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設計課程開發范文

時間:2023-09-27 16:46:2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平面設計課程開發,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平面設計課程開發

篇1

關鍵詞 工作過程系統化 計算機平面設計 課程開發

中圖分類號:G423 文獻標識碼:A

Development on the Curriculum of "Computer Graphic Design"

Based on the Systemic Working Process

ZHOU Dong

(Guangdong Radio & TV University, Guangdong Polytechnic Institut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91)

AbstractThe study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n the Curriculum of "Computer Graphic Design" from nodes of the discuss of talent fosters mode to reform,the analysis of professional action sphere, the analysis of key learning areas, the design of learning context and so on, giving prominence to the opening, practicality and occupational characteristic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It has provided a good demonstration for reform and construction of other courses.

Key wordssystemic working process; computer graphic design; curriculum development

長期以來,由于學科地位的確立,在計算機平面設計課程設計中缺乏職業針對性,教師只注重培養學生的軟件應用能力,對學生應具備的設計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不重視,導致學生缺乏設計創新能力及知識遷移能力,難以完成現實工作任務,這種將知識與職業崗位、職業能力相分割的課程設計已不適應社會發展,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開發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新的課程建設思路。

1 《計算機平面設計》課程概述

《計算機平面設計》課程是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專業的一門核心主干課程。學會計算機平面設計是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專業學生應具備的專業核心能力。本課程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緊密相結合的課程,著重培養學生熟練掌握Photoshop、Illustrator圖形圖像制作技術,掌握正確的設計理念和設計方法,同時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本課程面向廣告公司、印刷公司、網絡公司、攝影公司等相關企業的平面設計崗位,對學生從事平面設計、多媒體制作崗位的職業能力培養和職業素質養成起重要支撐作用。

2 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開發基本流程

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開發不是指向學科系統,而是來自職業行動領域里的工作過程。工作過程是個體“為完成某項工作任務并獲得工作成果而進行的一個完整的工作程序”

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開發按照“工作任務分析與確定―職業行動領域―學習領域設計―學習情境開發”的流程進行構建。課程開發工作的起點是市場調研,經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討會、職業行動領域分析、職業行動領域專家評審、學習領域開發分析、學習情境設計等環節,最后確定課程標準體系。

3 《計算機平面設計》課程開發

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來自職業行動領域的工作過程,是一個綜合的,時刻處于運動狀態之中,但結構相對固定的系統。其宗旨是:以就業為導向、以職業為載體的人的全面發展。充分體現了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教育目標,既要為人的生存又要為人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強調通過行動實現能力的內化與運用。

3.1 行動領域分析

平面設計從業人員首先確定設計與制作的主題和目標,并進行初步的構圖和色彩設計,確定基本構圖形式和方案;根據設計目標,確定圖像的圖紙大小,收集或制作素材;針對素材進行加工處理,確定各個素材圖像的尺寸、格式等;在設計創作過程中,對文字進行處理;根據整體效果,進行各個部分的細微調整,完成最終圖像作品,同時存儲相應的輸出格式。

3.2 學習領域開發

《計算機平面設計》課程開發按照“崗位分析―工作過程分析―行動領域提煉―學習領域設計―學習情境開發”的流程進行構建。通過社會、企業、行業三方面調研,依據計算機多媒體專業培養目標和學校教學條件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教學媒介完成學習領域開發,內容包括三個方面: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和學時,具體內容如下:

學習目標:本學習領域課程教學過程以學生為主體,以實現職業能力目標為核心,培養學生具備一定的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

(1)專業能力:具備圖形圖像處理能力;能夠熟練使用繪畫造型、色彩表現表達設計意圖;能夠熟練使用計算機軟件完成設計任務。

(2)方法能力:具備自主學習、更新知識的能力;能夠通過各種媒體資源查找所需信息;能夠制定合理的工作計劃并組織實施;能夠正確地評估設計方案的合理性與可行性。

(3)社會能力:能夠準確的理解客戶的設計要求,并用圖樣、文字、語言等清楚的表達設計意圖;具有嚴謹認真的工作作風,吃苦耐勞的工作態度;具有較強的團隊合作意識;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

學習內容:教學內容以專業能力為依據,著重學習設計方法和軟件應用技巧:構圖、透視關系及色彩搭配;平面構成“點、線、面”的關系;Photoshop、Illustrator設計軟件的應用。

3.3 學習情境設計

課程以任務類型為載體,設置了六個學習情境,即標志設計、卡片設計、海報設計、網頁設計、UI設計及VI設計六大學習情境,每個學習情境都將行業標準融入課程教學內容,將行業規范貫穿在學習全過程。每個學習情境都是一個完整的工作過程,并且都屬同一范疇,六個學習情境所應用的技術包含了計算機平面設計主要采用的技術,每個學習情境的工作步驟都是完整的。

從計算機平面設計的技術來說,前五個學習情境的復雜程度和難度逐漸遞升,第六個學習情境是前五個的綜合,整個學習情境設計體現了從易到難、從簡單到復雜、從單一到綜合的原則,各個項目之間具有遞進性、持續性、系統性。在這里重復的是步驟,不是內容,體現了工作過程系統化的特點。隨著從簡單到復雜的系統化教學過程的進行,學生越來越成為主體,逐步形成樂學的學習氛圍。

3.3.1 學習情境一:標志設計

(1)接受任務(資訊):“茗香清茶有限公司”標志設計。教師根據標志設計的整體策劃,介紹標志設計的基本知識、創作原則及設計程序。

(2)創意設計(計劃與決策):教師引導學生討論“茗香清茶有限公司”特點并進行設計分析,確定創意概念。最終圍繞創意概念繪制草圖,將閃光點圖形化。教師負責巡視、檢查方案的可行性,并給出修改意見,確定最終方案。

(3)設計制作(實施):教師結合案例“天建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標志設計”演示軟件制作技巧。在學生獨立使用軟件制作標志過程中,收集學生遇到的技術問題,并進行集中講解 。

(4)審查定稿(檢查評價):學生提案演講,介紹方案特點與排除問題過程,并回答教師與同學的提問,教師進行點評。

3.3.2 學習情境二:卡片設計

(1)接受任務(資訊):“飯店優惠卡”卡片設計。教師根據卡片設計的整體策劃,介紹卡片設計的基本知識、創作原則及設計程序 。

(2)創意設計(計劃與決策):教師引導學生討論“飯店優惠卡”特點并進行設計分析,確定創意概念。最終圍繞創意概念繪制草圖,將閃光點圖形化。教師負責巡視、檢查方案的可行性,并給出修改意見,確定最終方案。

(3)設計制作(實施):教師結合案例“請柬設計”演示軟件制作技巧。在學生獨立使用軟件制作卡片過程中,收集學生遇到的技術問題,并進行集中講解。

(4)審查定稿(檢查評價):學生提案演講,介紹方案特點與排除問題過程,并回答教師與同學的提問,教師進行點評。

3.3.3 學習情境三:海報設計

(1)接受任務(資訊):“打印機廣告”海報設計。教師根據海報設計的整體策劃,介紹海報設計的基本知識、創作原則及設計程序。

(2)創意設計(計劃與決策):教師引導學生討論“打印機廣告”特點并進行設計分析,確定創意概念。最終圍繞創意概念繪制草圖,將閃光點圖形化。教師負責巡視、檢查方案的可行性,并給出修改意見,確定最終方案。

(3)設計制作(實施):教師結合案例“房地產廣告海報設計”演示軟件制作技巧。在學生獨立使用軟件制作海報過程中,收集學生遇到的技術問題,并進行集中講解。

(4)審查定稿(檢查評價):學生提案演講,介紹方案特點與排除問題過程,并回答教師與同學的提問,教師進行點評。

3.3.4 學習情境四:網頁設計

(1)接受任務(資訊):“啟成廣告有限公司”網頁設計,教師根據網頁設計的整體策劃,介紹網頁設計的基本知識、創作原則及設計程序。

(2)創意設計(計劃與決策):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啟成廣告有限公司”特點并進行設計分析,確定創意概念。最終圍繞創意概念繪制草圖,將閃光點圖形化。教師負責巡視、檢查方案的可行性,并給出修改意見,確定最終方案。

