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倫理思想論文

時間:2022-07-17 04:39:00

導語:科技倫理思想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科技倫理思想論文

馬克思指出,“科學是一種在歷史上起推動作用的,革命的力量”[1],認為應該把“科學首先看成是歷史的有力的杠桿,看成是最后意義上的革命力量。”[2]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表明,科學技術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會引起生產力的深刻變革和人類文明的巨大進步。科技領域的革命性變革,不僅通過推動生產力發展有力地作用于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而且必將深刻地影響世界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格局。在已經過去的20世紀,由于知識不斷更新,科技突飛猛進,世界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進入21世紀,新的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特別是高科技的不斷涌現及其產業化,將會對世界的發展和人類文明的進步,產生更加巨大而深刻的影響。由于生產方式變革引起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的變化也將是巨大的。

科學技術極大地提高了人類控制自然和自身的能力,但是,科學技術在實際運用中所產生的問題也日益突出。工業的發展帶來的水體和空氣污染問題,大規模開墾和過度放牧造成的森林與草原的生態破壞問題,信息科學和生命科學發展所引起的人類自身尊嚴、健康、遺傳以及生態安全和環境保護等倫理問題,等等,引起了世人的高度關注。同志指出:“在21世紀,科技倫理的問題將越來越突出。核心問題是,科學技術進步應服務于全人類,服務于世界和平、發展與進步的崇高事業,而不能危害人類自身。建立和完善高尚的科學倫理,尊重并合理保護知識產權,對科學技術的研究和利用實行符合各國人民共同利益的政策引導,是21世紀人們應該注重解決的一個重大問題。”[3]同志這一具有前瞻性的科學論斷,深刻地闡明了科學技術工作的價值目標和善惡標準,是建構社會主義科技倫理體系的核心內容。

1.科學技術要服務于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服務于人類的進步事業

科學技術研究和應用的最終目的是造福于人類。為全人類服務是科技倫理的核心內容。1946年,世界科學工作者協會宗旨規定,充分利用科學,促進和平和人類幸福,尤其要保證科學應用,要有利于解決當前的迫切問題。1949年,國際科學協會聯合理事會通過的《科學家憲章》中,對科學家的義務和責任也作了明確規定: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為科學家的影響力,用最有益于人類的方法促進科學的發展,防止對科學的錯誤利用。科學技術本身是中性的,但對它的運用則是必須做出價值評價。同志在接受美國《科學雜志》主編采訪時鄭重地指出:“科學自由的原則一定要堅持,但科學的發展要為人類服務,不能危害人類自身。”他還指出:“我們掌握先進的科學技術,是為了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捍衛國家主權和安全,維護和平,實現最大多數人民的利益。”[4]“科學技術門類眾多,服務對象廣泛,但是為經濟建設服務,要擺在首要的地位。”[5]這就為科學技術的價值取向問題做出了明確的規定,即科學技術的發展必須維護人類的利益,為經濟建設服務,施善于廣大人民。在我國,科技工作要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要適應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轉變觀念,改革體制,充分發揮市場導向的作用,加強科技與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聯系,努力使科技成果及時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更好地為促進我國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發展服務,為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共同富裕服務。科技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在認識自然和社會的基礎上,推動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促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進步。科技工作只有把現代化經濟建設作為自己的主戰場,緊密結合社會經濟的現實需要,為增強我國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和國防實力服務,才能取得不竭的動力資源,也才能最終實現科學技術的社會價值。

2.弘揚創新精神,勇攀科技高峰

同志在多次講話中反復強調:“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的動力。”(《人民日報》,1995年6月5日)科學技術是人類在社會實踐中創造性勞動的產物,是認識與改造世界的智慧結晶,尤其需要發揚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新的精神,正如同志所指出的,“科學的本質就是創新,是不斷有所發現,有所發明。”崇尚科學,弘揚科學精神,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求真務實,開拓創新。

