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田建設助推現代農業發展思考
時間:2022-08-28 09:35:24
導語:農田建設助推現代農業發展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標準農田建設是提高土地生產能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手段。黨的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在新形勢下,推動高標準農田建設從高標準到發揮高效益,對促進農業產業轉型升級、農村資源統籌開發、農村經濟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葫蘆島市位于遼寧省西部沿海地區,地處東北、華北兩大城市群、兩大經濟區的交匯點上,是東北地區入關的重要門戶,在遼寧省實施的“五點一線”(丹東、大連、盤錦、營口、錦州、葫蘆島)沿海經濟帶開發開放戰略中,作為“一核、一軸、兩翼”的西部一翼在錦州灣沿海經濟區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隨著遼寧沿海經濟帶開發上升為國家戰略,給葫蘆島市農業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作為遼寧省農業大市,在新形勢下,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繁榮農村經濟,是葫蘆島實現經濟整體跨越發展面臨的重要任務。
1葫蘆島市農業發展現狀及制約因素
11農業發展現狀。葫蘆島市地處遼寧省西南部,東鄰錦州,西接山海關,南臨渤海遼東灣,與環渤海經濟圈的重要組成部分,素有“關外第一市”之稱,是全省重要的設施農業生產基地和水果主產區。“十三五”以來,全市以市場為導向,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積極發展旱作農業、設施農業、林果業、生態畜牧業、海洋養殖業,構建糧經飼統籌、種養加一體、農牧漁結合、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打造區域性的綠色、有機、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形成“兩帶三區”的農業發展格局,即興城、綏中、連山設施農業帶、水果產業帶,建昌、南票旱作農業區、干果經濟區和畜禽養殖區。葫蘆島市是遼寧省農業大市,全省糧食主產區之一,全市耕地面積22.27萬hm2,占土地總面積的21.9%,其中有效灌溉面積5.93萬hm2。由于特定的地理位置和特有的自然條件,農業基本上以旱作農業為主,旱田占總耕面積的94.3%。栽培的作物品種以玉米、高粱、大豆三大作物為主。其中,玉米面積約14.3萬hm2,高粱2800hm2,大豆11400hm2以上。三大作物占耕地總面積的70%以上。玉米產量占糧食總產量的近90%。經濟作物與糧食作物比例為1∶2。葫蘆島果樹生產優勢明顯,果樹面積與株數居全省首位,產量居第二位,是全省兩大水果產區之一。全市現有果園面積16.8萬hm2(占農田土地面積的46.1%),年水果產量76.2萬t。產值8億元,占種植業總收人的37%。綏中縣、建昌縣秋白梨馳名中外。葫蘆島市種植蔬菜歷史悠久,蔬菜生產是葫蘆島市的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特別是日光溫室蔬菜生產,具有自然優勢和良好人文環境。到2017年底,全市蔬菜生產面積達14260hm2,設施蔬菜9393hm2。12農業發展制約因素。121農業基礎設施薄弱。葫蘆島市多年來在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農業生產條件得到不斷改善,但與現代農業的要求還存在很大差距。目前,全市農田灌溉面積僅為86667hm2,有效灌溉面積59333hm2。抵御自然災害能力較弱,尚未擺脫雨養農業的束縛,很大部分農民依然靠天吃飯,嚴重制約了現代農業發展。122現代農業科技發展水平有待提高。目前,葫蘆島農業科技貢獻率已達到60%,對農業發展起到很大推動作用,但現代農業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水平還較低。傳統農業技術在生產上依然占主導地位,農民整體科技素質還不高,制約了現代農業技術的推廣應用。農產品的科技含量低、質量不優、特色不鮮明、競爭力不強,缺少名牌和高附加值農產品。123農業產業結構不盡合理。發展農業產業化是現代農業必然要求,與省內發達地區相比葫蘆島農業產業化整體水平還不是很高,其中農業結構不合理是重要原因之一。目前,葫蘆島農業以玉米為主的糧食作物仍占較大比例,具有區域特色的高效產業規模較小,設施農業占農業的比例還較小,影響了農業資源的高效利用和產業化開發。124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較為滯后。農業產業化經營總體水平還處在初級階段,農業龍頭企業規模小、帶動能力較弱,農村中多為一家一戶的分散經營,難以實現規模集約經營,制約了農業現代裝備水平的提高和新技術的推廣。專業合作組織發展不規范,企業、合作組織與農戶之間的關系大多還處在低層次的產銷合作上,農業產業化經營運行機制需要進一步提高和完善。
2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對現代農業發展的推動作用
