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經營創造企業價值路徑選擇

時間:2022-11-04 03:57:12

導語:環境經營創造企業價值路徑選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環境經營創造企業價值路徑選擇

【摘要】當前,環境保護問題的重要性已經被大多數企業所認可,但是如何進行有效的環境經營、環境經營是否可以提高企業價值仍是企業所關注的問題。文章通過對大陸和臺灣兩家鋼鐵公司的比較分析發現,環境經營可以從經濟效益、顧客價值、知識創造和環境效益四個方面推動企業價值創造。其中,臺灣中鋼的環境經營對經濟效益影響更大,寶鋼的價值創造主要體現在知識創造和環境績效方面。研究結論豐富了環境經營對企業價值創造的路徑研究,同時也為鋼鐵企業的環境經營與價值創造提供了參考。

【關鍵詞】環境經營;價值創造;寶鋼股份;臺灣中鋼

一、引言

隨著環境問題的日趨嚴重和環保意識的不斷覺醒,環境經營已成為企業應對環境問題的主要手段。諸多企業已經認識到僅靠末端治理型的環境策略無法滿足企業提高競爭力的需求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只有積極主動地投身于環境經營實踐,才能在日趨激烈的殘酷競爭中站穩腳跟。環境經營理念由日本最先提出,歷經20多年的不斷探索,環境經營在理論與實踐方面有了極大突破,逐漸成為日本企業經營戰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日本企業開始自覺開展和不斷推進環境經營。我國在環境經營方面的認知起步較晚,自主的環境經營在我國企業中并不常見,大部分企業的環境經營仍需依靠外部制度的壓力,缺少內部“自律”。然而,只有企業自主探索、主動開展環境經營才能從根本上改善當前的“他律”困境,真正使環境經營成為企業經營戰略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企業實施環境經營、創新綠色產品,可以為自身樹立綠色健康的企業形象,獲得綠色消費者的支持;同時,可以實現產品的差異化和異質性,幫助企業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力[1-3]。因此,從理論上論證開展環境經營對企業價值增長的積極作用,探索環境經營創造企業價值的路徑過程,應該是當前實現企業和環境一致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本文將對企業自覺實施環境經營推動價值創造的路徑進行理論分析,并應用大陸和臺灣兩家鋼鐵公司的實際案例來論證和檢驗該觀點,力圖為企業自覺選擇環境經營提供明晰的理論依據。在理論梳理和總結基礎上,通過對比寶鋼股份與臺灣中國鋼鐵公司(以下簡稱中鋼)環境經營的具體做法,分析兩家企業的環境經營在價值創造上的不同路徑選擇,以此為中國企業實施環境經營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二、環境經營創造企業價值的路徑分析