創新也是時代的需要。當今,世界科學技術正在發生新的重大突破,以信息科學和生命科學為代表的現代科學技術突飛猛進,我們正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在世界政治走向多極化、經濟日趨全球化的條件下,我們要實現新世紀發展目標,必須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大力追趕世界科技的先進潮流,努力縮小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與時俱進,加緊推進科技的進步和創新,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不斷提供強大的科技支持。大膽創新,實現跨越式發展,是時代的呼喚,是廣大科技工作者的歷史使命,也是新時期科技工作者應具備的道德品格。

實現科技創新,必須從世界科技發展和我國科技發展的實際出發。同志指出:“我們要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方針,瞄準世界科技發展的前沿,力爭在有條件的領域實現突破,力爭在基礎科學上有所發現,在技術上有所發明,努力實現我國科學技術的跨越式發展。”[6]他的關于我國科技發展前景的這一高瞻遠矚的論述鼓舞著廣大科技工作者發揚敢于創新、善于創新的優良傳統,敢于做別人沒有做過的事情,敢于通過自己的努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勇攀科技高峰。

3.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實現人類可持續發展

隨著科技進步,人類不僅要運用科技手段從自然界中取得各種物質資料,以滿足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需要,而且還要有控制地利用自然,使自然界能夠進行“再生產”,以維持人類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關心大自然,就是關心人類的利益,呵護大自然,就是維護人類的生活權力。而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實質上也是協調人與人之間的利益關系。當今,人類已進入經濟全球化的時代,但資源、環境、人口等一系列問題一直是困擾人類可持續發展的痼疾。因此,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從而實現人—自然—社會的協調發展,無疑具有深刻的倫理意義。

以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十分重視環境保護工作。1992年我國正式將環境保護確定為社會發展的基本國策;同年國務院批準制定了《中國環境與發展十大對策》;1994年,我國政府響應國際《21世紀議程》的號召,制定了中國可持續發展綱領——《中國21世紀議程》,向世界表明了中國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決心和決策;1995年黨的十四屆五中全會和1996年第八屆人大四次會議通過的“九五”規劃和2010年遠景發展規劃綱要,將可持續發展與科教興國確定為基本發展戰略。1995年9月28日,同志在黨的十四屆五中全會閉幕時的講話中指出,我們“必須切實保護資源和環境,不僅要安排好當前的發展,還要為子孫后代著想,決不能吃祖宗飯、斷子孫路,走浪費資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他把建設和保護良好的生態環境看做是功在當代、惠及子孫的偉大事業。他在2001年“七一”講話中,進一步提出“要促進人和自然的協調與和諧、堅持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正確處理經濟發展同人口、資源、環境的關系”、“努力開創生產發展、生活富裕和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在這里,同志深刻揭示了可持續發展倫理意義,論述了以平等的原則調整人們利益關系的代際倫理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道德觀念。

可持續發展是一種機會、利益均等的發展,在處理人類與環境、資源的關系上人與人、國家與國家,都應本著平等互利的原則,互相尊重,互不侵害對方的合法權益。平等的原則不僅包括代內平等原則,而且也包括代際間的平等原則。代際平等的道德原則要求,社會經濟的發展不僅要滿足當代人的需求,還要顧及子孫后代的需要。可持續發展要求我們現代的發展不能對后代的生存發展構成威脅。如果我們目光短淺,僅顧一時一世的利益,無所顧忌地暴殄天物,即便有幸逃脫大自然的懲罰,但最終只會給子孫后代留下一筆孽債。因此,我們不僅要安排好當前的發展,還要為子孫后代著想,決不能吃祖宗飯、斷子孫路。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協調發展,既是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問題,也是科技倫理的重要內容。“和諧”是我國古代“仁”、“愛”道德觀的重要體現。在我國古代,孔子講“仁”,講“泛愛眾”,墨子講“兼愛”。以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把這一傳統的倫理思想引申至人與自然的關系,十分強調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道德原則。這一和諧發展的道德原則,在凸現人的主體地位的基礎上,強調了道德主體對大自然的責任和義務。這種能動的和諧原則,要求我們在利用科技手段,對大自然進行開發的同時,也要通過發展科技對自然環境進行治理和保護,維護自然界的生態平衡;在通過科學普及提高認識能力和開發能力的同時,增強人的自我控制和理性思考能力;在依靠科技進步,促進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加強素質教育,提高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實踐證明這是實現人—環境—社會同步發展的重要的思想道德保證。

