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設計“雙主式”教學模式分析
時間:2022-02-27 09:46:49
導語:藝術設計“雙主式”教學模式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傳統的教學模式在藝術設計專業中很難培養出較高專業素養的人才,為此在文中提出了一種“雙主式”教學模式,并著重探討了如何在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教學中應用這種教學模式。在文中通過對現有藝術設計專業教學的分析,結合當前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教學的實際情況,分析探討了“雙主式”教學模式的運用。
關鍵詞:“雙主式”教學模式;藝術設計;主導;主體
一、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的現存問題
(一)教師教學方法單一老舊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傳授式,教學大多是少、慢、差、廢,效果低效甚而無效。在藝術設計專業的課程教授中,單純利用傳統的板書、教案、教材、口傳的教學方式,教學效果極差,藝術設計類的課程是集視覺、引導、開發、審美、演示、及時、創新、更新、資源、開放于一體的課程性質,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極大地阻礙了學生形象思維、創意思維、發散思維的形成。
(二)學生創作作品質量差,水平低
藝術設計專業課的許多課程上課方式與其他專業上課模式也存在很大差異,大多數環藝專業課程屬于實踐性課程,理論講授課時少,大部分課時是學生自己搞創作,這就出現了許多教師理論課滿堂灌,之后剩下學時便全交給學生自己,撒手不管,這樣學生完成的創作基本還停留在初級水平,很難再上新臺階更上一層樓。
(三)學生學習主動性低,創作欲望不高
由于教師授課模式的老舊,導致學生進行主動學習,主動思考,主動創作的欲望極低,被動地“牽著鼻子走”,以完成作業、及格、不掛科作為最低標準要求自己的創作作品水平,許多學生跨進大學校門和畢業離開大學校門時的專業水平幾乎一樣,沒有任何提高,主要原因就在于教師的教學方式沒能帶動學生進行創作的積極性,缺少互動,欠缺激發和引導,長時間消極怠工,導致創作欲望越來越淡。
(四)發散式創意思維禁錮
對于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而言,教學方式是影響學生創意思維的重要因素,長期的無啟發、無方法、無引導、無激勵便會導致思維的長期禁錮,最終便是無優秀的極具創意性藝術性作品的出現。
(五)就業率低,工作能力差
據報道,2013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達到699萬人,比2012年同期增加了19萬人,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更加復雜嚴峻,這一嚴峻形勢將呈持續態勢。就業壓力大是一個綜合性的復雜問題,藝術設計專業也是如此,究其原因,與學生專業素養低,能力差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
二、“雙主式”教學模式
(一)“雙主式”教學模式釋義
“雙主模式”就是在發揮教師主導性作用的同時也要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也就是怎樣使在教師主導下的課堂中帶動學生參與進來共同學習的一種教學模式;這種模式不同于國內以往“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與西方國家“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雙主模式”正是彌補了以上兩種方式的不足,吸取了兩種方式的長處而形成的一種教學模式。
(二)“雙主式”教學模式的特點:
1.“雙主式”教學模式中角色的轉變首先,在雙主教學模式中,教師不但要繼續當好課堂上的傳授型的教師,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成為學生學習和成長的導師。要懂得引導學生確立學習目標,圍繞學習目標自主學習與探索;懂得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策略;懂得創設教學情境“誘導”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其次,教師要成為“雙主教學模式”的設計者和開發者。教師應針對不同課程,不同授課對象,不同課業任務,設計不同的“雙主模式”,具體到每節課,每個任務,每個人,教師對于教學模式的設計與開發十分重要。
2.教學手段的變換,把握尺度的變化在藝術設計專業教師的活動主要表現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對知識信息的重新組合,對教學動態信息的調控,對學生反饋信息的處理;學生的活動主要表現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對教學信息的攝取、貯存和創造性加工。
三、“雙主式”教育模式構建方法
下面介紹三種適合藝術設計專業課程的教學模式。
(一)模式一:設定目標課題—教師提示研究角度—自主研究—歸納總結—形成初級多個方案—教師參與引導—反復修改深入完善—展示成果。此種模式適合短小課題任務,如進行某品牌的LOGO設計,要求可以當堂結束,獨自一人完成。
1.設定目標課題
教師需要選取設定難度相對較低的課題內容,預計在當堂課即可完成的任務,切記,不能高深,否則容易降低學生創作的積極性,
2.教師提示研究角度
在學生進行創作前,教師參與指導,提示學生進行研究思考的角度,引導學生創意思維,激發其思考問題的熱情,同時也會幫助學生降低學習的難度,形成正確的進行創意的思考方式。
3.自主研究
學生根據課題內容,可以利用網絡資源,自主查閱資料訊息,分解課題,按照教師提示的思考角度擴展思路,激發靈感。
