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園林植物造景工藝探究論文
時間:2022-11-17 11:38:00
導語:當代園林植物造景工藝探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植物,是園林要素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但能滿足園林的空間構成、藝術構圖需要,為人們提供遮蔭、降暑、防災等功能需求,更是生態系統的初級生產者,是大多數生物種類的棲息地,是園林景觀的生命象征。
植物造景,是在70年代后期有關專家和決策部門針對當時園林建設中建筑物、假山、噴泉等非生態體類的硬質景觀較多的現象再次提出的生態園林建設方向,即要以植物材料為主體進行園林景觀建設。植物造景的提出,對生態園林建設、經濟可持續發展、生物多樣性保護等諸方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從概念的提出到現在,植物造景研究也得到了快速發展,鄉土植物的馴化及大量引種使得造園植物不斷豐富,植物配置理論的發展使得植物不再只是建筑的附屬物、硬質景觀的軟化劑,而是開始獨立成為空間及景觀畫面的主要構成要素。植物保護及樹木養護技術的發展使植物景觀效果更加穩定持久,園林綠化也從二維綠量(綠化覆蓋)轉向三維綠量(綠色量)的研究。但植物造景中也暴露出不少問題,有的甚至已成為植物造景發展的阻礙,本文就這些問題提出一些看法,以期能促進植物造景事業的發展。
一、植物造景概念
傳統的植物造景定義為:“利用喬木、灌木、藤木、草本植物來創造景觀,并發揮植物的形體、線條、色彩等自然美,配置成一幅幅美麗動人的畫面,供人們觀賞”。其主要特點是強調植物景觀的視覺效應,其植物造景定義中的“景觀”一詞也主要是針對視覺景觀而言的。隨著生態園林建設的深入和發展以及景觀生態學、全球生態學等多學科的引入,植物景觀的內涵也隨著景觀的概念范圍不斷擴展,傳統的植物造景概念、內涵等已不能適應生態時代的需求。植物造景不再僅僅是利用植物來營造視覺藝術效果的景觀,它還包含著生態上的景觀、文化上的景觀甚至更深更廣的含義。我們應該看到,植物造景概念的提出是有其時代背景的,植物造景的發展不能僅僅停留在概念提出的那個時代,而應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發展,尤其是隨生態園林的不斷發展而發展,這才是適合時代需求的植物造景,持續發展的植物造景。
二、綠量與景觀質量
綠量,是在生態園林建設過程中提出的一個重要概念,它不僅指所有生長中植物莖葉所占據的空間體積,廣義上還包括一切有利于人類賴以生存的因素,即綠色環。當前植物造景中的綠量問題主要存在兩個極端:
(1)大草坪泛濫目前的植物造景,特別是城市廣場綠化中,無處不是千篇一律的大草坪綠化模式,以求得“開敞景觀”、“熱帶風光”等效果,其弊端眾人皆知。究其原因,除了流行風氣外,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就是設計者缺少對綠量的重視。倘若我們在設計中將綠量及其產生的生態、社會等多種效益納入綜合考慮中,相信一味追求單一的視覺效果的大草坪流行模式將會得到制止。在這一點上,英國風景師早已提出的“沒有量就沒有美”的做法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2)喬木+灌木+草坪(地被)模式的濫用喬木+灌木+草坪(地被)的植物搭配模式來源于我們對自然植物群落的學習,是一種理想的生態效益得以最大限度發揮的模式,然而卻常被人們誤認為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從而導致不分綠地性質、面積大小、環境負荷而一味濫用。園林建設講究因地制宜、因時制宜,植物造景同樣如此。只有因地制宜、因園制宜,結合綠地使用性質、面積大小、環境條件等綜合考慮,在此基礎上建設的綠量才與景觀質量成正比。一味地將自然植物群落中的喬木+灌木+草坪(地被)的結構搭配,不綜合考慮園地大小、土壤貧瘠程度、交通安全、視覺安全等而濫用,其結果往往是造成大量植物死亡(超過植物承受的環境負荷力),甚至成為病蟲滋生、犯罪猖獗的地方(因植物阻礙視線而使得場地不能得到周圍游人的監視)。如果說大草坪的流行是缺少對綠量重視的極端,喬木+灌木+草坪(地被)的模式則是在缺乏對綠量含義真正理解的情況下片面、過分地強調綠化量值的極端。
三、形式與功能
園林綠化講究形式與功能的統一,植物造景作為園林綠化的一部分,理應遵循這一道理。然而,在現實綠化中常見到有人一味地追求綠地率,追求綠化視覺效果。將分枝低,體量大的雪松種在狹窄的街道上;將本已狹小的活動場地改建成草坪;將承載力高的林地樹木砍掉,換成承載力低的草坪……,凡此種種,無不是植物造景中形式與功能的沖突,其結果常常是好看不中用,其原因是缺少對植物造景中以人為本思想的思考。
四、科學性與藝術性
植物造景不同于山石、水體、建筑景觀的構建,其區別于其他要素的根本特征是它的生命特征,這也是它的魅力所在。植物造景是在植物能健康、持續生長的條件下進行的。病態的植物,失去生命活力的植物的景觀只能是殘枝敗柳、枯木廢樁,是無法達到理想景觀效果的。