(3)設計制作(實施):教師結合案例“電算化會計實驗網站”演示軟件制作技巧。在學生獨立使用軟件制作海報過程中,收集學生遇到的技術問題,并進行集中講解。

(4)審查定稿(檢查評價):學生提案演講,介紹方案特點與排除問題過程,并回答教師與同學的提問,教師進行點評。

3.3.5 學習情境五:UI設計

(1)接受任務(資訊):“音樂播放器”軟件界面設計。教師根據UI設計的整體策劃,介紹UI設計的基本知識、創作原則及設計程序。

(2)創意設計(計劃與決策):教師引導學生討論“音樂播放器”特點并進行設計分析,確定創意概念。最終圍繞創意概念繪制草圖,將閃光點圖形化。教師負責巡視、檢查方案的可行性,并給出修改意見,確定最終方案。

(3)設計制作(實施):教師結合案例“Windows Media Player”軟件界面演示軟件制作技巧。在學生獨立使用軟件制作海報過程中,收集學生遇到的技術問題,并進行集中講解 。

(4)審查定稿(檢查評價):學生提案演講,介紹方案特點與排除問題過程,并回答教師與同學的提問,教師進行點評。

3.3.6 學習情境六:VI設計

(1)接受任務(資訊):“廣東理工職業學院”VI設計。教師根據VI設計的整體策劃,介紹VI設計的基本知識、創作原則及設計程序。

(2)創意設計(計劃與決策):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廣東理工職業學院”特點并進行設計分析,確定創意概念。最終圍繞創意概念繪制草圖,將閃光點圖形化。教師負(下轉第45頁)(上接第41頁)責巡視、檢查方案的可行性,并給出修改意見,確定最終方案。

(3)設計制作(實施):教師結合案例“廣東廣播電視大學”VI設計演示軟件制作技巧。在學生獨立使用軟件制作海報過程中,收集學生遇到的技術問題,并進行集中講解 。

(4)審查定稿(檢查評價):學生提案演講,介紹方案特點與排除問題過程,并回答教師與同學的提問,教師進行點評。

3.4 教學組織及教學方法

在教學實施的過程中,按照接受任務(資訊) 創意設計(計劃與決策) 設計制作(實施) 審查定稿(檢查評價)的工作過程來組織教學過程,實現課程教學的職業性、實踐性和開放性。

針對學生的認知特點和不同的教學內容,在使用傳統的講授法的基礎上結合任務驅動法、課證融合教學法及分組教學法進行教學。

《計算機平面設計》課程采取了基于實際工作流程重組課程內容,學生學習的過程就是完成工作任務的過程。通過源自企業的案例引入,學生以企業的角色去自主學習參與設計制作工作,并以此為主線,建立了以學生為主體的、全員全程參與的開放教學系統。

參考文獻

[1]姜大源.職業教育學研究新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杜,2007.1.

[2]姜大源.論高等職業教育課程的系統化設計――關于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開發的解讀[J].中國高教研究,2009(4).

[3]姜大源.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理性思考[J].職業技術教育,2006(15).

[4]鄧國萍.基于工作過程的高職院校《平面設計》課程學習情境設計探討[J].企業技術開發,2009(28).

篇2

一是在合作課程專業開放方面:合作過程中,專業開發滯后,老牌專業裝潢藝術設計專業正在逐漸喪失市場吸引力;課程開發還與時俱進程度不夠。二是在合作師資隊伍方面:教師隊伍整體質量、素質與知識結構不能滿足專業合作發展的要求,教師的積極性有待進一步激發;工學部主任、專業帶頭人、課程負責人權責不明確,協同系部管理的積極性不高。三是在合作基地方面: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校企合作的辦學體制與機制還未完全建立,專業與企業合作深度不夠。四是在合作的工作室管理方面:合作建立的工作室建設目標不夠清晰,由于對“工作室”缺乏足夠的操作經驗、明確的目標體系和組織機構,導致對工作室的建設與實際教學不能有機結合,忽視了工作室建設作用的發揮;管理權責不夠明確。以前廣告專業平面設計曾確定專業老師為各工作室責任人,但因排課機動性較大,無法繼續執行原有管理措施;服務作用不夠明顯。工作室成為教師個人工作室,財產、資源的使用私有化,利益私有化,成果私有化,且未對專業課程教學起到補充和推動作用;硬件設施不夠完備。廣告專業平面設計絕大多數的工作室只有教師授課用的一臺電腦和投影儀及上課用的桌椅,硬件資源相對缺乏。

2、廣告專業平面設計的校企合作發展路徑選擇

2.1吸引企業投資建設系部硬件設施

一個親子培訓機構為了開發教材,吸引企業經費支持,便在教材扉頁上為投資企業刊發其兒童品牌廣告。受此案例啟發,我認為,廣告專業平面設計應多方尋求投資主體,本著“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企業方可充分利用廣告專業平面設計的教師智源庫,在企業人才培訓、各類社會培訓等多個層面與享受到廣告專業平面設計的優秀資源。而廣告專業平面設計在系部硬件設施、復合型師資隊伍的培養、案例教學等方面尋求企業方切實的支持,讓校企雙方互惠互利,實現雙贏。

2.2建立企業項目資源庫

建設校企合作共享型資源系統,完成校企教育培訓共享資源庫建設和校企項目合作共享資源庫建設,其中包括技術服務管理與應用模塊、遠程教育培訓模塊、校企合作效果評價模塊、校企合作成果展示模塊等,實現資源共用,搭建深度合作實施平臺。

2.3建立校企合作橫向項目管理制度

。凡批準立項的合作項目,應簽定合作協議,明確利益分配、承擔校企合作項目的部門應按合同規定認真履行義務,加強日常管理工作。原則上校企合作項目協議文本由廣告專業平面設計組織初審后,報主管院長審定,項目經由院長簽字確認后方為有效合同。

2.4激活教師資源和校友資源

通過發動系部教師廣泛聯絡廣告專業平面設計往屆畢業生及小有成就的校友,成立校友分會、舉辦校友聯誼活動、召開優秀校友報告會、邀請校友回訪母校、設立校友獎學金、助學金等多種形式,充分挖掘校友資源,建立信息資源庫。積極要求廣告專業平面設計校友參與專業及課程建設,從企業的角度對廣告專業平面設計的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等工作提出了意見和建議,并結合所在單位的實際與系開展廣泛的合作和項目開發,為系部提供學生實習、實訓基地。

2.5建立合作的考核機制

篇3

關鍵詞:平面設計;分塊;案例式;項目式;評價標準

《計算機平面設計技術》是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專業的核心課程,旨在培養學生掌握一定的設計理論和具有一定的藝術修養,使學生了解熟悉計算機平面設計的行業規范。在“2+1”的高職辦學模式中,本課程開設于第二學年的第一學期。以我院 多媒體專業歷年的就業情況來看,2009屆至2011屆畢業生從事平面設計的占31.4%。所以本課程教學的質量決定學生技能運用能力,也決定學生的創意思維開發,同時也影響學生的就業方向。

一、課程改革的必要性

作為本專業的核心課程,其教學質量直接影響學生的軟件運用技能、創意思維開發,在接觸平面設計之前的一個學年中,學生已修完《繪畫基礎》、《構成》以及《平面設計軟件應用》等課程,學生已經大致掌握了繪畫的基本技法,有一定的造型表現能力以及將造型要素按照某種規律和法則組織構建理想形態的構成能力,同時也掌握常用平面軟件的使用方法。但是對于理科生源的多媒體專業學生,為了使學生能夠充分地將以往所學的知識運用到新課程,為平面設計課程的學習起到擴展應用作用,這就需要教師不斷地對課程建設進行探究與改革,才能更好地服務于教學。