企業自主開展環境經營將從多個層面推動價值創造。首先,金原達夫等[4]曾提出環境經營有三重底線標準,分別為經濟價值標準、顧客價值標準和環境價值標準,即環境經營將從這三個方面推動企業的價值創造;其次,根據現代經營理論,企業經營活動的本質在于知識創造,知識創造會為企業帶來新的技術和產品,進一步帶來更多的經濟價值乃至顧客和環境價值。換句話說,企業的知識創造也是其價值創新的表現之一?,F代企業主動開展環境經營,將從經濟效益、顧客價值、知識創造和環境效益四個方面推動企業的價值創造。(一)經濟效益。經濟效益表現為企業產出與投入之比。投入包括資本或勞動力占用,產出則表現為銷售額、利潤、附加價值等。對于一般企業來說,經營行為同時也是價值的締造行為,企業的經濟價值可以簡單體現在價格、成本和利潤上。因此,為了獲得更高的經濟價值,就要盡量控制產品的單位成本,即在同樣的產出水平上節約資源投入或在相對統一的投入量上增加產出,從產品產出的“開源”和資源投入的“節流”兩個方面增加經濟價值。而企業實施環境經營就是通過對環境的投資減緩環境問題的惡化,并從根本上降低環境成本,一旦環境收益大于環境成本,企業就能獲得明顯的經濟效益。馮巧根和周時羽[5-6]對JD紙業環境成本實務的分析就證明了這一點。同時,Liang和Liu[7]檢驗了2010—2015年中國工業企業的數據后發現,企業的環境經營水平越高,越能加快其在環境管理過程中的經濟性能轉化。Song等[8]也得出了相同結論,即企業環境經營與未來的財務表現有顯著的正相關關系。邁克爾•波特提出的價值鏈思想,使我們意識到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性。他指出,低成本與差異化是企業競爭優勢的源泉。而環境經營帶來的低成本將為企業提供更多的經濟效益和更強的市場競爭力。領先的環境經營意識,更能使企業獲得來自市場的創新補償和先發性優勢,在市場競爭中穩立不敗之地[9]。(二)顧客價值。顧客期待購入一定的商品或服務,并且通過該商品或服務滿足自己的需求,從而獲得所追求的價值。因此,顧客價值應該是由于自身需求的滿足而感知到的效用價值。要締造顧客價值,就要滿足其需求。但是,由于顧客價值很難從理念或實踐任何一方面準確把握,因此金原達夫提出也可以通過對顧客滿意度的調查來測定顧客滿意,間接體現顧客價值。毋庸置疑,經濟效益與顧客價值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通常,低成本、高品質的產品如果能夠創造高的經濟價值,顧客也能從中發現更大的顧客價值。而對環境經營的努力,正是提高產品生產率和資源利用率,降低產品成本的一大舉措。葉志偉和葉陳剛[10]認為環境經營可以滿足消費者綠色消費的需求,有利于企業擴大市場份額,提升市場占有率;可以促進企業更多相關方的支持,形成多贏局面。日本企業通過環境經營增強自身經營優勢的一個原因就在于:通過環境經營規避政府的監管壓力,利用相應的環保政策在合理渠道以合理方式籌集所需資金,開辟新的產業和沖破“綠色”貿易壁壘,從而提高自身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形象[11]。鄭俊敏[12]提出基于市場和效率需求的具有前瞻性的環境經營將提高企業社會聲譽,贏得利益相關者的信賴,并與其建立更加友好和諧的關系。因此,憑借環境經營可以為客戶帶來新的價值,甚至帶來比以往更大的價值,能夠強化產品的差異化,增強企業在市場上的角逐能力。(三)知識創造。知識創造是指企業在生產和管理過程中,應具備的創造新的知識技術并將其擴散和融入到產品、服務及管理中的能力。企業的知識創造就是一種不斷改進創新、傳遞和使用新知識的過程。Lpez-Gamero和Molina-Azorn[13]聯合分析了影響環境經營與企業競爭力的內外部因素發現,主動開展環境經營的企業能夠更加充分地了解自身的內部經驗,不斷加以改進,從而提高他們的組織創新能力和企業競爭力。同時,也有學者提出致力于環境經營的努力可以培育和發展企業的組織能力,其中就包括不斷激發創造革新的能力,這些能力將從內部提升企業的組織效益[14]。此外,環境經營還能激發企業的文化創新,塑造出一種以提高資源利用率,實現經濟、環境與組織績效三者統一協調發展為目標的綠色文化[15]。野中郁次郎和竹內弘高指出,企業經營活動的本質在知識創造,知識創造能為企業帶來新的技術、產品和文化,使企業能夠更廣泛地滿足消費者需求,從而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企業自主開展環境經營,必將促使其為減輕環境負荷產生創新行為,開發創新性的環保技術和綠色產品。環保技術的創新將推動企業資源利用率以及廢棄物再利用率的提升,更可能提高產品的產出率;綠色產品的創新,則能夠創造出更多差異化和異質性的產品,開發出更多的新市場,這種產品獨特性會給企業帶來更大的市場競爭優勢;而綠色文化的創新,又將為其環境經營的進一步實施提供強大的內部支撐力。(四)環境效益環境效益是一種衡量人類的社會活動對環境后果影響的方式。企業開展環境經營,保護環境后,環境功能和環境問題的改善將會為其帶來環境效益。當前,諸多企業都已將環境效益納入企業經營績效的考核標準當中。不少企業通過開展環境經營,貫徹落實“3R”原則,通過生態設計、綠色制造、綠色產品和綠色采購等方法創造環境價值。企業開展環境經營不僅可以減少產業廢棄物的排放,而且可以節約能源,提高資源的循環利用效率,減輕環境資源壓力,促進生態社會的發展[16]。劉國斌和孫雅俊[17]提出日本企業在推行社會責任過程中充分考慮到了環境效益問題,通過采取環境經營戰略保護了生物多樣性,實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創造了巨大的社會環保效益。環境價值不僅歸屬于企業,而且歸屬于諸多的利益相關者。劉愛東等[18]的實證研究發現,企業環境管理體制建設與企業環境效益呈正相關關系。因此,企業開展環境經營必將為企業帶來相應的環境績效,這些環境績效經過合理的披露后還將為企業帶來優良的聲譽和綠色的社會形象,這也是企業價值增值的一部分。綜上所述,企業可以通過環境經營實現在生產和廢棄物處理成本上的削減,以及環保技術、環保產品的創新,強化產品的異質性,從而增加企業的經濟效益、顧客價值和知識創造能力,為自身乃至整個社會帶來環境效益,推動企業的價值創造。