4.歸納總結
總結前面做的研究,有條理,有思路地進行歸納總結,去其糟粕,取其精華。采用的形式可以自由些,可以是文字的,圖表的,圖片說明的,手繪的,電腦繪制的均可,便于從不同角度說明問題,同時也鍛煉了學生各種不同的學習能力和技法。
5.形成初級方案
由前面的總結,最終推演出有主題,有思想,有內容的設計方案,通常學生會出多套方案,此時基本成果已經形成。
6.教師參與引導
教師參與一道學生的方法(包括思路、途徑、措施與舊知識的關聯、模擬示范等)是充分發揮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主導作用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教師指導水平高低的一個重要表現。此時教師繼續參與引導和啟發學生的方案修訂,從不同角度給出建議,進一步刺激學生開放思維,嘗試不同創作手段。
7.反復修改深入完善
通過教師給出意見,繼續修改原有方案,深入細節,完善主題形式,反復推敲。
8.展示成果
此種模式不需要非常完整的形式展示,不拘泥于哪種固定形式,較隨意,多數以手繪圖搭配必要的文字說明即可。
(二)模式二:課前設定任務目標—自主調研——展示—教師糾錯補充—集體分享交流。此種模式,適合調研類或分析類報告的課題,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完成。如進行中式風格設計元素的研究。
1.課前設定任務目標
教師每人分給不同的課題內容,此種較大的課題需要教師提前布置任務,讓學生了解任務書要求,并指導學生如何即快又好地完成任務,在完成任務的手段、渠道等方面給予幫助。
2.自主調研
調研工作需要較長時間完成,而且有可能需要異地、校外、圖書館、現場等形式進行調研,因此,時間要給與充分考慮。
3.展示
將研究成果以PPT等形式做成電子文件,要求研究人員在課上展示并講解主要研究成果,這樣一方面可以為全班同學提供共同學習知識的機會,因為每人的課題不同,因此即使沒有研究過,通過其他人的講解,也相當于學習了一遍。另一方面,每人獲得了上臺鍛煉自己語言表達能和展示自己的機會,同時還會加深對學習內容的印象。
4.教師糾錯補充
對于已做好的報告類課題,學生在展示及講解過程中難免會出現有錯誤、漏洞等不足之處,此時便需要教師把關,對存在問題及時給出解決方案,查漏補缺。
5.集體分享交流
將每人做好的課題文本匯聚存檔,分享在固定平臺上,那么每人就是幾十份不同內容的課題研究成果,可以自行研讀或日后使用。這一環節很重要,很多教師之完成了前面幾個步驟,卻缺少了最后這一步,從長遠角度看,其成果會大打折扣。
(三)模式三:分組-設定多個主題—自行選擇課題-小組合作探究—教師指導——小組展示答辯。該模式適合較大型的設計課題或者制作任務,耗時耗力,因此需要以小組的形式來共同實現。
1.分組
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叉開分組,合理組織團隊,優秀學生和稍差的學生組合在一起,這樣不僅可以帶動稍差學生的積極性,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通常這種組合會出現兩種現象:一種是所有工作均由優秀學生完成,稍差學生濫竽充數,坐享別人成果變成自己成績。另一種是稍差學生受到優秀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氛圍的帶動,也能表現出超常的能力,找到自己擅長的位置做力所能及之事。
2.設定主題
設定主題,可以結合設計大賽的主題或者教師教科研課題內容設定創作主題,使學生有動力、有目的、有實際地進行不同課題的練習和實戰。使課題更具實際意義。
3.自行選擇課題
也可多設定不同的設計主題,進行自由選擇,將主動權交給學生自己,提高學生的主動性,也可增加點趣味性采用抽簽的形式活躍課堂氣氛。方式多種多樣,但需要教師自行多思考、設計。
4.小組合作探究
在這一階段,學生不僅要解決教師提出的課題內容,還要解決自己在看書查資料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因此充分發揮出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同時還要充分發揮教學群體學習研究的整體效應。
5.教師指導
此階段與低四階段基本是交織在一起同時進行的,學生在進行小組合作探討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個別指導”、“分類指導”和“集體指導”針對不同的學情進行不同程度的指導和啟發。
6.小組展示答辯
此展示不同于前面兩種展示形式,此種展示要全面、完整、多角度、多形式,因此要求較高,可以采用圖紙、PPT、文本、樣本、動態、現場演示等形式展示,并且要加入答辯環節,不只教師提出問題,全班學生均可根據設計課題進行提問,或給出意見,從不同人的不同思維角度考慮問題,會使整個創作更完美,更經得起推敲,達到共同學習共同分享,拓寬了學生的創意思維,創作效果會立竿見影。
作者:李麗麗 單位:吉林建筑大學城建學院
參考文獻:
[1]米永龍.高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工作室教學模式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3.
[2]張倩.山東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圖案教學的繼承與創新[D].廣西師范大學,2013.
[3]李鴻明,亓曉麗,湯天然,等.高職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與教學模式的創新與實踐探索——以東莞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設計,2012,(10):164-165.
- 上一篇:雕塑藝術設計在城市公園中的應用
- 下一篇: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培養優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