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文化現代化建設芻議

時間:2022-06-13 02:41:40

導語:我國文化現代化建設芻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國文化現代化建設芻議

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文化現代化建設戰略思想的演進

就近代中國而言,中華文化一方面指引中華民族在近代不幸的遭遇中一次一次地爬起來,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另一方面中華文化又在應對近代中國前所未有的災難和恥辱的艱難實踐中獲得了新的生命,有了新的發展,進而實現了現代轉化。而現代轉化又包括兩個向度,一方面是傳統中華文化的某些核心層面的恒久性的成分得到強化,繼而實現了“現代性詮釋”;另一方面是傳統中華文化的某些陳舊的時代性的成分得到揚棄,繼而實現了“創造性轉化”。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文化現代化建設理論在本質上具有一致性,是一脈相承的、與時俱進的。反映在不同歷史時期,文化現代化建設的涵義是一個歷史演進的過程,即經歷了新民主主義文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不斷創新和豐富的發展過程。關于新民主主義文化及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理論新民主主義時期,以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所進行的革命既包括政治上和經濟上的革命,也包括進行徹底的文化革命,目的是把在舊文化長期統治下變得越來越愚昧落后的舊中國改造成以新文化為指導而日益先進文明的新中國。這場偉大革命中所建立的中華民族新文化,是以當時最先進的階級即無產階級為領導的,是以當時最革命的社會主義文化思想為指導的,是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是人民大眾反帝反封建的勝利成果,是代表著新民主主義時期中國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新民主主義文化,是當今我們進行社會主義文化現代化建設至可寶貴的財富。強調“中國無產階級”要堅持對中國新文化的“文化思想領導”,即中國新文化要堅持“共產主義思想的領導”[5],就是告訴我們要重視文化的領導權。“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是繁榮社會主義文化的基本方針。在“雙百”方針的形成過程中,深入地分析和研究我國藝術界和科學界的現狀,發表了許多精辟的見解。“雙百”方針反映了藝術和科學發展規律的客觀要求,是藝術和科學工作發展的必由之路,為藝術和科學不斷發展指明了正確的途徑。鄧小平以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為內容的文化建設理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理論的形成和發展經歷了以下三個時期:從結束到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之前為萌芽期,鄧小平從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高度,初步探討了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的關系;從十一屆三中全會到黨的十二大為逐漸走向成熟的時期,鄧小平明確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概念,黨的十二大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作了系統而全面的論述,形成了一個較完整的體系;十二大以后為完善發展期,十二屆六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干重要問題的決議》,對精神文明建設的理論作了全面而深刻的論述。[7]鄧小平特別強調精神文明重在建設,不搞運動、不搞人人過關。1980年8月,他在談到肅清封建主義殘余影響時指出:“不能認為只要破字當頭,立就在其中了。必須明確,不要搞什么反封建主義的政治運動和宣傳運動,不要對什么人搞過去那種政治批判,更不能把斗爭矛頭對著干部和群眾。”[8]對于經濟改革中出現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歪風和少數貪污腐化的現象,他亦提出用教育和法律兩個手段來解決。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在黨領導全國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實踐中,結合時代特點,總結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經驗,綜合了的新民主主義文化思想和鄧小平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思想而提出來的新概念。在十五大報告中,全面論述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綱領,并完整論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概念:“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為目標,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就其主要內容來說,同改革開放以來我們一貫倡導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一致的。”[9]簡言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立足于中國現實,展望未來,繼承傳統文化、吸收外國文化有益成果并不斷進步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新理念21世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進入了重要的發展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也進入了重要的發展時期。早在十七大報告上就強調:“要全面認識祖國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之與當代社會相適應,使之與現代文明相協調”,進而達到“既保持民族性,又體現時代性。”[10]在十七屆六中全會報告中又說到:“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的精神家園。”[11]既繼承了、鄧小平、關于文化建設的重要思想,又在新世紀新階段勇于進行文化創新,提出了關于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一系列新理念新論斷,圍繞建設創新型國家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出了創新文化、和諧文化、道德文化以及廉政文化建設,提出了以人為本的新文化發展觀,深化了對文化地位和作用的認識,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思想,譜寫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新篇章。

