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貿易順差現象論文
時間:2022-08-06 03:29:00
導語:我國貿易順差現象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通過對中國對外貿易現狀的介紹,客觀分析了我國對外貿易順差的成因以及順差背后的實質。
關鍵詞:中國對外貿易貿易順差
一、我國對外貿易順差的基本情況
2007年,我國對外貿易繼續保持了較快的發展速度,貿易規模達到21738.3億美元,貿易順差達到2622億美元,增長48%,對GDP增長的貢獻率明顯提高。據海關統計2008年1月~9月,我國對外貿易進出口總值達19671.3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5.2%。其中出口10740.6億美元,增長22.3%;進口8930.7億美元,增長29%。1月~9月累計貿易順差為180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6%。
1.我國貿易順差的現狀
1981年以來我國貿易平衡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見下圖)
(1)以貿易逆差為主階段(1981年~1989年)
這一階段雖然在1982年和1983年分別出現了30.36億和8.36億美元的順差,但總體上是以逆差為主,累計逆差達到424.04億美元。平均每年逆差為47.12億美元。
(2)較小貿易順差階段(1990~1996年)
這一階段雖然在1993年出現了122.15億美元的逆差,但總體上是以順差為主,累計順差達到433.08億美元。
(3)較大貿易順差階段(1997年~2007年)
這一階段各年均為貿易順差,且平均每年順差均在500億美元以上,1997年~2007年累計順差達到5415.5億美元,2007年我國出口額12180.2億美元,增長25.7%;進口額9558.2億美元,增長20.8%,全年貿易順差達到2622億美元,為近5年來的最高水平。
2.我國貿易順差的特點
(1)加工貿易順差遠高于一般貿易
一般貿易由逆差轉為順差,加工貿易仍是順差的主體。2007年加工貿易出口總額為6176.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1%;進口總額為3684.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4.6%;順差為2492.5億美元。而同期一般貿易順差僅為1099.3億美元,約為加工貿易順差的二分之一。目前,我國加工貿易產品已逐漸從勞動密集型的傳統產品,向以機電產品為主的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產品轉變。
(2)順差主要集中在外商投資企業和私營企業
順差主要來自民營和外資企業,國有企業仍為逆差。2004年外貿經營權全面放開后,大大激發了民營企業擴大出口的積極性。2007年,民營企業出口實現貿易順差1709.9億美元,占全國順差總增量的65%。外資企業“高出低進”也十分突出,實現順差1361億美元,國有企業仍有449.1億美元逆差。
(3)中美、中歐貿易順差繼續擴大
我國貿易順差主要集中在美國、歐盟國家和香港地區,但增量主要來自歐美,而且表現出逐年擴大的趨勢。2007年,我國對美、歐、港的順差分別達1633.3億、1342.3億和1716.2億美元。三地順差合計4691.8億美元,占我全球貿易中順差來源地順差總額的90%以上。
(4)貨物貿易順差是我國貿易順差的主要來源,服務貿易連年逆差
我國貨物貿易順差逐步擴大,成為推動貿易順差增加的最主要因素,1997年~2006年,貿易順差累計5655.5億美元,其中,貨物貿易累計順差額6244.5億美元,服務貿易逆差額677.3億美元。在國際上,美國和歐盟等發達國家的服務貿易長期保持順差,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我國經濟結構升級緩慢。
二、我國傳統的比較優勢發展戰略
