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美對象研究論文

時間:2022-12-11 05:42:00

導語:審美對象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審美對象研究論文

摘要:美學的研究領域在不斷擴展,美學與日常生活的關系也越來越緊密,審美的日常化已經成為美學研究領域的熱門話題。該文從當下的審美對象、審美主體的心理,及美學理念的歷史性轉變三個方面來分析審美活動的時代轉型,探尋美學研究日常化轉向的根由。

關鍵詞:審美對象;審美主體;美學理念

隨著經濟文化多元化的發展,美學的研究領域在不斷拓展,相繼出現了電影美學、攝影美學、繪畫美學、書法美學、音樂美學、建筑美學、服飾美學、技術美學、體育美學、人體美學、生態美學……等門類。原本思辨的、哲學的研究領域,現在與日常生活的聯系越來越緊密,理性的哲學化研究趨于邊緣,而美學與現實生活、文化的關系研究趨于緊密,美學滲透到了日常生活之中。這與審美對象的時代性轉型,個體的審美理想、審美心理的變動分不開,而且美學理念的歷史性問題也不可忽視。

1.審美對象及其活動范圍的變化

傳統的審美對象多以靜態化的形式存在,如文學作品、繪畫、建筑、自然景致等,中國古典文學中的詩人們遨游于廣闊的自然,與自然共融,藝術創作也脫離不了自然物象,自然美與詩詞意境美天然地連接在一起,如《詩經》中的自然物象的藝術化展現,屈原辭賦中對奇花異草的品德化贊喻等;而當下審美對象的中心已不局限于小說、詩歌、散文、戲劇、繪畫、雕塑等經典的藝術門類,轉移到一些新興的藝術門類,如廣告、流行歌曲、時裝、電視連續劇乃至環境設計、城市規劃、居室裝修等,這些藝術門類多蘊涵一種動態的理念。這時代,藝術活動的場所已深入到大眾的日常生活空間,遠遠超出了與大眾的日常生活嚴重隔離的高雅藝術場館(如美術觀、音樂廳、劇場等)。看來,審美活動已超出所謂純藝術、文學的范圍,滲透到大眾的日常生活中,不同于過去時代的文學藝術的界限和范圍,更多地發生在城市廣場、購物中心、超級市場、街心花園等與其他社會活動沒有嚴格界限的社會空間與生活場所。在這些場所中,文化活動、審美活動、商業活動和社交活動之間不存在嚴格的界限。藝術己經轉移到了工業設計、廣告和相關的符號與影像的生產工業之中,任何日常生活都可能以審美的方式來呈現,高雅藝術與大眾文化之間的界限消失了。

韋爾施(WolfgangWelsch)在發表于《理論,文化與社會》的《審美化過程:現象,區分與前景》(''''AestheticizationProcess:Phenomena,DistinctionandProspect'''')中談到:“近來我們無疑在經歷著一種美學的膨脹。它從個體的風格化、城市的設計與組織,擴展到理論領域。越來越多的現實因素正籠罩在審美之中。作為一個整體的現實逐漸被看作是一種審美的建構物。”關注日常生活中的審美現象是不可回避的時代轉換,“存在、現實、恒定性和現實這些古典的本體論范疇,其地位如今正被外觀、流動性、無根性和懸念一類審美的狀態范疇所替代。”①

隨著影像技術的發展,電影電視孕育而生,藝術也由不可復制時代進入到德國思想家本雅明所說的“機械復制”時代。熒屏、幕布上的形象會活動,而畫布上的形象則是凝固不動的,可以讓觀賞者凝神觀照。影視、廣告等現代的審美對象,動態化傾向比較明顯,觀賞主體很難對電影畫面進行思索,當其意欲進行思索時,畫面已經改變了。畫家提供的形象一般是完整的形象,而攝象機提供的形象卻是一個分解程序多部分的形象,它的諸多部分按照一個新的原則重新組接在一起,所形成的審美對象,對主體的審美活動有明顯的“牽制性”。

現代社會是一個他人引導的社會,美的形成也脫離不了“他人引導”。審美主體與審美對象之間的非功利關系被功利性擠兌到狹小的空間。審美的非功利性肯定了對象的獨立自由,也肯定了主體的獨立自由。古典美學中那種無我無物的非功利狀態,在市場經濟時代存在的可能性越來越隱秘,伴之而來是迷戀化的審美追求,對象與主體的獨立性被某種文化束縛。

2.審美主體的時代轉變

人對生存狀態的反思,對審美活動的反思以及人的審美趣味和理想并非一成不變的,社會文化在發展,人對美的態度也在不斷地塑造與轉化。面對主動生存的時代,人們對審美現象的思考與認同在發生著變化,消費觀的轉變,文化多元化的發展,促使了現代人的身份與處境發生變化,心態也隨之變化,那些與生活相關的理論,日常生活的審美成為研究的熱點。