文化現代化建設現狀分析

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加入WTO以來,隨著文化體制改革的推進和文化產業的發展,我國文化體制建設取得了初步的成果,陸續修訂了一系列文化法規,開始建設比較完備的文化法規體系。同時,文化的多元性、多樣性、多變性更趨復雜,文化的傳統性、現代性、后現代性的交織、沖突日益激烈,社會轉型和變遷、經濟全球化、市場化帶來的文化焦慮更加嚴重。這些出現的“負”文化現象所產生的消極作用不斷破壞著社會均衡,使社會處于非整合狀態。在面對既要堅定不移地堅持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地位,又要倡導文化發展的多樣性的潮流趨勢下,我們必須具有科學的認識和正確的方法。國家主流文化思想引導力作用不強,廣大人民群眾難以獲得精神上的滿足。一是在廣泛的文化開放和交融中,強調國家主流意識形態導向的難度愈來愈高。二是信仰缺失,文化引導不到位,具體表現為與改革開放偉大成就相伴出現的社會矛盾,集中體現到人們的精神層面上所形成的內心矛盾乃至精神危機,使人產生孤獨感、恐懼感、焦慮感甚至幻滅感、虛無感,導致信仰缺失。三是文化宣傳無力,政府機構、文化事業單位、學校教育、網絡媒體等普遍存在著廣泛的空談現象,主流文化的宣傳缺乏規范有序的可操作性。四是現代資訊的快速發展,特別是計算機網絡的普及,加速了腐朽落后思想的傳播。此外,包括部分電信運營商在內的新媒體片面追求經濟利益,借助高科技手段,傳播危害社會道德、損害社會和諧的不良文化。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起步較晚,存在許多不足,一直處于低水平運作。具體表現為:一是文化產業目標規劃與政策決策的執行力低,導致實施效果和設定目標存在較大差距;二是許多文化產業管理體制不順,信息反饋不力,文化產品流通渠道不暢,致使文化藝術交流外來輸入多、走出去的少,以及文化產品進口多、出口少;三是文化產業市場發育不良,運行機制弱。企業改制不徹底,過多依靠政府干預,市場主體性功能沒有充分發揮,政府文化體制改革行動力不夠;四是文化企業發展缺乏有效的投融資平臺和渠道,投融資體制改革嚴重滯后。國有資本管理、運營與監督體制改革尚未邁出實質性步伐,中小文化企業普遍存在資金困難的問題,造成文化產業經濟現實生產力形成不濟。文化發展缺乏客觀的評價標準。一是一元化、權威化的盛行,兼容并蓄的政策長時期難以形成,造成政府文化執政能力方面的缺失,導致各地區文化發展水平良莠不齊,使廣大民眾難以獲得實實在在的文化滿足。二是國家宏觀文化管理體制仍未理順。政府主管部門不僅負責制定文化政策和進行市場監管,行使“管文化”的職能,而且還直接投資舉辦各類企事業文化單位,承擔“辦文化”的職能。“管辦不分”造成了許多國有文化單位仍是實質的政企不分、政資不分。三是教育制度體系的不完善,長期以來我國的教育存在著許多弊端,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難出創新型人才,尤其是一直大力倡導的創新教育實際上的空化、虛化,限制了有創造的靈感。