長期以來,我國奉行以低勞動力成本為基礎的比較優勢戰略,這在一定時期內促進了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相對于發達國家而言,我國在資金、技術方面相對稀缺,成本較高,而勞動力則相對充裕,成本也相應較低,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我們擁有豐富且廉價的勞動力資源。因此,低勞動力成本優勢是當前我國的比較優勢所在。另外,就我國目前的經濟發展水平而言,現階段我國在國際市場上有價格競爭力的也仍主要是勞動密集型產品。具體來說,這主要體現在由低勞動力成本帶來的低價優勢以及粗放型增長所帶來的規模優勢。憑借這種“比較優勢”,中國的產品得以極強的價格優勢迅速占領國際市場,中國的制造業也得到快速的發展。有關資料表明,“中國制造”的產品已滲透到世界各個角落。
三、中國對外貿易順差的原因
外貿順差反映了國情,是發揮人力資源比較優勢的結果。立足于人多、收入低等基本國情,發揮自身優勢,主動參與國際分工,是我國產生外貿順差的根本原因。我國人力資源“質優價廉”,勞動力成本只有美國的5%、韓國的8%、巴西的18%。同時我國還有市場大、配套強、海外華人多等優勢,有利于吸納國際產業轉移,致使加工貿易占我國出口的一半以上,并成為順差的主要來源。
1.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是貿易順差的重要原因
20世紀90年代工業發達國家開始新一輪產業結構調整,中國經濟恰好已形成了基本的開放態勢,因而自然而然地融入了這場世界性的產業轉移;之后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對外開放不斷擴大,加之國內人力資源豐富,基礎設施和法律環境日趨完善,中國逐漸成為國際制造產業轉移的主要目的地之一。外商投資企業躍升為中國外貿發展的主力軍。2005年1月1日,WTO成員國取消了對服裝和紡織品的所有進口配額限制。中國對美國和歐盟的紡織原料及紡織制品出口成為貿易順差的最大驅動力量。
2.貿易順差的擴大與國際間產業的轉移有著密切的聯系
根據我國進出口國別(地區)統計,1994年~2007年間,在雙邊貿易中我國順差增加較大的市場主要有美國、香港地區和歐盟。其中美國由74.9億美元激增到1633.3億美元,是我國最大的順差對象國;香港由229.1億美元增加到1716.2億美元;歐盟由逆差38.4億美元751.1億變為順差1342.3億美元。同一時期我國對亞洲地區的貿易卻由順差轉變為出現美元的逆差。其中,對日本的逆差由47.5億美元增加到318.8億美元;對韓國的逆差由29.2億美元增加到476.2億美元;對臺灣地區的逆差由118.5億美元增加到775.6億美元;對東盟的逆差由4.5億美元增加到141.9億美元。如果考察一下同期我國一些主要貿易伙伴的貿易方向統計,我們就會發現,在中國對美國、歐盟的貿易順差迅速增加同時,亞洲幾個主要經濟體對美、歐的貿易順差出現了相應的縮減。也就是說,由于國際間比較優勢的變化,原來設在亞洲其他幾個主要經濟體的加工出口產業,尤其是其末端加工程序,已經大量轉移到中國,這樣也就把它們對美、歐的貿易順差轉移到了中國。而我國則從這些經濟體大量進口原材料、零部件和半成品,并因此形成我國對亞洲主要貿易伙伴的貿易逆差。亞洲國家或地區對我國的持續產業轉移間接擴大了我國的出口貿易規模,使貿易順差加速。
根據進出口商品結構統計,我國貿易順差集中在工業制成品上。1994年~2007年間,我國工業制成品順差由原來的21.1億美元增加到4436.3億美元,與此同時,初級產品貿易則由32.4億美元順差轉變為出現1814.3億美元的逆差。應當注意的是,我國工業制成品貿易出口和進口均大幅增長,這反映了我國加工貿易占有較大比重,中國處于加工貿易制造基地的位置,很多鄰國的出口要經過中國的組裝得以實現,即“大出”同時伴隨著“大進”,出口增長大量地依賴工業原材料、零部件和半成品等的進口,其中化學品及有關產品甚至存在著較大的逆差。我國商品進出口十幾年的迅速增長和順差的急劇擴大,與國際間產業結構的調整——部分加工出口產業由其他亞洲經濟體向我國轉移,有著直接的關系。
com3.發達國家對中國技術出口的限制擴大了貿易順差