隨著經濟的發展,時代的轉型,人們物質消費欲望日益高漲,享樂生活的欲望也日益膨脹;人們往往不再關注政治歷史的偉大推動者和偉大主題,而只關心生活和身邊的“小型敘事”;人們不再關注哲學文化的形而上的終極探尋和未來世界的“輝煌遠景”,轉而關注自己,關注當下,關注所謂的“生活質量”。這一轉變帶來了中國百年來審美風尚的一次根本性轉變。曾經靜觀的、回避的時代已過去,面對的是主動生存的時代。消費觀的轉變,文化多元化的發展,促使了現代人的身份及其處境發生著變化,心態也發生著變化,存在某種普遍的浮躁情緒。馬克思在《手稿》中說“五官感覺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歷史的產物。”與消費文化的興起相伴隨的是大眾傳媒產業的迅猛發展與極大普及,導致社會生活各個領域圖像與符號的泛濫同時也導致文化與審美的民主化趨勢。另外,主體也缺乏安靜的環境進行理論的思辨的美學探索,而且研究者的純潔性、無功利性也模糊了;這樣快速發展的時代留給我們靜觀、遠離世塵的可能性越來越小,自己的獨立時間越來越少,現實不允許主體靜下心來玄想,尤其是傳媒介入所造成的私人空間公眾化和世界“類象”的家庭化,審美主體的心理已經自然不自然地發生了變化。主體的審美趣味隨著社會的發展發生了改變,專注理論研究的學者也不能對當下審美活動的轉型無動于衷。現在媒體的發展影響著意識形態內容的傳播,藝術與市場生活的界限越來越不明顯了,個體對日常生活的審美和關注相對加強,審美趣味不局限于單一的紙質媒體上,而視覺上的,生活上的審美理想相對浮現出來了。當代文化的商品化、技術化和審美化轉換,和在轉換中所展現的文化心理失衡,其根源就在此。身處高度發展的現代化世界,我們不可能回到傳統文化的人生境界中。當代文化所進行的不是人生意義的收獲,而是通過流行的形象、消費的結構功能轉換,在所謂“盡可能活得更多”的欲望追求中,消解著人生意義。主體要重建人的精神家園,要在現實的生活中收獲人生的意義,就必須在現實的人生中,以天地為心,重塑人生的文化心理,這是傳統中國美學對當代文化的意義所在。

3.美學理念的歷時性轉變

從審美觀念體現的價值取向的內容看,審美觀念仍然與整個社會文化系統保持著深刻的聯系,并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不同程度地吸取了其它文化要素的價值取向。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的審美潮流和文化生產對感性的滿足,對形象或形式的刺激所引起的審美愉悅越來越倚重,“流行時尚”和適應日常生活化的實用主義,將嚴肅的精神性和理性說教一起消解,對文化歷史的重視,也大多在當下的影視圖象的閃回中,在夾雜著談情說愛如刀光劍影的“戲說”中,或在勁舞和說白似的流行歌曲內,在嘻哈蹦跳的歡樂節目里被娛樂化了。當英雄走下神殿,歷史風云變得輕如柳煙時,歷史自身也被游戲化了。感性壓倒理性,使審美也眼花繚亂地被世俗化了,產生了大眾的特別是市民的審美流向。

當下的美學研究大致有三個方向:一是超越以靜態的空間性思維為基礎的主客體二元對立的理論框架,努力闡發審美活動在超越現實的分裂、對立和異化狀態中的重要作用;二是研究藝術與日常生活的關系,從而深化對審美交流問題的研究;三是克服美學的消極被動狀態和貴族性態度,把美學思考與人的重建以及合理生活的追求結合起來。②美學研究的理念已不局限于單一的傳統研究方式,日常生活成為了美學研究的重點,這與后現代文化理念的滲透有一定關系。

后現代主義思潮的滲透為美學理論的研究提供新的契機。后現論有些以反美學的姿態出現,在文化理論中提出了“反美學”“超美學”的觀念。法國后現論家博德里拉在他80年表的《超政治,超性別,超美學》中提出了“超美學”的概念,所謂“超美學”,指的是“美學已經滲透到了經濟、政治、文化以及日常生活當中,因而喪失了其自主性與特殊性。藝術形式已經擴散滲透到了一切商品和客體之中,以至于從現在起所有的東西都成了一種美學符號。所有的美學符號共存于一個互不相干的情境中,審美判斷已不再可能。”費塞斯通的《后現代主義與日常生活的審美化》也是通過日常生活的審美化來討論后現代社會的重要嘗試之一。他認為日常生活的審美化正在消滅藝術和生活的距離,在“把生活轉換成藝術”的同時也“把藝術轉換成生活”。后現代社會的特點之一就是藝術與日常生活之間的界限的消失。今天,符號與圖象的流動已經成為社會生活(尤其是城市社會生活)中的一大景觀,它們已經滲透到當代社會的日常生活的肌理中。另外,“媚俗美學”也成為后傳播時代的審美風尚,即美學已滲透到了經濟、政治、文化以及日常生活中,因而喪失了其自主性和特殊性。面對新的生存境遇,美學研究就如韋施爾說的“作為審美的反思權威,美學必須在諸如日常生活、政治、經濟、生態、倫理和科學等領域里來尋找今日的審美方式。

特定的“時代精神”和“時代主題”,代表了人類文化發展的總趨勢,也是美學研究確立自身未來發展方向,思考現實問題的重要參照系。美學研究只有以當代文化進程中的主旋律和理想目標為發展的核心內容和重要參照,才能從根本上反映歷史和時代的變化,推動歷史和時代的前進,從而發揮它應有的建設和導引的理論功能。在當代社會,在新的科技思想、科技理論和科技觀念不斷發展的情況下,美學研究更應該關注科技文化對未來社會所產生的更大影響,因為以科技革命促進人類的新進化已成為全人類的文化主題,未來美學價值形態和觀念形態的建設只有研究這種已經變化了的客觀現實,它才能確立自己在歷史進程中的地位。

參考文獻:

[1]《美學》,朱立元,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6

[2]《中國當代審美文化研究》,周憲,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11

[3]《當代美學》,馬克·西門尼斯著,王洪一譯,文化藝術出版社,2005.3

[4]《美學的現實性與現代性》,莫其遜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4

[5]《叩問仿真年代》,金元浦,山東友誼出版社,2002.10

[6]《美學的現代性思考》,彭立勛,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12

[7]《后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杰姆遜,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

[8]《當代美學的價值重構及其功能》,李西建,《求是學刊》,1997年第1期

[9]《美學要回應現代性的挑戰》,楊春時,《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科版),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