當前文化現代化建設的戰略構建

中國文化現代化建設的戰略構建總體目標即完成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就是以“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二為”為方向,以“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雙百”為方針,全力弘揚中華文化,大力發展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立足本國實際國情,充分吸收世界各國優秀文化成果,提高全體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進而達到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1.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文化領域的指導地位。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強調以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任務。當代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能為改革提供新的共識、新的動力,同樣也能為今天的文化現代化建設、意識形態重構和創新提供豐富的、深厚的思想文化資源。2.加強當代中國化馬克思主義作為中國社會主流文化的宣傳,并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關鍵要堅持三個基本原則:一是必須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思想、鄧小平理論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正是這種結合的表現形式;二是必須堅持當代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創新,主要是理論上和形式上的創新;三是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大眾化”,即要促使理論內容常識化、密切聯系公眾實踐、走進日常話語、賦予日常意義、接受超常識的整合等。3.牢固把握社會輿論的正確導向,提高主流媒體的吸引力、公信力和影響力。弘揚文化主旋律,主要是指生產符合人民利益、促進社會進步的精神產品,所以主流文化的宣傳要反映我們這個時代的主題,要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一方面,政府部門要將現代文化傳播納入到政府文化建設的視野,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和有效監管,促進文化傳播的健康發展,從而達到吸引人、感染人、涵養人、鼓舞人、凝聚人的目的。在形成較大規模和一定產業規模的諸如文化娛樂業、出版業、報刊業、旅游業、電影業、文藝演出業、會展業、藝術品拍賣業等行業中,融入當代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先進文化建設思想,進而有效、有力地宣傳主流文化,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引導文化傳播企業,通過技術和業務創新,與主流媒體合作,通過多種新的應用形式,將健康的文化作品服務大眾,以有趣對抗無聊,以健康對抗庸俗,有效地將主流文化與大眾消費文化融合在一起,將積極向上、樂觀健康的思想和文化以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展現出來,唱響主旋律,進一步弘揚先進文化,推進文化現代化建設。1.化文化體制改革。改變束縛發展的做法和規定,革除影響發展的體制弊端,推行文化由“事業”向“產業”轉變,探索中國特色文化產業發展的嶄新之路,推動文化產業現代化建設進程。但改革非一日之功,因此,在國家層面上,加強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市場機制的培植和完善,建立健全經濟政策、法律法規,并根據改革中出現的問題不斷及時調整具體措施和方案,完善文化經濟政策和文化產業政策,以便給予不同的政策傾斜與資金扶持等。2.發展文化產業市場化,大力倡導隨行就市。文化產業是工業化生產和市場經濟的產物,所以發展文化產業就必須按市場經濟的客觀規律辦事,以市場作為配置文化資源的主要方式,建立現代文化產業制度并鞏固其運行模式,積極推行文化產品向文化商品的轉變,并正確引導文化商品的流通。實現真正由政府“管文化”的狀態走向市場,達到符合市場經濟客觀規律的發展;實施“走出去”戰略,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前提下,加強優秀民族文化品牌向國外市場的挺進力度,并與世界各國開展廣泛的交流與合作。3.拓寬投融資渠道,實行文化產業的多元化投資。在文化體制轉型發展文化產業過程中,需要增加國有資本在文化領域內的投資,并堅持國有資本控制的文化企業在文化領域的主導作用,確保黨和政府在文化領域的控制力、影響力。但為解決文化產業發展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的難題,更快更好地發展文化產業,推進文化現代化建設,就要像在其他領域一樣,引進多種投資主體,國有、外資、民營資本一起上,調動有力推動我國文化工作順利開展的各種積極因素,有效地推動我國文化現代化建設的進程。4.文化產業的現代化,不僅僅是體制上的突破,思想上的轉變,更要有內容上的創新,其標志在于要與高新科技融合與發展。從國外文化產業發展的歷程可以看到科技不僅能衍生新的文化產業形態,如動漫,同時也能創新傳播渠道,如新媒體的出現和廣泛應用。因此,文化產業的現代化,必須積極探索文化與科技緊密結合的全新發展模式。1.建立健全文化發展的評價標準,其基礎前提是借鑒社會主義文化現代化建設的基本經驗。歷史證明,每當我們認真堅持“雙百”方針時,文化科學、文學藝術事業就興旺發達,每當丟掉“雙百”方針時,文化科學、文學藝術事業就會衰敗。最早提出了這一文化發展的基本方針。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通過的《決定》,繼續把“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作為必須遵循的重要方針之一,這是中國共產黨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化、對進行文化發展內在規律的深刻理論總結。此外,提出了開展文化工作的“三個有利于”方針也是我們可以借鑒的重要經驗總結。既“一切有利于加強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有益經驗,一切有利于提高我國人民精神境界的文化成果,一切有利于發展我國社會主義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管理方式”,我們都要“積極借鑒、善于吸收,勇于使用”。[12]2.建立健全文化發展的評價標準,必須理順國家宏觀文化管理體制。文化法制,是指由國家制定的體現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意志,反映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規律,并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法律制度,是文化領域的立法、執法和守法的總稱。文化法制是文化繁榮和發展的保證,因此應加強文化法制。文化行政管理也應走法制化道路,當前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盡快制定出一部具有基本法性質的文化法典。另一方面,專制主義以及任何形式的思想壓制,只會使人失去思考的本能,文化現代化建設更無從談起;市場經濟帶來的浮躁、淺薄、急功近利、金錢至上等習氣,更是嚴重阻礙了文化現代化建設的進程,所以需要為文化現代化建設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文化現代化建設是一個自由創造與不斷創新的過程,它需要一個足夠寬松的社會環境,以確保讓思想自由跳躍;此外,每一個創造或者創新都意味著風險,不可能每一次努力都獲得成功,成功往往是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所以需要社會的理解、包容。3.建立健全文化發展的評價標準,完善教育制度體系是其重要保證。教育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教育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制約教育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較多。面向未來,實現文化發展評價標準的進一步完善,必須進行教育體制改革,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立足當前,文化現代化建設亟需有創新型人才的支持,所以在加大對教育資金、政策投入的同時,必須著重發展創新型教育,培養創新型人才。具體解決途徑如:通過改進教學方式、教材內容,提倡個性教育,實施因材施教等,以此來引導學生積極創新;同時要改變人才選拔機制,及時挖掘、培育創新人才。

本文作者:邱偉工作單位:中南財經政法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