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報告監管有用科學定位研討論文
時間:2022-04-07 02:58:00
導語:財務報告監管有用科學定位研討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編者按:本文從科學發展觀對社會目標、企業經營目標和企業財務報告目標的影響、科學發展觀下“受托責任觀”和“決策有用觀”目標定位存在的缺陷、科學發展觀下“監管有用觀”財務報告目標提出及合理性分析三方面進行論述。其中,包括:科學發展觀是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科學發展觀對社會目標、企業經營目標產生重大影響,進而也影響企業財務報告目標;科學發展觀下“受托責任觀”財務報告目標定位存在的缺陷;科學發展觀下“決策有用觀”財務報告目標定位存在的缺陷;向利益相關者提供有關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監管有用”的會計信息;目標定位合理性于信息使用者的多元性、財務報告內容的全面性、監管體現對會計環境的適應性等。具體材料請詳見如下。
摘要:科學發展觀對社會目標、企業經營目標產生重大影響,進而也影響企業財務報告目標。本文透視了科學發展觀下“受托責任觀”和“決策有用觀”財務報告目標定位的缺陷,提出“監管有用觀”財務報告目標并分析其合理性。
關鍵詞:財務報告目標定位監管有用觀
企業財務報告是企業財務會計的“最終產品”,是企業與其利益關系人的鏈接點,它能夠全面、系統、綜合地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業績和現金流量等有關的會計信息,并成為廣大用戶了解企業運營情況的重要信息資料。財務報告目標作為信息使用者對會計信息系統期望達到的目的或標準,是在不確定會計環境下提出的一種主觀愿望,按照辯證唯物主義客觀決定主觀、存在決定意識的基本原理,不同客觀環境決定了不同主觀目標的形成,會計目標的提出不能脫離它所依存的客觀環境,否則就不現實。財務報告目標是連接內部會計系統和外部會計環境的橋梁,它的定位不僅受會計本質所決定,更受會計環境的直接影響,并隨著會計環境的變化而變化。不管財務報告目標如何定位,財務報告目標至少要反映三方面內容,即三W標準:(1)財務報告的信息使用者是誰(who);(2)財務報告應當提供哪些會計信息(which);(3)財務報告信息對使用者有什么用途(what)。當前會計界關于財務報告目標定位主要有兩種觀點:一是受托責任觀,二是決策有用觀,二者都是在特定的經濟環境下提出來的,財務報告只強調經濟信息的披露。然而,在科學發展觀下將財務報告目標定位在“受托責任觀”或“決策有用觀”難免有些力不從心。
一、科學發展觀對社會目標、企業經營目標和企業財務報告目標的影響
科學發展觀是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來的,“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是它的全部內容?!耙匀藶楸尽本褪且鹬厝恕⒁揽咳?、發展人,人人平等,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全面、協調”就是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等建設,協調好各方面的社會關系,以實現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翱沙掷m發展”是以生態和諧、代際公平為主要特征,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實現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發展要處理好兩方面關系,一是要處理好經濟與環境的關系,當代人發展經濟要以不破壞環境為限度,做到人與自然和諧,保持生態平衡:二是要處理好當代與后代的關系,資源在兩代人之間如何分配,環境在兩代人之間如何共享。
科學發展觀對社會目標、企業經營目標產生重大影響,進而也影響企業財務報告目標。從科學發展觀看社會目標,就是要處理好人與自我的關系、人與人的關系、人與自然的關系,促進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從科學發展觀看企業經營目標,就是要實現以經濟利益為基礎、以社會公平為目的,以生態和諧為限度的可持續發展。從科學發展觀看企業財務報告目標,財務報告應當反映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會計信息,這是財務報告應當反映的全部內容,即“三w”標準中的“which”。按照科學發展觀,并借助于“三w”標準來看“三w”中的“who”,財務報告的信息使用者應當是對企業產生影響的或受到企業影響的需要協調的社會各方關系人,即利益相關者;“三w”中的“what”,信息使用者獲取財務報告信息的價值取向以及與企業保持什么樣的關系,按照科學發展觀,與企業有業務往來且利益相互影響的信息使用者(如投資者、債權人、客戶、供應商等),要加強自有資金管理并對企業實施有效監督,避免資金低效周轉或無效運營;與企業無業務往來但其權利受到影響的信息使用者(如企業員工、社區居民、稅務機關、競爭對手等),要加強對企業廣泛監督,以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二、科學發展觀下“受托責任觀”和“決策有用觀”目標定位存在的缺陷
科學發展觀是在當前經濟增長迅速、安全隱患嚴重、財富分配不公、資源短缺、環境惡化等背景下提出來的,科學發展觀不僅影響社會目標、企業經營目標,還影響企業財務報告目標,并對現有的“受托責任觀”和“決策有用觀”目標定位產生沖擊。
