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專題組織過程與實踐
時間:2022-03-07 08:24:35
導語:科技期刊專題組織過程與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我國科技期刊發文數量多而不強的背景下,組織專題以專刊/專欄的形式在期刊上刊發,是提升科技期刊水平和綜合影響力的重要手段[1-3]。21世紀初期,期刊對專題重要性的認識逐步提高,越來越多的期刊加入組織專題的隊伍中,對推動科技期刊發展和促進學術交流都起到了積極作用。但專題的組織通常需要學術編輯具備一定的經驗才能得以開展,不斷地總結專題組織過程中的成功經驗和存在的問題,可以作為編輯同行的參考,以促進科技期刊整體影響力的提升。科技期刊專題的組織在流程上基本相同,包括選題、征稿、審稿、編校、印刷出版和上網等一系列工作,前人已有不少總結,其中選題最為重要,多數期刊選擇領域的專家作為客座編委決定選題[4-6],選題以重大項目、學科最新進展、科研一線為依托[7-10],并結合國家和社會需要,擬定相應的題目,也可以學術會議、紀念性及重大事件為契機發起專題[11],往往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雖然組織流程基本相同,但因學科性質的差異,各個期刊的專題又有各自的特點。《地理科學進展》聚焦社會熱點,組織了“一帶一路”“老齡化地理學研究”“大數據與智慧城市”“健康與人居環境”“政治地理”等一系列專題,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2]。《信息通信技術》選擇作者、讀者最關注研究領域的前沿性課題,以及新理論、新觀點、新方法進行策劃[13]。《中國農業科學》的選題主要來自紀念性活動、學術會議和責任編輯自主選題三個方向[14]。總體來看,專題組織過程中選題具有一定的共性,都注重科學性和國家需要,但因學科特性及責任編輯自身特點又存在一定的差異。后續的專家審稿、編校和印刷等環節雖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不同期刊之間也有差異,具有各自的特點。《資源科學》是環境—資源類科技期刊中具有代表性的刊物之一,在資源、經濟、環境和地理等學科內具有較高的關注度。厘清《資源科學》期刊專題組織的過程,總結從策劃到印刷整個出版過程中的經驗,可作為資源、地理、環境等相關學科專題組織的參考。
一、專題的組織過程
專題的組織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專題的發起、稿件征集及處理、稿件編輯及刊發等環節組成的操作流程,只有理順全流程的每一個環節,才能保證專題的順利出版。
(一)專題的發起
從發起者角度來說,專題的組織主要包括三種類型:責任編輯、領域專家以及兩者的合作。責任編輯在辦刊過程中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在學科發展和國家需求上具有一定的敏銳性,能夠從與專家的交流、學術會議、項目申報結果、新聞中獲取信息,專注于國家發展需求和國際研究熱點,用國際視野洞察出具有可行性、較好刊發前景的專題。領域專家是指在某領域具有較強影響力的科學家,具有一定的號召力和組織能力,多以正在進行的科研項目為依托,向編輯部申請組織專題,也有針對學科重大科學問題和國家急需解決的問題來組織專題。還存在部分責任編輯與領域專家合作的情況,一種是責任編輯提出某一方向性的選題,尋找領域專家共同組織;另一種是領域專家擬定選題,還需要其他領域參與,需要責任編輯協助。兩種情況都需要兩者各自發揮自己的專長,共同為一個專題貢獻力量。實際上,任何一種類型的專題,都需要責任編輯與領域專家的相互配合,共同推進專題的組織。
(二)稿件征集及處理
