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區開發旅游城市設計論文

時間:2022-08-06 09:44:54

導語:安置區開發旅游城市設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安置區開發旅游城市設計論文

1相關研究綜述

1.1社區旅游

社區旅游的主要內涵是從社區的角度進行旅游目的地的規劃設計和建設,優化旅游社區結構,實現旅游目的地經濟、環境和社會效益的協調統一[1]。國外社區旅游的研究開始于20世紀70—80年代,在社區邊緣群體的機會與福利、居民利益、社區旅游影響、社區旅游游客群體等方面提供了豐富的案例和討論[2-3]。我國社區旅游基于旅游產業起步晚,其實踐和討論開始于20世紀90年代末期。總結現有社區旅游相關研究,主要從3個方面展開。(1)社區旅游開發的利益協調分析。主要考慮社區旅游開發帶來的在政府、居民、游客、邊緣群體等利益相關者間的利益調節問題。張偉等基于樂山市旅游規劃實踐提出了“利益相關者”理論對旅游開發中的社區關系探討具有較強的應用性[4];陳珂等利用因子分析法對沈陽棋盤山旅游區中社區居民利益因子進行分析評價,提出應建立居民參與機制及完善相關利益分配機制等建議[5]。(2)旅游開發中的社區參與研究。社區參與的核心在于賦權和機會平等,給予各主體對自身的充分認識和尊重[6],是社區長遠發展、實現效益最大化和長遠發展的主要途徑。劉德云結合國外相關討論,總結出包括象征式、咨詢式、物質激勵式、功能式、交互式和自我激勵式等社區參與的類型,并指出社區參與在旅游規劃中的重要性[7]。(3)社區旅游開發模式的討論。目的在于建構一個科學的規劃設計方案,確定時域內的規劃性質、規模和發展方向,形成一個具備綜合效益的開發模式。如劉德云所倡導的參與型規劃模式[7]、余向洋基于社區旅游連續統提出的徽州古村落社區旅游模式[8],共同強調了社區參與及社區利益調節在規劃設計中的重要性。現行研究也提出并不存在統一的社區旅游開發模式,而是應該根據各區域實際,探索符合當地社區旅游及社區自身長遠發展的開發模式。

1.2城市設計之于社區旅游

伴隨著旅游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旅游開發與城市設計之間的聯系日益密切,成為城市設計的新研究方向之一[9-10]。現有社區旅游開發的相關研究逐步將社區參與和社區利益調節等內容融入到社區旅游規劃設計中,與萬敏等在旅游集散為動力去構筑旅游集散區的規劃設計[11]類似,其聚焦點主要還在于旅游開發區本身的空間設計,未能通過總體性的城市設計導入旅游開發以實現發展的可持續性。社區旅游能否持續發展,取決于城鎮整體形象、地域特色、民族文化等綜合吸引力。因此,社區旅游開發并非個別旅游資源的建設,而是城市整體的系統工程。旅游吸引力的形成也不僅是旅游點的培育,而且還是城鎮綜合引力的培養。支撐城市設計與社區旅游開發相互聯結的理論主要包括可持續發展理論和旅游規劃理論。可持續發展理論強調經濟發展與自然、人文環境的和諧統一,通過科學的城市設計策略帶動旅游開發,可避免單純旅游開發所帶來的短視行為,綜合整體城市規劃設計和長遠經濟社會發展。旅游規劃理論則強調規劃的科學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并以可持續為目標,其主要目的在于通過科學的規劃設計去帶動旅游開發規劃,總體性的城市設計在其中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因此,將旅游開發作為城市設計策略下的組成部分具有合理性和正當性。

1.3城市設計策略帶動集中安置區的旅游開發

集中安置區是伴隨重大災害、國家重大工程帶來的移民現象而設立的區域。一般而言,集中安置區將原本社區中的群體集中安置在新型活動區域,或對其活動區域進行改造,是社區再建設的主體。因此,對其進行規劃設計和旅游開發是社區旅游研究的重要內容。當前研究對于集中安置區的討論缺乏關于城市設計和旅游開發的綜合思考,災后重建的集中安置區研究在旅游開發和城市設計兩者間呈現脫離。在旅游開發上有鄭柳青等關于汶川災后旅游重建的“汶川模式”研究[12]、司馬志等對北川縣國際旅游城鎮的約束條件及核心競爭力的分析總結[13]及張云霞等對綿陽災后旅游業應對策略的分析[14]等。而在城市設計上,劉利雄就災后威州主題性城市設計進行了論證[15],孫彤就北川新縣城的規劃和設計理念進行了分析[16]。可見,災后重建方面的研究分別集中在旅游產業復興和城市設計模式等焦點,匱乏城市設計與旅游開發相結合的研究。而落腳于災后集中安置區為主體、以社區為載體的研究幾乎沒有。伴隨著災后重建的完成,重建后的集中安置區面臨著可持續發展的訴求。因此,在集中安置區的空間尺度上,將社區旅游開發嵌入總體性城市設計中形成社區旅游帶動區域可持續發展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本研究選取水磨鎮為研究載體,介紹其災后城市設計理念及旅游開發過程,為城市設計與社區旅游開發的融合提供一個可借鑒的模式。