二、課程改革的措施

(一)“分塊”教學的整合

根據我院教學大綱的規定,本課程總學時68節。計算機平面設計是一種集平面設計基礎理論、大眾傳播學及其計算機應用技術等多學科知識的綜合性實用技能。[1]因本課程涉及的內容多,覆蓋面廣,為了便于教學,因此將相應的教學內容根據其知識體系匯集成“塊”,加以適當的學時安排進行系統授課。根據以往教學經驗,課程在其內容的系統性和學時的分配上需要重新安排。其中,因為理論性太強的平面設計的形式原理、視覺流程與平面結構設計、文字的基本結構、編排形式與標題的編排、圖片的平面構成、組版原則與設計步驟等內容不適合獨立用來給動手能力較強的高職學生講解,而且教材中的形式美法則因其在構成課程中已有相應介紹,故只做簡單復習,所以上述內容簡化為“版式設計”,在較短的課時內做簡單介紹,將相應的理論分散至其它各“塊”中,如在招貼設計中介紹視覺流程、在vi設計中介紹字體設計、在包裝設計中介紹組版原則,靈活地把知識串聯起來,這樣學生才能更好的學以致用。另外,把logo設計和ci設計合并后細化為vi設計,以便開展項目式教學。整合后如表2-1所示。

(二)案例式教學植入“塊”中

案例教學的方法就是教師以教學案例為基礎,在課堂中幫助學習者達到特定學習目的的一整套教學方法及技巧。[2]平面設計中的案例教學是通過模擬或者重現設計領域中的優秀作品,讓學生站在設計者的高度,通過獨立思考和討論來分析成功案例的一種教學方法。決定植入該教學方法取決于教學“塊”的內容、以及課時分配的長短。在vi設計“塊”中,以“中國聯通vi設計”(圖2-1)為例,首先通過介紹此案例的基礎系統、辦公系統和營業廳系統,分析其成功品牌釋義、創意理念、制作規范和應用系統部分。再擴展分析為何中國聯通成立時選擇了藍色中國結作為公司品牌標識;為何品牌標識由藍色變為紅色;如何彌補聯通此前品牌定位不甚清晰的缺陷,從而確立新的企業文化等問題。教師在教學中既可以通過分析、比較,列舉各個成功和失敗的設計案例,從中總結出成功案例的創意思維、設計準則和失敗案例的問題所在,也可以在討論過程中,讓學生通過自己或者他人的思考來開發自己的思維,從而豐富自身的創作源泉,完成教學任務。

一個權威的案例,在教師的教學中起著示范作用,在學生的學習中,又起被效仿的作用。所以,選擇優秀案例并且充分利用,是“分塊”教學中的關鍵環節。因此,用成功案例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有一個參照物,再加以設計上的探索,容易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三)項目式教學帶動競技

平面設計中的項目式教學是指由教師引入一個完整的項目,確定項目內容及其要求,進而引導學生由被動聽課轉向主動實踐,模擬設計企業的設計流程,在規定時間內達到任務要求的教學活動。在授課前的教學計劃修訂中,要對近期正在進行或將要進行的校、省、國家乃至全球的各類競標項目有一個初步了解,小至一個威客網的投標,大至全球性的比賽,選擇一個或多個項目作為學生的課堂教學的實踐內容,在完成設計項目后,學生可以以個人或小組名義參加各級競賽或投標,這也是對學生能力的考察和肯定。以項目式帶動教學不僅能夠讓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大增,也能讓學生在校期間參與社會競標、賽項等項目上取得相關獎項或獲得經驗積累。項目式教學一般用于招貼設計、包裝設計和vi設計等比賽機會較多且課時總數較長的教學“塊”。

(四)評價標準的制定

對學生作業的評價,是教師運用一定的價值尺度對教學成果的審查,評價的客觀性由評價標準的科學性決定。作業的評價標準是教學過程的重要環節,是對學生學習過程及其學習結果的價值反映,它反映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注重和忽略了哪些內容,具有指明學生的努力方向的作用。因此,作業的評價標準的制定需具有科學性,以教師評價為主兼顧學生的自評和他評,在圖形或文字、組版構成、創意能力、紀律或團隊精神等方面開展評價。評價標準的制定如表2-2所示。

三、結語

在近幾年的教學過程中,科學的分“塊”后植入典型“案例”的教學方式,精選“項目”等教學改革,為教學構建新媒介,建立了完善的評價標準,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互動性,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內容都適合案例式教學,尤其是理論部分的教學,從其他的方面入手效果可能更好,如傳統教學法。而泛濫的使用案例式會讓學生過多的注重實際操作案例而忽略了學科知識的系統性,造成學生理論知識過于薄弱,需要針對具體的課程內容采用相適應的教學方法。在項目式的推進上,盡量不要選擇競技比賽難度太大,獲獎幾率太低的項目,可以從校級的小型比賽做起,更容易取得好的成績,更容易樹立起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的動力。在評價標準上,增加學生的自評與互評,分值不能超過40分,把握教師在評價中占據主要地位。如果發現學生在互評上面有不良行為更要加以制止并給予學生積極的引導,保證評價的公平性。以上是近幾年的教學過程中總結出來的經驗,該如何更好的進行教學改革,還有待繼續探究與實踐。

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網絡時代;平面設計教學;思考

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平面設計課程教學應當順應時勢做出新的調整,才能培養出適應社會需要的合格人才。

平面設計教學課程應該體現系統工程概念,既有思維訓練課程,又有工具軟件課程,還要有專業設計課程、工藝實踐課程、理論綜合課程等。實踐教學中的動手能力培養應當認真把握好應用與創新二者的相互關系,應引導學生從實際出發、從需求出發,做好專業需求調研,掌握網絡時代社會市場需求的特殊性和可變性,培養其應有的職業精神和職業技能,才能更好地提高人才的應用性,在就業中具備核心競爭力,在網絡時代的不斷變遷中具備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一、網絡時代的新特征對平面設計提出了新要求

1.互聯網的普及,加大了平面設計的需求量。隨著眾多新網站和網絡產品的上線,大量的網絡公司出于營銷需要,對平面設計人員的需求逐年明顯增加,平面設計已成為網絡營銷的利器,大型的網絡公司大都成立了專門的網站平面設計部門。

2.網絡與數字化產品延展了平面設計的應用領域。網絡正在以迅猛的速度改變著人們的生活,3G手機、數字化游戲等的開發,讓人們的視覺一再刷新;網上購物、網絡交流社區、博客、微博、數字出版物、網絡教學、在線視頻等新興網絡產品開始受到人們的熱捧,這些新興領域刷新了平面設計的應用范疇。

3.網絡時代的新需求對平面設計提出了更高要求。網絡時代標志著人們進入海量資訊的時代,要出色完成視覺訴求,想擁有更多的媒體受眾,就必須有高質量的平面設計。平面設計也不再只是傳統的紙媒應用,它還出現在計算機等數字化產品平臺,與動畫產品綜合應用。

二、傳統平面設計教學存在的問題

1.課程設置無法滿足網絡時代的需要。我國目前的平面設計教育體系,基本套用的是德國包豪斯的設計教育體系,由此而導致了我國的藝術設計教育總體看來缺乏個性,塑造的個體之間的差別不大。隨著時代的發展變遷,平面設計的相關因素也在變化,這就需要我們的教育相應地作出調整。然而,我們似乎總是慢了一拍。網絡時代市場的新特點,需要我們從教學體系的源頭抓起,修訂人才培養方案,科學調整課程體系,增設新的課程,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2.傳統的教學方法無法適應網絡時代的要求。平面設計教學應重點加強學生的原創意識、創新思維和思辨精神的培養,在地方院校基礎教學中,繪畫思想的影響非常大,造成學生的設計意識一時難以轉換,一是因為學生高中時代重于繪畫技巧和造型能力的培養,二是緣于部分教師在學科上多為造型專業畢業,對設計基礎教學研究不夠,教學方法比較單一,即便是形式多樣化的設計素描,一經實施,也易形成幾種固定模式。而在設計專業教學中,由于缺乏理論與工藝實踐兩方面俱佳的“雙師型”人才,多數教師沿襲了集中講授、分散實踐的教學模式,一些教師的理論知識集中講授,僅僅是照本宣科地講講教材基本知識,然后布置課題讓學生做作業,這樣的教學由于未涉及設計工藝的實踐論證,僅僅就是一枚“空對空導彈”。

