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設計符號規范

時間:2022-05-16 09:44:00

導語:平面設計符號規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平面設計符號規范

人類生活在一個龐大的信息海洋之中,通過對信息的認知與把握來了解、改造這個既有的世界,同時還不斷創造新的世界。而這個世界,就是以各類符號為“材料”構筑起來的種種符號系統,如語言、藝術、科學等。符號以其特有屬性,即所具有的物質層面(能被感知的某種形式)和內容層面(所載的能被人理解、掌握的抽象內容),成為人們認識世界不可或缺的媒介。符號學的基本原理與方法論對諸多應用學科領域的研究與實踐具有普遍及深入的指導作用,其中就包括平面設計。它把由平面設計中形態、色彩、文字等視覺語言符號所構成的符號系統,以感性形式展現在二維空間中,形成信息的傳播。美國哲學家威廉•莫里斯在其著作《符號理論的基礎》中把符號學劃分為語構學(Sgntactics)、語義學(Semantics)和語用學(Pragmatics)三個領域。平面設計的符號學規范,是指語構學、語義學和語用學原理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和研究。在平面設計中,對于語構學的研究側重于平面設計的符號系統在二維空間中的建構關系;對于語義學的研究側重于平面設計符號與它們所指涉的對象之間的關系;對于語用學的研究則著重于平面設計符號與觀者及其社會文化背景之間的關系。

一、平面設計的語構學規范

在符號學領域,純藝術符號信文的編碼在不同程度上表現出對語構學規則的擺脫,亦即一種對語構學規則的超越。這是因為自由藝術家在藝術作品的創作中所關心的并不是作品之外有什么具體的信息向讀者、觀眾傳達,而是一種個性化的自我表現的體驗。從符號學角度說,藝術性編碼過程中并沒有以信息的傳達為目的的實用價值,而是表現藝術家主觀價值的自我目的化。對于以傳播信息為主要目的的平面設計,雖然是一種具有藝術質的創作過程,但受其目的的制約,它的創作往往具有一定的語構規則或者只是部分擺脫語構規則,而不可能像純藝術符號那樣完全基于藝術家主觀價值的自我判斷。在平面設計藝術中,首要的就是將單純的色彩、形態、文字等具體的物質因轉化為具有符號意味的設計對象,使這個設計對象形成整體的一個符號系統并凸顯其指示意義。那么,在語構學語境中的平面設計,是通過其符號構成元,點、線、面、色彩、文字的秩序構成來折射出其深刻的語義內涵,從而達到流通與傳播的目的。自然界因適者生存而不斷進化的生物體,其自身的結構組合精致完美、無懈可擊。同樣,如果一件平面設計作品不具備基本的組合條件,僅僅是色彩、形狀、線條等的任意組合,那么它不但沒有“生命”感,而且也無法實現傳達功能。遵循形式美法則和視覺審美規律,使視覺符號在傳達中進行有效信息傳播、催生情感以及給視覺帶來愉悅是平面設計永恒不變的追求。圖形會“言語”,文稿會“述說”,色彩會“告知”,杰出的平面視覺符號結構,除了作品自身強大的表現力外,還在于它能直接與觀眾發生交流,它所構建的意義空白會隨著觀眾解讀的進入而敞開,通過交流形成充實的意義,“意義越是完整而完美地滲入這種視覺表征中,也就越內在化:即表征內在與感性,而意義有內在于表征”。①有意味的視覺系統,就像音樂一樣,是富有節奏與旋律的華麗樂章,而正是貫穿視覺符號之中的這種形式美感才形成了符號的節奏。平面設計中表現的圖像結構,不僅是系列符號的連接與綜合,而且這種完形的圖像秩序構成也形成了設計圖像跳躍的音符,通過符號的節奏與旋律的表現產生圖像的形式表征、意義傳達。在視覺符號系統中,節奏成為設計師自覺追求的目標,“現代的設計不必受制于古典的準則和傳統的構圖,而是以空間和節奏通過各種形式和尺寸的單元砌疊、塊面的組合進行大量實驗,但始終是與現代生活的基本需要相結合,并且是滿足審美要求的”。②不同的平面圖像系統具有不同的符號構成形式,對于符號形式的不同處理也是設計師形成不同作品風格的重要原因之一。依據傳達需要,設計師形成了屬于自己的圖像符號系統。在現代平面設計的百年歷史中,從“分離派”的探索到現代主義的形式表現,從構成主義的發展到國際主義平面設計風格的形成,從現代主義平面設計運動的開始到“視覺詩人”對圖像語言的完美演繹,乃至“圖釘派”、后現代主義等觀念表達的興盛,我們可以看出,平面設計的演變也是符號形式與觀念的迭變,不同的視覺符號結構體系折射著不同時期觀念、審美、時尚等方面的特征。