2水磨羌城災后重建與旅游開發

2.1水磨鎮的前世今生

水磨鎮位于四川汶川縣域西南,距都江堰25km,距成都70km,處于臥龍國家自然保護區與都江堰、青城山兩處世界遺產的核心地帶。水磨鎮交通較為便捷,都汶高速、213國道、三江旅游快速通道穿越而過。境內多為高山峽谷地區,地質結構穩定,岷江支流壽溪河穿境而過。全鎮面積89km2,總人口約2萬人,少數民族比例較大,羌族和藏族約占總人口的1/4。震前的水磨鎮是典型的高耗能、高污染的工業區,高污企業達到63家,工業廢氣、廢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對同處峽谷的鎮中心區域造成較為嚴重的大氣環境和水環境污染。而在長期的發展建設中,由于缺少統一規劃,水磨鎮面臨的問題正如我國千千萬萬的小城鎮一樣,缺乏整體規劃設計和無序建設,產業發展破壞生態,原有的歷史文化內涵和少數民族特色正在悄然失去。在“5•12”汶川大地震中,距震中僅4km的水磨鎮受到重創,房屋全部損壞,3/4以上的房屋倒塌,2萬人受災,92人遇難。山體滑坡等次生災害造成交通、通訊、電力、供水等重要基礎設施完全癱瘓。在災后重建過程中,援建小組通過“工業外遷,騰籠換鳥”的戰略決策和可持續的城市設計策略為水磨鎮實現了以家庭小農業、高載能工業轉變為旅游業、現代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產業結構,跨越式地完成農村產業結構升級,建成了一座全新的以教育、綠色居住、流通商貿為主的山水環境宜人的服務型旅游小城鎮,為在災后城市設計中導入社區旅游開發、實現產業升級和社區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借鑒。

2.2水磨鎮旅游產業發展

災后重建后的汶川縣實現旅游經濟從無到有,蓬勃發展的旅游產業使全鎮經濟實現恢復性增長,2012年1—8月期間,汶川縣接待游客374.5萬人,同比增長79.17%,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5.61億元,同比增長96.07%。在汶川縣的財政收入當中,目前和旅游相關的收入增長了15%以上,而在地震之前不到1%。與此同時,旅游接待人數和旅游綜合收入都在穩步上升。相較于汶川縣其他集中安置區,水磨羌城憑借其獨特的魅力引起世人的關注。2010年4月,水磨鎮獲得聯合國人居署在四川災區唯一授予的“全球災后重建最佳范例獎”;其后的第三屆世界文化旅游論壇組委會授予其“中國精品文化旅游景區”的榮譽稱號;同年9月,通過國家旅游局4A級景區評定,進而成為汶川特大地震后城鎮災后重建中最為成功、旅游人氣最旺和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俱佳的特色城鎮。2011年春節黃金周期間,汶川縣水磨羌城吸引了大量游客,平均每天接待游客4500余人次,自駕車輛達600輛。

3水磨羌城集中安置區城市設計

3.1水磨羌城的城市設計理念

汶川水磨羌城位于水磨鎮規劃范圍的東北部,南臨水磨大道與壽溪河,是災后水磨鎮安居工程的主體部分。在災后重建中,水磨鎮安置區運用城市設計手法將各村散居農戶集中安置,并在復興羌族文化和發展旅游產業的城市設計理念指引下,將傳統羌族風貌元素融入重構城鎮風貌中,結合旅游開發配套設施,將整個安置區建設成為了羌族文化鮮明的汶川新羌城。

3.1.1復興羌族文化。羌族文化是羌族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創造并積累起來世代相傳的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綜合,是羌民族最本質的特征。水磨鎮災后重建是復興羌族傳統文化的一個絕佳契機。水磨羌城的總體城市設計意在重建過程中促進傳統羌族文化復活,在新生的城鎮空間中再現傳統羌族聚落的活力。通過羌族旅游資源導入的方式,促進羌族文化復興,增強文化認同感。