網絡時代信息的高速傳播和共享性是網絡時代的重要特點之一,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已經不局限于課堂,網絡就像一個開放的圖書館,可以通過搜索引擎獲得任何想要的學習資料,在這種背景下,教師的課堂理論教學應更多的集中在如何正確地引導學生獲取知識和吸收知識,教師要具備前衛的專業目光,善于發現和利用新技術新方法,通過現代多媒體等多種手段,讓教學轉變為以探索性、創新性為主。同時,在課題設置上要開拓創新,要加強設計與工藝實踐的結合,即便在沒有實踐條件只能進行模擬設計的情況下,也要提高課題的仿真度,使之與應用接軌,才能滿足網絡時代的需要。

三、網絡時代背景下平面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的措施

1.應用領域的拓寬要求增加新課程。網絡時代市場對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平面設計應用領域的拓寬,要求我們大力推進課程體系改革,就要對一些不能適應市場需求的、比較陳舊落后的課程要大膽調整。傳統平面設計課程中側重于平面二維視覺的學習,而在網絡平面設計中,三維立體的視覺效果更能給人耳目一新的視覺效果。針對三維視覺的逐漸普及,在平面設計基礎課程設置中,要加入三維表現工具軟件的教學,如3DMAX、Cinema 4D等。隨著網絡的普及網站數量的增加,網頁設計已經成為平面設計專業學生就業的熱門職業,而伴隨網頁設計衍生出的UI設計,已經成為目前網絡市場的急需,因此,網頁設計和UI設計可以作為平面設計的核心課程來開設。網絡的交互性決定了網站能夠通過一些動態功能和交互功能使用戶產生興趣和吸引力,這就促使Flash技術在網頁設計中大量使用,由于Flash具有體量小、動態效果逼真、交互性強等特點,已經成為網頁設計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在平面設計課程中增設Flas課程,將平面設計和二維動畫Flash技術結合起來,必將為網絡平面設計增強活力,也將使平面設計人才更加適應社會發展需求。

篇5

1.1滿足學生不同需要

以就業為導向,培養高素質、懂技術的職業技術人才一直是政府引導職業教育的方向,也是評價職業教育成敗的重要標準。職業技術教育是與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聯系最為密切的教育類型,職場視角下計算機平面設計職業技術教育,知識、技能、素質必須協調發展,不可偏廢[3]。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正處于職業形成的重要階段,是個體職業心理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根據我國當前的職業教育體制,大部分的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一般畢業后直接進入職業領域,面臨當今社會激烈的職業競爭,而這時的職業選擇將直接影響他們以后的職業發展。因此,中高職課程體系的銜接,既要考慮到中職生畢業后立即就業的需要,同時還要考慮到一部分中職生繼續學習,進一步拓展和提高自身職業技能的需要。

1.2符合中高職學校自身實際情況

在中高職課程體系銜接的實施過程中,要建立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三位一體的中職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課程體系。首先是國家、教育行政部門專門組織編制和審定統一的課程體系,它決定一個國家職業技術教育的質量,具有一定的權威性和強制性,主要體現在不同階段的教育性質和培養目標,制定職業教育課程標準等;其次是地方課程,由省一級的教育行政部門或其授權的教育部門依據當地的政治、經濟、文化、民族等發展需要而開發的課程,充分利用地方教育資源,反映職業技術教育的地域特點,增強職業技術教育的地方適應性;校本課程是在實施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前提下,主要有本校或校際之間的專業教師通過對本校學生職業技能的需求進行評估,充分利用當地社區和學校的課程資源,根據學校的辦學思想而編制、實施和評價的課程。國家、地方、學校三級主體在課程開發方面的權限和側重點不同,相輔相成、互為補充,共同滿足現代社會對多元化職業技術人才的要求。

1.3中高職之間的區別與聯系

中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是面向生產、服務、技術和管理第一線,以及具有全面素質和綜合職業能力的中等應用型人才和勞動者,中等職業教育要以職業素質、能力為根本;高職教育則從高等教育的要求出發,在普通高專的思維慣勢下,對中職知識結構的擴展、職業能力的提高和專業技能的提升。中等職業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應體現出層次內涵上的差異,在人才培養目標、課程設置、職業技能評價,以及招生制度上體現出中高職教育之間的區別與聯系。

2基于中高職一體化視角下中職平面設計專業課程設置的設想

2.1正確認識中職院校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認知發展規律

當前職業學校在校生一般在15~21歲,是從“自然人”向“社會人”轉變的關鍵時期,處在個性發展和人格成熟的重要階段,面臨著家庭、心理、情感以及人際關系方面的問題,需要在選擇的過程中學習和完善自己。對于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來說,學生一般為15~18歲,學生尚未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他們的心理狀態還不成熟,在人生觀和價值觀方面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因此中職學校在指定培養目標時,既要與整體目的保持相對一致,又要使中職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教學體系保持一定的相對獨立性,既要考慮到中職學生進入高職學習的需要,又要照顧到大部分中職畢業生工作所要求的基本文化與一般技能需求。根據其身心特點把握好職業觀、知識結構、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激發,為其職業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礎。

2.2建立系統的中高職一體化視角下的中職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教學目標體系

解決與高職課程銜接體系,首先應解決好中高職培養目標定位的接軌,注重二者差異性。中等職業教育和高職教育都屬于職業技術教育,因而培養目標既具有一致性也具有差別性。當前中高職培養目標忽視了中職教育和高職教育之間的差異性,存在著能力培養的重復現象。其次要體現出層次性特點,中職教育強調的是有一技之長,如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其核心是強調培養實用型、技能型、操作型人才,主要面向設計公司、廣告設計公司、印刷設計公司、品牌設計公司、文化傳媒公司、報社、雜志社和出版社,以及具有平面設計部門或平面設計崗位的企事業單位等行業企業,培養掌握平面設計人員所必需的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而高職的目標定位應該表現在高層次、高技能性,強調培養一線應用型、管理型和高技能型人才,要比中職教育有更深更廣的專業理論,更新更高的技術水平,以及廣泛的適應性,特別是要有更強的綜合素質與創新能力[4]。二者基本專業知識、技能和素質方面相近,但高職教育在高新知識、技能、管理能力和綜合素質方面要比中職教育要求更高。

