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設計人才培養論文

時間:2022-05-11 08:38:01

導語:藝術設計人才培養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藝術設計人才培養論文

摘要:在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方面,遵循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深化教育教學方法的改革,探索多樣化人才培養模式,探索以競賽為載體的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實踐教學方式,一方面是打造東北大學設計創新教學品牌,培育卓越拔尖創新型設計人才的需要,另一方面,能深刻地貫徹落實國家教育教學改革發展的方針政策,不斷探索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高效可行的實踐教學方法與途徑,為新時代背景下的教育教學發展帶來了契機。

關鍵詞:工科院校;創新型人才;探索;實踐

一、國內外藝術設計人才培養模式研究現狀評述

(一)國內研究現狀。《建設高水平大學思考與探索》對推動國家和高校各學科專業教育的模式進行了重點分析和關注,并且指出大學的功能包括教學科研、社會服務和國際交流[1]。這對高等教育的藝術類學科和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指出了具體方向和發展道路,并且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藝術高等學校培養的學生應該滿足社會對人才能力的需求,與社會做好有效的銜接,為學生就業發展奠定基礎;并且能培養業內高水平的創新人才,能夠引領社會文化藝術的發展。這些研究對高校建立科學合理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奠定了基礎。(二)國外研究現狀。國外權威文獻《走向文明藝術教育報告》是業內公認的最早討論當代藝術教育的文獻資料,在這項報告的基礎上,產生了很多對藝術教育的新探討和新理論。列維史密斯的《藝術教育批評的重要性》,帕森斯和布洛克的《美學與藝術教育》等諸多藝術教育相關文獻[2],都向我們重點闡明了以下信息:第一,教育活動的價值取向要和內在的發展規律達成和諧統一,方能取得較好的實際效果;第二,作為人文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藝術教育在教學活動中應當注重對接受者關于美學的理解和啟發,使高等藝術的社會教育的功能得到充分的發揮。第三,文獻提出了要立足多學科,重點研究藝術教育規律,探討多學科與藝術教育之間的關系。第四,研究藝術教育,就要對不同價值觀、價值取向進行研究,不斷探索藝術人才培養模式。

二、理工科院校拔尖創新型藝術設計人才培養的必要性

(一)當下中國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的需求。文化產業規??焖僭鲩L,相對于經濟的平穩發展,近年來,全國文化產業的增速更為明顯,平均可達15%以上。文化市場愈加完善,文化產業日益發達,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愿意投身于文化產業,為文化產業服務,這成為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因此,文化產業的提升與發展,除在需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堅實的物質基礎,還需要大量優秀的人才,十八大以來,在諸多場所明確了人才的重要性。他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3]。適應和引領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創新型藝術設計人才的培養需要適應當前文化產業發展的需要[4]。(二)中國藝術設計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需求。當代的中國藝術設計教育目的在于發掘人的創造與創新精神為目標,并且能夠面向未來。中國當前的諸多政策與國家戰略為我國藝術設計教育的新發展提供了絕佳的機遇,也促進了中國藝術設計教育在世界文化教育中的新定位、新追求。藝術設計教育的目的是培育符合藝術規律、符合社會發展需求、兼具理論基礎知識與高素質專業技能相結合的卓越高水平藝術設計人才。近年來,藝術設計教育的教學改革進行得如火如荼,目前,藝術設計教育的人才培養方式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我們發現問題并找出切實可行的方法來解決[5]。藝術設計教育不應止步于理論與技藝的傳授,它應該是對學生全面藝術修養的培育和啟發,對自身潛力和創新能力的挖掘,并最終提高學生的設計實踐能力。(三)卓越拔尖型設計人才培養的需求。國家教育政策和法規多次明確指出,要建設創新型國家,要建設具有而核心競爭力的人才隊伍,務必要打造和建立具有創新性的人才培養模式,造就具有特色和高效的藝術類高等教育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探索育人模式改革,造就富有創新精神的人才隊伍,大幅度提高國家人才培養的競爭力。國家建設急需人才,藝術人才的質量決定著藝術行業未來的發展,所以培養一批高質量的藝術設計人才則是關鍵。

三、理工科院校拔尖創新型藝術設計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藝術教育是現當代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教育的重要環節,在理工科院校開展藝術素質教育,對培養理工科院校大學生具有創新性的復合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理學側重理論研究和科學培養,工學側重技術應用,而藝術教育是以藝術為媒介、以審美觀為核心的人文教育,系統培養受教育者全面感知、理解美的能力。(一)探索理工科院??茖W與藝術相結合的設計人才培養新模式。理工科院校培養需要在結合理工科院校教學目標、教學方法的基礎上,進行藝術教育的滲透與培養,找到適合兩者的橋梁與紐帶。系統而全面的藝術類教育管理制度,是確保藝術教育能夠順利開展、取得良好藝術教育效果的重要制度保障和基礎條件。因此,建立高效的組織管理機構和制度,是高校藝術教育不斷向前發展的前提。所謂有效的組織機構,就是有一定自主權,權責分明、定位準確、規劃長遠,建立與理工科專業相互滲透、交叉的藝術科系或教學模式的機構。(二)探索科學高效的創新驅動型競賽育人新途徑。通過設計競賽,能夠真正激發起同學創新的熱情,能使學生發現一個真正的自我,查找不足,取長補短,推動學生自我思考、自我反思,推動教育客體主體化的過程,使得教和學的效果進一步提升,推動教學方法和手段的進一步完善和總結,競賽成果也將進一步轉化為社會生產力,使競賽成果應用范圍最大化,推動設計教學,循環增效。(三)探索拔尖創新型設計人才培養模式的新體系。理工科院校開展藝術教育需要在理工科院校人才知識文化素質培養的基礎上,根據其自身特點,進行全面滲透具有影響力的藝術教育活動,確立具有專業色的藝術類課程在綜合性院校藝術教育中的地位,不斷研究教學方法、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探索育人方式和理念、提高教學質量,是實現藝術教育對人綜合素質培養的重要育人目標,即提高人的全面素養。通過競賽的方式,使得以教帶賽,以賽促教,能將教學效果最大化、具體化、實踐化。(四)優化整合拔尖創新型設計人才培養模式新經驗。首先,藝術教育也應當注重“以人為本”,這里的人主要指接受教育的學生。從課程體系上來說,應力求使其更加合理、科學、中西融合;從教學模式和課程設置上,將專業特征和學生的藝術素養基礎相結合,因材施教,循序漸進。藝術設計活動具有專業性、復雜性和綜合性,這使藝術設計具有學科和專業的交叉性特征,所以具備包容性。以供學生根據自身興趣進行選擇,合理設置藝術選修課的門類和學分,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拓展課程之外的第二課堂空間,通過諸多活動的舉辦營造高雅、活躍的校園藝術氛圍,使理工科的學生也能輕易接受到藝術的熏陶和影響,潛移默化中提高對藝術作品的品鑒能力。

