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教學中須注意的問題

時間:2022-04-22 04:08:00

導語:高中歷史教學中須注意的問題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歷史教學中須注意的問題

摘要:習題的訓練不僅可以打實學生的基礎知識,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避免教學的盲目性。更可以使學生不斷感到自己在掌握和理解歷史知識上還有這樣那樣的空白點,從而激發學生積極思考、深入研究,最大限度地增強理解能力,提高思維能力。

關鍵詞:習題教學、準確性、層次性和有序性、人文性和主體性、深透性

習題教學就是要把教授的歷史內容設計成一個個的問題,用習題的形式在教學過程中逐一加以解決,實現教學目標,加強知識的鞏固和能力的提高。平時的教學效果如何?學生掌握多少知識及能力水平有哪些缺陷?這一切肯定要通過習題的訓練才能得到反饋,習題的訓練不僅可以打實學生的基礎知識,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避免教學的盲目性,更可以使學生不斷感到自己在掌握和理解歷史知識上還有這樣那樣的空白點,從而激發學生積極思考、深入研究,最大限度地增強理解能力,提高思維能力。

高中歷史習題教學中應注意準確性、層次性和有序性、人文性和主體性、深透性等幾個方面。

一、準確性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習題教學中必須訓練學生學習歷史的準確方法,方法的訓練就是能力的培養。習題分析的方法包括一般方法和特殊方法。一般方法即比較與分類、分析與綜合、抽象與概括等,是歷史學習中常用的基本思維方法;特殊方法就是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基本觀點評價歷史人物、分析歷史現象,如階級分析法、歷史分析法等。如評價清朝康乾盛世時期的康熙皇帝,可以先讓學生發散思維去思考康熙的所作所為,掌握基礎知識。具體在評價這一歷史人物時,指導學生從康熙帝對鞏固清朝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發展的角度,當時漢族(明朝)發達的農業文明與滿族(清朝)游牧文明比較的角度,康熙帝的所作所為是否有利于當時人民利益的角度,所處的時代性及階級性的角度,康熙帝的人格品質的角度,中原漢族的先進與東北滿族落后的角度,康熙帝的一切行為對歷史的發展究竟起進步與倒退的角度,放射狀,多層面地聯想。然后再從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正確史觀出發,進行思維,歸納、總結出有獨到見解的正確結論。

最后引導學生歸納解決這一類歷史問題的思維方法,即評價歷史人物時,要認識到歷史人物是歷史活動的主體,掌握歷史人物的活動、主要事跡、主要思想,然后運用階級分析的方法和歷史分析的方法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歷史人物,既不能拔高,也不能貶低。這樣,方法以知識為載體,知識以方法為鑰匙,相得益彰,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二、層次性和有序性

學生對問題的認識是一個從感性到理性,有淺入深,有表及里。只有按照一定的順序和層次去分析,才能思路清晰,深刻記憶和理解憶歷史問題。如講述“江南的開發和經濟重心的南移問題”時,我設計了這樣四個小問題:(1)經濟重心是怎樣完成南移的?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北方經濟遠勝南方。主要在商周時期和秦漢時期。第二階段:由南北平衡到重心漸移。主要是在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和五代十國時期。第三階段:重心在南方。主要在遼宋夏金,尤其南宋時,已經完成南移。元明清:南方經濟重心得到鞏固和發展。(2)南移的過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北方戰亂,北方人民南遷,帶來了大量的勞動力和先進的生產技術;南方少數民族與漢民族融合,加速了當地經濟的發展;統治者推行一些有利于農業發展政策:勸課農桑、獎勵耕織、安撫流民、興修水利;南方局部統一和相對穩定的社會環境有利于經濟的發展;南北自然環境的差別;南遷農民與江南人民一道辛勤勞動,加速了江南地區的開發,南方還有優越的自然環境;政治中心南移的推動。(3)我國經濟重心的南移具有什么明顯的特征?A、體現了生產力的最高水平---北方的勞動人民大批南遷,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經驗。B、南移趨勢往往是在國家分裂或封建割據或封建戰亂時期最突出。C、是政治中心的南移對經濟中心的南移有一定影響。(4)經濟重心的南移說明了什么?有什么啟示?政局的穩定是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統治者對經濟發展的重視程度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原因;及時引進、運用最先進的科技是經濟發展的充分條件。這題的設置先從提高學生的識記水平開始,培養學生再認再現歷史知識的能力。在遵循教材正確的觀點的同時,進一步提煉高于教材的新觀點。

基礎知識是完成其他教學目標的基礎,是培養學生歷史思維能力,提高學生認知水平的依托,習題教學中注意層次性,能較好地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避免學生不求甚解造成膚淺認識的現象。

三、人文性和主體性

20世紀90年代以來,面對新世紀對基礎教育提出的新的挑戰,面對課程改革的深入,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取決于教師對課堂教學新理念的思考,課堂教學中“新理念”的實施被廣泛關注,歷史課也不例外。課堂教學的功能從以本為本轉化為以人為本;從授知轉化為啟智;從單一知識傳授轉化為人的整體的和諧發展。

