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腹瀉液體療法教學設計體會

時間:2022-11-01 11:04:02

導語:小兒腹瀉液體療法教學設計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兒腹瀉液體療法教學設計體會

[摘要]目的小兒液體療法是兒科學的重難點,所以設計教學,分析如何教學更能讓學生理解。方法選取某學校臨床醫學院學生共98名,按照隨機分配原則將這些學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49名。給對照組的學生按傳統方法講授課程,即根據衛生部規劃的全國醫學高等??茖W校教材中的編排順序和兒科病例進行授課。給實驗組的學生按照“三三制”補液教學法并結合實際兒科病例進行授課。結果實驗組學生的理論考試平均成績為88.039分,病例考試平均成績為90.013分;對照組學生的理論考試平均成績為71.310分,病例考試平均成績為72.342分;兩者之間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新的教學方法是比較有效的,在教學過程中應當適當加入一些趣味性的、與實際聯系更緊密的事情以增加學生的學習熱情,這會使他們提升更快。所以在教學中教師應當適當創新,與學生實際情況相聯系。

[關鍵詞]液體療法;教學;體會

小兒腹瀉是由各種因素導致的一組病癥,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脫水、酸堿失衡及電解質紊亂的問題,是嬰幼階段的常見病之一。目前來說,液體療法是治療小兒腹瀉的主要方法,被廣泛地用于臨床。但是液體療法內容涉及的知識太多,連教師都覺得教起來有些難度,學生更是感覺抽象難以理解,同時小兒腹瀉液體療法也是兒科學的重點以及難點,而且這方面的治療已經比較成熟,或者說是遇到了瓶頸,最近幾年都沒有太多這方面的研究,學生學得比較艱難。目前兒科教材的相關內容及編排順序也增添了學生的學習難度。所以怎么教授給學生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以及發散思維學會創新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該研究旨在設計一種教學方法能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該部分知識,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某學校臨床醫學院學生共98名,按照隨機分配原則將這些學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49名。其中實驗組有男24名,年齡19~23歲,平均(21.0±0.5)歲,女25名,年齡20~22歲,平均(21.0±0.8)歲;對照組有女性23名,年齡20~23歲,平均(21.0±0.4)歲,男26名,年齡19~22歲,平均年齡((20.4±0.5)歲。兩組學生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教學設計

(1)導入一個小兒腹瀉實際病例,以此激發學生學習。

(2)靜脈補液方案。①判斷脫水程度。②根據補液二步法、三步法進行定量補水。根據脫水程度決定第一天的補液總量。補液二步法:累積損失量定量為1/2總量;繼續損失量+生理需要量定量為1/2總量。補液三步法:擴容20mL/kg,≤300mL;②累積損失量定量為1/2總量-擴容量;繼續損失量+生理需要量定量為1/2總量。輕度脫水補水90~120mL/kg;中度脫水補水12~150mL/kg;重度脫水補水150~180mL/kg。

(3)定性補液。確定補液的種類,即補什么溶液。重點是確定累積缺失量所用溶液的種類。①血漿組成:讓學生自由組成小組討論血漿有哪些成份。溶液濃度可以用滲透壓、百分比濃度、張力等來表示,但在醫學上經常使用滲透壓或者張力來表示。給學生講解什么是滲透壓,什么影響滲透壓,進而引入什么影響血漿滲透壓的問題,包括晶體滲透壓和膠體滲透壓。血漿滲透壓的正常范圍是280~320mmol/L,醫學上把他定成張力1張。滲透壓在這個范圍內的溶液稱為等滲溶液;小于這個范圍的溶液稱作低滲溶液;大于這個范圍的溶液稱作高滲溶液.②定性補液(具體):定性補液即補什么溶液。即根據患者的實際脫水性質決定。即病患丟失體液時失鈉與失水的比例。可將其與實際生活中的某些例子聯系起來,比如往湯里加鹽,同時加鹽加水,只加水或者只加鹽。這樣就會讓學生理解更加透徹,而且記憶深刻不容易忘記。同時使課程通俗易懂,增加學生認真傾聽認真思考的動力。等滲性脫水定性為1/2張液,低滲性脫水定性為2/3張液,高滲性脫水定性為1/3~1/5張液。

