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舞蹈藝術論述

時間:2022-05-24 03:47:00

導語:戲曲舞蹈藝術論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戲曲舞蹈藝術論述

戲曲是中國文化最古老、最優秀的組成部分,它是中國文化藝術領域中獨樹一幟的藝術瑰寶,其藝術形式是“以歌舞演故事”。這種表現形式,不僅迥異于話劇,而且也有別于歌劇和舞劇。戲曲的唱念是音樂化、吟誦化之“歌”;戲曲的做打則是身段化、節奏化之“舞”,但它們又受到戲里的情節化和性格化的支配,所以,我們可稱之為唱念做打高度綜合的歌舞劇。說起戲曲是歌舞劇,我認為戲曲的舞蹈更為重要。因為它無動不舞,而且,戲曲中每一個行動(人物出場、行路、開門、關門、喝酒、思索、沖突、喜怒哀樂等)都是用舞蹈化的形式來表現。所以,戲曲舞蹈既是戲劇化的舞蹈動作,又是舞蹈化的藝術形式。關于戲曲舞蹈的話題,也曾有許多人進行研究和總結,但都只是接觸了戲曲舞蹈的外部動作和對這些動作的分析。那么,究竟戲曲舞蹈及其規律的意義所在,這是一個尚待深入研究的問題。下面,本文就針對這一問題進行探討和研究。

一、追溯中國戲曲舞蹈的起源

首先,我們從戲曲舞蹈的起源談起。中國之有舞蹈,遠在中國戲劇尚未具體形成一項獨立藝術之前,據今日所知,在中國最早的殷墟甲骨文字中,已經有“舞”字的刻字;同時也有了“樂”字。那就是說,在遠古的商朝(公元前1783年至1135年)中國已有“樂”、“舞”尚未存在。但因缺乏具體記載,已不容易知道當時究竟是怎樣的樂和舞,直到周朝的春秋時代(公元前722年至481年)才獲得一點端緒,那就是所謂“大武之樂”的一種舞蹈。①在這項“大武之樂”中,不但舞隊的動作一招一式很清楚,而且還含有故事性。這個故事就是“武王伐紂”。因此,根據記載推想起來,在春秋時代已具有這種含有故事性的舞蹈。此外,如:《史記》中記載的“優孟衣冠”、“儺禮”,以及后來的《東海黃公》、《蘭陵王》、《踏搖娘》、《參軍戲》等,雖然都還不是完整的戲劇,但大都含有人物、故事或舞蹈成分。在中國戲劇形成一項獨立藝術之后,從南宋戲文到元代雜劇,不但場次上常用舞蹈作為穿插,甚至動作上也載明是舞蹈,尤其是元代雜劇,其在勾欄演出時,終場用舞蹈來作為送客節目,名叫“舞鷓鴣”,由此反映出中國舞蹈已逐漸融合到中國戲曲的表演動作上去。那么,至于中國戲曲如何應用舞蹈及使其表演動作成為舞蹈化,我們容后再談。從文字記載中的石窟、墓室、壁畫中,我們可以看到其舞蹈形象與戲曲舞蹈顯然是大不相同的。從遠古到漢、唐,根據記載:舞蹈的任務包括模仿生產勞動、自然現象(鳥、獸)、求愛、祭祀、慶典,以及純表演等。這些舞蹈偏重于宗教性、純舞性、自娛性、表現性、情緒性、原始性。但這些特點在戲曲舞蹈中恰恰都很少,甚至沒有,戲曲舞蹈的特性是人物形象典型化和程式化(生、旦、凈、丑),其舞蹈動作具有比擬性、敘事性、啞劇性、特技性、戲劇性。