3.1.2發展旅游產業。旅游是購買文化、消費文化和享受文化的過程,水磨羌族城市設計立足于羌族文化,利用羌族山水環境,發展旅游產業。旅游產業在水磨羌城建設和發展中具備較強的經濟性和文化保育性。以旅游開發為先導,水磨鎮可以實現產業升級、保育生態環境、打造地域風貌等一系列城鎮發展目標,達到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3.2水磨羌城的城市設計方法

區別于汶川縣其他小鎮的災后集中安置區,水磨鎮安置區在災后重建中并未按村落分片區處理,而是運用城市設計手法將之前各村散居農戶集中,形成一個集中安置社區,并且統一在河的一岸,在此基礎上聯結公共空間和旅游景點,形成完整的社區旅游資源系統。水磨羌城的城市設計十分注重傳統地域風貌元素的挖掘和提取,并結合水磨鎮歷史實際,在空間布局、民居體系、特色建筑單體和細部構件的選擇和運用上,延承了傳統羌族歷史文化和公共生活的原型。此外,為迎合現實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水磨羌城將傳統風貌元素通過優化變異、尺度轉換、功能置換等設計手段,完成了歷史與現代的結合與平衡。完整羌城風貌形成了民族特色凸顯的城鎮風格,帶動旅游整體吸引力的提升。在城鎮風貌上,水磨羌城安置區借鑒羌族傳統民居風格,結合西羌的深厚文化內涵,形成協調統一、民族特色明顯的羌寨形象。具體由和諧廣場、170幢居民樓、農貿市場等組成,總建筑面積4萬余m2。從實施效果上看,設計方案不僅解決了安置區內災后227戶居民的住房問題,還為今后發展震后社區旅游進行二次開發進行了提前規劃。災后水磨羌城的城市設計并非僅將災后重建視為安居工程,而是在城鎮空間中導入旅游產業,實現城市設計與社區旅游開發的結合,帶動了災后生產方式的轉變,成為集中安置區居住空間改造與旅游開發結合的“水磨羌城模式”(圖1)。

3.3水磨羌城安置區導入旅游的城市設計策略

3.3.1依托現有資源。依河發展的水磨鎮呈現典型的山水城市形態,在充分研究規劃區現狀水系的基礎上,新修壽溪湖作為導入旅游產業的重要生態資源,為水磨羌城開展社區旅游創造良好生態基底。以壽溪湖為水磨羌城的自然環境,錯落有致的羌族特色建筑與山水之間的景觀橋頭、休閑廣場、碼頭步道等一系列濱水開放空間構成水磨鎮最具特色的地段,是水磨鎮發展旅游業的重要資源。通過打造湖面、綠地作為核心景觀,建成16萬m2的水面和14萬m2的綠地,塑造出以湖和綠地為核心的“山地湖濱小鎮”的大環境,完善了水磨鎮“一心兩廊四區”的空間結構。并對整個片區的總體形態、建筑高度、建筑材料、城市色彩、第五立面等要素進行控制引導,使碧綠如翠的山谷、澄靜明澈的湖水與古樸美麗的民居相互映襯,形成城市統一完整的形態風貌。

3.3.2利用地形地勢。集中安置區的設計主題是“現代羌城”,羌寨選址多位于河谷地區以及河谷兩岸半山腰的臺地與緩坡,背山面水,坐北朝南,布局嚴密工整。所以羌族建筑群具有高山立體的、多層次分布的特點,自下而上形成“河谷—半山—高山”的自然形態。規劃區內南北自然高差約20m;北高南低,南北縱深最寬處約160m,自然高差約35m。用地北面為連綿起伏的自然山巒,南面臨壽溪河,自然的地形地勢正好可以用于體現羌族建筑群依山就勢的自然生長模式。合理布置安居工程中的建筑單體,凸顯羌城的層疊圍合感,形成了多層次的天際線以及豐富曲折的臨街界面。

3.3.3梳理交通流線。羌城道路既是空間的骨架,同時又是羌城內部的血管。為了延續水磨“禪壽老街”的商業氛圍,羌城安置區內的主要道路也呈東西向分布,并且結合山地地形,設計人車分流的交通系統,滿足以步行為主的小鎮空間尺度要求。安置區雖然以現代居住功能為主,但是為了節省居住用地且符合羌寨聚落的街巷特點,主要道路寬度不應過大,否則破壞建筑群形成的層次感。

3.3.4重構公共空間。震前的水磨鎮基本以老街為主要的公共空間,雖然沿河發展,但由于城市建設用地優先,城市建設條件苛刻,單一大街的城市空間結構極為簡單,因此震前水磨鎮的城市空間規模小,不成體系,且與居住區分離,不易激發人們高品質的公共交流活動。羌城安置區內的開放空間在設計上采用以人為本的概念,以自然生態為主題,利用主要步行商業街之間的區域形成具有不同氛圍的開放空間序列。并根據原地形標高,分段設置多個臺地,形成多個高差不同的廣場組,其間穿插做水景景觀、開放式綠化等,滿足安置區內居民的休閑、健身、商業活動等需求,同時服務旅游人群。

