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部門行政職能轉變
時間:2022-01-18 11:28:28
導語:糧食部門行政職能轉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多年來,糧食流通領域的改革從未停止過,從“敞開收購、順價銷售”,到現在的“市場定價、價補分離”,推動了市場經濟的發展,也給糧食行業轉型發展不斷帶來機遇和挑戰。作為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推進轉型發展就是要轉變工作重心,深入推動糧食購銷,提升工作水平。
一是把落實糧食安全行政首長
責任制作為新統領。保障糧食安全,是糧食行政管理部門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全社會的責任。要借助責任制的落實,發揮糧食部門牽頭抓總的職能作用,從一般性的指導向突出重點轉變,這也將是各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今后的重點工作內容之一。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要把這項工作作為保障糧食安全的統領,根據各項具體的考核要求調整完善糧食工作的內容,充分發揮好部門綜合協調職能作用,改變過去由糧食部門獨立承擔職責的局面,構建由政府主導、聯合參與、協同推進的糧食安全工作新格局。
二是把健全市場監管與品質監
測網絡作為新體系。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安以糧為首。糧食安全是食品安全的前提和保證,更是首要的關口。當前,居民膳食結構正在由數量溫飽型向質量營養型轉變,對糧食產品多樣化、優質化、安全化要求越來越高。過去強調糧食安全主要是數量安全,現在強調糧食安全重點應該是質量和供應的安全。提出了“糧頭食尾”的要求。“糧頭食尾”重點在“食”,要食之有味、食之安全、食之放心。為此,要增強糧食質量監測社會服務功能,建立健全工作網絡,實現全覆蓋。加強對玉米、大豆、水稻等大宗糧食產品品質測報,特別是要加強對重金屬、農藥殘留、真菌毒素等污染物檢測,把糧食質量檢測功能向基層延伸,拿出科學的權威的檢測數據,為糧食產品品牌化營銷提供依據。在供應保障方面,做到“三加強”,即:加強對成品糧質量監測,從源頭上保證糧食質量安全;加強對糧食市場監管,維護糧食市場流通秩序;加強對糧油市場信息監測,為政府宏觀調控和決策及時提供真實可靠數據。結合糧食品質情況和供應狀況,逐步改進糧食流通購、銷、存日常統計工作,使工作更加科學、合理、富有成效。
三是把強化對地方儲備糧的管
理作為新任務。糧食部門要切實承擔起保障地方糧食安全的責任,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要按照相關要求,根據當地人口數量、城市規模等綜合因素,從保障糧食供應安全實際出發,制定科學的地方儲備糧計劃,并將此作為糧食行政管理工作中的“紅線”,綜合采取有效措施管好用好地方儲備。這是未來糧食行政管理工作需要加強的主要工作任務之一。結合地方實際,適當減少靜態儲備,揚長避短,實行“動靜結合”的儲備模式,使地方儲備糧管理更加靈活、高效、科學。同時,要加強對地方儲備糧的日常監管,細化工作流程,明確責任職責,嚴格把握初選、公示、招標、考評、監管等各個環節,通過多部門聯合參與,實行相互分離、相互制約的工作格局,保證儲得好、調得動、用得上。
四是把推進產區與銷區深度合
作作為新平臺。隨著糧食市場化改革的不斷深化,糧食流通的步伐必將加快,主產區與銷區的聯系也將更加緊密。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要搭好該搭的臺,充好利用好各類展銷平臺,指導社會多元主體充分利用原有銷售渠道,讓社會多元主體唱足戲。采取定點、定向、定企業的方式,“一對一、點對點”挖掘產銷合作潛力資源,積極尋求新的合作伙伴,保證糧食順暢銷售。當前,就是要引導和指導企業抓緊研究干什么、怎么干、為誰干等問題,改進工作方式,由“坐商”向“行商”轉變,優化對消費對象的服務,提高經營水平。同時,要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企業聯盟、專業決策咨詢機構等社會力量的平臺作用,組織社會多元主體參與糧食購銷,采取推介、對接、展銷等多種形式,統籌推進玉米、水稻銷售工作,進一步提高糧食購銷市場活躍程度。
五是把推動糧食精深加工業
發展作為新動力。未來糧食行業的發展,尤其是地方國有糧食購銷企業必須要走“倉儲+加工+銷售”一體化之路。作為產區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必須要把推動糧食精深加工業發展作為糧食行業發展的新動力,加大政策扶持引導力度,使之盡快成為糧食行業發展的支柱產業。目前,地方國有購銷企業糧食加工能力普遍較弱,更多的精力還投放在糧食安全保管上,忽略了對糧食的精深加工,糧食下游經營渠道單一。糧食行政管理工作要盯緊精深加工業,圍繞飼料、淀粉、酒精等涉糧企業和用糧大戶,提高糧食產品附加值,改變銷售原糧的方式,扶持打造自有糧食品牌,延長產業鏈條,實現糧食產區產品產業化。同時,積極開辟異地儲備新業務,著力保障銷區企業用糧、銷區城市居民口糧供應安全等問題,把產區閑置的倉容充分利用起來,盤活資產,增加效益。
六是把建設糧食產后服務中