1.科學發展觀下“受托責任觀”財務報告目標定位存在的缺陷?!笆芡胸熑斡^”(account-ability)產生及存在背景是資財所有權和經營權相分離的公司制企業,財務報告目標是向資財所有者如實反映受托人對資財使用狀況和經營業績的受托責任履行情況的財務信息。從科學發展觀看“受托責任觀”目標定位主要存在以下缺陷:一是信息使用者的局限性。受托責任存在的前提基礎是兩權分離,產生比較明確的資財委托——關系,所有者和經營者能夠直接地溝通和交流,信息使用者只是建立在資財委托和受托關系上的利益關系人,主要包括現有的投資者、債權人和管理層,不涉及潛在的投資者、債權人以及其他利益關系人。二是財務報告反映內容的局限性?!笆芡胸熑斡^”下的財務報告只是反映保證對委托人所托付資財安全完整的財務狀況信息以及保證對委托人所托付資財運營增值的經營業績信息,即只是反映委托人資財保值、增值的財務信息,而不注重現金流量、社會責任、環保收益等信息。三是財務報告編報的出發點違背市場理論。按照市場供求原理,信息的需求決定信息的供給,在“受托責任觀”下,編制財務報告目的主要是從受托人的角度出發,即從信息供給方考慮,企業管理層為了解除自己的受托責任才向資財委托人主動解釋、說明其業務活動和經營業績,而委托人使用財務報告則是一種被動需求。四是會計信息質量特征反映不夠全面。在受托責任的指導下,財務報告主要反映過去的交易或事項而形成的歷史的、客觀的信息,采用歷史成本計量屬性,強調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可靠性而忽視會計信息的相關性。
2.科學發展觀下“決策有用觀”財務報告目標定位存在的缺陷。“決策有用觀”(decision-usefulness)產生和存在背景是存在比較發達的資本市場,財務報告目標是向信息使用者(主要包括現有的和潛在的投資者、債權人以及企業管理當局等)提供有關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決策有用的經濟信息。從科學發展觀看“決策有用觀”目標定位主要存在以下缺陷:一是財務報告反映內容的局限性。“決策有用觀”下的財務報告只是反映企業有關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以財務信息為主的經濟信息,而忽視社會責任和環保收益等非財務信息。二是決策概念外延過窄。決策僅僅是管理過程的一個環節,管理具體包括預測、決策、計劃、控制、檢查、考核和分析等程序。一些外部信息使用者并沒有履行決策職能,僅僅履行監督管理職能,如政府部門利用會計信息對經濟進行宏觀調控;社區居民、新聞媒體等利用會計信息對企業違法、違規活動進行舉報監督;注冊會計師利用會計信息進行審計簽證或管理咨詢;投資人利用會計信息加強自有資金管理,規避風險以獲得安全、較好的報酬,等等。一些內部信息使用者也沒有完全履行決策職能,也是履行監督管理職能,如管理層利用會計信息進行下年度預算以及對經營過程實行控制和檢查;董事會利用企業經營業績評價、考核管理層,等等。三是信息使用者的局限性。在“決策有用觀”下,盡管編制財務報告目的是從信息使用者角度出發,但其前提必須存在一個較為發達的資本市場,通過市場中介將信息使用者尤其是潛在的投資者、債權人與公司聯系起來,以便出資人利用會計信息做出是否投資、信貸以及類似的決策。決策有用的前提過于嚴格,資本市場以外的利益相關者難免被忽視,如政府機關、社區居民等。四是會計信息質量特征反映不全面。在“決策有用觀”下,財務報告主要反映企業現時的、未來的不確定性和風險的經濟信息,注重公允價值計量屬性,強調會計信息的相關性、有用性而忽視會計信息的可靠性。
三、科學發展觀下“監管有用觀”財務報告目標提出及合理性分析
從科學發展觀看企業財務報告目標,就是向利益相關者提供有關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監管有用”的會計信息?!氨O管有用觀”(supervision—usefulness)目標定位產生及存在背景是基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而可持續發展的指導思想又是科學發展觀。按照理性經濟人假設,企業都會追求自身經濟利益最大化而忽視社會責任,尤其是高危險、高污染的行業,企業逐利的短期行為會引發一系列不良社會經濟后果,如資源枯竭、環境污染、安全事故頻繁、權利主體地位不平等,等等,“監管有用觀”下的信息披露可以全面協調經濟、社會、環境之間的關系,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監管有用觀”目標定位合理性在于:一是信息使用者的多元性。將利益相關者作為財務報告使用者,既包含與企業有業務往來且利益相互影響的信息使用者又包含無業務往來但其權利受到企業影響的信息使用者,使得能夠影響企業或受到企業影響的集團或個人都能得到應有的重視。二是財務報告內容的全面性。會計信息既立足于企業微觀個體又面向于社會、自然外部環境,全面反映企業自身發展的經濟效益、人與人公平的社會效益以及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效益。三是監管體現對會計環境的適應性。我國正處于經濟轉型時期,資本市場發育不完善,截至2006年9月,我國上市公司數量為1470家,A股為1361家,B股為109家,其中屬于國有控股的上市公司為378家,占比例為25.71%,盡管實行股權分置改革,控股股東一股獨大現象仍然存在,難免出現大股東侵占中小股東的利益,需要有關部門監管。我國非上市公司和中小企業占絕大比例,政府管理也不是很到位,偷稅漏稅、拖欠工資、環境污染等現象屢屢發生,引發許多社會、環境問題,需要有關部門或人員進行監管。更何況市場也并不總是有效的,市場失靈時政府必須充分發揮它的監管職能。四是反映會計信息質量特征的充分性。真實可靠地反映企業經營過程中的歷史信息,采用歷史成本計量屬性,便于利益相關者對企業實施有效的監督,這是監督職能對會計信息的披露要求;相關反映企業現時的、未來的不確定和風險信息,采用公允價值計量屬性,便于利益相關者對自有資金管理和經濟決策,這是管理職能對會計信息的披露要求。2006年2月,財政部頒布新的《企業會計準則》對歷史成本和公允價值在會計計量上都做了具體規定,為“監管有用觀”目標定位提供了必要條件,使得可靠性和相關性兩個重要信息質量特征能夠完美地結合。公務員之家
財務報告目標不是一成不變的,它隨著會計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從“受托責任觀”到“決策有用觀”就是例證,筆者認為,將財務報告目標發展到“監管有用觀”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科學發展觀的客觀要求。
- 上一篇:附加實物期權促進債券發展研究論文
- 下一篇:風電建設上半年工作總結及下半年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