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辨風正俗與民俗文化研究
時間:2022-09-01 11:51:34
導語:新時期辨風正俗與民俗文化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提要】民俗文化是民眾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積累并不斷傳承、延續的風俗習慣,帶有深厚的文化底蘊。2021年,中國進入“十四五”發展新時期,中國不僅面臨著國內與國際形勢劇烈變動,同時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倳浱岢鲋腥A民族偉大復興離不開傳統文化的傳承,作為傳統文化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民俗文化的傳承發展需要在堅守民俗文化原真的前提下,明晰民俗文化傳承的兩面性,辨風正俗,端正導向,發揮民俗文化的作用,提高人民精神凝聚力,助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的推進。
【關鍵詞】辨風正俗;民俗文化;十四五時期
一、民俗文化傳承的兩面性
民俗文化是在人類歷史出現時,伴隨著人類勞動的演變,隨之形成的文化活動與生活習慣,早在文字出現前,人類便通過壁畫的形式,保留了部分民俗文化傳承的證明,包括日常生活、節日慶典、祭祀禱告、表演藝術等。文字被創造后,傳承民俗文化的載體被進一步豐富。中華民族的民俗文化被不斷融入到生活習慣之中,并在日常勞動中產生出新的民俗文化。這些民俗文化傳承至今,早已融入到中華民族的血脈之中,難以割舍。但是,民俗文化本身具有兩面性,一是規范道德風尚,穩定社會秩序的正面作用,二是民俗文化發展中存在的商品化、庸俗化及少數民族民俗漢化等,使得民俗文化本身被不斷消耗;與民俗相關的社會問題仍存在,如封建迷信活動,對現代化發展有不利影響。
(一)民俗文化傳承的積極作用
中華民族綿延至今,在不斷的融合、創造、改變之下,呈現出多民族、多方面、多維度的繁榮景象,這些優秀中華傳統文化,不僅在千年來滋養著中華兒女的精神家園,更是創造了中華文化獨有的精神支柱,帶領中華兒女不斷戰勝困難,在一次次的磨難中愈發光彩奪目。民俗文化作為中華傳統文化中,最具中華特色的一筆色彩,已經內化為各地區人民的一種文化標志。日常生活中有各種組織主導的民俗,人生成長的各個階段也需要民俗進行規范——結婚人們需要有結婚典禮或儀式來求得社會及家庭的認同,葬禮時也需要一定的儀式,如藏族的“天葬”“火葬”“水葬”,以此幫助去世的人與家人、朋友告別;在人的精神意識領域中,民俗也在影響著生活,在時間上,人們一代代傳承著家族民俗文化,在空間上,它往往可以從一個地域向另一個地域散布——過年時見面問好,小輩向長輩拜年問候便是如此。民俗文化是根植于基層社會中的最“樸實”的文化,它融于人們日常生活之中,對人民日常生活造成一定影響,也展現了最基層人民的生活狀態,精神形態,相似的民族文化帶來的民族認同感是中華民族精神凝聚力的來源之一。當前的大部分民俗文化都是具有引導人們積極向上、不忘初心、感恩知禮、敬畏自然等積極作用,其中禮教文化的部分對于社會民眾的行為具有一定的軟性規束作用,潛移默化民眾向積極奮斗的方向前進。
(二)民俗文化傳承中被“消耗”
民俗文化的傳承并不都是正向的,多民族融合的背景下,民俗文化的傳承也具有一定的消極作用。民俗文化中帶有一定的封建、落后文化,在一些發展相對落后的地區,仍有生病后將希望寄予神婆、靈媒等,將自身機遇發展歸結于算命先生的批語,將“傳宗接代”且一定要生出男孩子為女性本職工作等落后思想,這種落后民俗文化的傳承無疑是對社會發展起阻滯作用的。民俗文化在傳承中不斷被融合、改變,這是社會文化發展的大趨勢,在現代社會中,這種趨勢愈發明顯。中國商品經濟發展致使民俗文化成為拉動地區旅游業發展的一大助力,但這過程中,民俗文化被不斷“消耗”。以云南省民俗文化發展為例,云南省少數民族眾多,旅游資源豐富,在長期發展中,民族節日文化崩壞,為迎合游客,打破在特定時間舉行節日慶典與表演的特性,隨時隨地搬上舞臺。手工制品業在大眾審美的裹挾下失去其人文氣息與藝術價值,商品化、庸俗化的工業制品代替原本的民俗文化制品。在多民族文化交流中,漢族文化具有極強的感染力,少數民族建筑、服飾、飲食等,在現代化的推動下組件消失,失去其原有特色,被更“時髦”的新型產品取代。