三、環境經營創造企業價值的路徑比較分析

(一)案例選擇。寶鋼是伴隨著改革開放而建立起來的大型鋼鐵公司,歷經多年發展,已成為中國鋼鐵業最有力的名片。寶鋼堅持資源利用效率優先和循環利用“3R”(Reduce、Reuse、Recycle)原則,實現鋼鐵生產全過程的節能減排,積極探索鋼鐵產業的綠色低碳發展。據統計,自寶鋼成立以來,僅高強鋼的銷售量就達到了1418萬噸,這些高強鋼的環保作用幾乎等同于96個九寨溝。寶鋼堅持推進環境經營之路,把該理念上升為企業的經營戰略,通過“綠色產品”“綠色制造”“綠色供應鏈”打造綠色鋼鐵,努力建設綠色環保的鋼鐵產業鏈,為我國鋼鐵企業投身環境經營起到了模范帶頭作用。臺灣中鋼籌建于1971年12月,比寶鋼要大七歲,是臺灣工業發展的基礎,也是臺灣鋼鐵產業的領導者。中鋼秉持鋼鐵是建構循環經濟與低碳社會重要材料的信念,堅持循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2017年,中鋼共完成122項節能專案,減碳效益達12萬噸,制程用水回收率高達98.3%,成為第一個且最大量使用都市污水再生水的企業,大幅降低對原水需求。同年,獲選為道瓊永續指數世界指數成分股并唯一獲評為世界鋼鐵產業領袖,同時獲得臺灣企業永續獎十大永續典范臺灣企業獎,在可持續發展、環境經營及信息披露等方面的成就深受肯定。寶鋼股份與臺灣中鋼是中國鋼鐵行業的兩大龍頭企業,彼此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在環境經營的實踐上也有不同的心得體會和路徑選擇。通過分析兩家企業在環境經營和價值創造上的具體做法與不同路徑,可以進一步探索環境經營對企業價值創造的影響機理,以此為中國鋼鐵企業的價值創新找到新的途徑。(二)寶鋼與中鋼環境經營的做法比較。寶鋼始終堅持“綠色鋼鐵”的信念,堅定可持續發展之路,即在保護環境的同時有效提高財務績效,締造企業價值。而中鋼秉承“持續節能環保及價值創新,成為值得信賴的綠色鋼鐵企業”的企業愿景,同樣積極以環境經營推動企業的價值創造。它們的環境經營不單是為了獲得低成本或是差異化的市場競爭優勢,更在于它們能夠帶動合作伙伴一起做到節能減排、綠色發展。簡單來說,兩家企業環境經營的具體實踐大致可以分為綠色制造、綠色產品和綠色供應鏈三大方面,但細節上又各不相同。1.綠色制造綠色制造是指運用各種管理方法和技藝,在生產流程中實現消耗最小、排出最少、利用最優,實現經濟價值與環境價值的協調統一。寶鋼采用先進工藝,實現從原料選取到生產技術再到回收利用過程的污染物發生量減少,實現清潔生產。原料方面,寶鋼在燒結階段優先選取低硫配礦,其含硫量一般低于0.081%,能夠比其他配礦減少超50%的SO2排放;而在自備電廠發電階段則使用低硫煤,使硫含量指標不斷下降,自原來的1%下降至0.5%,持續減少噸鋼的二氧化硫排放量。技術方面,寶鋼通過先進的鋪底料技術和成熟的脫硝脫硫技藝,在煉鋼過程中嚴格控制原料的含硫量與含氮量,減少產生近半數的煙塵量,大大降低了粉塵濃度;同時,寶鋼通過領先的水處理系統采用按單元分流與串接使用及一水多用等方法,不僅不斷降低廢水排放,而且為之后的污染治理和回收利用創造了條件?;厥绽枚文茉捶矫?,寶鋼通過使用CDQ余熱以及TRT余壓發電,使每噸鋼鐵的能耗比預設值下降25%,同時大規模減少其余污染物排放。臺灣中鋼的綠色生產劃分為對原料、能源、溫室氣體及污染物和水資源等多方面的處理。首先,中鋼出于地理原因對原料的需求幾乎全部來自外部采購。但中鋼在2017年共計使用157.3萬噸再生原物料,其中包括外部廢鋼、船舶廢油、廢水油、廢溚渣、熱軋礦泥及廠內固態殘余物回收等,再生原物料使用占比為6.116%。其次,中鋼在2011年設立了“能源節省委員會”,導入了能源管理系統ISO50001,以達到降低能源成本和推動節能減碳的目的;同時,中鋼還將冶煉制程中產生的副產燃氣,用于制程加熱和汽電共生機組的供應。