2.3建立以職業技能培養為中心的中職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課程體系

由于我國的職業教育并不是源于工業化進程的自然需要,人們往往把它作為普通國民教育的一種附屬、一種補充。在課程設計時首先考慮的并不是培養目標的需要,而是強調職業教育學歷與普通教育學歷在知識體系和知識層次上的可比性,強調課程結構的學科特性和教學過程的整體性,職業教育課程體系與培養目標脫節,失去了中職平面設計專業課程體系的特色。針對中高職課程銜接的問題,中職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的課程設置體現出以下特征:首先,構建能力本位的課程體系。要打破學科本位的傳統課程開發模式,構建能力本位的模塊式和項目式課程結構體系。針對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和技術領域的實際需要,依據學生個體知識結構、能力結構的不同,根據畢業后可能從事工作的特點,將課程分“寬基礎”課程、“厚專業”課程和“活模塊”課程等三大類課程體系,以工作任務為參照點,構建模塊化的課程體系。其次,構建全國統一的職業資格證書體系,如中等職業技術院校的學生要求通過高新技術考試,計算機一級、二級考試,計算機中級操作員考試等。職業能力的對接是中高職一體化的一個重要方面,課程教學要以培養學生職業技術能力為中心,科學設置學生職業技能考評方法與手段,構建全國統一的職業資格證書體系。同時強化行業和企業部門之間的積極協作,通過學生每年到工廠和企業參加見習和實習,以及由企業提供專業人才到學校培訓,提供技術支持。加強對職業資格的考核與管理,使職業資格證書在各個行業中得到廣泛的認可,這樣中高職課程的無縫銜接才會成為可能。教育部門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需求的特點,針對不同就業崗位群體設置不同等級的職業技術資格證,構建一套合理有效的國家職業資格證書體系。根據職業分類、標準與鑒定考核要求,確定從初級到高級的能力標準和人才層次結構,實現職業技能的全面對接。再次,加強中職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素材的教材化研究,編制層級教學單元和職業教育教材。按照不同職業對人才職業技能要求層次的不同,制定出職業教育的標準教學單元,并按照程度分為由低到高的不同層次。中等職業技術教育采用較低層次,而高等職業技術教育采用較高層次。課程銜接體現為教材的銜接和教學目標的銜接,根據不同課程的知識和能力結構設計教學單元,進而設計成不同的學歷層次,使中高職課程的層次分明,并有教育部加強對職業技術教育教材的統一編制,考慮中、高職學生的特點,進行統籌管理和宏觀調控。

2.4加強中高職院校之間聯系

首先,課程開發,課程建設必須緊跟企業生產實際,根據中高職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各自的培養目標,對于中高職相同的課程,如計算機基礎、廣告設計、速寫與色構、Photoshop制圖、網頁設計、CorelDRAW/Il-lustrator、Autocad課程等,以中職學校教師為主體,高職學校教師參與進行課程開發;對于高端技能型人才培養所需要的其他課程,以及不同課程在實踐中的聯合應用,如Java程序設計、Photoshop、dsMAX課程、ado-bepremireCS4、adobaftereffectsCS4實訓項目、數碼攝影及后期特效,由高職學校教師為主題進行開發。在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的課程上,中職學校重在從業證和初級證書的課程,高職學校重在中級證書和高級證書的課程。中高職學校教師聯合開發網絡教學資源,包括課程教學大綱、教案、課件、教學案例、微課教學、試題等,供區域內全體中高職學校共享共用。其次,實踐教學,在實行校企合作的基礎上,中高職教育校內實訓基礎可統籌建設和使用,在充分了解企業對人才需求的前提下,實現資源共享,為行業、企業及其他成員學校教職員工培訓和人才培養提供專業服務。建立互聯互通的網絡課程體系,可實現學生在中高職之間課程互選,所取得的實踐技能水平評價和學分能互通互認。實訓基地也可以擴大與行業、企業和區域經濟的聯系,實現優勢互補,形成中高職院校、企業合作共贏的利益融合體。再次,師資隊伍,通過匯總區域教師信息,建立中高職一體化的職業教育專制教師信息庫,采用柔流的形式,允許教師校際兼聘,鼓勵優秀教師跨校教學,逐步實現區域內中高職學校教師的互聘共享。中高職院校根據各自需求,統籌聘任兼職教師到學校講課、指導學生實習、開設講座、參與專業建設等,實現中高職學校間兼職教師的互聘共享。

3結論

篇6

關鍵詞:Photoshop課程;平面設計;地位;作用

Photoshop軟件是Adobe公司最為經典的圖像處理軟件之一,它集處理圖像、制作圖像、廣告創意,圖像的輸入與輸出于一體的一款實用性很強的圖形圖像處理軟件。由于它的使用相當頻繁,一度很多學者認為只要學好了Photoshop就可以所向無敵,能很順利地進軍平面設計行業。其實這種看法是很片面的,這無疑給Photoshop的教學產生很大的壓力,那么在Photoshop在平面設計教學中究竟處于什么地位?如何在平面設計教學中發揮PhotoShop的作用呢?下面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專業培養方向

PhotoShop是一款圖形圖像處理軟件,但也是一門專業課程,所以在PhotoShop的教學當中不應該僅僅是教學生使用這一款軟件。同時也要考慮所教的學生的專業培養方向,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專業培養方向不同,PhotoShop課程的設置及教學方法也會有所不同。比如影視類的專業雖然也會開設PhotoShop課程,但是他們的培養方向主要是以影視制作和影視特效處理為主,PhotoShop課程只是為前期的素材處理作準備,因此這類專業在教授PhotoShop課程的時候主要會以修圖為主,那么摳圖技術和圖像的拼貼技能將是該類專業的主要方向。而平面設計專業的學生相比之下,對PhotoShop課程的要求就是更高了,他們不僅要掌握以上技能,像顏色搭配、調色、排版等等都是他們必須熟練掌握的技能。因此PhotoShop課程對這類專業就顯得更為重要了。

二、社會需求

做任何一件事都會有一定的目的性,就好比沒有哪個公司會開發一項社會不再需要的產品或已經淘汰的產品,所以在任何學校做專業設置時都會考慮到社會需求的問題,同樣PhotoShop課程在平面設計專業當中也會因社會需求的問題有不同的地位。同為平面設計專業,有的是往平面廣告業發展,而有的是往室內裝璜方面發展,那么PhotoShop在相應的專業中的教學側重點肯定會有所不同。廣告方向的專業一般都會開設PhotoShop、coreldraw或AI等課程,那么室內裝璜除了PhotoShop還會有3D MAX等課程。然而在平面設計教學中,很少有學校會對這些專業課的開設做個認真的計劃,幾乎絕對大多數學校都會先開設PhotoShop課程,然后再開設coreldraw或AI中的一種。有的中職院校甚至主要以PhotoShop課程為主,其他課程只是作為輔助。從使用角度出發,PhotoShop課程確實比coreldraw、AI、Freehand等軟件,但從運用或教學的角度,其實PhotoShop課程不應該是最早開設的課程,以coreldraw和PhotoShop為例,原因很簡單,因為coreldraw軟件是先使用后設置的軟件,然而PhotoShop軟件則是先設置后使用型軟件。如圖1-1所示,下面這張原創海報的設計

就是使用這兩款軟件的配合使用,制作這張海報時是先在Coreldraw軟件設置好后在導入到PhotoShop進行相應的處理而得到最終的效果。室內裝璜設計也是同樣的道理,因為PhotoShop他還有個名字就是圖像后期處理軟件。這一點是很多學者甚至是老師都容易忽略的地方。

三、職業方向

針對不同的職業,PhotoShop課程在平面設計教學中也是不同的,在當今文憑、證書橫飛的時代,證書在某種程度上會被用人單位衡量一個人素質的尺碼,所以很多中職院校或大學一度很流行考證,當然在一定程度上這種現象可以促進學生學習,但一定要把握適度。學校培訓的學生是往設計領域職業走向,那么PhotoShop教學過程中會主要以操作技能、實用性、創意設計方面走,教學當中會以學生操作練習為主導,教師輔助、指導為主。若是在師范類的教學中,將會以知識點、平面設計行業的相關概念為主,會偏向于理論化。教學過程也會是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練習為輔。因為這一類的學生要具備很強的理論知識,而且平面設計師類的證書對他們也是非常重要。

總之,Photoshop在平面設計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Photoshop課堂教學過程中,應倡導新課程理念,運用新教學模式結合現代教育技術、社會需求和學生的職業方向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有針對、有目的的高效地學習。還要善于現實生活實際中挖掘實例,靈活的運用教材,培養學生獲取、處理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的創新才能,帶領學生滿懷熱情地走進photoshop的世界,也讓Photoshop課程在平面設計教學中發揮其獨特的魅力。