4.發揚“四種精神”,加強科技職業道德建設

我國正在進行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其核心是科學技術現代化,而科技工作者的道德水平是實現科學技術現代化的保證。因此,努力提高廣大科技工作者的思想道德素質,是實現社會主義科學技術現代化的應有之義。

同志指出,廣大科技工作者“要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求實創新精神、拼搏奉獻精神、團結協作精神。這四種精神,是我國數代科技工作者崇高品質的結晶,也是科技事業繁榮的重要保證”[7]。

愛國主義是一面光輝的旗幟,是我國廣大知識分子的光榮傳統。同志稱贊錢學森同志是一位具有高尚的愛國主義精神、堅定不移地為社會主義事業奮斗的戰士。他號召廣大科技工作者向錢學森同志學習,希望科技工作者特別是青年科技工作者,自覺地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堅定社會主義信念,為祖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貢獻全部力量。

愛國主義是集體主義道德原則在處理個人與國家、民族利益關系時應堅持的基本原則,是衡量行為主體的政治尺度和道德尺度。愛國主義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在今天,講愛國就是要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把個人的理想和事業融會于祖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事業中。這是因為我國人民從切身體驗中深深懂得,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歷史的經驗一再告訴我們,一個國家的科技事業與這個國家的命運休戚相關,科學家的事業與自己祖國和民族的興衰休戚與共。只有在實現國家獨立、安全、穩定的前提下,科技事業才能不斷發展,只有獻身于祖國和人民的事業,科學家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和人生價值。優越的社會主義制度為廣大科技工作者施展才華創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為促進科技工作發展開辟了廣闊天地。廣大科技工作者只有自覺地把個人理想與祖國的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把個人的志向與民族的振興緊緊聯系在一起,才能大有可為,大有作為。

求實是科學之本,創新是科技發展的生命力所在。同志指出:“科學研究來不得半點虛假,必須以求實的態度,尊重客觀規律,探索真理,開拓創新。”[8]科技工作者應率先垂范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克服急于事功的浮躁心態,反對一切虛假行為,努力成為先進文化的實踐者。科技創新能力已越來越成為一個民族興旺發達的決定性因素。在激烈的國際科技競爭面前,我們只有堅持創新才能不斷前進,只有不斷前進才能始終掌握主動。同志指出:“如果自主創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術引進,就永遠難以擺脫技術落后的局面。一個沒有創新能力的民族,難以屹立于世界先進民族之林。”(《人民日報》,1995年6月5日)因此,我們在科技領域,必須做到不斷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只有這樣,才不會辜負時展對廣大科技工作者的殷切期望。

拼搏奉獻是所有科技工作者必須具備的品德。探索科學真理是一項極其艱巨、復雜的勞動,只有不畏艱險、勇于在崎嶇的小路上辛勤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二彈一星”的研制工作者們,是一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隊伍。他們依靠科學,頑強拼搏,發憤圖強,銳意創新,所表現出的驚人毅力和勇氣,成為新中國科技戰線的一面旗幟,展現出科技工作者的時代風貌。在社會主義社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科技工作者的道德責任。研究解決社會主義建設中的重大科技問題,以推動社會進步,滿足廣大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是為人民服務社會主義道德要求的具體體現。堅持為人民服務是科技道德建設的核心,廣大科技工作者只有堅持為人類造福的宗旨,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身于無限的為人民服務的偉大事業中去,才能創造出更高的社會價值。

團結協作是現代化生產條件下科學技術研究活動的內在要求,也是集體主義道德原則的具體體現。在科技工作中,既要倡導學術上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又要提倡相互尊重,團結合作,取長補短,發揮集體優勢,協同攻關。社會主義社會具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勢,在科技工作中也要利用這種優勢,集中集體智慧,去攻克科技難關,在一些重大科技項目上取得突破性的進展。

