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物流論文:小議糧食物流的構建與運用
時間:2022-02-28 10:29:19
導語:糧食物流論文:小議糧食物流的構建與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本文作者:田淑華工作單位:黑龍江糧食職業學院
我國糧食物流體系物流中心節點布局的探討
(一)糧食物流中心選址影響因素1.宏觀政治、經濟因素。包括稅收政策、關稅、匯率等。2.自然環境因素。包括氣象條件、地質地形條件、水文條件。3.經營環境因素。經營環境,如主要物流中心所在地區的優惠物流產業政策、勞動力條件;商品特性,如糧食加工型物流中心的選址應與產業結構、產品結構、工業布局緊密結合進行考慮;服務水平,在糧食物流中心選址時,應保證客戶在任何時候向物流中心提出物流需求,都能獲得快速滿意的服務。4.基礎設施狀況。交通條件,最好靠近交通樞紐進行布局,如臨港口、交通主樞紐、鐵路編組站或機場,有兩種以上運輸方式相聯接;公共設施狀況,糧食物流中心的所在地,要求城市的道路、通訊等公共設施齊備,有充足的供電、水、熱、燃氣的能力,且物流中心周圍最好有污水、固體廢物處理能力。5.其他因素。國土資源利用情況,物流中心的規劃應貫徹節約用地、充分利用國土資源的原則。糧食物流中心一般占地面積較大,周圍還需要留有足夠的發展空間,為此地價的高低對布局規劃有重要影響;環境保護要求,物流中心的選址需要考慮保護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因素,盡可能降低對城市生活的干擾;周邊狀況,由于糧食物流中心是火災重點防護單位,不宜設在易散發火種的工業設施(如木材加工、冶金企業)附近,也不宜選擇居民住宅區附近。(二)在糧食物流通道中設立物流節點按照我國《糧食現代物流發展規劃綱要(2006~2016)》的要求,在主要糧食集散地和交通樞紐,建成一批適應散裝散卸的全國主要糧食物流節點,實現鐵路、水路和公路的有效銜接、跨省和省內長短途運輸方式合理轉換,提高糧食快速中轉能力。散糧物流節點按城市劃分為內陸城市散糧物流節點和沿海港口城市散糧物流節點。內陸城市物流節點標準,是年跨省糧食中轉量200萬噸以上(包括中轉庫、儲備庫、內河港口庫和糧食碼頭、加工配送中心、批發市場等設施的跨省糧食中轉量);沿海城市散糧物流節點標準,是該城市港口中轉庫及碼頭年中轉量在200萬噸以上。(三)重心法在糧食物流節點選址中的應用1.重心法。重心法是一種靜態的選址方法,它是單個設施選址問題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給定了各個物流節點的坐標、各節點的運輸量以及運輸費率后,計算出最小運輸總成本的選址方法。模型為:總運費=擬建物流中心與節點之間的距離×運輸量×運輸費率式中Z為運輸總成本,為節點i的物流量,為擬建物流中心到節點i的運輸費率,(,)為節點i的坐標,(,)為擬建物流節點的坐標,擬建物流中心到節點i的距離記為=重心法的優點是數據容易搜集整理、模型易于建立、求解的迭代計算容易理解。假設條件是物流節點之間的距離都為直線距離、運輸費率相對穩定,所以在單一物流中心選址時經常采用此方法。2.重心法在糧食物流節點選址中的應用。以黑龍江省綏化市為例:(1)運用迭代法求解,取得綏化地區各市縣坐標值及物流量計算表,如表1.通過用迭代法求解(限于篇幅,過程略)選址地點為北林區。(2)由于迭代法計算過程較為復雜,可運用Excel求解重心規劃模型。第1步,根據已知資料建立Excel工作簿。其中2015年預計商品量根據地方“十二五”經濟發展規劃資料獲取;第2步,令擬建物流中心坐標為(1,1),設置最短路徑模型,在DI列輸入公式模型=SQRT((B5-$D$5)^2+(C5-$E$5)^2);第3步,計算運輸費用,輸入=F5*G5*I5;第4步,點擊“工具欄”規劃求解,如沒有可先“加載宏”;第5步,在“最低費用處”設置規劃求解參數,輸入規劃求解參數:“目標單元格”與鼠標處同,可變單元格輸入“$D$5:$E$5”,然后單擊“求解”;第6步,保存規劃求解結果,計算得出擬建物流中心的實際坐標值(7.153,13.5947);第7步,確定擬建物流中心地點。表2Excel規劃求解結果在最低費用2622萬元時的坐標為x0=7.15y0=13.59,該坐標點在實際工作中,與北林區位置及望奎縣位置很接近,結合本文所述物流中心選址應考慮的因素,擬建物流中心地址以北林區為最佳。
糧食物流系統的中樞:糧食信息平臺