按照建立在比較優勢基礎上的自由貿易原則,中國主要對海外原材料產品和技術密集型產品進口需求較大。但一些發達國家以國家安全等為借口,對本國企業向中國出口高新技術設備施加種種限制。巴黎統籌委員會解散后,某些國家對華出口的管制政策不但沒有放松,反而加強,這自然會加大雙邊貿易不平衡。以美國為例,美國對中國實行歧視性出口管制已是導致中美逆差形成的重要原因。尤其是“9·11”事件以來,美國進一步實施對中國的技術出口限制,出口許可審批的時間更長,對高科技出口的限制也更多。對華出口管制是一把“雙刃劍”,出口管制政策在對美國工業產生危害的同時,也在許多方面削弱了其出口競爭力,導致對中國出口下降。美國的出口許可證從遞交申請到批準的平均時間一般為3個~12個月,而日本、德國對向中國高科技出口發放許可證的時間最多為1個月。所以,如果美國對華高科技出口要等半年才能獲得許可證,出口機會就會轉向德國或日本公司。正由于此,美國對華高科技出口比例持續下降。由于美國歧視性的出口管制,近幾年美國每年都要喪失對中國出口幾十億美元的貿易機會。
4.FDI推動貿易順差的擴大
外商直接投資企業形成的生產能力正在釋放出來,導致某些產品出口激增,遠遠超出國內市場需要,因而出口大量增加,貿易順差而擴大。據海關統計,外商投資企業在我國對外貿易中一直居重要地位,無論是進出口額還是貿易差額,外商投資企業都占絕對比重,目前,加工貿易是外資企業的主要貿易方式,2007年外企加工貿易出口6955.2億元,同比增長23.4%,進口5594.1億美元,同比增長18.4%,實現貿易順差1361.1億美元,占全國加工貿易順差的55%,因此可以看出,外商在華投資企業在我國貿易順差的加速擴大中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由于跨國公司把我國作為全球生產基地,依靠自身技術的先進和我國勞動力資源豐富便宜,大力開展加工貿易,推動了出口額和進口額的逐年高漲。因此,跨國公司以加工貿易等方式,大量向國外市場出口產品,并不能反映出我國在全球市場真實的競爭力,只在數字上制作了我國的巨額貿易順差。其實,我國的很多出口并不是真正的“中國制造”。
5.產業結構的提升導致大量的進口替代
在國際產業轉移和要素重組中,大量外資企業來華建立加工組裝基地,客觀上將周邊地區對美歐的順差轉移到我國。特別是近幾年外商對華投資由加工組裝環節向上下游延伸,呈現整個產業鏈對華轉移的趨勢,使我國家用電器、信息技術、運輸工具等產業的國內配套能力大大增強,從而大量替代進口。沿海地區加工貿易也由“大進大出”向“小進大出”轉變,使用國產料件的比重大幅提高,順差逐年增加。除集成電路以及電容器、復印機、電容器、汽輪機等產品的零件進口增長較快外,大部分產業的零件進口都呈低速增長或下降趨勢。不少產業零部件生產能力激增后,轉而大量出口。例如,汽車零件進口額下降8.2%,出口額卻增長了49.2%。中國自己的公司提升產業結構,相互激烈競爭,這無疑受助于在華外國公司的技能和技術轉讓。
外貿順差反映了原產地統計規則,順差多并不等于利益多。順差或逆差不是利益分配大小的標志,也不是經濟是否健康的標志。我國順差雖大,但仍不是貿易強國,在國際分工中還處在較低端,獲得的比較利益并不高。比如,我國的順差集中于加工貿易與外資企業,如果根據企業的“國籍”或增值的多少來統計順差,我國的順差就會大大減少。因此,根據原產地規則統計出的我國順差,統計意義大于經濟意義,不完全是反映貿易利益分配的恰當指標。
綜上所述,我國巨額的貿易順差是由勞動密集型產業的要素稟賦優勢推動的結果。所以,我們既要看到外貿順差增大的一面,也要看到國際分工地位低、亟需提高的一面。因此深入分析我國貿易順差擴大的原因,對我國對外貿易和國民經濟平穩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吳宏:轉軌的貿易流動.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4
[2]黃先海:中國制造業貿易競爭力的測度與分析.國際貿易問題,2006.5
[3]韓會師:中國對外貿易順差研究.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
[4]王艷杰:中國進出口商品結構優化的戰略與對策的研究.黑龍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
- 上一篇:電子信用證與國際貿易結算論文
- 下一篇:出口貿易商標文化差異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