【參考文獻】

[1] 安文廣.中文版PhotoShop CS4實例與操作[M].北京:航空工業出版社,2010

[2]劉華.裝飾美工[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7

[3]Alexander W. White.平面設計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2

作者簡介:

篇7

【關鍵詞】行動導向教學法 平面設計專業 版式設計 課程教學 應用

【中圖分類號】 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4)01C-0137-02

伴隨著我國高職院校的示范、骨干院校建設進入關鍵時期,課程開發與建設已得到了積極推進,行動導向教學法在職業教育中得到了很好的應用。但是,行動導向教學法在平面設計專業課程教學中的應用起步較晚,仍有較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本文擬以高職平面設計專業的版式設計課程為例,對行動導向教學法在高職平面設計專業課程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討。

一、行動導向教學法概述

(一)基本理論

20世紀80年代,行為導向教學法開始成為德國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主流,并廣受推崇。目前,我國職教界所提及的“行動導向教學”主要強調對學生的關鍵能力的培養,可概述為:依據完成某工作任務所必須的行動及行動產生與維持所需的相關要素來構建、實施和評價的教學活動。學生在實踐中認知,并經過反復實踐上升到理性認知,最后在實際工作中融會貫通。它突出了“為了行動而學習”和“通過行動來學習”,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學中做,做中學”。行動導向教學法有兩個基本理論:行動理論和教育學理論。行動理論突出的是學習者在主動及自我修正的過程中完成既定學習目標,強調學習者自我控制的過程。教育學理論則強調知識不是由簡單的傳授得來,而是把情境教學、團隊協作、職業素養等作為要素,強調教學過程以學生為中心。

(二)應用特點

行動導向教學構建了以“企業標準為核心,真實項目為驅動”的課程體系,在教學目標、內容方面采取了“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項目教學”,重在使學生融入真實的生產過程,依據項目開展教學;教學方法、手段方面采取的是自主教學法,學生自主思考和探尋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提高;教學組織形式上學生已不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學生是主體,教師是抽象理論的講授者,也是導演、引導者;教學評價摒棄了傳統的單一評價方式,評價貫穿整個教學過程。

二、版式設計課程教學中行動導向教學法的應用

在版式設計課程教學中應用行動導教學法,主要是有針對性地、系統化地組織學生在實際或虛擬的專業工作環境中,參與平面設計活動,發現、探討和解決教學活動中出現的問題,使學生體驗并反思學習行動的過程,最終獲得完成相關職業活動所需要的知識和能力。

(一)在版式設計課程中應用行動導向教學法的必要性

版式設計是平面設計專業的核心課程,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用行動導向教學將版式設計知識和各個設計領域里的具體案例相結合,使版式設計理論變得直觀和具體,同時在課業訓練中遵循從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的原則。它為即將進入平面設計工作的學習者掌握特定專業領域的職業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學生通過實踐到認知到再實踐再認知,周而復返,達到“知行合一”。

高職院校的版式設計課程中采用行動導向教學,更能體現職業性,可以伴隨技術的發展、師生的發展而不斷改進。因此,在該課程的教學中引入行動導向教學法,對培養掌握崗位技能、有職業素養的復合型高技能人才是必要的。

(二)應用方法與步驟

版式設計課程教學內容的基本要求是幫助學生掌握版式設計的基本概念和相關知識,通過真實案例的實踐訓練提高學生的平面設計能力和審美修養,通過在版面上將有限的視覺元素進行有機的排列組合,個性化地展現理性思維,在傳達信息的同時也產生視覺上的美感。版式設計課程教學中行動導向教學總體步驟如下:赴企業調研崗位職業能力要求―論證、選定課程載體―教學中實際運用―反饋、修改―三方共同評價―持續改進。最終它所追求的是教學內容與工作任務的高度統一。

1.崗位職業能力調研。根據專業學生的就業狀況來確定崗位職業能力。首先,分析本專業學生主要面向的廣告公司、輸出公司及需要平面設計人才的企事業單位分布特點,確定具有代表性的調研企業并展開調研;其次,邀請相關企業的經理、人力資源部門負責人、技術人員進行座談,分析主要面向崗位及崗位任職要求(含職業素養);再次,明確企業進行版式設計的核心職業能力要求。

2.項目載體的設計。在前期對企業進行的詳細調研論證的基礎上,把學生在完成版式設計工作必須具有的核心能力細分為不同的能力模塊。在過程中,必須在前期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最終確定從事版式設計崗位的職業核心要求,選取典型工作任務。通過調研,可以發現這一職業人必須具備三個方面的職業能力要求,一是基本職業素養,包括與人溝通、合作及自我管理,它貫穿于整個設計項目的起始;二是核心職業能力,包括問題解決、處理信息、創新思維,它的重要基礎是專業軟件的運用及專業周延知識的掌握;三是職業生涯發展能力,包括宏觀規劃領導、個人與團隊管理、禮儀等。因此,在版式設計課程項目的載體選擇上,應遵循崗位的職業核心要求。

在明確上述的職業能力要求后,選擇“某旅游畫冊”、“某樓盤銷售宣傳單頁”等典型工作任務作為課程內容載體,實施行動導向教學。整個教學內容以項目的形式呈現,全程以分組的形式圍繞這些典型工作任務的設計制作及輸出來開展教學。教師模擬客戶,學生是實施項目的主體,以設計工作過程為依據結合職業能力要求按照行動導向教學理論,對載體進行重排,以求完整地再現版式設計的全過程。每個項目由學生主導完成,教師的講授轉化為啟發,通過關鍵知識點講授的方式幫助學生學習。學生以設計師的身份,在項目實施中體驗完成一件作品的全過程,接觸到不同類型的典型任務。學生在分組討論中學到了合作、交流與溝通,職業素養得到鍛煉。在項目實施的過程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運用專業周延知識和方法能力、軟件操作能力等得到提高;在扮演角色和協作項目的過程中,學生有足夠多的時間練習技能,自始至終體現了以能力為本位、以項目實踐為主線、以項目載體為依托。

3.課程學習成績的評價。教學的評價結果并不是單一的考試成績或描述性術語,重要的是讓學生了解到,通過本門課程的學習學到了什么、提高了什么能力、取得了什么成效。目的是突出完成崗位工作任務的職業能力,突出學習者自我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從而實現專業知識、崗位能力、職業素質的全方位協調發展。

教學成果離不開科學的評價體系,它是實現課程目標的重要保障。評價的實施應依照專業與行業、企業形成聯動機制,在注重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構建基本職業素質教育的目標體系上下工夫,著力加大課程建設力度,加強實踐教學體系建設;依托產業經濟的發展、合作企業的參與,改變以教師單方考評為主的考評方式,改革考評模式,通過師資隊伍、校企合作的建設工作,實行教考分離,課程教師、企業師傅、實踐學生共同參與評價,實現“三方共評”。

三、行動導向教學法應用中應注意的問題

在高職平面設計專業的版式設計課程中應用行動導向教學法,應注意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一)加深校企融合程度

由于在行動導向教學中采用的項目是真實的生產項目,這就要求專業教學團隊必須緊密地依托行業、企業,加強互動,并依據企業對優秀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的需求,校企共同開發課程,建立起校企“雙主體”參與的課程建設執行小組和監督保障小組,確保人才培養質量符合社會需求。應構建“校企深度融合、工學交替”人才培養模式及以項目為載體的課程體系,形成“行業協會為指導、校企共建、產學一體”的專業建設特色,實現專業建設與行業發展一體化、實踐基地與生產一體化、教學內容與生產項目一體化、教師隊伍與企業技術精英一體化、專業知識與技術進步一體化。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教學質量的好壞,取決于師資隊伍的職業素質和教學水平的高低,而教師隊伍的素質關鍵在于教師隊伍的培養。可采取引、培并舉的形式加強專任教師對伍建設,采取派青年骨干教師深入企業、建立兼職教師流動站等措施,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保障兼職教師的數量和質量,建立健全激勵機制,促進教師轉變傳統教學觀念,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掌握現代先進教學手段,主動參與教學改革。