二、戲曲舞蹈中的程式化動作

在戲曲中被公認的最富于舞蹈性的劇目,如:《挑滑車》、《林沖夜奔》、《小放牛》、《秋江》、《三岔口》、《雁蕩山》、《拾玉鐲》、《盜仙草》、《鬧天宮》、《貴妃醉酒》、《昭君出塞》、《霸王別姬》等。我們從中可以很明顯地看出,所有的舞蹈都是由兩個主要因素構成的:一是,人物的身份決定了舞蹈的基調。如:大將就用“長靠”,特點是穩重,而英雄豪杰則用“短打”,特點是輕飄;二是,唱詞的內容決定了舞蹈動作的組合結構。如:《挑滑車》中的“石榴花”一段,它是戲曲舞蹈的代表作,載歌載舞、動作幅度大、難度大、技巧高。但構成這一段舞蹈動作的方法是唱詞說到哪里,動作就比擬到哪里。如:“耳聽得戰鼓咚咚,耳聽得鼓咚咚”,就做左右兩次“大刀花轉身”接“聽狀”,“兵和將士槍刀繞”,動作就是用手比成“槍、刀”形,然后雙手作“繞狀”。再比如《林沖夜奔》中唱到“按龍泉”則手扶寶劍,“血淚灑征袍”,并作“揮淚狀”,同時以手指袍。此外,如:《三岔口》中的摸黑對打,《秋江》中的劃船過江,《拾玉鐲》中的喂雞、做針線活等,看似惟妙惟肖,但都是經過高度技巧化的啞劇性舞蹈。那么,在戲曲中情緒性舞蹈不能說沒有,如:《鐘馗嫁妹》中的“火判”中都有這樣的成分,但卻不是戲曲舞蹈的主要部分。可以說,幾乎所有舞蹈(不論文舞和武舞)都是在人物形象高度典型化之上具有比擬性、解說性。即使不加唱詞的純粹舞蹈片斷,如:“起霸”、“走邊”、“趟馬”。表現思索過程的舞蹈,如:《鐵龍山》的“觀星”,《一箭仇》的“望莊”,《周仁獻嫂》的“踏帽”等,也都是經過高度雕琢而形成的生活性的舞蹈動作。另外,有人說戲曲中的水袖動作是繼承了漢、唐時期“長袖善舞”的傳說,這只是形式上的分析。戲曲中并不是人人都可以穿水袖的,青衣穿水袖完全是為了表現大家閨秀、貴族夫人的身份,而區別于穿短襖的小家碧玉的花旦。它的要求是嫻靜端莊,文雅含蓄。既不是“張議朝出行圖”中畫的那樣的“長袖舞”,也不是趙飛燕、楊貴妃在宮中作的“長袖舞”。戲曲水袖確有很豐富的動作,但恰恰也都是直接表現人物和生活內容的。②如:出場時,水袖左一擺、又一擺,然后雙手在腰部捂住,這就表現了人物的身份。如:表演“哭”、“怒”則翻袖、拂袖;表演“喜”、“樂”則耍袖;表演“驚”、“恐”則抖袖;表演鬼形則雙袖直垂,行走時飄渺若無,以及遇到“風、雷、滑倒”都有水袖的舞蹈動作。可見這些都是經過舞蹈化而再現的生活形態,而不是漢、唐宮中的“長袖”之舞。因此,我們說戲曲舞蹈是一種特殊形式的舞蹈。它是我國千百年來歷代舞蹈中的一個支流,它是以程式化的戲劇性舞蹈為特征,以表現生活內容為特長的一種舞蹈形式。那么,究竟戲曲的舞蹈行動,是否全部都是舞蹈呢?其舞臺藝術形象是否整個都是舞蹈藝術的形象呢?有些動作看來很接近生活,是否只是“對生活動作的美化”而已,而不把它算做舞蹈呢?如果把“唱、念、做、打、舞”并列來說明戲曲表演體系的實質,是否準確呢?這些都直接關系到對戲曲表演體系的認識、總結和發展,讓我們從舞蹈藝術規律及審美角度上去進一步研究和探討。

