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才強黨保證人才強國
時間:2022-04-23 03:18:00
導語:以人才強黨保證人才強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人才的決定》第21條提出:“各級黨組織要加強對黨員的教育培養,努力使廣大黨員成為學習的模范、勞動的模范、創新的模范、貢獻的模范,在成才的道路上發揮帶頭作用。要注重從各類優秀人才中發展黨員和培養黨的各級干部,把更多的優秀人才集聚到黨的各級組織中來”,使我黨成為優秀人才高度密集的執政黨。這一精神可以用四個字來概括:人才強黨。人才強黨是人才強國的根本保證,是黨建歷史經驗的科學總結,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增強黨的執政基礎的現實需要。
人才強黨與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密切相關。黨的執政能力包括五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科學判斷形勢的能力;二是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三是應對復雜局面的能力;四是依法執政的能力;五是總攬全局的能力。顯而易見,提高這五個方面的執政能力,離不開一大批德才兼備、富有實踐經驗的執政人才,特別是離不開一支忠誠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善于治黨治國治軍的中高級黨政領導人才隊伍。可以說,國與國之間的競爭,在很大程度上是執政黨執政能力之間的競爭,而執政能力的競爭說到底是執政人才的競爭。歷史唯物主義既充分肯定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決定作用,也絕不抹殺杰出人物可以加速歷史發展的重要作用,更正視歷史上一些執政者因其能力、立場等因素延緩社會發展的深刻教訓。
人才強黨與提高黨凝聚群眾、領導社會的能力密切相關,與推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設息息相關。人才是先進生產力的重要開拓者,是先進文化的重要創造者,是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者。市場經濟是能力經濟,優勝劣汰是市場的無情法則。在國際經濟競爭中,如果我們沒有一大批在市場競爭中善于取勝的經濟人才,總是處于屢戰屢敗的地位,我們就不能壯大社會主義的物質基礎;如果我們沒有一批世界頂尖級的科學家,我們就不能提高我國的核心競爭力;在當今文化競爭中,如果我們沒有一大批優秀的藝術家、理論家、作家、記者等文化人才,我們就不能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中的指導地位和滿足人民群眾豐富多彩的精神需求;如果我們沒有一大批有本事、靠得住的政治人才,我們就不能在社會主義的民主選舉、競爭上崗中處于常勝地位,領導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進程。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只有把我們黨建設成為優秀人才高度密集的執政黨,我們黨才能真正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才能真正成為中國工人階級和中國人民、中華民族的先鋒隊。人才不一定是黨員,但黨員一定要成為人才,中國工人階級要成為人才高度密集的階級,中華民族要成為人才高度密集的民族,中國共產黨要成為優秀人才高度密集的執政黨,這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中國的歷史表明,每一次社會大變革,都必然帶來人才大解放。各個階級、階層都會竭力招賢納才,為本階級、本階層的利益而奮斗,春秋戰國是這樣,近代中國也是這樣,“五四”運動時期還是這樣。我國目前正處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時期,集聚更多的優秀人才,是我們黨增強黨的階級基礎、擴大黨的群眾基礎、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等各個方面的迫切需要。
首先,黨集聚更多優秀人才,是適應人民物質生活水平提高和政治熱情高漲,充分發揮優秀人才在國家政治生活中作用的迫切需要。
“倉廩實知禮節,衣食足知榮辱。”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已達一千多美元,人民生活總體上實現了由溫飽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城鄉居民消費結構已經從溫飽型農產品的消費過渡到小康型工業品消費,部分向比較富裕型的服務類消費邁進。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長期困擾中國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的商品供應普遍緊缺已經轉變為相對過剩,中國經濟增長已由供給約束為主的階段轉變為需求約束為主的階段。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特別是人們當中的人才的政治熱情也必然會不斷高漲,近年來農村出現的富人紛紛競選“村官”的現象就是一個證明。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是中國人民選擇的執政黨,黨的這一地位對優秀人才當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最能、也最應滿足優秀人才的政治參與要求。
其二,黨集聚更多的優秀人才,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迫切需要。
高度重視和不斷加強自身建設,是我們黨從小到大、由弱到強,從挫折中奮起、在戰勝困難中不斷成熟的一個法寶。而集聚更多的優秀人才,是不斷提高黨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的重要保證。
古人說,為政之道,要在得人。世界社會主義的歷程和正反兩方面的經驗告訴我們,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不僅要有正確的思想路線和政治路線,而且要有正確的組織路線,關鍵是要選好人,用好人。我們的國家要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我們的社會主義事業要在國際風云變幻的環境中不斷發展壯大,就必須抓緊造就大批高素質的、善于治黨治國治軍的領導干部和各方面人才。這一條做好了,我們就能“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其三,黨集聚更多的優秀人才,是營造人人競相成才良好風尚的迫切需要。
榜樣的力量是巨大的,按照黨的性質要求,中國共產黨黨員理應成為人民的行為模范,對社會風氣具有導向作用。馬克思、恩格斯早在《共產黨宣言》中就提出了共產黨員應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思想,指出:“共產黨人是各國工人政黨中最堅決的、始終推動運動前進的部分。”列寧在創建俄國布爾什維克黨的過程中也特別強調:“共產黨吸收新黨員并不是使他利用執政的地位來謀私利,而是要他們起模范作用。”“黨員應當成為遵守勞動紀律和努力工作的表率。”同志在1938年《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一文首次提出了中國共產黨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概念,他說:“共產黨員的先鋒作用模范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共產黨員在八路軍和新四軍中,應該成為英勇作戰的模范,執行命令的模范,遵守紀律的模范,政治工作的模范和內部團結統一的模范。”黨的七大在黨章中第一次明確規定共產黨員要“模范地遵守革命政府和革命組織的紀律,精通自己的業務,在各種革命事業中起模范作用。”黨的十二大第一次在黨章的總綱中明確把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規定為實現黨的領導的一個重要條件。
因此,我們黨吸納什么樣的人入黨,實際上就是具體地體現了黨的價值追求,引領社會向這樣的人看齊。在革命戰爭年代,我們黨之所以允許“火線入黨”,就是為了引導人們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在社會主義建設年代,我們黨之所以重視在生產一線發展黨員,就是為了引導人們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積極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發展。而面對今天“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建設學習型社會刻不容緩的新形勢,我們黨把更多的優秀人才集聚到黨的組織中來,就會產生引導全民族人人競相成才的良好社會風尚。成為人才光榮,能夠入黨的優秀人才更光榮,人才不等于就是黨員,但黨員必定是某一方面的人才,這樣一個由優秀人才組成的黨,必定能夠服民心、順民意,必定能夠大大推動和保證人才強國戰略的實施,必定能夠開創人人競相成才的新時代!
- 上一篇:學習:時代賦予領導干部的重要責任
- 下一篇:做好組織工作應對WTO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