四、以東北大學為例探索藝術設計實踐教學改革的新嘗試

(一)研究東北大學藝術設計實踐教學改革的目標。學生在參與競賽過程中,是一系列思考、創作、提升、凝練、整合與反思的過程。競賽的開始、過程、結果的經驗總結是一系列深入研究型的教學工作。學生在創作過程中,經過層層歷練,提升了語言表達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創新思維能力、答辯應變反應能力、實踐創作能力等,大大促進了學習與專業的提升。對于設計創作的手段和方法,作品創作的形式和內容,團隊合作展開的工作思路,現場答辯的問題與對策,這些都是在競賽參與過程中面臨的需要研究和解決的重要問題,目的就是推動設計作品具有核心競爭力,能夠使競賽成效最大化;對競賽選題的深入思考和推敲,對設計作品修改和完善的思考和整理,撰寫和,對賽后經驗的總結和問題的反思,并進一步成為下一項競賽的經驗指導。通過競賽的參與,推動教學的深入思考和研究,推動了教學改革方式方法的革新。(二)創新東北大學藝術設計實踐教學改革的內容。從縱向角度來看,東北大學藝術學院、創新創業學院和創意設計團隊通過對國內外高水平設計競賽歷屆優秀獲獎作品進行分析與研究,獲取設計的經驗,把握作品設計的關鍵;從橫向角度來看,通過研究各類競賽的定位及性質,使得適合此條件的學生高效參與,充分激發其內在的能動性。通過競賽的創新驅動,使學生不斷發現自我潛能,彌補自身的不足,持續提高學生個人的藝術修養和作品表現力。(三)探索東北大學藝術設計實踐教學改革的方法。通過高校及業內推廣,增進交流、擴大影響,通過競賽的方式助推的國際視野,培育國內一流、行業領先的卓越設計人才,采取課上同課下相結合的方式,來使得既有理論知識又有實踐得出的結果,可以依托于中外國際設計交流展、日本電通公司的設計理念以及國際設計協會主辦的國際設計競賽等,來拓展藝術設計實踐教學改革的學習及展示渠道。(四)凝練東北大學藝術設計實踐教學改革的成果。制定設計實踐教學質量檢驗的高標準,對于競賽驅動型實踐教學質量檢驗標準,主要體現在三個層面:個人層面,學生對競賽的重視程度體現在學生發表競賽相關的論文的數量多少、所投期刊的級別高低、學生比賽中所做作品的核心競爭力與獎項級別;競賽層面,應做到邀請專業程度高、專業水平過硬的評委,選取級別高、權威性強的部門主辦競賽,擴大參賽學生規模,增加競賽影響力,創新競賽內容;教學層面,最終競賽所獲得獎項等級高低數量多少展現了教學的質量,獲獎作品的多少及獲獎作品的質量高低展現了教學的成果。從以上三個層面共同努力,使得學生參與度高,學生受益度高,學生熱情高的效果,最終達到競賽育人的目的[6]。

綜上所述,探索理工科院校拔尖創新型藝術設計人才培養模式,對于培養高素質、卓越型、創新型、實用型和科學化的藝術設計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當前藝術教育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培養特色化和行之有效的藝術教育模式尤為緊迫。在研究理工科院校拔尖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中,以東北大學為例不斷研究具有競爭力的人才培養模式,不但惠及學校,更可以通過推廣和普及惠及高校藝術類師生,起到拋鉆引玉、創新育人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張波.美國藝術教育思想發展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

[2]秦贊.高校藝術設計教育現狀分析及教學模式探索[D].河北師范大學,2008.

[3]王宙川.高校藝術設計教育發展的深層思考[D].湖南師范大學,2007.

[4]張鵬.論藝術語言中的審美意識[J].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4):72-76.

[5]王海華.高校藝術教育的理論誤區與思考[J].藝術家,2005(5):184-185.

[6]霍楷,李彥玲.基于創新平臺競賽育人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設計,2017(3):86-87.

[7]張家祺,張璇,張田雨.工科類院校的校園文化產品開發策略研究[J].設計,2016,29(6):131-133.

[8]徐少年.高校美術基礎素描教與學的思考[J].設計,2016,29(7):100-101.

作者:霍楷 徐晨 單位:東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