三、戲曲舞蹈中的審美意識

舞蹈,就其審美特點來講,被稱作為動態造型藝術。其藝術創作的基本規律,是把人的內心動作和形體動作加以提煉和藝術改造,賦以節奏、韻律和有組織、有變化、富于表現力,具有音樂性格的種種美的姿態,從而藝術的、動態的刻畫人的精神世界。因此,當戲曲舞蹈動作不僅是美化的,而且是溶化在整體的音樂節奏、韻律和氣氛之中,這動作就是舞蹈。眾所周知,如:武打、起霸、趟馬、走邊、圓場、撲跌、刀舞、劍舞、槍舞等,幅度大的舞臺行動是舞蹈;苦頭、叫頭、翻水袖、悠帽翅、甩發、抖髯、掏翎、運扇、耍手絹等,幅度小的動作也是舞蹈。此外,還有那些美化生活的動作,如:做針線活、喂雞轟雞、聞花采桑、上樓下樓、出門進門等。這些動作既是生活動作的提煉與美化,又是溶化于嚴整的韻律、節奏與音樂的旋律之中,是音樂化的舞蹈藝術。③那么,有人說更小的動作,如:一站、一坐、一指、一看、一羞、一怒等是不是舞蹈?我們深知,對于生活動作的美化,戲曲和話劇是完全不同的。戲曲舞臺上的“站”,須生、武生用丁字步,老生。老旦用八字步,武丑一足在前,足尖點地,旦角一足在后,足尖點地,小生則一足在前亮靴底……實際上,這就已經不僅僅是生活動作的美化,而是從頭到腳,已成為一種有韻律的舞姿、舞步和藝術造型了;戲曲舞臺上的“指”,生行用柔和的“雙指”,凈行用夸大的“雙指”,旦行用盛開的“蘭花指”等。而且,右指必從左起勢,左指必從右起勢,從手指的姿態到肩、臂、肘的弧度,以及全身各個部位的襯托、配合,使整個動作的曲線都是一種舞姿;戲曲舞臺上的“坐”,生、旦、凈、丑各有“坐相”。所謂“相”,就是造型,就是舞的姿態。具體說就是身體的角度、手腿的位置、全身的線條,都在性格化的造型之中。同樣,“羞”有回首遮面的羞式;“怒”有擊案揮袖的怒姿。此外,如:武生遠看必拉山膀,旦角遠看常一手扶鬢,老生遠看不是捋髯,便是揚袖等。由此可見,戲曲舞臺上的任何一招一式,都不像話劇那樣著重摹擬生活的原型,而是生活動作的舞蹈化,既重于藝術造型,又重于生活真實。但是,所有這些一招一式的舞蹈動作,在舞臺上都絕不是完全孤立的和絕對靜止的。就造型來講,手、眼、身、法、步全身都要有機地配合,使整個外部動作,從頭到腳都洋溢著節奏韻律的美。就抒情來講,人物的一舉一動,都是他整個內部動作(性格與激情)貫穿線上的一環,并且洋溢著內部節奏的韻律美。而所有這些,在總體上又都受著音樂節奏的嚴格制約。因此,我們從中可以看出,舞蹈在戲曲表演體系里的美學價值,首先,是在于它決不是孤立于“做、打”藝術之外的另一種藝術因素,而是在于它融化了全部舞臺動作,使所有的舞臺動作形成了一種富有高度節奏感的、舞蹈化的基本風格,從而賦予所有的舞臺形象以動與靜的舞蹈美,把他們塑造成為具有高度表現力和感染力的舞蹈藝術形象。其次,是戲曲表演體系通過舞蹈美來再現生活,因外部動作的美化、節奏化、韻律化和音樂化,而使其語言動作(唱念的音樂美)和形體動作(做打的舞蹈美)達到了藝術上的完美、和諧。④特別是,它與音樂美一道突破了自然形態的生活局限,飛向了藝術真實的自由天地,大大擴展了創作視野,加深了形象思維的廣度和深度,從而把舞臺上的生活帶進了詩一般的境界。

