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渠道探討

時間:2022-07-20 09:53:25

導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渠道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渠道探討

摘要:要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實現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就必須把握好主渠道和主力軍。不僅要抓好專門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和各類“第二課堂”,還要在所有的教育教學工作(包括所有的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中加強價值引領和思想教育;不僅要建設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專門機構和專業隊伍,還要激勵和動員所有的教師積極參與到思想政治工作之中。

關鍵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渠道;主力軍

2016年12月7日至8日,黨中央召開了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在講話中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1]的這一論斷,實際上深刻說明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軍”是誰,“主渠道”在哪里。毋庸諱言,有一些同志曾經存在認識上的偏差,往往認為思想政治工作是專業工作者的事情,是輔導員和學工干部們的職責;或者認為,這方面的問題,主要應該由思想政治理論課去解決,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靠“第二課堂”,而“第一課堂”主要是教給學生專業知識。要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必須解決思想認識上的誤區,真正把學校各個方面的力量都整合起來,把主要精力和資源配置向立德樹人聚焦。

一、所有的課堂,都應該重視價值引領和思想教育,這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

課堂是大學教育的主渠道。特別強調,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1],要求廣大教師把更多時間和精力投入到課堂教學中,認認真真講好每一堂課。這里的“課堂”,首先是指思想政治理論課。高校應進一步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育人水平和效果,及時更新教學內容和教材體系,豐富教學手段,不斷改善課堂教學狀況,防止形式化和表面化傾向。要讓信仰堅定、學識淵博、理論功底深厚的教師來講思想政治理論課,也要吸引更多優秀教師走上思想政治理論課講臺。在教學改革中,把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通識教育課程體系的核心。這不僅進一步明確了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定位,而且使其重要性更加提升。與此同時,別的課堂同樣肩負著重大的思想政治工作責任。所有課堂都具有育人功能,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只當作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事,其他各門課也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形成協同效應。無論是各類通識教育課,還是專業教育課,都必須確保正確的政治方向、價值取向和學術導向。尤其對哲學社會科學的課程而言,要根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功實踐,不斷創新學術話語體系,不做西方理論的“搬運工”,而要做中國學術的創造者、世界學術的貢獻者。德國著名教育家洪堡指出:“大學的真正成就應該在于它使學生有可能、或者說它迫使學生至少在他一生當中有一段時間完全獻身于不含任何目的的科學,從而也就是獻身于他個人道德和精神上的完善。”[2]大學教育歸根到底是要培養人、塑造人,是一種人性教育,“第一課堂”的每一次教學,都包含價值觀的塑造。就像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所說:“我想不到有任何‘無教學的教育’,正如相反方面,我不承認有任何‘無教育的教學’。”[3]13實用性再強的知識教育都有其最深刻意義上超越使用價值所表現的人類理性內容,成功的教育應把知識教育同價值觀教育、能力教育結合起來,培養胸懷理想、全面發展、引領未來的人。智育和德育是密不可分的,離開了德育,智育也不可能真正成功。“德為才之帥,才為德之資。德器深厚,所就必大;德器淺薄,雖成亦小。”美國教育家杜威提出:“道德的目的是各科教學的共同的和首要的目的。”[4]16只是在不同的時代“育人”的內涵有所不同罷了。大學教育以立德樹人為目標,所立之“德”是與祖國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向上品格與擔當,所樹之“人”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無德之才,難成大器,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給學生以德行根基、智慧光芒和精神力量,這是智育所不能替代的,就像但丁說的:“道德常常能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5]所有的“第一課堂”教學都要把培養拔尖人才和強化愛國情懷相結合,把探索科學前沿和肩負國家使命相結合,把開展科研創新和面向經濟社會相結合,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二、全體教師,都應該積極參與到思想政治工作之中,這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軍

思想政治工作的對象是人,主體是人,其出發點和歸宿還是人。但這個“以人為本”不應只強調學生的主體性,而忽視教師的主體性。教書育人的工作,實際上是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完成的,并且對教師有更高的要求,教育要取得實效,受教育者是根本,教育者是關鍵,只有抓住了關鍵,才能觸及根本。“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神圣且崇高。好教師以理想信念指引教書育人,以師德情操踐行言傳身教,教師不只是傳授知識的“教書匠”,更是塑造學生品格、品行的“大先生”。教書而不育人、授業而不傳道者不可謂“師者”。據不完全統計,全國高校共有教職工223萬,其中黨員占56%。[6]馬克思指出:“一個人的發展取決于和他直接或間接進行交往的其他一切的發展”。[7]515教師是育人的主力軍,學生從與教師的交往之中獲得知識和人生啟迪,特別是“第一課堂”的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深刻且深遠。教師有責任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只有這樣才可以立于“三尺講臺”,也只有這樣才能更好擔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重任。近年來,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等一系列加強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文件,大力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專業教師隊伍和輔導員隊伍建設,打造了一支專業的工作隊伍,在處理“急難險重”任務和各類突發事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大大加強了思想政治工作力量和成效。然而,專業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畢竟規模有限,全國現有近7萬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和13萬名輔導員,占比不到高校教職工的10%,勉強只能關注到學生中特別優秀和急需幫助的“兩頭”,大部分的“平常”學生并未進入專業思想政治隊伍的視線,僅僅依靠專業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確實很難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必須清楚地認識到,絕不能讓對人的全面發展、對人的靈魂塑造原本起著整體作用的思想政治工作變成了某一門課的任務,某一類教師的任務,全體教師均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軍,要努力提升“第一課堂”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識和能力,才能抓住關鍵,抓住主體。教師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軍,提升自身思想政治能力是做好工作的前提。“舟循川則游速,人順路則不迷。”不僅僅學生成長需要德才兼備,教師從事研究育人更是要明道立德。傳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育人者先育己,高校教師要堅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堅持教書和育人相統一,堅持言傳和身教相統一,堅持潛心問道和關注社會相統一,堅持學術自由和學術規范相統一,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通過廣大教師的言傳身教讓學生感受到信仰的力量和真理的力量,感受到黨的偉大與黨的事業的偉大,為學生點亮理想的燈,照亮前行的路。相反,若眼中只盯著文章與課題,忽視立德與育人,只關注學術成果和效益,卻忘了追問立場是否端正,就很容易在紛繁復雜的環境中迷失了方向。高校教師在做學問上要秉持尊重差異、包容多樣的態度,也應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對魚龍混雜的思想觀點,要辨析甄別,對各種錯誤思潮,要保持警惕。思想政治工作是價值觀交鋒中的定海神針,發揮提綱挈領的作用,也是做好其他工作的前提。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全體高校教師的立身之本也在于立德樹人。要充分認識到每一個學科都有育人功能、每一位教師都有育人職責。教師不能只做書齋里的學問,要以家國情懷關注社會現實,把個人的理想和使命擔當結合起來,把教書育人落到實處。

作者:楊超 任一丁 任羽中 單位:北京大學

參考文獻:

[1].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EB/OL].(2016-12-8)[2017-4-1],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08/c_1120082577.htm

[2]李海林.“三育人”概念的內涵與高等教育的使命[J].江蘇高教,1996,(5)

[3]赫爾巴特.普通教育學:教育學講授綱要[M].李其龍,譯.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4]杜威.道德教育原理[M].王承緒,等譯.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5]王國炎,等.論高校大思想政治教育觀[J].思想理論教育,2006,(7)

[6]立德樹人有道春風化雨無聲———黨的十八大以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綜述[N].人民日報,2016-12-7

[7]馬克思,等.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