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體系研究
時間:2022-11-21 10:21:52
導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體系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1外部環境帶來的威脅。我國社會正處于社會發展的轉型期,人們的價值觀念正在受到多元化的影響。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市場經濟的高度繁榮不僅僅帶來了經濟、社會、技術的高速發展,也帶來了思想文化和社會價值觀的變化發展。在思想上就表現為價值觀念的多元化,對人們的傳統價值觀、信仰以及話語體系都帶來了巨大沖擊,很多新的問題和矛盾正在困擾著大學生。例如,社會轉型期的貧富分化、腐敗現象、就業和住房難等現實問題,沖擊著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話語體系,需要及時對這些問題進行回應、解釋。基于互聯網技術的革新,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維習慣都在發生改變,交往不在局限于傳統的交往空間,拓展到了虛擬網絡世界。“作為一種新興的傳媒方式,網絡所代表的虛擬世界,大大擴展了教育的生活領域[2]。”虛擬的網絡世界給人們交流溝通帶來更大便捷和自由,但同時也給傳統交往帶來了挑戰。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大多是屬于現實、宏觀上的話語體系,而網絡虛擬世界里的交往大多突破了現實的話語道德、素養等規范約束。這就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話語與網絡話語之間對話溝通的難度增大,有關網絡話語的內容匱乏,出現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失語、失效的現象。同時,大學生作為社會中的高知識群體,對網絡世界的信息接受的自我選擇很強,在網絡交往、學習等活動中很容易被西方意識形態話語的侵蝕。1.2話語體系自身存在的矛盾。1.2.1話語內容的貧乏。學科屬性決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具有濃厚的意識形態色彩,其觀點的表述和提法,都必須體現黨和國家意識形態話語體系要求,保證權威性。在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話語體系里,話語模式化、官方化的特點比較突出,指令性色彩較濃。大學生對此興趣不高,甚至有一定抵觸情緒。思想政治教育政治話語體系的內容相對于豐富活潑的生活話語而言是嚴肅的、不夠生動的,多是停留在從概念到概念,從理論到理論的講授,側重于道德言語和政治理論的灌輸,其抽象、系統、理論性的話語吸引力不夠。在運用話語時,聯系大學生身心特點不夠,政策性、文件化的話語缺乏生動轉化。面對社會轉型中大學生關心的教育問題、成長問題和就業問題等矛盾回應不夠,可能是兩者漸行漸遠,導致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曲高和寡”的局面的重要原因。1.2.2話語方式的單一。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方式單一,缺乏溝通話語和情感投入是比較常見的。用單調的話語方式,進行單向度的宣傳灌輸,從文本到文本,強調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和思想性,缺乏與大學生的交流和溝通。加上深受多元文化的影響,大學生對日常的生活話語方式興趣濃厚,更容易產生共鳴。思想政治教育因為其學科屬性,需要保證語言的正式性、規范性。過分的娛樂化、生活化的表達方式又容易對思想政治教育產生負面影響。其話語方式的書面化、單一性特征,對于當前的大學生群體而言顯得格格不入。大學生群體的需求是多樣的、復雜的以及多層次性的。僅僅依賴教科書式、單一性的說教式話語方式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行不通的。教育者與大學生之間缺少平等的對話交流,容易讓大學生產生厭煩,甚至是抵觸的情緒,其吸引力和權威性嚴重受損,削弱思想政治教育的話語實效。豐富話語形式,對不同的受教育者,需要根據受教育者的具體情況來用不同的話語形式,及時有效的回應和解決大學生的實際問題和疑惑,重視大學生話語權的平等地位,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價值。1.2.3話語語境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話語蘊含著三種基本形態[3],一是代表統治階級根本利益的政治話語,二是描繪社會普遍思想的學術話語,三是融合社會成員共同利益的生活話語。實現政治話語、學術話語和生活話語的相互支撐,是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關鍵,三種形態的話語分別體現了三種不同的語境。話語間的交往是在一定的語境環境下實現的,一旦實際交往脫離話語語境,思想政治教育就無法達到應有的效果。目前,在不同語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話語錯位和話語轉化乏力問題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在應對現實問題是顯得無所適從。例如,在需要學術話語對思想政治教育話語轉化提供學理支撐和解釋時,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卻僅僅局限于從書本到書本的運用,甚至是使用純“學術”的解釋,忽視了學術話語語境中需要有政治話語的內核;在需要使用生活話語回應質疑、反駁錯誤責難時,往往出現將日常生活與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分離,缺少政治話語的內核支撐和學術話語的學理闡釋。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體系創新的思路