(4)定速。確定補液速度:①定速為12~16h,8~10mL/(kg•h);②定速為12~16h內,5mL/(kg•h)。

(5)補堿。補液后可看具體情況進行補堿來糾正酸中毒。不同程度的酸中毒有不同的臨床癥狀。輕度代謝性酸中毒時,呼吸改變不明顯,唇櫻紅色輕微,沒有呼吸酮味,無休克,無神志改變,無惡心嘔吐,CO2CP為13~20mmol/L;中度代謝性酸中毒時,呼吸深度改變,唇櫻紅色,輕微呼吸酮味,無或者輕的休克,無或者輕的神志改變,無或者有惡心嘔吐,CO2CP為9~13mmol/L;重度代謝性酸中毒時,呼吸深大、嘆氣樣,唇紫紅色,明顯呼吸酮味,嚴重休克,嚴重神志改變,明顯惡心嘔吐,CO2CP<9mmol/L。

(6)補鉀。給病患補鉀的時候要嚴格遵守補鉀原則。①不能補得太早,所以采取見尿補鉀的方法;②也不可以補得過多,方式:口服時,200~300mg/kg;靜脈注射時,100~300mg/kg;③濃度不能太高:靜滴濃度<0.3%,即100mL液體中加入10%氯化鉀最多3mL;④含有鉀的液體一定不能使用靜脈推注;⑤補鉀不能補得太快:24h的補鉀時間不能少于6~8h;⑥能口服者盡量口服;⑦積極糾正低鉀時一般需要4~6d。

1.3教學結果檢測

根據此次授課內容對學生做理論考核以及病例分析考核。

1.4統計方法

所得數據利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比較最后兩組學生的成績,實驗組學生的理論考試平均成績為88.039分,病例考試平均成績為90.013分;對照組學生的理論考試平均成績為71.310分,病例考試平均成績為72.342分;結果。

3討論

小兒腹瀉在生活中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病,而嬰幼兒的身體發育還不完善,免疫系統也不夠強大,所以容易在某些外界因素的影響下生病,而且小孩子的體表面積卻比成人來說相對較大,小孩子又是在成長期,所以他們的體液代謝相當旺盛,在某些不適宜他們生活或者接觸到某些致病因素就非常容易發生水、電解質紊亂等問題,而且生病之后治療也要小心,以防藥性過強或者引發其他疾病或感染。目前我們常用液體療法來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和酸堿平衡失調等問題,治療腹瀉。小兒腹瀉的主要特點是小孩子的大便次數增加以及大便性狀改變,目前治療小兒腹瀉的主要治療手段是藥物治療。要想讓學生要更好、更方便、更全面地掌握小兒腹瀉液體療法,第一步必須讓學生掌握溶液的種類、構成和具體的配制方法;然后教會他們判斷小兒脫水的程度和以及性質;再然后是一些液體療法的基本方法的注意事項;最后思考其他問題,比如酸堿平衡、電解質紊亂等。所以在進行教學設計時,需要詳細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接受能力、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等,因材施教,從簡單到到難,逐漸引入,使授課通俗易懂,雅俗共賞。

所以該次實驗根據以上原則,設計的講課順序如下(詳細過程見具體步驟):展示真實病例一一講述補液原則和具體方法一一學生練習與討論—真實病例的具體補液方案一一血漿的組成、溶液的配置。如此設計可以取得比較好的結果,引起學生的興趣和熱情、讓他們自己聯系實際,記憶更加牢固,而且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聽課,可保證他們聽課的專心程度,授課期間還應該夾雜著對學生的提問,以防止他們走神和發呆或者玩手機等。以求達到使學生靈活掌握、靈活應用的效果,培養出真正社會需要的學生、真正能夠為社會作出極大貢獻的學生。該次研究中,可以明顯看出改進了教學方法組學生的學習效果更好,取得了更好的成績。這說明,同樣水平的學生,接受不同方法講授的同樣的知識,掌握的程度是不同的。這證明該實驗采取的這種教學設計是有一定應用價值的。

[參考文獻]

[1]文政.小兒腹瀉液體療法的教學設計及技巧[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93):313-314.

[2]蔣豐智,彭倩.小兒液體療法原理的淺析在教學中運用[J].醫藥前沿,2015(22):360-361.

[3]黃智軍.小兒腹瀉液體療法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17,27(4):351.

[4]畢云紅.小兒腹瀉中度以上脫水的液體療法治療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15,25(15):30.

[5]劉瑞芬,許富元.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腸溶膠囊聯合蒙脫石散治療小兒腹瀉的臨床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8(5):75-76.

作者:鄭婧 李婕姝 單位:長春醫學高等??茖W校兒科教研室 吉林省腫瘤醫院內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