由于發起者不同,稿件征集也存在一定的差異,責任編輯獨立發起的選題往往綜合性比較強,需要多個方向的作者撰稿,這時需要責任編輯向各方向的權威專家約稿。領域專家發起的選題,可以通過專家自己的學術圈和組織會議等方式征集稿件;責任編輯和領域專家共同發起的選題,可就各自擅長的方向征集稿件。以上三種是責任編輯和領域專家根據自身條件,選擇合適的方式征集稿件,但畢竟個人能力是有限的,必須以更廣泛的方式征集到更多的稿件,可在期刊的網頁上、發行的期刊上刊登征稿函,也可在知網等平臺發布征稿通知,以求獲得足夠的稿件。所有征集來的稿件都需要責任編輯/特約編委作初步的判斷,篩選出適合專題、具有創新性的文章,之后送專家外審,專家外審并不是一個簡單的流程性操作,這個過程是作者修改和提升文章的重要機會,甚至可以將寫作不合格但在思想上有見地的文章挽救回來。責任編輯對于專家每次返回的修改意見都應認真閱讀,幫助作者修改提升,作者修回論文后,也應了解修改情況,查看作者是否回應了專家的修改意見,完善了論文。
(三)稿件編校及刊發
稿件經過外審后,責任編輯對文章進行編輯、校對,這一過程也能提升文章的水平,從科學性、語言邏輯、文章結構、圖文規范等方面對文章進行把關,幫助作者修改和完善文章。一期專題包含多篇文章,責任編輯需要將文章整理排列,根據文章的總體情況,細分出具有邏輯體系的欄目,再將每一個欄目的論文按照選題、寫作水平、規范性等原則進行排序。全部準備妥當后才能送予印廠正式印刷,并上傳到網絡。根據以上組織過程,設計流程見圖1。
二、《資源科學》期刊專題的出版實踐
(一)專題文章刊發的基本情況
自2003年1月至2021年10月,《資源科學》期刊共組織了79個專題,以專欄的形式為主。專題最多的年份為2008年,刊發了8個專題,最少的為2005年,僅1個專題。刊發專題文章數最多的年份為2020年,為84篇,最少的年份為2005年,僅有6篇。從圖2可以看出,專題數量隨時間的變化呈現低—高—低—高的分布,2003—2008年為起步階段,年均專題數量為2.67個,年均專題發文數17.5篇,這一階段除2008年外都是雙月刊,刊發的期數和文章數量有限,且專題組織處于起步階段,所以數量相對較少;2009—2012年為第一個高值階段,年均專題達到6.5個,年均專題發文數57.25篇,期刊變為單月刊明顯增加了發文量,經過前期摸索,專題組織逐漸成熟,這一階段的專題數量明顯增加;2013—2019年為第二個低點,年均專題數量為3.71個,年均專題發文數25.26篇,經過上一高發階段,一些熱點問題逐漸冷卻,新的生長點還未出現,使得這一階段專題數量明顯減少;2020—2021年為第二個高點,年均專題數量為5.5個,年均專題發文數65篇,結合前期基礎,在一些新的方向上尋找生長點,專題數量進入另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專題緊緊圍繞資源的各個方向開展,主要分布在土地、水、礦產、旅游、生態、海洋等幾個方向,如土地多功能利用研究(2009年第4期)、新疆地區水資源研究(2012年第4期)、國際旅游研究(2015年第11期)等專題,還包含多種資源在內的綜合性研究,如絲綢之路經濟(2014年第12期)、新時代國家資源安全管理與政策(2018年第3期)等專題。
(二)不同類型專題的具體實施分析
從近三年的專題組織情況分析資源科學的專題策劃與實施過程,2019—2021年共組織了14個專題,包括5個專刊、9個專欄共153篇論文。從發起者角度來看,僅1個是通過參加會議組織的專欄,由責任編輯和自然資源學會共同發起和組織。其他分布相對均勻,以領域專家發起為主的有5個專題,責任編輯發的有4個,領域專家和責任編輯合作發起的專題有4個(見下表)。以下分別從責任編輯、領域專家和兩者合作三種發起類型中各選擇一個專題,說明不同類型專題的具體組織情況。第一,責任編輯發起:“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路徑與資源生態保障”專刊。