加強團結協作必須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化大生產的要求,摒棄落后生產方式所形成的陳舊觀念,掃除小生產者“平均主義”的思想殘余。要樹立全局意識,識大體,顧大局;要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精誠團結;要謙遜禮讓,盡心竭力,忠于職守;要善于學習,勤于思考,博采眾長。總之,在科技工作中堅持集體主義的道德原則,就是要既注意發揮個人專長,又善于集中集體智慧,調整好各種利益關系,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形成強大的合力,增強整體競爭實力。

5.社會科學家的道德責任

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告訴我們,一個民族要興旺發達,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能沒有創新的理論思維。社會科學是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動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同志2001年8月7日在北戴河與部分國防科學家和社會科學家的座談會上和今年4月27日視察中國人民大學時,對社會科學的地位、作用及學風建設問題進行了精辟的論述。他提出,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中,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同樣重要,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包括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兩個方面。

同志深刻指出,社會科學是幫助人們解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解決理論認識和科學思維,解決對社會發展、社會管理規律的認識和運用的科學。對于正確認識紛繁復雜的社會現象,提高道德素養和精神培養具有重要的作用。(見《人民日報》,2001年8月8日)這些重要論斷,科學地闡明了社會科學的功能作用。

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理論來源于實踐,同時對實踐又具有重大的推動作用。列寧曾經指出:“先進的理論一旦被群眾所掌握,就會變成巨大的物質力量。”為了推動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發展,我國社會科學工作者,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為指導,深入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抓住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的重大課題,做出科學的理論的回答,以幫助人們解決思想認識問題,掌握和運用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對于在我國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軌的重要時期,所出現的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新經驗,社會科學工作者也需要進行深入的思考,進行創造性的理論探索,為發展我國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包括先進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為維護和發展我國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發揮作用。同志指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需要在實踐理論上不懈進行探索,不斷在實踐的基礎上提出創新的理論,用發展著的理論指導實踐。”(《人民日報》,2002年7月17日)特別是當前,世界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需要社會科學工作者對時代變化的特點和紛繁復雜的國際關系進行深入的觀察和研究,通過理論的創新,幫助人們提高認識能力,掌握應對各種變化的主動權。所有這些艱巨而光榮的重任已經歷史地落在了廣大社會科學工作者的肩上,這也是社會科學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面對光榮而艱巨的歷史使命和莊嚴的道德責任,社會科學工作者必須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同志結合社會科學工作的性質和特點,對社會科學工作者的學風和職業道德建設問題,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他指出,社會科學研究工作要堅持嚴謹治學、實事求是、民主求實的學風。社會科學工作者要甘于寂寞,淡泊名利,力戒浮躁,潛心鉆研;要認真讀書,多思慎思,關注現實世界,注重學術積累;要厚積薄發,出精品,出上品;要加強團結,和諧合作,在學術研究中相互切磋,共同進步。(見《人民日報》,2002年4月28日)2002年7月16日,他在考察中國社科院時再次強調指出,加強哲學社會科學建設,要堅持優良的學風。要堅持嚴謹而不保守,活躍而不輕浮,銳意創新而不嘩眾取寵,追求真理而不追逐名利。堅持老老實實地做人,踏踏實實地做事,扎扎實實地做學問。(見《人民日報》,2002年7月17日)所有這些都為社會科學的建設和發展指明了方向,是社會科學界思想道德建設重要的指導方針。同志特別強調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不斷增強貫徹“三個代表”要求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指出,“三個代表”是衡量我國哲學社會科學性質、方向和水平的根本尺度。(見《人民日報》,2002年4月28日)我國廣大社會科學工作者應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為己任,為繁榮我國社會科學事業,為促進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575頁。

[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9卷,第372頁。

[3][4][5][6][7][8]:《論科學技術》,中央文獻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217、151、5、192~193、60、6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