心作為新載體。東北地區生產的糧食具有產量大、保管受氣候條件影響較大等特點,多年來抓好產后減損、指導農戶科學儲糧始終是一項重點工作。今后,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要科學規劃申報產后服務中心,以現有成型的糧食收儲加工企業為主體,加快建立集收購、儲存、烘干、加工、銷售、質量檢測、信息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糧食產后服務中心,在為群眾提供服務的同時,增加企業收益,推進糧食產業健康發展。積極爭取政策扶持,因地制宜抓好農戶儲糧倉建設,保證儲糧設施建設規模更加符合實際。通過發揮產后服務中心的作用,為種糧農民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務,延長糧食銷售期,促進糧食“錯時銷售”,緩解糧食集中上市后運力不足的矛盾,確保好糧賣上好價。最后,要轉變服務手段。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要以問題和目標為導向,樹立底線思維,聚焦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發力,在工作上要由重管理向重服務、重形式向重內容轉變,改變行政化色彩較濃的現象,創新服務措施和服務手段,用好的作風體現好的狀態,讓好的狀態贏得好的成效。加緊品牌創建工作,提升農產品特色服務。農業供給側改革是供給側改革的重要內容,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農業結構性改革的基本底線。糧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通過提高農業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使農產品供給數量充足、品種和質量契合消費者需要,真正形成結構合理、保障有力的農產品有效供給。糧食行政管理工作要緊緊依托“種得好”的地緣優勢,向“賣得好”發力。當前,隨著我國居民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提高,在飲食方面已經由溫飽型向營養健康型轉變,糧食行政管理工作必須要圍繞這一大的形勢跟進,著力抓好推介、評選、引領等工作。積極開發更多的特色農產品,以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多樣化需求,創建自有品牌,最終形成獨具特色的飲食文化效應。要積極組織參與“中國好糧油”示范縣和示范企業申報工作,充分利用各類展銷展會平臺,宣傳推進現有優質農產品,還要借助現有的地方知名品牌,扶強扶壯糧食加工產業,讓優質糧食資源品牌叫響全國。同時,要深入挖掘糧食文化,順應時代潮流,引領和帶動飲食文化的建設發展。加強企業市場營銷,為提升綜合競爭力服務。糧食部門行政管理工作在內部職能分工上,要緊密結合市場化改革的實際,圍繞市場供需強化對糧食行業未來發展的指導作用,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到組織涉糧企業開展市場營銷活動當中,以此來提升企業的競爭力。要從被動參展向主動搭建合作平臺轉變,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充分利用現有的信息資源、人脈資源,不定期組織召開產銷區糧食企業對接會、糧食產品推介會,讓產銷區企業成為主角登臺推介,展示產品、擴大成果。通過“點對點”的形式,借助外力在政府之間、部門之間、企業之間深入開展糧食產銷合作,全力做好糧食貿易和異地儲備兩篇文章,擴大優質糧食產品在銷區市場的占有率,增加閑置倉容,避免倉儲設施資源浪費,為糧食企業全面增收搭臺鋪路。加快企業做大做強,為提升質量和效益服務。要改進對糧食企業的考核管理。抓住糧食行業轉型發展面臨的主要矛盾,改變過去追求政策效益型考核模式,向現代市場效益型考核模式轉變,把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發展質量作為“指揮棒”,科學設置考核指標,加強成本管控,堅持績效優先,做好開源節流,進一步強化對糧食企業的日常管理考核工作。要提高糧食工作標準和站位。糧食行政管理工作要通過加強全行業作風建設,著力解決精神狀態不佳、擔當精神不足、責任意識不強的問題,抓住黨和政府關注的、人民群眾熱切期盼的焦點問題,改進糧食流通統計、質量檢測、市場供應、供需平衡調查等工作,把糧食部門應有的職能作用真正行使好、發揮好。要加強糧食部門人才隊伍建設。市場經濟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的競爭。在企業人才隊伍建設方面,探索實行職業經理人制度,對企業管理層實行工資效益聯動,建立合理的成本核算和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同時,要組建一支強而有力的營銷隊伍,努力搞活購銷經營。在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方面,抓緊培養一批糧食購銷專業、糧食儲運、電子商務和物流、科技等糧食事業發展的急需專業人才隊伍,為事業發展提供基礎保證。
加速改善發展環境,為提升內外部效能服務。以提高行政效能為目標,著力改善糧食行業發展環境,從涉糧企業實際需要出發,在扶持加工業發展、糧食市場監管、糧食購銷許可審批等方面,進一步簡化工作流程,特別要結合“放管服”改革,優化行政審批工作,下放審批權限,推進網上審批,實行“一次性辦結”機制,最大限度讓利于民、讓利于企。從活躍糧食購銷市場實際需要出發,組織引導市場多元主體參與糧食購銷活動,研究政策調整,研究服務對象需求,提高服務質量。從未來糧食行業發展實際需要出發,打造現代化公共服務平臺,利用“互聯網+”建立公共服務平臺,及時提供政策信息,糧食供求信息、價格信息,加快發展線上交易,讓糧食行業發展步入快車道,促進糧食經濟健康發展。
作者:師逸 單位: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糧食局
- 上一篇:會計內部控制幾點思考
- 下一篇:勞動力供應與貨幣供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