科學的植物造景除了滿足植物的生理生態、場地功能、視覺景觀等需求外,還必須對植物造景的效果進行預見。植物景觀是活體景觀,隨植物生長而發展變化的景觀,對植物栽植施工后的景觀變化及養護管理的考慮,是植物造景的特色。然而在現實問題中卻常存在設計、施工、養護脫節甚至矛盾的問題。而在景觀效果預見中常常將生長條件很好的植物作為理想的效果標準,而對植物能否達到預期的體量、季相變化、生長速度卻缺少深入細致,結合植物栽植場地、小氣候、干擾等多因素的考慮。比較明顯的是在城市植物造景中,大多數樹木的生長體積、生長率都低于同等條件下自然界中的樹木,而這一點卻沒所得到設計師們的重視。
五、植物景觀群落
(1)多樣性與穩定性問題植物的多樣性與群落的穩定性是源于對自然植物群落的理解,在自然植物群落中,植物群落的穩定性是由從小到顯微結構的生命,大到巨大的森林樹木之間的相互配合、相互依賴的結果,植物群落的穩定性是隨種類的增加而增強。而在城市環境中這一群種類中的大多數種將很難生存。因此,城市中的植物類群之間的那種在自然環境中存在的相互制約、相互協作的關系也很難存在。
(2)種單株與種群體的問題(個體與群體)時下的植物造景中植物配置模式大多采用“自然式”、“三株一叢、五株一群”的零星點綴方式,這是源于傳統的自然山水園的種植設計手法。事實上,將植物以群體集中的方式進行種植,其在綠量上的景觀累加效應,同種個體的相互協作效應及環境效益都大大優于單株及零星的種植方式。從生物個體發育來看,大多數生物總是以群體的方式生存下來的,植物要形成一定的種植規模,其個體才能穩定地生存下來,單株的種類常因環境的競爭而被淘汰。這一道理在寶鋼綠化建設中也已得到證實。
六、鄉土植物與外來植物
適地適樹是植物造景中植物選擇的基本原則,在此基礎上我們提倡大力發展鄉土樹種,適當引進外來樹種。然而,隨著栽培及引種技術的發展,在國內苗圃市場缺乏統一規劃的情況下,各地相繼引進了一批適合本地生長的造景植物種類。所以,在豐富本地造景植物種類及植物景觀的同時,我們不得不考慮以下問題:
(1)地方特色保護植物是體現地方特色的要素之一,在不同的地理區域,不同的氣候帶,不同的土質、水質上生長著不同的植物種類,它是地方環境特色的有機組成部分之一。同時,不同的地方植物常常還是該地區民族傳統和文化的體現,大量地引種外來植物易對地方文化特色造成巨大沖擊。
(2)生物多樣性的保護自然界中生物間的相互競爭,優勝劣汰的關系無處不在,我們早已明知在世界上盲目引種動物的危害(如澳大利亞野兔引種事件),但卻缺乏對盲目引種植物危害的了解。外來引種植物造成本地植物種類的消亡,生態結構單一化等問題早已在國外進入了治理與恢復階段。“前車之覆,后車之鑒”,我們不能先引進后治理,不能走別人的老路。另外,對稀有植物、保護植物的引種保護也應適可而止,因其對地方特色及物種多樣性的沖擊影響不可估量,全國上下盛行的“銀杏風”即可例證。處處種銀杏,談何保護,談何稀有,保護并不等于泛濫。
七、建議及對策
7.1造成以上問題的原因:
(1)對概念理解的偏一,缺乏對結合實地情況的考慮。特別是對植物造景及綠量的考慮認識或片面地追求視覺效果或片面地強調環境效益,對概念的理解缺少新時代所賦予的新要求、新內涵,僅僅停留在概念提出的那個年代的水平上。
(2)對生態理論的生搬硬套,特別是對植物生態理論的不結合實地情況的濫用,缺少對城市植物群落的客觀、深入、細致的觀察和理解。主觀地認為種類越多、群落越穩定,單株植物比群體植物更易生長良好。
(3)缺少橫向的植物造景地域性問題的考慮,引種上片面追求綠化效果,而對生物安全、地方特色等因素缺少全面考慮,造成了某種植物的泛濫。
(4)缺少因地制宜,以人為本的設計思想,要么片面追求綠量效益,而對綠地的使用功能、性質、人的需求等缺少全面均衡的考慮。
7.2建議及對策
(1)擴展植物造景、綠量等相關概念的內涵,以便能適應新時代植物造景的需求。除引進景觀生態學、行為心理學等學科外,國外的環境園藝、地域植物學、野生動植物棲息園、恢復生態學等都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2)將綠量與綠地類型相結合,列入植物造景的考核指標。綠量是生態園林建設的重要內容,除了狹義的指綠色植物外,還包括廣義的社會、生態、文化等多方面的環境內涵。
(3)加強對城市植物群落的研究,特別是群落內部植物個體的關系,群落與城市環境負荷的關系,揭示城市植物群落與自然植物群落的異同。公務員之家
(4)加強對外來植物種,特別是具有**性質植物種的檢疫、檢測,避免其對本地植物群落、生態結構的破壞。對類似雜草的、有很強生命力的、具**性質的種類進行清除,對侵染地植被進行保護、恢復。
(5)規劃、健全苗圃市場,避免苗木種類單一化和引種盲目化。
參考文獻:
[1]蘇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4.
[2]黃曉鸞.城市生存環境綠色量值群的研究(2)[J].中國園林,1998(2).
[3]陳芳清、王祥榮,從植物群落學的角度看生態園林建設——以寶鋼為例[J].中國園林,2000(5).
- 上一篇:關于提升市民文明素質指導意見
- 下一篇:剖析幼兒教學師生間如何有效溝通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