(一)政府搭臺,供需雙方共享隨著我國大力推行電子政務工程,各級糧食管理機構和相關部門信息技術得到了一定發展,如黑龍江糧食交易市場網、龍糧網等。圖1黑龍江糧食交易市場首頁糧食物流信息平臺將信息服務商、糧食物流企業和政府部門聯結起來,達到資源共享、信息互通。糧食物流信息的有效傳遞,需要建立糧食物流信息系統和供需雙方相連的信息平臺。通過糧食信息平臺,實現對糧源收購、物流加工、庫存和運輸優化等物流環節的有效控制和全程管理,對關鍵業務信息如計劃信息、庫存信息、運輸信息、訂單與銷售信息、業務結算信息、市場情報、資金收支等,進行集成管理和科學調度,形成糧食物流的全程規范化管理。如“黑龍江糧食交易市場”就是政府出資建立的網絡交易及信息平臺(如圖1)。網站上設置了“網上金秋欄目”,成為不落幕的糧食金秋交易會。(二)信息管理管理信息應該和企業內部信息系統以及其他信息系統進行有效對接,實現數據的自動采集和交換,達到信息共享。例如糧食物流信息系統還需要財政、交通、工商行政管理、質量技術監督、通信等部門的積極配合,才能形成一個反饋靈敏,體系完整,運行高效的物流信息網絡,實現糧食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無縫連接。目前,糧食物流信息系統建設仍然處于低級階段,政府應該采取切實措施,一方面加強對糧食物流信息化建設的示范和引導,在糧食物流信息的標準化方面,應給予科技經費支持,重點支持大型公益性(EDI)數據庫和電子信息網絡。另一方面引導糧食企業充分利用信息平臺,參與電子商務活動,開展網上期貨交易,從而降低實物交易的成本和風險。(三)企業信息化建設糧食物流企業的信息化是建立糧食物流信息平臺的前提。企業信息化建設可以從硬件基礎設施和軟件技術兩個方面進行加強。糧食物流企業硬件基礎設施建設包括倉儲設施、檢測、化驗設備、中轉運輸工具、糧食加工設備、糧食產品配送設備、計量設備、糧情監測、谷物冷卻、環流熏蒸、機械通風設備和計算機網絡設備。應該建設糧食物流的“四散”配套設施,增加糧食自動接卸、計重設備和專用運輸工具,適度提高集裝箱運糧的比重。糧食加工環節應重組資產,淘汰落后的、高能耗的生產設備,研制和引進先進的設備,為糧食深加工、精加工和綜合利用創造條件。軟件技術包括糧食倉儲設備的自動化技術、運輸定位GPS,運輸路線優化技術、糧食深加工無污染技術、射頻標簽、數據庫技術、網絡技術、糧食預測技術等。糧食企業可以采用企業管理信息系統(MIS)和糧食信息平臺建立連接,及時采集信息并反饋到信息平臺中,通過計算機聯網使各級部門及時掌握糧食相關信息,從而對糧源收購、組配加工、庫存和運輸優化等各環節達到有效控制和全程管理,使糧食物流各環節的工作效益達到最優化。在糧食企業信息化的基礎上,充分利用現有信息資源,構建由糧食物流公共管理信息和糧食物流企業信息兩個層次組成的具備糧食物流信息處理、數據交換、電子商務等多功能的信息網絡平臺,推進各區域糧食物流信息平臺間的互聯互通和有效銜接,實現資源共享、數據共用,使糧食物流信息網絡平臺成為我國糧食物流的神經中樞。總之,現代糧食物流網絡,是由完善配套的糧食物流基礎設施、高效合理的運作方式、科學規范的管理方法和及時準確的信息服務所組成。將現代科學技術和先進管理手段應用到糧食物流各環節,優化糧食物流、商流、資金流、信息流,共同構成一個協調高效低耗的糧食物流網絡體系。
建設糧食物流科技創新體系,降低糧食流通成本的對策與建議
(一)必須不斷深化對糧食物流的認識。(二)建立糧食物流調控機構糧食物流量大、點多、面廣、時間性強,必要的宏觀調控手段是實現糧食物流系統高效運作的保證。此外,解決目前糧食物流存在的無序現象和因體制不順導致的部門分割、缺乏相互協調的問題,也需要加強宏觀調控。具體可成立東北經濟區糧食物流調控機構,由區內各省市相關部門和企業的人員共同組成,通過反映商品經濟規律、市場經濟運行規律及國際糧食市場運行要求的經濟手段、行政措施、法律法規來約束糧食市場主體行為,規范糧食商品價值轉移過程和實體運動過程,并結合全國糧食物流情況,打破目前人為造成的行政分割、運輸方式割裂、管理政出多門的局面,協調和促進東北經濟區糧食物流快速、健康、有序發展。(三)調整糧食行業內部結構糧食行業內部結構指的是糧食購、銷、存、運、加五個業務環節的有機聯系。為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應重組資產、優化結構,促進五個業務環節的密切銜接和協調運作,提高糧食流通效率。應構建新型的糧食行業組織結構模式,對于“小而散”的糧食企業,遵循現代企業制度進行必要的改組、改制、兼并和調整。改變按行政區劃設置糧食管理機構和經營機構的做法,按產銷區域規劃設置管理部門和經營單位,努力形成精簡、統一、高效的組織結構新格局。組建一定規模的企業集團,使其具備與國際糧食企業競爭的實力。(四)改造糧食物流基礎設施糧食物流的運轉是以具有良好的物流設施條件為前提的。因此,必須保證對糧食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的穩定投資,盡快解決糧食物流各個環節在基礎設施上存在的問題。在建設中應側重對已有物流基礎設施的整合和改造,避免因重復建設而造成的資源浪費。改造糧食物流基礎設施的重點應放在“四散”(散儲、散裝、散運、散卸)上,增加散糧自動裝卸、計重設備和專用運輸工具,適度提高集裝箱運糧的比重。(五)糧食物流信息系統及時、準確應加大投入成立和完善糧食物流信息中心,建立反應靈敏的糧食物流信息網絡。糧食主管部門、經營單位和交通部門應利用糧食物流信息系統及時、準確地掌握各方面信息,并加強相互間的聯系與協調,將收集的信息與糧食物流的組織有機地結合起來,從源頭上杜絕不合理運輸。政府應鼓勵和支持企業強化糧食物流信息系統的建設,引導企業利用計算機網絡進行網上交易,開展電子商務活動,并與有關部門及時聯系、協商,合理、有效地組織糧食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