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協調
時間:2022-06-26 02:42:31
導語: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協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兩種政策的異同與協調配合模式
(1)政策目標側重不同。央行貨幣政策的主要目標是根據生產發展和流通的需要向流通領域投放貨幣,并適時調節,保持物價穩定;而財政部承擔著實現國家政治與經濟職能、滿足國家需要的任務,故其財政政策目標往往側重于實現經濟增長。(2)調節需求總量和結構的功能不同。財政政策的調節功能更多地表現在結構調整和資源配置方面,而貨幣政策的調節功能主要表現在調控社會需求總量上。(3)兩種政策調節彈性不同。財政政策工具包括稅收、國有資產收益(利潤上繳或股息紅利)、公債等,這些政策工具對經濟調節作用較為直接,力度大,彈性差;貨幣政策工具則相反,具有伸縮性、靈活性的特征,對經濟調節作用較為間接,彈性好。(4)兩種政策時滯長度不同。一般來說,財政政策的內部時滯較貨幣政策為長,因為財政收入政策的重大變動都必須經過最高立法機構批準才能執行。但財政政策外部時滯卻較貨幣政策為短,財政政策一旦付諸實踐,對總需求的調節作用立竿見影,而貨幣政策要通過多層次傳導,具體實施還取決于金融體系、企業等經濟主體的配合。與此同時應該指出,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又具有同一性,主要表現為:(1)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最終目標具有一致性。盡管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各有側重點,但最終都是為了實現經濟增長這一目標。(2)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都是國家的需求管理政策。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都以貨幣為載體和操作對象,而一定時期的貨幣購買力表現為社會總需求;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對貨幣進行的價值形式的操作實質上是對社會總需求的操作,社會總需求的總量和結構最終可由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進行調控。因此基于兩種政策之間如此緊密的聯系,要想有效地實現經濟增長的目標,兩種政策必須相互協調配合。所謂協調配合包括兩層意思:一是兩者確定主輔關系,二是完成在實現宏觀調節目標上的分工。在主輔關系的確定上,由于不同時期兩種政策對于經濟增長的作用大小是會變化的,因此需要考慮社會供求總量和結構矛盾關系的具體情況,并分析兩種政策在社會供求總量和結構矛盾中的作用強度來靈活選擇主導政策。另一方面,雖然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共同作用的目標是實現我國經濟的增長與穩定,但是兩者調節的重點與方向有差異,因此具體調節過程中還需要在宏觀調控目標上進行分工。總的來說,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相互協調配合的基本模式有:(1)松的財政政策和松的貨幣政策,即“雙松”政策。當社會總需求嚴重不足,生產資源大量閑置,解決失業和刺激經濟增長成為宏觀調控的首要目標時,適宜采取以財政政策為主的“雙松”政策配合模式。(2)緊的財政政策和緊的貨幣政策,即“雙緊”政策。當社會總需求極度膨脹,社會總供給嚴重不足和物價大幅度攀升,抑制通貨膨脹成為首要調控目標時,適宜采取“雙緊”政策。(3)緊的財政政策和松的貨幣政策。當政府開支過大,物價基本穩定,經濟結構合理,但企業投資并不十分旺盛,經濟也非過度繁榮,促進經濟較快增長成為經濟運行的主要目標時,適宜采用此政策配合模式。(4)松的財政政策和緊的貨幣政策。當社會運行表現為通貨膨脹與經濟停滯并存,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失衡,治理“滯脹”、刺激經濟成長成為政府調節經濟的首要目標時,適宜采用此政策配合模式。由此看來,兩種政策不同的協調模式有不同的特點與優勢,而每一種模式本身并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對于不同的宏觀經濟情況來說應當選擇不同的協調模式。而對于中國特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來說,需要切實結合自身特點來選擇當前形勢下最適合的協調模式,這樣才能實現經濟增長的最終目標。
2.結語
總的來說,國家需要通過財政和貨幣政策的協調作用促進經濟的發展與增長。只有切實針對我國宏觀市場經濟存在的問題來選取最合適的協調方式,才能夠有效地解決核心問題,重新啟動國民消費和企業投資。因此,在實行宏觀經濟調控時,只要抓住核心問題,結合實際、有的放矢,我國的經濟一定能夠實現快速穩定的增長。
本文作者:楊博文吳春曉王靜工作單位:云南大學工商管理與旅游管理學院
- 上一篇:土家族服飾文化的財政政策研究
- 下一篇:財政政策促進文化發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