在習近平總書記2019年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后,《資源科學》編輯部意識到資源對流域高質量發展的作用,決定組織以“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專刊。責任編輯分別向水資源、氣候、農業、生態和能源方面的專家約稿,并在《資源科學》期刊的網站上發出稿件征集通知。編輯部需要根據專題需求和寫作水平對征集來的稿件進行初步判定,符合要求的進入專家審稿環節,外審通過后進行編校。第二,領域專家發起:“國家關鍵礦產資源安全評估與管理創新”專刊。礦產資源是國家工業發展的基本支撐,一直是《資源科學》刊發文章的主流方向之一。近些年國家對礦產資源需求逐漸提升,尤其是稀有金屬,隨著中美貿易戰的加劇,對關鍵礦產的爭奪愈加激烈。礦產領域的專家邵留國、陳偉強、代濤、鐘帥等聯合發起“國家關鍵礦產資源安全”專題,征得《資源科學》編輯部同意后,通過礦產領域的專家聯絡、舉辦會議及《資源科學》發出稿件征集通知等方式收集稿件。專題文章多數是發起專家征集得來,這些文章先由發起專家初步把關,符合要求的再進入編輯部的審稿流程。第三,合作發起:“農村宅基地退出”專刊。隨著城市化的推進,越來越多的農民進城,但農村宅基地的面積不減反增,農村宅基地以及農房閑置、低效利用呈加劇態勢,國家對此越來越重視。為了解決宅基地的問題,領域專家曲衍波、姜廣輝、張鳳榮三位教授與《資源科學》編輯部聯合發起“農村宅基地退出”專刊。稿件征集分兩個方向,處理上也是并行狀態,領域專家征集的稿件由領域專家先行把關,責編約稿和自由來稿由編輯部初步篩選,符合要求的才能進入外審環節。通過專家審稿和終審后,進入責任編輯的編校環節,各個專題在這一過程中并無明顯區別,但有領域專家參與的專題,在一些關鍵問題上,責編可以與領域專家溝通,尋求共識。待稿件準備妥當后,還需要對稿件進行欄目劃分和文章先后排序,由責編發起的專題,欄目的劃分需要責編根據前期的策劃方案,對照待刊發稿件的具體情況進行欄目設置,在排序上,欄目以主題的重要性排序為主,欄目內的文章排序,首選是注重選題,選題好的文章排在前,然后是寫作水平和規范性,并注重文章之間的關聯性,盡量將有關聯的文章編排在一起。而由領域專家發起和合作發起的專題,欄目的設置和文章的排序須與領域專家協商,拿出最優方案。
三、結語
科技期刊組織專題出版是解決科學問題、國家需求和提升期刊影響力的重要手段,專題的組織過程包括從發起到刊發等多個環節,需要責任編輯、領域專家和作者的協作才能實現。文章結合《資源科學》期刊專題刊發的實際情況,闡述了專題的組織過程,主要結論如下。第一,在專題的發起上,以責任編輯、領域專家和兩者合作三種方式為主,不同的發起者在選題的側重上有所不同。責任編輯基于長期的經驗積累、對學科發展的判斷、熱點事件等尋找生長點,擬定符合期刊需要的專題題目;領域專家根據科研項目和具體的科學問題,擬定具有一定高度的題目,尋求與期刊合作,組織專題;責任編輯與期刊領域內的專家長期保持聯系和溝通,尋找結合點,進行專題組織。在專題組織過程中,既有分工又有協作。第二,專題的組織不僅要注重審稿和編校流程的完整性,更要在審稿和編校過程中幫助作者提升論文水平。在專題組織過程中,還應具有一定的靈活性,不可一味追求最初設定的目標,還應根據實際的投稿、審稿和論文本身的具體情況作適當調整。第三,《資源科學》期刊自2003年以來已經刊發了79個專題,對于土地、水、旅游、生態、氣候、海洋等資源的科學問題都進行了探討,在部分綜合性的問題上也有一定進展,順應了學科發展和國家需求,資源學科逐步從基礎分析向綜合性、關鍵節點等更高水平發展,在專題組織上,也應緊跟這一步伐,側重具有系統性、綜合性和宏觀性等特征的選題,適應新時代學科和國家經濟發展的新需求。
- 上一篇:在建工程施工現場消防安全整治方案
- 下一篇:海外工程企業信息安全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