習題教學也不能排斥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教師講解習題時,不能一味地給學生對答案,要鼓勵學生參與思維,在操作上要積極引導,允許學生對答案進行辯論。只要有新意,教師就應該肯定,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對習題的全面認識,讓習題課的教學也能煥發生命的活力。如在復習隋朝歷史的時候,對隋煬帝的評價問題,教師完全可以讓學生自主考慮。歷史上一般認為隋煬帝是一位昏庸無道的昏君,幾乎一般的同學都對隋煬帝持否定態度。教師可以讓學生先對書中有關隋煬帝的史實加以整理,然后以2003年江蘇高考試卷的29題為例“隋煬帝是歷史上有名的暴君,但他的許多政略舉措對中國歷史的發展也發揮過積極作用。列舉這些政略舉措,并說明其歷史意義”,讓學生根據這一習題加以討論。結果是學生通過自主分析和概括,得出了對隋煬帝這樣的皇帝也要一分為二地看待,他在滅陳統一南北、開運河、創進士、修弛道、與日本東南亞等國的友好往來、鞏固多民族國家,加強中央集權,促進南北經濟交流和中外交往等方面也有不可磨滅的功績。在本題的實踐中,師生互動合作,形成全方位的合作,使課堂氣氛處于和諧、民主、自由、活躍的狀態之中。這樣的習題課堂教學有別于傳統的以講解為主的課堂教學,有封閉走向開放,不在拘泥于某種固定不變的程式。需要指出的是,教師在討論過程中應起的作用,由過去主動地將變成“被動”地聽,然后用寥寥數語在節骨眼上給予啟發、點撥,使學生產生柳暗花明的感覺。師生之間的交流、多向合作也使學生感知了知識,同時使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得到了升華,發揮了學生思路開闊、敏捷靈活、勇于探索的優勢,在思維的撞擊中相互啟悟,相互開拓,也彌補了其貧乏的歷史知識,改變了其傳統的對歷史問題的理解。`

四、深透性

深透性是指引導學生深刻而透徹理解歷史,在透徹理解歷史的基礎上使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培養學生的能力,促進學生各種能力的全面發展。也就是說教師的教學不僅要傳授基本歷史知識,更要“能把一些思想重新綜合為一種完整思想,產生出新的結構和新的思想即是創造思維等能力”(布魯姆語)。如講述洋務運動的一課時,我以1999年的高考題為例,“關于洋務運動的歷史作用,有不同的看法,大致是:(一)主要是積極作用,但也有消極作用;(二)主要是消極作用,但也有積極作用,請按照自己的理解說明你同意哪種看法并闡述理由”。通過分析學生深刻理解了洋務運動,并在教材基礎上得出新的結論,體現在進步性方面:(1)洋務運動反映中國人謀求近代化的道路,體現在軍事、經濟、思想文化、教育等方面,洋務思想得以宣傳,也為西方政治學說及民主思想的傳播提供了條件。(2)洋務運動具有愛國的性質—出于維護民族利益的要求。(3)洋務運動以商戰為主要形式抵制外國侵略。但其消極作用也十分明顯:由清朝政府舉辦,為維護反動統治服務;軍事工業主要是為了鎮壓人民革命,不能為國求強;民用工業是為解決軍事工業的困難,不能為社會求富;在很大程度上被洋人利用控制;經營管理腐敗。甲午中日戰爭證明,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選擇這題主要是變換角度訓練學生,給予學生知識的同時也留給學生思維的空間,透徹理解洋務運動對當時社會的發展以及歷史發展的深刻影響。教師能設計好習題,并有機地貫穿于教學過程中,使學生“聽”和“習”結合,教師的“教”和“查”掛鉤,就能活學活用歷史知識,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促進學生能力的全面發展。這對開闊學生的視野,改善學生學習的方法也是一個有益的啟示。

在復習德國國別史的時候,也可選1999年的三幅德國版圖形成一題,“結合德國本身及歐美大國對德政策的變化,說明各圖形成的原因”。這題主要是培養學生在理解能力上突出整體性。也就是將德國的歷史放在宏觀的歷史大背景之中去理解,去深刻領會其實質,并把握三幅圖之間的相互內在聯系,將相對獨立的知識聯結為整體,使知識系統化,對開拓學生的思路,深刻理解德國發展的歷史,提高歷史的思維能力有很大幫助。

以上兩題不僅命題形式令人耳目一新,而且體現出考查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鮮明意圖,通過講解習題,一朵朵思維的火花會照亮整個課堂,形成討論問題時群情激奮的教學情景,從而使學生的理論思維能力和創新思維的能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培養與發揮。

課堂教學中必須重視歷史習題的訓練,把具體的知識內容和能力培養相聯系,貫穿于教學的各種活動中,做到知識的鞏固和能力培養經常化、方法化。訓練過程中也必須要注意準確性、層次性和有序性、人文性和主體性、深透性,提高學生分析歷史的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