3.3.5打造建筑“新羌風”。水磨鎮為羌族聚居地之一,打造一座復古的羌文化社區是保護羌族古老民居特色的最佳途徑,也是吸引廣大旅游者的興趣所在。根據實際情況,采用商住混合用地形式,大部分安置房戶型設計為一層沿街商鋪,二、三層為住宅,真正實現“人人有就業、家家有房住、戶戶有商鋪”。供每戶獨立建設帶底層商鋪的聯排住宅,合理安排室內空間布局,避免了基地高差形成的室內采光問題。建筑風格吸取羌族民居的主要特點,利用局部退臺、坡屋頂、材料對比以及具有民族風情的色彩,創造出別具一格的建筑效果(圖3)。對于隨遷入機構而遷入水磨的居住人口以及部分有住房改善需求的本地居民,規劃劃定居住用地,建設花園式商品住宅小區以滿足住房需求。

4思考與總結

4.1集中安置區旅游導入的優勢

4.1.1延承地域傳統風貌。集中安置區經由合理的、統一性的城市設計,可充分發掘地域文化元素和風貌元素,將其融入于現代生活,形成地域傳統和現代生活相結合的城市風貌。傳統風貌是提升區域旅游吸引力的核心要素,是發展旅游的重要基礎。在集中安置區導入旅游,可應用城市設計指引傳統風貌的保育,延承地域文化傳統,實現自然、文化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4.1.2完善各類服務設施及布置。基礎設施水平決定著一個地區旅游業的發展水平。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可以為發展旅游業創造環境、增強后勁,反之則會成為制約旅游業發展的瓶頸。相較于原受災農戶的分散居住模式,集中安置區經過統一的規劃設計(圖4),能夠充分合理利用土地,完善交通網絡,解決當前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缺的問題。而各類服務設施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商業、服務業進駐,增強旅游產業的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旅游產業上檔升級。

4.1.3人口、產業的集聚效應。集中安置區內聚集了不同行業和不同部門的各色人群,由于鄉鎮地區的血緣關系和地緣關系,集中安置區內的人口存在著縱橫交錯的聯系,可以覆蓋集中安置區中的旅游服務的不同環節,共同完成旅游產品從開發到銷售的全部過程,在縱向上完成旅游者“食、住、行、游、購、娛”的全部要求。盡管在個體之間存在著專業化分工和生產環節的分離,但所有生產、服務環節都集中在集中安置區內,這樣更刺激了集中安置區內多種產業發展,繁榮該地段經濟,從而提升該地段區位優勢,形成穩定的旅游客源市場。

4.1.4集中解決就業問題。土地資源是農民的生產資料,承擔著農民的生存保障。災后重建遷入集中安置區的失地農民面臨失去土地和土地置換等一系列問題,失去生產資料和生產半徑增加將直接減少農民的收入來源,威脅農民的生活保障。震前水磨鎮是一個典型的高污染工業小鎮,境內60多家水泥廠、鐵廠、硅廠等高耗能、高污染企業,支撐著約1.5萬農民一般的家庭收入。而集中安置區中開發旅游產業將產生相當數量的崗位,需要由遷移至安置區內的勞動力來提供,這樣既解決了災后失地農民的就業、生存問題,也加快了農業生產方式轉變,實現新農村建設的“退一進三”。

4.2結語

近年來全球自然災害頻發,災后重建成為一個世界關注的主題。災后重建不僅僅是一個恢復生產和生活的過程,也是一個調整城鎮發展方向的重要契機。災后重建的城市設計目的在于實現小城鎮全面復興,因此,水磨鎮所要實現的不僅是產業經濟方面的可持續發展,還要實現環境和文化意義上的多重復興。“水磨羌城模式”為水磨鎮帶來了新的旅游經濟,通過在集中安置區內導入旅游產業,不僅解決了當地居民的安置和生活,還為水磨鎮的長遠發展提供了可持續的保障。總體而言,水磨羌城的城市設計融合了社區安置工程與旅游開發,帶來了產業結構調整,并保障了安置區的歷史文化與自然環境,為災后城市設計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思路,也為具有資源潛力的小鎮或較大尺度的居民社區進行旅游開發提供參考和借鑒。

作者:陳可石a羅勇彬b工作單位: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a.城市規劃與設計學院b.北京大學中國城市設計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