21夯實農業發展基礎,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葫蘆島市干旱少雨、農田水資源貧乏、基礎設施落后等不利因素一直桎梏農業的快速發展,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示范工程以來,葫蘆島市科學規劃、全力推進,堅持土地改良整治,實行農田集中連片治理。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建成一批旱能灌、澇能排、旱澇保收的高產、穩產、高效的基本農田,有效改善了農業生產基本條件和農業生態環境,提高了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十三五”以來,葫蘆島市農業綜合開發新建高標準農田5500hm2,新增節水灌溉面積5500hm2,節約水資源年達383.71萬m3;控制水土流失面積達到18.86km2。新增主要農產品生產能力:糧食2778.91萬kg,油料36.45萬kg;新增蔬菜生產能力180萬kg。全市農業連續奪取糧食豐產,農民持續增收,為葫蘆島農業產業化、現代農業發展和新農村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實踐證明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是加快農業發展的基石和動力,必須長久堅持下去,不斷向新的高度邁進。22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農產品的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土地到餐桌無公害綠色食品更受青睞。目前,大田中農藥化肥的大量施用,嚴重影響了農產品質量安全。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推廣先進適用農業技術少用農藥、少用化肥、多施用農家有機肥,可以全面提高農產品品質,為加強農村生態治理,促進土壤資源永續利用,建設“綠水、青山、碧海、藍天、沃土”的魅力葫蘆島,將符合條件的優先保護類耕地劃為永久基本農田,實行嚴格保護,確保其面積不減少、土壤環境質量不下降,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向優先保護類耕地集中地區傾斜。通過推行秸稈還田、增施有機肥、少耕免耕、糧豆輪作、農膜減量與回收利用等措施,降低了土壤板結程度,改善了土壤結構,提高了土壤肥力,減少了水土流失。此外,實施農田防護林網的建設,起到了防風固沙、涵養水源,改善生態環境的作用。23有效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規模化生產是建設高標準農田的必然要求。高標準農田建設推進了土地有序流轉,實現規模化、集約化經營。結合高標準農田建設,按照“圍繞產業扶龍頭,依托龍頭建基地”的發展思路,大力實施產業化經營項目,拉長延伸產業鏈條。圍繞糧油、蔬菜、水果、畜牧等優勢產業,通過項目實施,培育、建立了一批區域特色明顯的優質高效農產品生產基地,項目區農業產業化水平得到顯著提高。基本形成龍頭帶基地加農戶的產、購、加、銷一條龍的產業格局。如:葫蘆島市高橋鎮以其特有的區位優勢,經過連續幾年的建設,累計開發面積1300多hm2,建成了上茬元蔥、下茬胡蘿卜的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并圍繞葫蘆島興橋、興達兩家蔬菜專業合作社進行規模化經營管理,形成從農業生產延伸到農業深加工、銷售等全產業鏈規模化特色農業產業基地。24加快現代農業技術的應用推廣,提升農業科技水平。在高標準農田建設中,加強與農業科研單位、高校的合作,實施農業科技推廣項目,吸納多方科技力量,與當地農業技術服務部門密切結合,建立多層次、多形式、多元化的農業科技推廣體系。通過實施科技培訓、技術服務,提高農民科技素質,加快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特別是農業機械化、信息化技術,使高標準農田建設不僅做到設施建設高標準,同時,配套高水準的農業先進技術,提高農業生產技術水平、農業勞動生產率和經濟效益。如:結合高標準農田建設,以遼寧省農業科學院為技術依托單位,在葫蘆島興城市、綏中縣、建昌縣和連山區實施了馬鈴薯優新品種及高效復種技術、設施果蔬高效集成技術、綠色雜糧種植技術等科技推廣項目,發揮了顯著的增產增效作用。
參考文獻:
[1]于阿專.基于泰州市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助力鄉村振興發展實踐的思考[J].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3):41~45.
[2]楊五一,阮明山,王雪錦.建設高標準農田發展現代農業[J].江蘇農村經濟,2013(2):23~24.
[3]葛步林,陳慶和.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助推現代農業發展[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2(4):40~41.
[4]朱永林.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推進現代農業持續發展[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7(8):11~12.
[5]袁書欽,李紅偉,尚鍇.三門峽:高標準農田建設助推現代農業發展[J].農村.農業.農民:下半月,2012(4):38~39.
作者:李慎宏 袁立新 單位:葫蘆島市現代農業發展服務中心
- 上一篇:堤防護岸環境保護論文
- 下一篇:農業種植生物技術推廣與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