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探討

時間:2022-10-11 09:45:40

導語: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探討

近年來,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在學術成果的質量和影響力方面得到了很大提升,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的新形象,展示了“理論的中國”“學術的中國”,彰顯了我國日益增強的文化軟實力。新的時代條件下哲學社會科學期刊如何更好地發展,2021年5月9日,總書記在給《文史哲》編輯部全體編輯人員回信中指明了方向:“高品質的學術期刊就是要堅守初心、引領創新,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支持優秀學術人才成長,促進中外學術交流。”[2]2021年7月1日,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提出了一系列標志性、引領性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深入學習領會講話精神,研究闡釋講話的核心要義,展示高質量研究成果,成為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面臨的重大課題。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是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工作要明確方向牢記使命,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輿論導向,堅守馬克思主義理論陣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研究導向,堅持學術引領的價值取向,為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的繁榮發展做出貢獻。

一、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輿論導向

回顧百年黨史,中國共產黨創造了各種各樣的精神,建黨精神是這些精神生成的源泉,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不斷走向勝利的力量之源。講述中國故事、弘揚中國精神,“不僅要讓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國’,還要讓世界知道‘學術中的中國’、‘理論中的中國’、‘哲學社會科學中的中國’,讓世界知道‘發展中的中國’、‘開放中的中國’、‘為人類文明作貢獻的中國’”[4]。當前,學“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輿論導向,要“從國情出發,從中國實踐中來、到中國實踐中去,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使理論和政策創新符合中國實際、具有中國特色”。總書記指出,“新時代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豐富實踐是理論和政策研究的‘富礦’”[5]。“一切有理想、有抱負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都應該立時代之潮頭、通古今之變化、發思想之先聲,積極為黨和人民述學立論、建言獻策,擔負起歷史賦予的光榮使命。”[4]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提供了學術研究的材料、理論與實踐,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立足中國實際,宣傳闡釋黨的理論,深入研究闡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宣傳闡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呈現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創造的偉大壯舉。

二、堅守馬克思主義理論陣地

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工作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陣地意識,傳播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理想和信念,以學術方式展現馬克思主義強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學術期刊堅持馬克思主義不是簡單地喊口號、貼標簽,而是要潤物細無聲,用學術的方式體現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將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運用到研究工作、期刊工作中,推出富有創新意義的學術成果,從而擔負起引領和推動哲學社會科學堅持、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神圣使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包含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外交、黨建等方方面面,為學術研究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圍繞黨和國家關注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堅持學術研究的問題導向,圍繞真問題開展針對性研究,做大學問、做真學問,回應時代的呼聲和人民的關切,積極建言獻策,服務黨和政府決策。

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研究導向

“我國哲學社會科學要有所作為,就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研究導向。脫離了人民,哲學社會科學就不會有吸引力、感染力、影響力、生命力。”[4]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研究導向,要真正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的落腳點。這也是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的初心和使命。“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研究導向的具體體現。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研究導向,就是要圍繞黨和國家重大決策部署,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面向人民大眾生產生活,著眼群眾需要解疑釋惑、闡明道理,推出有深度、有厚度、有溫度的研究成果,做到以高質量的成果立刊。“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關注現實問題,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將學術問題與現實關照相結合,真正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充分反映現實情況,使理論和政策創新有根有據、合情合理。例如,《生產力研究》作為經濟類的綜合性學術期刊,立足中國現實,面向經濟理論研究前沿,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積極策劃、組織、實施、創新主題出版,打造了“宏觀經濟、財政金融、產業經濟、區域經濟、生態經濟、農業經濟”等欄目,力求著眼民生領域、解決人民關切問題、尋求社會共識,體現出當代中國學人應有的學術關懷和學術努力。

四、堅持學術引領的價值取向

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是傳播優秀學術研究成果的重要載體,承載的是學術文化的積累和傳承,并在此基礎上充當學術引領的重要角色。因而,學術引領是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的獨特優勢,堅持學術引領的價值取向是其職責所在,具體體現在:第一,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是連續性出版物,其特點之一就是連續性。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通過連續性地長期刊發各學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不斷積淀學術文化知識,從而見證和記錄了哲學社會科學學科發展的脈絡,不斷推動了學科的建設與發展。第二,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是哲學社會科學學術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通過加強自身學術規范的建設,不斷引領和加強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規范,從而營造良好的學術生態。第三,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作為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成果的重要載體和傳播平臺,彰顯學術特色,不斷推動學術思想文化的創新和發展,從而發揮學術期刊在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推動哲學社會科學發展進步。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如何作為,怎樣作為,才能更好地發揮學術引領作用?關鍵在于準確定位,著力打造期刊特色。在學術期刊工作中,要摒棄各種“等、要、靠”的思想,積極主動尋求突破點。結合學術傳統、學科優勢和地方特色,策劃和設置具有鮮明特色和獨特視角的欄目,以特色的研究和特色的理論建構,以“有所作為”“銳意進取”為主要思路,扎實落實關于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各項政策、舉措,創造性地發揮學術引領作用。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在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事業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總目標下,學術期刊任重而道遠。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指出,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應當成為“先進思想的倡導者,學術研究的開拓者,社會風尚的引領者,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4],這“四者”是學術期刊工作努力的方向和目標,也是學術期刊堅守的社會擔當。學術期刊只有充分發揮學術引領作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當代中國價值理念,方能不負使命,為哲學社會科學事業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