二、辨風正俗
從古至今,一些民俗因不適應時展的需要而消失,但也有一些民俗與時俱進,幾經變化改進后廣為流傳。盡管民俗文化是具有多樣性的文化模式,但其頑強的承接性與一定的守成性是民俗文化發展存在一定問題的根本原因。《漢書·藝文志》中記載:“觀風俗,知得失”,正是說要在明晰社會風俗導向,分辨民俗文化中的優美與低劣,根據社會發展需要進行移風易俗,推動民俗文化向前發展。辨風正俗,是社會發展、文化發展,乃至個人發展的需要。首先,在民俗文化兩面性的背景下,民俗文化中的落后風俗對現代化發展是極為不利的。以重男輕女的風俗習慣為例,這種風俗來源于傳統觀念中對于女性地位的打壓與男性地位的太高,在封建社會中,父權是家庭中的絕對主導,重視男性的權利和利益,而把女性定性為男性的附屬,并限制她們發展個人才能的機會和人身自由。中國上古的卜辭里就視生男為嘉,生女為不嘉。新中國成立以來,對于女性權力的解放十分重視,女性力量被社會認可,但在偏遠地區及某些落后思想根深蒂固的家庭之中,重男輕女的風俗仍在迫害著女性,墮女胎,溺死女嬰、虐待女性的事例頻發,這不僅是對現代人權的踐踏,更導致中國生育率下降,生育缺口加大,性別對立加深等一系列嚴重后果,因此對于社會發展,辨風正俗是迫在眉睫的。其次,民俗文化的發展需要辨風正俗。在今天看來,那些粗俗、落后民俗的消失不會讓人惋惜,但是看到一些健康的民俗,特別是優良精致的民俗文化面臨沒落境地時,就不能不使人感到痛惜與無奈。落后的民俗文化會侵蝕優秀的民俗文化,將其轉變為落后的民俗文化,反之亦然。以婚喪文化為例,我國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婚俗文化中,有些保留著近親通婚的習俗,“有女先問舅”等俗語在某些地區依然通用。另外,有的民族習慣早婚,這與邊遠地區生存環境惡劣,人均壽命較低有關,但在現今社會這種生活狀況得到極大改善后,仍有十五六歲定親,先生子后登記結婚的現象存在,且難以控制,這與提倡晚婚晚育,婚姻自由的現代婚俗文化相反。傣族、哈尼族、白族等少數民族至今仍有在節慶日食用生肉的風俗,在疫情常態化的今天,無疑對個人與群體的安全造成一定威脅。這些落后的民俗文化的存在,會阻礙先進文化的傳播,在這些群體中消耗現代文明。最后,追求全面發展的個人需要樹立辨風正俗的意識。幾十年來,中國先后經歷了社會主義革命、改革開放、建設小康社會等巨大變革,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人民的思想也隨著經濟的發展日新月異,與國際思想接軌,思想變革明顯。多元化的思想活躍,浮躁的社會風氣愈發明顯。2019年末,中國經歷了肺炎疫情的爆發,由于疫情嚴重,武漢封鎖,各省先后進入一級警戒狀態。黨和國家積極組織群眾,進行抗擊疫情行動,但仍有部分思想軟弱的民眾將希望寄托于鬼神之上,邪教信眾蠢蠢欲動,傳播、夸大負面消息,鼓動群眾進行盲目的自救活動,這對于疫情治理造成很大困難。不信謠,不傳謠,是作為社會公民應盡的責任與義務,辨風正俗不是國家與社會提倡的簡單口號,更應該落實到每一個公民的心中,相信科學,相信馬列主義,相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辨風正俗,在思想上武裝自己。
三、新時期下的民俗文化傳承