(三)完善實踐條件

課程教學中,實踐環境必須貼近真實的工作環境,以期對學生發展職業能力、構建職業知識有所幫助,這樣一來實踐環境建構對完成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對此,應建立符合平面設計專業的“工作室制實訓室”,這有利于教師將理論教學內容與實踐教學內容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校內實訓室按照崗位特點及工作流程,強化職業角色的仿真與模擬,增強學生的崗位職業動手能力。校外實習基地要按專業與產業雙鏈對接的形式建設,重點拓展與業內知名企業以及行業協會的深度合作,并在專業開發、課程開發、實踐教學模式開等方面進行深度合作,為教學提供完善的實踐環境。

實踐證明,行動導向教學法在高職平面設計專業版式設計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有效地解決了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之間脫節的問題,使教學內容能夠貼近崗位工作內容,增強了教師的課堂掌控能力,有利于學生提高學習興趣、提升職業能力。高職平面設計專業只有依據人才培養目標,充分認識到行動導向教學法的重要性并充分利用行動導向教學法,才能真正培養出符合崗位任職要求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

【參考文獻】

[1]許世亮.行動導向教學法在高職外貿客戶開發與維護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探索,2011(6)

[2]姜大源.信心、決心、恒心――與職校生談成長觀[J].職業技術教育 (教科版),2003(16)

[3]韓茂源.行動導向教學法的理論釋義及實踐解讀[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1(6)

[4]路建彩,褚建立.工作過程導向課程開發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與職業2009(2)

篇8

【關鍵詞】CorelDRAW 課程設置 目標

一、課程定位與設計思路

(一)課程定位

本課程主要在介紹計算機數字圖像處理知識的基礎上,通過CorelDraw這個最流行的平面設計軟件,具體地講述平面設計的方法、理論和操作技巧。本課程的教學著重指導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采用項目式實例教學方式,引導學生通過操作實踐認識、了解平面設計軟件,熟悉平面設計軟件的應用,旨在學生能夠靈活地應用圖形制作軟件、圖像處理軟件,進行平面設計與制作。

(二)設計思路

本課程標準以“開發”、“應用”為原則,徹底打破原來學科課程鏈路模式,根據基于工作過程專業建設模式,以能力為本位,構建以實際工作情境為單位的課程體系。內容包括基礎繪圖設計、造型編輯與高級填色、廣告設計、商業插畫設計、海報設計、包裝設計6個工作任務。課程內容的選取依據市場情況,確定了“平面設計師”的職業崗位培養目標。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基于實際工作的教學模式、通過各種各樣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培養 作為一名合格設計師應具備的能力。課程體系以項目導向為主要教學方法,學生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學習各種各種設計軟件的使用,真正達到學習和工作融為一體的效果。教學全過程模擬設計團隊進行項目開發,從教學流程和形式上體現“學習”和“工作”的緊密結合。

本課程課時為96學時。

二、課程目標

過本課程的講授與實訓,學生掌握CoreIDRAW的基本繪圖與填色、造型編輯、高級填充、字幕編輯、文字特效濾鏡特效應用的制作,通過基本操作方法制作包裝設計、展示設計與商業插畫設計、廣告設計、特效表現設計等。并能具有應用能力、再學習的能力、創新能力、職業崗位競爭能力、創業能力。

(一)能力目標

掌握基本繪圖與填色

掌握字體排版與設計

掌握綜合設計

(二)知識目標

掌握corelDRAW的菜單中版面設置、視圖調整、輔助工具的設置。

繪制圖形和曲線的方法和技巧

各種顏色的填充方式和填充技巧

編輯復雜圖形對象的功能以及相關技巧

能夠自如的排列和組合繪圖中的圖形對象.

掌握應用corelDRAW12處理文本的方法和技巧

設計平面作品時的綜合工具應用

掌握綜合工具特點,并會在綜合實例中運用

三、 課程內容和要求

Coreldraw課程以 “基于工作過程”教學模式,基礎繪圖設計、造型編輯與高級填色、廣告設計、商業插畫設計、海報設計、包裝設計6個工作情境:(見表1)

四、課程實施

(一)教材編寫

必須依據本課程標準編寫教材。

教材編寫應打破傳統的學科式內容體系,構建以工作過程和職業能力培養以及職業標準為依據的課程內容體系。

教材編寫應充分體現任務引領、實踐導向的課程設計思想,以實踐操作流程分項目,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突出實際操作能力,讓學生在各種實踐活動中進行自主探究式學習和實踐,在完成工作任務的過程中掌握應具備的職業能力。教材內容應凸顯實踐性、應用性和層次性的特征,不求體系完整性,強調與崗位業務相吻合,并使學生易學、易懂、易接受。教材應以學生為本,文字表述要簡明扼要,內容展現應圖文并茂、突出重點,重在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材中的活動設計要具有可操作性。

(二)教法說明

在本課程的實踐教學中我們大膽創新、積極探索,結合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特點,更新教育觀念,構建高職高專實訓教學與考核評價體系。

在實踐教學方法上,采用項目驅動,現場指導教學方式,著重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統合開發能力,團隊做戰能力,教師只做必要的指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新能力。

(三)教學評價

過程與目標結合評價,結合課堂提問、現場操作、課后作業、模塊考核等手段,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的考核,并注重平時采分。強調理論與實踐一體化評價,注重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方式的改變。強調課程結束后綜合評價,結合真實產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力,注重考核學生所擁有的綜合職業能力及水平。在教學中分任務模塊評分,課程結束時進行綜合模塊考核。

(四)考核方式與評分公式

1.平時成績占20%,到課率,課堂表現,學生遵守紀律以及上課積極參與情況。

2. 階段性考核占20%,每節課學生所作案例完成情況。

3. 期末考試占80%。基本操作技能測試。

(五) 教學建議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開發錄教學網站、多媒體課件和試題庫,通過搭建起多維、動態、活躍、自主的課程訓練平臺,使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得以充分調動。

篇9

一、當前平面設計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專業素養參差不齊

專科學生進校的專業課水平、文化課水平相對本科院校來說低了很多,有的學生甚至連基礎造型能力都不具備,這一點極大制約了教學的最終效果。在許多院校,藝術專業都是增加學校財政收入的手段,結果成為差學生的“回收站”。平面設計專業除了需要學生本身固有的藝術天賦外,軟件的熟練操作、設計思想和個性的培養及形成等也是必備的基本素養,這就需要既要掌握本專業的各方面知識,同時還要不斷汲取更多的課外養分。對于平面設計專業的學生而言,知識的儲備量越多,將來好的創意也就越多。

(二)教學方式陳舊

按照傳統的教學方式看,上課是學生坐在教室內由教師滿堂灌的方式開展。而這種教學模式是平面設計最為忌諱學習方式,學生被禁錮在教室里,完全失去了思維和行為的主動性,創新意識也被抑制了。平面設計的學習比較特殊,需要學生的創意思維,需要學生行為的主動性。平面設計課程的實際操作環節遠遠大于課堂理論講解,教師“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并不適用于平面設計專業。

(三)對學生個性化的培養力度不夠

設計的本質是創造,設計創造源于設計師的創造性思維。個性化是設計師對平面設計個性差異的獨到見解。平面設計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設計創意個性化的表達,倡導設計風格,挖掘個人與眾不同的創造性思維,使設計具有鮮明、獨特的個性表達和強烈的視覺沖擊力。目前很多高職高專在教學中,教師沒有去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傳統的培養模式培養出來的都打著相同的烙印和特征。

