生產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人口的生產。“生命的生產,無論是通過勞動而達到的自己生命的生產,或是通過生育而達到的他人生命的生產,就立即表現為雙重關系:一方面是自然關系,另一方面是社會關系。”人口的生產既是一種自然行為,也是一種社會行為。作為自然人繁衍后代,受自然生產力和社會生產力制約,每一個社會的生產力水平,只能提供一定數量人口所必須的生活資料,只能提供一定社會條件下人最大的發展空間。第二,人的社會化。只有經過社會化的人才是社會實踐和認識的主體,社會化的過程是人的另一種生產過程。這種生產過程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現實的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活動形成人的社會化需要和適應社會的各種勞動技能,以及作為有尊嚴的人的交往能力、認識能力、審美能力;另一方面是具有普遍意義的教育活動,通過教育傳授生產和生活知識、經驗,培養適合特定社會要求的道德品質、價值觀、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通過教育,人類優秀的文化遺產得以繼承,新社會發展需要的知識體系獲得廣泛傳播,新社會的實踐主體經過社會化和良好的教育,實現人力資源向人力資本的轉化。第三,自由而全面發展的人。迄今為止的一切社會,由于生產本身不發達、分配制度不合理,導致人總是處在片面發展和異化中。表現為勞動者為社會生產出財富的同時,卻為自己生產出貧困。勞動者的各種需求、勞動能力的提高、體力和腦力的恢復、甚至生育和撫養子女,都被看成資本再生產過程中的一個環節。人被異化成機器的一部分,資本的奴隸,失去了人的尊嚴、自由和全面性。只有在社會物質生產、精神生產充分發展的基礎上,實現社會關系的根本性變革,真正自由而全面發展的人才能產生。
三
生產力是由各種自然要素和社會要素聯接起來的有機整體。各種要素的結合方式、結合程度、結合效果反映了人的能動性力量,體現了科學管理的發展水平。如果把生產力的自然要素和社會要素比作魚網的經緯線,那么科學管理就是使其成為具有捕魚功能的魚網的紐結。科學管理不是生產力的硬件——機器、廠房、設備,也不是生產力的軟件——先進的科學思想、良好的職業道德,而是把生產力硬件、軟件結合起來的組織件。科學管理是根據生產力總體變化規律,從整體出發協調生產力系統諸要素之間關系,使之達到優化狀態的過程。科學管理是生產力主要體現在三大方面,即科學技術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人作為生產力主體能動性的實現;有利于人全面發展的制度文明建設。
馬克思指出:不論生產的社會形式如何,勞動者和生產資料始終是生產的因素。但是兩者在彼此分離的情況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產要素。凡是進行生產就必須使它們結合起來。只有在科學管理條件下,各種要素有效地結合,才能形成現實生產力。同樣的道理,就像單個人不在自己頭腦支配下使自己的肌肉活動起來,就不能對自然界發生作用一樣,沒有生產的組織指揮,生產運動就不能有秩序地運作和運轉。
人們常說科技是第_生產力,但科學、技術本身是人類精神勞動的成果,并不是現實生產力。因此,在諾斯看來,科學技術本身是制度創新和組織變遷的結果。科學技術是把“雙刃劍”,決定其正確發揮作用和效能的是科學管理。
科學管理是生產力主要是通過人的因素實現的。亞當·斯密在歷史上第一次確定了人在財富創造中的主體地位,他指出:每個人改善自身境況的一致的、經常的、不斷的努力是社會財富、國民財富以及私人財富所賴以產生的重大因素。李斯特則更加重視人的主體性地位,他說:不論何處,不論何時,國家的福利同人民的智力、道德與勤奮總是成正比例的,財富就隨著這些因素而增進或減退。人的自由、智力與教化在國家力量上的影響,因此也就是在國家生產力與財富上的影響……國家每年的最大開支,是應該用于后一代的教育,應該用于國家未來生產力的促進和培養上的。李斯特還特別強調人的精神生產力的重要,他說,財富的生產力比財富本身更重要,那些養豬和制丸藥的是生產者,教師也是生產者,前者生產的是物質產品。后者生產的是生產力。有些人能夠使下一代成為生產者,有些人能促進這一代人的道德和宗教品質,有些人能夠提高人的精神力量,有些人能使病人繼續保持他的生產力,有些人能使人權和公道得到保障,有些人則由于他們的藝術給人們精神上的愉快享受,能夠有助于人們生產情緒高漲。國家要發展生產力必須高度重視精神生產者的勞動,重視對以往文化歷史遺產的繼承和發展。
- 上一篇:建設工程質量管理制度
- 下一篇:財務預算管理論文
精品范文
10生產調度工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