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課堂有效教學論述3篇

時間:2022-06-07 03:07:46

導語:高中歷史課堂有效教學論述3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歷史課堂有效教學論述3篇

第一篇

一、活用教材

長期以來,歷史課總是給人嚴肅、嚴謹的教學印象。因為所謂歷史便是講過去發生的事情。也正因為歷史是已經有定論的史實,所以對于一般人,特別是學生就很容易陷入死記硬背的歷史學習怪圈。例如:在學習中國古代歷史時,首先就會接觸到古代的政治制度。第一課便是“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從禪讓到王位世襲”,這是一個特別重要的王位和朝代更迭形式的轉換。無論是普通的歷史教師還是專家學者,都知道這一制度在歷史上地位的重要程度,但是對于學生來說,這只是他們要學習無數知識中的一個小點而已。所以教師如何能將這一課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傳遞給學生就顯得十分重要,要讓學生知道這個知識的重要性并且主動想去了解才是成功的教學。教師可以在進入正式講課之前播放相關的并且膾炙人口的有關歷史劇給學生看,讓學生自己發現王位繼承形式的變化,這樣更能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記憶。歷史教材不單單是教科書,許多影視資料也是很好的教材,并且傳播更快,也更容易讓學生接受。

二、活化歷史課堂

歷史課常常被學生冠以“枯燥”的標簽,其實這并不是學生不愿意學習歷史知識,而是教師長期以來陳舊的教學模式所導致的。歷史確實是要銘記在心,特別是給民族帶來威脅和傷害的歷史更要銘記,但是采用什么樣的方式讓學生記住便是歷史教學要不斷探索的。例如“:抗日戰爭”這一課,這是決定中華民族命運的一次戰爭,每個中國人都要牢記在心。所以教師不僅要進行傳統的課堂講授,更應該將課堂搬到歷史博物館、英雄紀念館。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不失為學習抗戰歷史最好的去處。假期還可以組織學生去革命紅色勝地夏令營,讓學生真切感受歷史中的血雨腥風。高中歷史課堂有效教學策略不是一朝一夕便能找到的,也不是找到一種方法就能一勞永逸的,作為教師必須緊跟時展的腳步,將歷史融入現代的浪潮,才能使學生感受到歷史課的魅力,真正愛上歷史課。

作者:楊琛工作單位:重慶市城口縣中學校

第二篇

一、為學生精心設計討論的命題,提高課堂討論的質量

課堂討論需要一個適當的命題,學生只有圍繞著固定的命題進行討論,教師才能夠順利地控制課堂秩序,也能夠限制學生探索知識的范圍,有利于學生的思考,不至于使學生在知識的查找和運用中顯得迷茫。蘇格拉底曾經說過:“問題是最好的接生婆,能夠幫助新思維的誕生。”教師要為學生設定良好的命題,促進學生進行積極思考和探索。在命題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打破傳統的教學觀念,堅持素質教育的原則,注重學生對基礎知識內涵的理解和掌握,用更加新穎和有趣的命題來激發學生進行課堂討論的興趣。當然,無論怎么新穎和有趣都要限定在歷史范圍之內。教師的命題可以是重大的歷史事件、重要的歷史人物或是一些重要的歷史現象,運用這些熱點的話題使學生展開自己的思維,開展激烈的課堂討論。為此,我們在命題時應該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1.命題要具有綜合性。看似簡單的課堂討論過程需要學生和教師在課下付出大量的心血去搜集資料,如果討論的命題十分簡單,收到的效果和師生的付出就會不成比例,這樣就會大大地打擊學生進行課堂討論的積極性。為此我們的討論命題必須具有強大的綜合性,能夠包含更多的歷史知識,將教材中的內容通過課堂討論變得系統化和明朗化。例如,我為了能夠讓學生打破教材章節的設置所帶來的知識分割現象,就根據《世界近代史》和《中國近代現代史》中的一些內容設置了這樣的命題———就19世紀后半期和20世紀初期西方國家和東方國家所表現的兩種截然不同的反動性和革命性進行分析和討論。引導學生把相關的知識歸納和總結在一起,使知識變得更加系統化和網絡化。

