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教育信息化統計分析論文

時間:2022-10-06 05:09:22

導語:農村教育信息化統計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教育信息化統計分析論文

一、農村教育信息化建設現狀

(一)學校教育信息化發展情況

1.資金投入情況

通過對各農村中小學校長的訪談得知,從2010年到2012年三年時間里,大部分教育部門和學校能夠逐年增加信息化建設資金投入,投入資金30萬元以下的占18%,投入資金達31—40萬元的占26%,投入資金達41—60萬元的占20%,有36%的教育部門和學校信息化建設投入的經費已達到100萬元以上。這說明農村中小學信息化軟硬件建設的重視程度在逐年增加。

2.農村中小學信息化硬件設施情況

調查結果發現,農村中小學生占有計算機數比例較之2005年我國平均82名中小學才能擁有一臺計算機有明顯提高,調查樣本中小學有近1/3的學校的學生數與計算機數之比為5:1以下,只有33.5%左右的學校是10:1以下。由于過去缺乏信息化教學意識和管理技術,眾多農村中小學信息化教學設備大多成為應付檢查的工具,置而不用現象十分普遍。目前這種現象已經有很大改觀。有一半的學校一周多媒體教學時間在20小時以上。已經有60%的學校建立了校園網并且初步得到了應用。

3.計算機師資水平

信息化涉及的軟硬件應用、指導和維護需要專業人才。因此,專職計算機教師是農村中小學開展信息化教學的關鍵。從調查情況看,有83.9%的學校都具有專職計算機教師,且有一半以下學校有專職教師3—5人。除了一小部分年齡較大的教師不會應用計算機外,85%以上的教師都能應用計算機技術進行辦公和教學。這說明教師的計算機水平較前幾年有了顯著提高,但在計算機教學應用方面有待進一步提高。如有40%左右的會應用計算機的教師并不能熟練制作和應用多媒體課件。教師的計算機培訓是中小學信息化建設的必由之路。近年來,大部分中小學每年定期分批次組織進行教師信息化技術培訓。本次調查發現,調查樣本中有一半以上的學校教師參加了培訓。但是,大部分教師接受的培訓項目并不全面。存在重技術培訓,輕理論培訓的現象。這也是導致很多教師在教學時信息化教學水平不高的主要因素。

4.課件制作和引用、資源建設情況

目前,農村中小學都開設了信息技術課,且70%的學校都制定了比較詳細的信息化教育教學發展規劃,并積極進行教學實踐。大部分學校的教師都能應用計算機制作課件,其中,主要學科語文、數學、外語等制作的課件數量在12—50個之間,非主要學科的課件數量則很少,能夠應用網絡課件和學科資源庫的課件更寥寥無幾。這進一步說明多數農村學校和教師缺乏網絡資源利用意識,對于學科資源庫的建設不夠重視。

(二)教師方面

1.教師計算機和互聯網使用情況

調查樣本中,67%的教師擁有電腦并連接到互聯網。有89.5%和85.8%教師能夠利用互聯網進行各種信息的采集、歸納和應用網上教育資源,調查樣本中完全不懂的有86人,點總數的19.2%。而專職計算機教師對于信息技術的熟練程度還僅限于一般軟硬件技能;能獨立完成程序編制的不足2%。

2.對信息化教育技術的認識態度及應用

調查發現,86%的農村教師對應用信息技術教學持支持態度,并且表現出愿意參加各類信息化教育技術的培訓活動,渴望學習到更多的現代教育技術知識。有14%的年齡偏大的教師不支持也不反對,但不愿意參加信息化教學技能培訓。在關于多媒體的教學效果問卷中,認為使用現代化、信息化教育技術與手段的教學效果是顯著的,占28%,有13%的教師認為沒有效果或效果不很顯著,有59%的教師認為效果較為可以或比較一般。81%的教師認為使用現代化、信息化的多媒體教學效果主要體現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增加教學容量和密度”。而選擇“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協作學習能力”這一項的教師較少,占19%。說明大部分教師教學指導思想對信息化教學認識不足,沒有將信息化教學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協作學習的能力聯系起來。

3.信息技術與各科教學的整合應用

調查統計發現,多數農村教師信息化教學水平僅僅停留在簡單的PPT課件制件上,在實施信息技術與各科教學整合中,實際情況不容樂觀。如在選用與教學相關的軟件與網絡資源問題調查中,很多教師并不善于應用網絡資源,也不善于將自己的資源通過網絡分享給他人應用。