四、戲曲舞蹈中的動作設計

我認為在戲曲舞蹈動作設計上,首先要繼承傳統戲曲舞蹈中精華的表現形式,然后再進行革新、創造。因為,傳統戲曲舞蹈中有較為豐富的表現程式,其舞蹈樣式是多樣化。它不僅匯集了前人嘔心瀝血創造出的碩果,而且為后人的再創造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所以,我們要深入地掌握和學習戲曲舞蹈的本質,研究其舞蹈創作之神韻。無論傳統戲、現代戲和新編戲,在舞蹈設計上,不能只顧舞蹈場面的效果,而不顧劇本自身的主題思想。一定要從劇本的全局出發,將戲中的情、理、技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一個總體構思,該抒情的抒情,該火爆的火爆,我認為這一點尤為重要。如:《雁蕩山》這出戲的舞蹈設計,它通過敗退、追擊、望山、夜襲、混戰、水戰、攻城等一系列的情節貫穿全劇始終。該劇集中運用了傳統京劇的翻、打、跌撲,以及各種形式的武打技巧,熔長靠、短打武戲的技藝于一爐,充分發揮了各種技巧的優長。如:槍舞、刀舞,以及水戰中的竄毛、旋子、走跤、小翻等硬毯子和軟毯子功的各種翻撲特技,把水戰的戰斗場面描繪得惟妙惟肖。最后的“攻城”一場戲里的藤牌搶和翻城,使全劇達到高潮。由此可以看出,編導們的獨具匠心給古老的戲曲充實了新的生命力。因此,我們要想前輩們那樣,在繼承和弘揚的基礎之上,不僅要開拓思路、大膽想象,而且根據時代的需求不斷創新,排演出更多更好的藝術精品,不辜負前輩們和廣大觀眾給予我們的厚望。另外,我想補充一點:在戲曲舞蹈里,武打也是很重要的,不論生、旦、凈、丑各行,都離不開武打。因為,武打不僅是戲曲舞蹈中的一個分支,而且也是戲曲舞臺上的一種特有的藝術表演程式。所以,戲曲的武打在舞臺上都有一定的套路。它是由簡到繁、由淺到深,其表現形式有空拳對打、兵器對打、刀槍獨舞等。空拳對打指的是“手把子”,要求動作靈敏、干凈利落,一招一式目的性明確,真實地表現舞臺造型的美感。最典型的如:“叉拳”。那么,兵器對打指的就是“打把子”,要求動作穩、準、狠,而且要打出真實感。如:刀對刀、槍對槍、劍對槍、棍棒搶等,十八般兵器都用得上。

總之,兵器對打的套路很多,可根據劇情的要求隨意變化。那么,隨著新編戲和現代戲的不斷涌現,戲曲的武打在藝術創作上也不斷創新。如:現代戲《智取威虎山》中的“打進匪窟”,《奇襲白虎團》中的“奇襲偽團部”,《沙家浜》中的“聚殲”,《平原作戰》中的“智取炮樓”等武打創作和設計,都是在繼承傳統武打樣式的基礎上,以生活真實為依據,廣泛吸取其他姊妹藝術的精華,并從軍隊里的摸、爬、滾、打、擒拿、拼刺、格斗中提煉動作元素,又融入了雜技、舞蹈、武術中的一些技巧,創造出了全新的武打程式。由此可見,在戲曲舞蹈的武打設計里,無論在任何一個戲里,都要應時應情而發,也就是要受劇情的制約,形式要為內容服務,武打程式不能脫離劇情。如果單純追求武打技巧的表演,不恰當地使用程式,那么就會影響或沖淡劇情,甚至肢解劇情。這不僅使武打程式的本身失去了意義,而且對全劇也有一定程度的破壞作用。因此,在武打場面的設計上,無論使用種類和形式的繁簡,表演時間的長短都要恰到好處,這樣才能起到其應有的作用。我們真誠希望,在今后的新編戲和現代戲中,能夠出現一些波瀾壯觀、引人入勝的戲曲舞蹈新感覺、新作品。弘揚民族文化,傳承戲曲藝術,讓我們攜起手來為中國戲曲舞蹈藝術譜寫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