2.命題要緊密練習各學科知識。任何學科的知識都不是獨立存在的,歷史更是如此,很多歷史事件的發生都是由當時的政治思想引起的,最終也會改變政治思想。也就是說歷史知識和政治知識擁有密切的聯系,同樣,歷史和語文、地理等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為此,在開展課堂討論的過程中,教師的命題一定要充分利用這些學科間的聯系,將命題的角度延伸到其他相關的學科和現實生活中,促進學生遷移自己的思維,和其他學科知識進行融合或是借鑒其他知識,從而更好地理解及運用歷史知識,這樣就會擴大學生的知識儲備量,推動學生思維的成熟和發展,更加富有創造意識和創造精神。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討論蘇聯的共產主義政策、列寧的新經濟政策與我國1958年的運動以及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改革政策之間的聯系。引導學生從這些歷史經驗中得到教訓和啟發,深刻地認識到現代社會需要走的強國富民的道路是什么,從而能夠正確看待和理解現代社會中出現的一些現象,避免一些偏激心理和思想的出現。這樣,在幫助學生認識教材內容的同時又提升了教學內容的內涵。

3.命題要能夠引起多角度的思考和討論。任何事物都具有多面性,在紛繁復雜的歷史事件、歷史現象以及歷史人物中,學生不僅要從某一個角度去分析和理解,還要學會利用一些聯系性的知識從各個角度去分析、比較和理解,善于在歷史知識中尋找到規律性,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從而使自己掌握的知識不再死板和僵硬,而是更加充滿生命力。例如,教師可以選擇兩個不同的歷史事件,讓學生對其性質的不同做出自己的分析,并對其事件帶來的影響做出自己的假設和想象,這樣就能夠促進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點燃學生創造性的火花。

二、教師和學生都要做好充分的準備,確保課堂討論的順利進行

想要進行好課堂討論,必須做好充分的“作戰”準備。不僅教師要做好一切準備,也要引導學生做好充足的準備。教師要在進行課堂討論之前的一段時間公布討論的命題,并對其討論環節提出要求,給予學生一些能夠查閱和借鑒的書籍,讓學生在教師的啟發下思考。這樣可以引導學生做好討論前的準備,避免在討論的過程中沒有科學的依據和辯護的資料。在討論時將學生分成小組,針對命題進行鉆研,在寫好發言提綱之后,有規律地要求每一位學生進行積極地發言,并且要做好其表述不離題、不超時,以認真、端莊、大方的態度進行發言,這樣的環節能鍛煉學生的膽量以及語言表達的能力,更能夠幫助學生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歷史知識。

三、堅持學生主體性的原則,增強課堂討論的實效性

教師一定要進行有效的引導和組織,使課堂更加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這就要求在課堂討論中,教師的啟發和誘導要掌握好分寸。當談論環節中出現冷場的現象時,教師不能自己展開討論和講解過程,要有效地選擇其他話題,打破學生的沉默狀態,進一步啟發學生進行積極的發言和討論。當討論達到頂峰時,尤其是學生之間的觀點出現分歧時,教師要及時因勢利導,讓學生緊緊扣住討論的命題。最后教師要引導學生總結和歸納討論之后的收獲,并及時正確對學生的討論過程給予評價。教師要在課堂討論中肯定學生的創造新思維,引導學生找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分析其原因,走出誤區,爭取在下一次的課堂討論中能夠產生質的飛躍。綜上所述,課堂討論會提高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興趣,使學生產生求知的強大動力,從而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和創造性思維能力。因此,歷史教學一定要重視課堂討論的實施,重視起討論的質量和效果。因此,教師要為學生設計合理適宜的討論命題,積極引導學生做好討論前的準備,并有效地組織學生順利地開展討論過程。