2.1堅守政治底線,深化話語內涵。馬克思說:“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所謂徹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4]。”要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話語體系的創新,必須要筑牢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牢牢把握話語權。指出:“話語的背后是思想、是‘道’”[5]。在面對當前紛繁復雜的價值觀念和意識形態相互較量,以及來自西方各種社會思潮和話語霸權的挑戰時,必須要以馬克思主義立根鑄魂,用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豐富自己,堅定話語立場,增強“四個自信”。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話語體系創新時,要做到從實際出發,以人民為中心,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闡釋中國實踐,正確回應社會熱點和難點問題,提升話語的公信力。加強學術話語在思想政治教育話語體系內涵建設上的積極作用,用學術話語來解釋政治話語,引導人們將正確的政治觀念、道德規范等融入到生活中,為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的轉換提供學理支撐。在重大政策和重大事件的詮釋上,用學術的語言和邏輯來進行闡釋,提升話語體系的理論說服力。無論如何改革和創新思想政治教育話語體系,都要堅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階級屬性,建設好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生態,解決好大學生群體的政治認同問題。2.2以育人為本,優化話語內容。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是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內容的重要來源,為話語內容的創新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充分利用傳統文化資源,努力的挖掘其話語優勢,加以傳承和弘揚,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內容中,以中國特色、中國風格呈現出來,培養大學生的文化自信。注重從社會實踐出發,聚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將理論性話語與實踐性話語有機融合,并從實踐中提煉新鮮話語,讓話語更加生動、鮮活,凸顯時代氣息。用生活話語、柔性話語來詮釋理論話語,讓抽象的理論話語走進現實世界,這是對理論話語的生活表達和鮮活呈現,讓大學生體驗感更強,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距離更近。讓理論不再是遙遠的彼岸,而是就在我們身邊的此岸,切實回應和解決我們關切的問題。諸如主流話語、網絡話語、全球話語、學術話語等話語資源,都是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優化的基礎性資源,不斷整合提煉運用好這些資源,支撐理論話語闡釋力,讓大學生更易理解和接受。2.3從實際出發,轉化表達方式。選擇行之有效的話語表達方式,實現話語方式的轉變和創新,是贏得話語權的關鍵。當前的網絡時代,要牢固抓住話語權,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關鍵在于轉變話語方式,提升話語的親和力和感召力,走向大眾化。指出:“一個道理能深入淺出闡釋清楚,走到哪里能很快同群眾打成一片,講的話群眾喜歡聽,寫的文章群眾喜歡看[6]。”轉變話語表達方式,將抽象的理論以生動活潑、通俗化的方式表達出來,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才能更好的入腦入心。不斷增加文化內涵和時代精神的話語,故事是最好的載體,具有以情動人的話語效果,以講故事的方式闡釋好黨的理論和主張,提升話語的感召力。不斷鞏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陣地,打破空間界限,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話語交往,建立更加開放的交流空間。高等教育工作者需要轉變話語表達方式,尊重大學生的話語地位,尊重個體差異,實現主體間的有效溝通,做好大學生的領路人,進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親和力。2.4實現主體自覺,促進理念更新。話語主體牢牢掌握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話語權,主體理念創新是思想政治教育話語體系創新的先導。思想政治教育主體應該以人為出發點,在研究實踐過程中,遵循大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考慮大學生的內心感受和情感體驗,將教書與育人相統一,既要成為思想理論的傳播者,更要成為踐行者。同時,要實現潛心問道與關注社會相統一,在真學、真懂上下足功夫,深刻理解馬克思主義的深刻內涵,將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我國實際相結合。在實踐中,了解話語體系發展趨勢,實現有效創新,增強理論闡釋力和現實解釋力,回應社會重大問題,引領大學生增強四個自信。深刻理解和把握話語體系的發展規律,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和價值取向,增強自身的話語能力和本領。除此之外,還要促進主體間的交流互動,保證主體間的平等性,讓受教育者參與到思想政治教育話語體系的對話交流中,尊重教育者的主導地位和受教育者的主體地位,實現兩者融通,消除教育者的話語霸權。
參考文獻:
[1].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07-01.
[2]潘晴雯.論教育話語維度的重設[J].江西社會科學,2012,32(12):249-252.
[3]侯麗羽,張耀燦.論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的三種基本形態[J].馬克思主義研究,2018(12):143-148.
[4]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
[5].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5-19(2).
[6]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振奮起全民族的“精氣神”:十八大以來中央關于思想文化建設的新思想[J].黨的文獻,2015(4):18-24.
作者:聶勇 單位:安徽國防科技職業學院
- 上一篇:美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紅色文化研究
- 下一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內涵探索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