二、提高平面設計教學的幾點建議

(一)加強計算機平面設計基礎理論的學習

計算機平面設計課程的學習中會涉及到新聞傳播學、社會學、心理學、營銷學等諸多理論知識。因此,完全有必要使學生熟悉了解基礎的平面廣告理論知識,開闊視野,面向市場來認識平面設計。我們的課程教學要讓學生擁有良好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以及豐富的市場知識和健全的法規意識,準確的說這就是平面設計的基本要求。它包括理解的準確和表達的準確。所以在課程教學中,應要求學生必須擁有很強的實際操作能力,特別是電腦的設計應用能力。包裝自己作品的意識也是平面設計專業人員必備的。優美的文字說明、作品的裝裱、從容對客戶解釋創意來源、正確評論他人的作品都屬于平面設計專業人員的包裝技巧。這些意識在學生課題設計和實訓設計中均要得到加強,培養學生從多學科的角度看待廣告作品的內涵與表現,深入分析作品,為自己的平面設計提供經驗。

(二)更新教育手段,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要從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課后做作業的模式里走出來,教師要以引導為主,通過項目引領、任務驅動等手段,營造情境,引導學生多角度觀察事物,多形式表現事物、多手段彰顯個性的能力培養,倡導學生開發和形成自我設計性格,形成個性風格,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激情。通過引導、指導來開闊學生視野,優化學生的思維方式及思維過程,培養學生的感知力和再創能力。

(三)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提高學生創作能力

將課程調整重點放在圖形創意上,可以采用多媒體和幻燈等現代化教學手段。通過大量欣賞中外優秀的平面廣告設計的創意圖形,引導學生對作品的字圖形、色彩、結構等進行大膽地變形,打散重新構成,并運用形象法,意象法,裝飾法等手法大膽聯想,以抽象或具象圖形創構新的圖形;讓平面圖形設計從二維平面走向三維空間,學會運用混維的創意手法,使圖形的表現空間得到進一步拓展。

在教學過程中,要特別注重使學生保持一種輕松愉悅的心態,以游戲的心態對待平面設計。使學生在設計中互相溝通,交流互動,彼此取長補短,共同探討一些問題,營造一種寬松和諧的學術氛圍。讓學生在完成作業中逐步體會到,要想改變觀念,沖破原有的模式,方法是關鍵,而游戲的創作心態是最好的切入點。在充分放松、無拘無束的狀態下,進行各種各樣的創意實驗,靈感不時涌現,激情不斷提升,能量得到釋放,創作能力不斷增強。

三、結語

開設平面設計課程是為了培養實踐能力強的技能人才,必須對市場經濟和廣告設計行業的發展趨勢有深刻的認識,站在這個高度上才能看到平面設計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重視人才綜合素質的提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只有強調平面設計與社會、文化、經濟相結合,才能夠培養面對現代各種挑戰進行戰略性思考和決策的平面設計人才。

參考文獻:

篇10

關鍵詞:模塊化教學法;Illustrator平面設計;課程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5)05-0120-02

《Illustrator平面設計》課程是一門理論性、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對計算機基礎不足的學生來說,他們不容易迅速的理解該課程中涉及的概念,不易迅速的掌握課本中所說的技巧。模塊化的教學思路是20世紀70年代初由國際勞工組織研究開發出來的,適合技能培訓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不以循序漸進的理論教導為教學方法,而是把握Illustrator平面設計的整體教學目標,以模塊性的方法引導學生進行實訓,讓學生在實踐中理解理論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本次研究將說明基于“模塊化教學法”的《Illustrator平面設計》課程教學改革。

1 應用模塊化教學改革教學思路

在傳統的軟件教學中,教師會從基本原理開始引導學生學習軟件知識。以平面設計為例,過去教師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引導學生了解RGB顏色、CMYK顏色、Lab顏色。對于缺少計算機基礎的學生來說,要理解這些顏色模式非常困難。單從理論來說,學生難以理解以上的模式有哪些差距,為什么在平面設計中要了解該類模式。應用模塊化的教學方法,就是打破知識點與知識點之間的界限,改變只有先學理論知識才能開展項目實訓的教學方法,直接讓學生實訓。在實訓的過程中,學生會通過摸索掌握理論知識。

以教師引導學生學習顏色模式來說,在模塊化的教學中,教師不必先告訴學生顏色模式的理論,而會直接引導學生繪制圖形。教師可引導學生先繪制矢量圖形,再引導學生繪制像素圖形,讓學生通過放大縮小圖形了解到矢量圖形與像素圖形的本質區別。然后教師引導學生繪制RGB圖形,再將圖形打印到打印紙上,讓學生從實踐中了解到RGB顏色混合的原理與CMYK顏色混合的原理。學生在完成教師布置的項目任務中,會摸索出鋼筆的用法、學會調整筆刷、學會應用橡皮擦等工具。于是,學生一邊學習了顏色模式的概念,一邊學習到了平面設計軟件面板、菜單的用法。

應用模塊化教學的方法,實際上就是教師給予學生一個學習的平臺,給予學生一個學習的方向,學生要在實踐的過程中自由摸索,這種高自由度的教學方法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2 應用模塊化教學改革教學模式

在傳統的平面設計教學方法中,教師會先花大量的時間講述平面設計理論知識,待理論知識告一段落,再讓學生實踐,當學生學會靈活的應用學習過的理論知識以后,教師再教新的理論知識……這種循環的教學方法存在的弊端為學生難以迅速消化大量的理論知識,導致容易忘記學習過的理論知識,待學生開始實訓后,常常找不到實訓的要點。如果教師應用模塊化教學法,教師就可應用全新的教學方法,比如項目式教學法、案例分析法、練習法等。

比如以教師應用項目式教學法引導學生學習為例,教師可引導學生完成一張拼圖任務。學生在完成這個任務中,要學會應用鋼筆等工具繪制矢量圖形、從其他的圖片中摳出需要的圖形作背景、應用軟件菜單修正圖形等。在完成項目任務的過程中,學生就能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當教師引導學生完成了項目任務以后,教師可引導學生自行設計喜歡的項目,學生在完成新的項目任務中,能熟悉軟件工具的用法、在設計平面圖形的過程中,設計的激情能被激發。

3 應用模塊化教學改革實訓效果

在傳統的平面設計教學中,教師會把教學過程分為三個階段:理論教學、實踐教學、案例教學,當學生能完成教師給予的案例任務以后,教師便認為完成了教學任務。但是實際上此時的學習學習的成果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據調查了解,應用這種教學方法教出來的學生,走向職場以后,常常碰到以下的求職難題:用人單位覺得學生僅僅只是掌握了知識,卻不能熟練的應用工具,于是用人單位不愿意聘請這類學生;用人單位覺得學生只會應用平面軟件的工具,卻不了解用人單位的實際需求,由于用人單位覺得學生欠缺實踐經驗,因此不愿意聘用該類學生;用人單位覺得學生只會機械式的制圖,不會創意設計,于是用人單位不愿意聘用這類學生。

模塊化的教學方法是一種重視實訓效果的教學方法,教師除了要引導學生完成基礎練習、項目任務以外,還要引導學生了解到用人單位的需求,直接以用人單位的需求為標準,引導學生完成項目任務。如果學生不能按企業的要求完成項目任務,即項目完成失敗。

在傳統的平面設計教學中,教師常常忽視引導學生理解企業要求這一環節,而在模塊化教學中,它非常強調實訓的效果,教師必須以企業的需求作為教學的目標,引導學生熟練掌握平面設計軟件應用的技巧、高效地完成項目任務、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突出設計創意。

4 總結

教師應用模塊化教學法法引導學生學習《Illustrator平面設計》課程,能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自主的建立知識與知識之間的橫向聯系;能讓學生從實踐的角度,應用跨知識點的方法掌握平面設計軟件的應用技巧,完成項目創作任務;能用復合的方法評估學生學習的成果,令學生的學習成果達到企業的要求。模塊化教學法是一種非常先進的平面設計教學方法,學生在實踐中能夠迅速的掌握《Illustrator平面設計》課程的知識。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