同志強調新時期:“要胸懷兩個大局,一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一個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是我們謀劃工作的基本出發點。”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背景之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趨勢是不可逆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離不開中華優秀文化的支撐,新時期民俗文化的傳承需要在堅持本真性的前提下,堅持辨風正俗,把握正確導向;堅持創新發展理念,靈活運用現代化技術;堅持人才為本,構建完善的民俗文化傳承與保護機制。
(一)辨風正俗,把握正確導向
我國堅持走中國特設社會主義道路,中華民族復興在精神層面就要拋棄過時思想,揚棄中華傳統文化中封建殘余部分;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環境下積極接觸國外文化,知悉國際局勢變動,國內國外緊密結合,警惕國外消極文化傳播。風俗的本質是人民精神,用社會主義和子女價值觀來引領民俗文化傳承,既是堅守了中華文化立場,展現中華審美文化、審美追求,又是向民眾弘揚正向價值觀,內教外化,提升民族凝聚力。
(二)創新傳承模式,靈活運用現代化技術
現代技術發展創新了民俗文化傳承的模式。以往口口相傳的文化傳播模式很容易“三人成虎”,原有意義被改變,造成誤解與片面理解,在大數據的支撐下,信息整合能最大程度還原民俗文化的本真。且有些民俗文化保存不易,尤其是藝術表演容易受到場地與環境限制,通過新媒體技術,能再現表演場景,留下相應影像資料。傳媒技術的發展能使得民俗文化傳播范圍更廣,通過微博等手機APP等平臺進行文化傳承。
(三)人才為本,完善民俗文化傳承與保護機制
民俗文化的傳承在民間長期以來就是依賴師徒、家庭、姻親等關系的,人才是民俗文化傳承中最為重要的一環。這種傳承模式很容易導致失傳的問題,新時期的民俗文化傳承應與學校、社會組織結合,培養具有民俗特長的人才,改變傳統的學習模式。地方政府建立行之有效的民俗文化傳承與保護機制,構建良好的管理環境與氛圍,強調發展中的有效傳承。2021年,中國進入“十四五”發展規劃時期,中華民族復興進入關鍵時期,中國正處在重要的歷史關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一方面,要全面總結“十三五”發展經驗,準確觀察國情,根據社會主要矛盾發生的變化,分清新特點、新要求,緊握發展趨勢。另一方面,相信群眾的力量,廣泛聽取民聲、民意,充分凝聚人民智慧,進一步把加強頂層設計與堅持向人民提問結合起來,進一步推動制定“十四五”規劃,順應人民愿望,滿足人民期待。在制定和實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中,要不斷推動民俗文化改革出新,辨風正俗,以積極向上的文化導向凝聚國家的強大力量,凝聚民族精神,助力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前進。
參考文獻
曲彥斌2004《論“民俗問題”與“辨風正俗”》,《民俗研究》第2期。
董麗娟2012《論民俗語匯與辨風正俗》,《教育文化論壇》第6期。
王錚2018《好互聯網傳承民俗文化》,《人民論壇》第5期。
安靜2018《民俗文化的道德意蘊》,《人民論壇》第7期。
桂勝、騰躍2019《鄉村振興視野下傳統村落民俗文化的傳承模式》,《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期。
杜耀中2019《鄉村民俗文化傳承的路徑探析》,《人民論壇》第31期。
作者:朱俊潔
- 上一篇:地方飲食文化發展對策
- 下一篇:建筑工程施工許可手續辦理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