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田水利建設發展瓶頸分析
時間:2022-04-11 05:21:37
導語:農田水利建設發展瓶頸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1農田水利工程衰退嚴重
我國農田水利工程大多建設于20世紀60-70年代,受當時經濟條件和設備資料等方面的制約,建設標準低,長期工程不配套,后期又缺乏必要的管理與維護,造成農田水利設施過早老化、功能減退、農田水利工程效率衰減,難以發揮作用,使農田水利不能得到有效的灌溉和排澇,這樣也削弱了農業的綜合生產能力,進而會影響到糧食生產。
1.2財政投入有限,缺少投入保障機制
農田水利建設管理投入不足,特別是小型農田水利投入嚴重不足,是多年一直存在的問題,主要存在兩大困境:一是地方政府財力十分有限。雖然財政部門每年都增長資金用于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但仍無法滿足投入需求。二是用于投資農田水利建設的渠道單一。農田水利建設的資金來源主要是財政性資金,沒有把工商資金、金融資金、社會資本融入到農田水利建設中。雖然近年來中央和各省不斷增加財政投入金額,但主要用于大型骨干工程的建設,盡管2005年中央設立了小型農田水利建設補助專項資金,但全國的農田水利建設任務重,這些財政投入遠遠不能滿足水利建設實際需要。因此,應搭建良好的融資平臺,并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使農田水利投融資渠道多樣化、豐富化,增強農田水利建設的資金投入和保障機制,為農田水利服務于農業發揮更長遠的作用。
1.3重建輕管,農田水利工程后期維護困難
近年來一些地區加大了小型農田水利建設的投入力度,但大多農田水利工程只注重建設,缺乏后續有效管理維護機制的建立;有些農田水利工程管理也存在著產權不清、責任不明、流于形式等問題;還有些農田水利工程有專職人員管理,但由于報酬低等原因,管理水平不到位。這樣重建輕管的現象,會使農田水利工程荒廢,不能用于農田灌溉,不能服務于農業。因此,應加強農田水利工程后期維護,責任到人,方式明確,組織專職人員利用專項資金用于農田水利建設后期維護,加強后期管理,使農田水利設施能夠正常運轉。
2加強農田水利建設的對策
農田水利建設在我國社會發展過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面對新時期我國農田水利建設過程中遇到的發展瓶頸,要結合農田水利建設的特點,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動下,積極采取對策,建立一套適合我國農業發展需求的農田水利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以此推動農田水利建設。
2.1加快完善農田水利保護體系
首先,針對我國農田水利工程及設施存在的年久失修、功能衰退等問題,投入專項資金,列入計劃,分階段分批進行農田水利工程更新、設施更換、設備更新改造,恢復農田水利功能。其次,建設田間除澇體系。田間排水溝渠或填或堵,一遇大的降雨,極易形成內澇,因此應完善田間除澇體系。最后,建立相關農田水利保護機制。結合農田水利的特點,制定相應的保護機制,使保護農田水利有法可依,促進農田水利健康順利運行。
2.2擴充農田水利建設的投資渠道
農田水利建設過程中,需要增加政府財政的投入力度,提高政府投資比例,擴大投資的覆蓋面,以用于農田水利建設。農田水利建設資金的籌措已經成為農田水利發展與建設的瓶頸,各級政府和水利部門應開拓思路,為農田水利建設提供良好的投資環境,不斷吸收各類社會資本,形成多元化的投資渠道,以促使社會資本成為農田水利建設投資渠道的重要補充,使社會資本不斷地促進農田水利發展。
2.3加快農田水利建設改革步伐
雖然我國農田水利建設、運行機制和管理體制在農田水利發展過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原有的一些農田水利管理體制及機制已經不能很好地適應農田水利發展需要,因此必須針對農田水利建設過程遇到的發展瓶頸進行改革。要結合農田水利建設發展的成效與經驗,運用公共管理學、公共財政學等理論,加強農田水利建設的調查研究工作,提出可行性農田水利改革方案,針對農田水利改革的目標、原則、內容,有步驟、分階段地進行有效改革,要明晰農田水利工程產權,對農田水利建設的運作程度加以規范和完善,注重改革配套措施的發展,明確基層政府的職能、責任和功能并加以監督,通過深化改革和加強管理相結合的方式,推動我國農田水利建設的進一步發展和完善。
作者:趙永民工作單位:河南省水泵廠有限公司
- 上一篇:農業水利建設發展措施
- 下一篇:水利建設金融支持問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