(三)學生方面

農村信息化教學的效果是本次調查的一個重點。本次調查主要從學生的信息檢索能力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進行考察。問卷結果顯示:41.8%的初二學生已經初步可以利用百度等搜索引擎進行網絡檢索,并能熟練應用光盤、U盤儲存、檢索相關信息;64.7%的高二學生能熟練運用網絡檢索和文獻檢索。但仍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不了解,沒掌握任何一種信息檢索方式。調查發現,48%的學生信息技術能力屬中等偏下水平。如有些學生雖然能熟練運用QQ聊天,卻對Windows操作系統的一些操作并不熟悉。62%的高二學生雖然能簡單地應用Word辦公軟件,但僅僅停留在最簡單的基礎應用,深入應用的能力較差。總之,受限于農村中小學特殊的地理環境,農村中小學生的信息素養較城區中小學差距明顯。只有少數學生能將計算機及網絡作為學習的工具,對信息檢索、選擇能力、應用能力還有待提高。

二、農村教育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投入不足

信息技術硬件建設是信息化教學的前提,硬件設備的配置會受學校經濟條件、領導重視程度的影響。調查發現,大多數農村學校計算機數量較少,而且機器硬件配置非常低,有的甚至是20世紀淘汰的機器還在使用,根本無法滿足開展信息技術教育的需要。已擁有的軟件,無論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無法滿足信息化教育教學的需要。多數農村學校教育資源庫和互聯局域網剛剛建設,在教育教學資源管理和合理利用方面未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共享。

(二)信息素養亟待提升

當前信息化教學建設有了初步的成就,許多教師已經轉變了傳統的教學觀念,開始使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把多媒體教學方式引入課堂。這些轉變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然而,此次調查也發現,農村學校信息化教學在取得諸多成績的同時,也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問題。第一,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網絡知識普遍較低,一些年歲較大的教師不會使用計算機。而一些中、青年教師雖然有很熟練的信息技能,卻缺乏深入應用的能力,不能很好地應用網絡知識獲取更為科學的教學技能或教學材料。第二,目前多媒體教學中普遍存在過度依賴多媒體技術手段問題,這個問題在農村中小學也一樣存在,有些老師一上課就是一個PPT反映到底,缺乏和學生交流和互動。第三,大部分教師缺乏必要的信息化教學設備維護維修技能,電腦不能啟動、音響沒有聲音等一些簡單故障他們都不能解決。

(三)教學軟件、教學資源庫有待建設和完善

本次的調查結果顯示,調查樣本中雖然80%的學生能基本完成信息化的簡單教學任務,也擁有數量不少的自制PPT教學課件,但這些課件水平大都質量不高,且受制于硬件和軟件的制約,并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有的學校雖然微機室已經接入互聯網,但由于教師不善使用網絡資源,網絡上的一些優秀課件并沒有得到有效利用。

(四)信息能力有待增強

從調查數據分析來看,農村學生應用計算機技術仍處于中低等水平,信息搜集能力有待增強。特別是在運用各種信息資源和技術進行資料收集和加工整理方面的能力更需要提高。

三、農村教育信息化的發展對策

(一)拓寬籌資渠道,加大硬件建設

農村教育信息化的實現,一定要加大資金的投入,加大硬軟件建設。就目前的形式而言,全靠政府投資改善教育信息化建設根本不現實。因此,農村中小學要積極拓展融資渠道,動員全社會關注教育事業的發展,鼓勵社會知名人士、知名企業向教育投資。

(二)加大教師信息技術與教學整合培訓力度

農村中小學目前信息化教學較城市還有很大的差距,根本原因在于教師信息化技能和意識滯后于教學要求。因此,地方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應一方面加強教師信息技術知識培訓,另一方面鼓勵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去鍛煉,去提高信息素養,唯有如此,才能有效地促進學校教育的現代化。

(三)強化教學軟件、教學資源庫的建設

在教育信息化建設中要把資源建設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尤其應加強農村信息化教育資源中心的建設,信息化教育資源中心建設是農村教育信息化建設的關鍵。要合理配置資源,最大限度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加強信息技術與各類課程的整合,創造條件,逐步實現多媒體教學進入課堂,引進工具型、平臺型、資源型和素材型的教育教學軟件,充實豐富農村中小學教育資源,組織廣大教師、軟件技術人員研制開發適合學科、年級的必修課的教育教學軟件。同時,要整合教育資源,把分布在各級各類學校的有用資源整合成為公共資源部分,實現教育資源共享。

(四)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

學生信息素養不高的原因不僅僅在于信息化硬件投入不足,很大程度上歸結于教師在教學中的指導、輔導作用沒有得到有效發揮。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不斷探索改革信息技術課的教學方式和方法,要把信息化技術與各學科課程整合起來,實現基于信息化、網絡化環境下的在各科教學的自主、協作、研究性學習等新型教學模式的改革,轉變傳統教學與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和能力。

作者:段靜劉伯文劉佳君楊慧徐丕青劉守義單位:河北建筑工程學院張家口學院河北北方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