作者:袁敬波工作單位:盧龍中學

第三篇

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經過課下探究研討,研究總結,得出了一些基本結論。其中表現突出的是三組同學表演的歷史課堂情境短劇。學生1:雷特,你好。學生2:芬克,你好。學生1:總統大選在即,不知道您是支持胡佛先生還是羅斯福先生呢?學生2:我嘛,當然是把莊嚴的一票投給羅斯福先生啦!學生1:我會支持胡佛先生的。我們現在雖然面臨著暫時的困難,但是自由主義是我們美利堅民族的優秀所在,也正是它使我們美國強大起來,胡佛先生的自由政策得到了人們的擁護,幾個月甚至幾年之后,一切都會好起來的。我堅信這一點。學生2:荒謬之極!胡佛先生早在四年之前就給我們許下了一只雞、一輛汽車的諾言。可是,四年來,他帶給我們的是什么?是失業、饑餓和貧困,看看我們的伙食,別說嫩雞,連只瘟雞都沒有;再看看你身上穿的衣服,還是四年前分期付款買來的。我們的朋友還在“胡佛村”里居住,你的腳正踏上它的邊緣,難道這就是胡佛先生帶來的好處嗎?學生1:胡佛先生是我最崇拜的人,不許你這樣誣蔑他!難道您的羅斯福先生會給大家帶來希望嗎?學生2:那當然。羅斯福先生的“新政”會使國家擺脫經濟危機。這一定會使我國的經濟走出低谷。學生1:即使你說的都正確,可是,別忘了,羅斯福先生是個坐輪椅的人,讓殘疾人當我們的總統會讓人笑話的!學生2:笑話?見鬼去吧!羅斯福先生身殘志堅,他擔任州長的紐約州受到的打擊最小,這一點,大家都有目共睹,羅斯福先生在大選中一定會獲勝,請把你莊嚴的一票投給他吧!學生1:我會全部的熱情支持胡佛先生的。學生2:道不同不相為謀,再見!學生1:再見!這個歷史短劇大約用了5分鐘,其他各組的評價大約10分鐘,通過學生的演示,還原了30年代大蕭條時美國經濟的狀況和當時人民生活的場景,增加歷史的真實感和可信度。

通過歷史課堂情境的創設,學生形成了一個共識:羅斯福新政采取的是國家干預經濟的辦法,使美國走出了經濟的低谷,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法西斯專政,從而為美國在二戰中發揮主導作用起到了鋪墊作用。通過本節課的反思,我認為創設歷史課堂情境,對歷史學習會產生積極地作用:第一、情境教學有助于實現三個維度目標的實現。三個維度目標是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創設學習情境能夠使學生在學習中產生比較強烈的情感共鳴,增強他們的情感體驗。通過還原歷史情境,讓學生在深切地體驗中學習歷史。第二、情境教學有助于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實現。在情境體驗中,學生通過參與、體驗、思考,讓他們置身于歷史的學習氛圍之中,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得到了發揮,這樣,學習歷史的角色發生了轉變,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學生不再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而是主動學習的主人。第三、情境教學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歷史知識因為過去性、陳舊性和枯燥性而使學生失去了學習興趣,而創設的課堂情境不僅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的學習活動,而且也使學生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樣學生學習歷史的熱情由此而發。第四,情境教學有助于實現歷史課堂師生角色的轉換。歷史課程標準強調歷史學習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情景教學通過歷史課堂學生的主動參與,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主導作用。

在情境教學中,教師的角色是導師,是領路人,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宰,學生則是課堂的主體。當然,情境教學也并非是完美無缺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模式,這種模式存在不足:第一歷史情境創設沒有深度,情境的創設不適合學生的認知需求。高中學生的身心發展已漸趨成熟,思維的發展逐步向理論思維轉化,抽象邏輯思維占了優勢地位,辯證思維和創造思維有了很大的發展。認知活動的自覺性明顯增強,思維的目的性、方向性更明確,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情境設計是為學生提供一個完整、真實的問題情境,在模擬真實的歷史發展氛圍中,透過紛繁復雜的歷史現象,培養學生探究歷史問題的能力。第二情境創設避重就輕。沒有圍繞課程標準要求的重點和難點,達不到課堂教學的重點突出、難點突破的目的。歷史課堂情境的創設不是圍繞重點和難點而設立的,所以,這樣的情境創設是不必要的。第三角色扮演過分熱鬧,沖淡了課堂教學的主題,沒有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角色扮演是情境模擬的一種非常重要的手段,通過扮演歷史人物、模仿歷史人物的所思、所想、所行,營造一種身臨其境的氛圍。這種方法既可以讓學生把自己放置在特定的歷史氛圍中去把握歷史人物的思想和情感,又能夠拉近學生與過去的歷史發展之間的距離,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同時有利于學生深入理解文本世界,并獲得真切的感受。當然,并不是每一節課都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而且運用不當的話會嚴重影響課堂教學效果。情境教學法是一種適應是課程改革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的歷史課堂上的運用,歷史教師要揚長避短,發揮積極作用,這樣,將會使高中歷史教學煥發蓬勃的生機。

作者:包宇嵐工作單位:吉林油田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