二、平面設計的語義學規范

貢布里希在談論設計藝術時曾提出:弄清形態符號的意義并不是一種智力練習。我們可以很容易地對符號作出反應,就像我們對各種情景作出反應一樣。十字架或荷花等有宗教意味的符號,馬蹄鐵或骷髏旗之類象征好運或危險的符號,諸如此類的符號表明視覺符號可以喚起人的潛意識。從語義學規范的角度看,平面設計符號作為傳達的目的載體,必須具備一定的可傳播性、易理解性和可解釋性。這就要求其符號的物質形態具有一定的完形張力和簡潔性,其物質屬性能夠轉換為情感屬性,體現符號中除信息之外所蘊含的具有時代精神和文化特征的人文價值。我們知道,符號之所以成為符號,在于人類所施行的符號的意指作用,對它進行了賦意賦值,使它具有了意義,也就是符號必然具有符號內容。在平面設計中,作品符號系統首先是由各種基本符號語言整合而成,指稱著事物,同時傳達著觀念、思想和感情,并形成主觀和客觀、事實與想象、情感與理性等相互交織的復雜的意義的結合體。比如說到“長城”,我們腦海會浮現出它所指示的事物“巨石高壘,沿著崇山峻嶺筑造而成的城墻”,同時又會聯想到它是一種民族堅強剛毅的象征,抑或表達一種古遠民族文化的自豪感,等等。當然,平面設計中的符號意義是人們在長期的思想交流溝通及對現實世界的認識之后,所形成的一種共同稱謂,這樣作為以傳達為目的的平面設計也才能實現其意義。如,“火紅的玫瑰”指稱著“愛情”;“紅十字”代表著“醫院”;“鴿子”指稱著“和平”;“蓓蕾”指稱著“希望”……這種種“能指”與“所指”的結合,是人類社會文化長期積淀的結果。也正是由于符號意謂的共識,人們才得以借平面中視覺語言進行信息的傳達。由此我們不難看出,作為符號內容的所指往往可以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指示物,另一種是意義,亦稱為“外延與內涵”。在平面設計中,這個所指“意義”往往是設計師所要表達的重點。比如,中國聯通的標志就是一個傳統的中國結,但這個標志所指不僅僅止于此,它還折射出一種古雅意趣以及四通八達的含義,讓觀者馬上對產品有了第一個鮮明的印象。但是外延與內涵在符號性質上是有差異的,外延被編碼規則所規定,而內涵是一種主觀價值,這就使得平面設計符號成了一個非封閉系統,也就是說它所表達的內涵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域、不同社會文化的群體中會產生差異。因此,設計師在進行視覺符號的創作時,對于符號“所指”與“所指的兩面體”都必須有充分認識與了解,這樣才能進行有效的傳達。《莊子•外物》中說:“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這就是說,語言或符號是獲取意義、實現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任何符號,無論它的結構形式多么漂亮或者多么適合于視覺感受,它必須是作為信息的一個載體,其首要價值在于它所指的意義。在平面設計中,審美不僅僅是對符號形式而言,更在于形式與意義的融合。每個符號都和一種意義相結合,這樣符號在意義的包孕中才有了靈性與活力,其形式才被作為審美對象。三、平面設計的語用學規范“藝術語言不僅比日常語言在表述客觀美的物象中更具有獨創性和隱喻性,并能打破常規的意義組合,形成一種新感性的形式,而且這種有生命、有精神、透明性的藝術語言,能將世界上潛在意義集中與凸顯出來,同時創造出具有典型意義的藝術形象。”③在平面設計藝術中,正是色彩符號、形態符號、文字符號的抽象重組,達到一種利于傳達的形式,形成一個符號整體,同時,通過多重符號語言的拼貼,形成設計作品豐富的圖像結構及符號意謂。

北京申奧標志(圖1)可以說是現代平面設計的經典之作。標志造型運用了中國傳統造型藝術中特有的介于似與不似之間寫意手法,恰到好處地傳遞出“中國結”和“太極拳”兩個意象,十分巧妙地將中國特色、北京特點和奧林匹克精神和諧地融合在一起。2008年北京奧運會會徽“中國印•舞動的北京”(圖2),將中國傳統的印章和書法等藝術形式與運動特征結合起來,將中國特色、北京特點和奧林匹克運動元很好地結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