再次,中鋼不僅通過多項先進工藝降低了溫室氣體及污染物排放,還在溫室氣體排放上制定了專業的溫室氣體盤查系統和溫室氣體管理規定,除了內部稽核外,盤查資料會逐年由第三方驗證單位進行會計之友2011年第6期下FRIENDSOFACCOUNTING友209年第22期環境會計查證。此外,它還會將盤查信息登記在臺灣溫室氣體登錄平臺并披露在每年的社會責任報告書中,符合臺灣的規范。最后,中鋼通過建造廢水處理廠進行水污染的治理和再生水的制造,在節水管理方面亦有不俗表現。2017年中鋼平均每日原水使用量約13.04萬噸,制程用水回收率高達98.3%。2.綠色產品綠色產品指在設計、制造、運輸、使用、回收、再利用和廢棄的全生命周期內節省能源、降低消耗、減少污染物排放,并在改善環境質量和減少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方面有所貢獻的產品。寶鋼采用生命周期評價(LCA)的方法對綠色產品進行研究,積極開發以電工鋼、高強鋼、涂鍍產品及高耐候產品等高效鋼材為代表的“環境友好產品”,減少下游用戶的鋼材使用量,延長鋼材使用壽命,提高社會資源的利用效率。寶鋼還采用嚴格的綠色產品分類方法:第一類是基本型產品(BASE),符合各國的環保法規要求;第二類是優良型產品,它對環境保護的影響中等偏好;第三類是全球領先的尖端型(BEST)產品,他們對環境保護的影響更加優越,運用的都是尖端技術,目標是經濟與環境的共同發展。這些產品廣泛應用于太陽能、核電、風力發電等綠色能源領域,以及汽車、食品包裝、鐵道車廂等領域,為我國建設綠色循環型經濟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做出了巨大貢獻。從2003年起至2015年,寶鋼共計銷售1418萬噸高強度鋼,其碳減排量可媲美96個九寨溝公園。中鋼通過不斷研發創新,創造新的綠色產品。近年來,中鋼持續開發高品級鋼,2017年高品級鋼訂單比率為46.98%。其中具外部節能減碳效益的綠色鋼品訂單有381.4萬噸,可為消費者減碳709.5萬噸。研究顯示,臺灣地區所有馬達效率若能提升1%,每年約可節省10億度用電。而中鋼現已可供應0.35mm厚度全系列電磁鋼片產品,并陸續開發0.25mm、0.20mm、0.15mm等極薄板產品,這將對電機用品節能減碳有極大助益。除此之外,中鋼還建立了完善的碳足跡排查和生命周期評估體系,該體系制度嚴密且會持續將碳足跡等相關信息披露給下游顧客等利益相關者。中鋼自2002年起出版環境報告書,其后陸續出版的報告書范疇逐漸擴及可持續發展和企業社會責任各個層面,全面提升了信息的可及性與透明度。3.綠色供應鏈寶鋼踐行環境經營,將低碳環保、可持續的理念延伸到原料、設備采購等供應鏈的各個環節。憑借一系列關于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的采購政策,寶鋼著力向價值鏈上下游的各企業傳遞環境經營理念,指引供應商綠色清潔生產,追求經濟績效、環境績效和社會績效的統一發展,并和其一起為綠色供應鏈添磚加瓦。寶鋼堅持要求其供應商滿足一定的環境認證。一旦有新的供應商想要加入,首先就要通過ISO14001環境認證。而在船舶承運上,寶鋼要求船舶承運商必須通過ISM/NSM認證,或其船只必須由擁有ISM/NSM認證的公司管理。其中,所有的重點船舶承運商都滿足ISM/NSM體系認證。此外,寶鋼還會關注不同行業的不同環保要求,識別所采購物品的綠色屬性,進行相應的評估來減輕管理難度。中鋼是用鋼產業的上游廠商,扮演著開發并擴大綠色鋼品供應、帶動綠色供應鏈發展的重要推手一角。中鋼的供應鏈管理分為設備物料采購管理、運輸供應商管理、保全人員管理及協力廠商管理。在運輸供應商管理方面,中鋼有著嚴格的安全管理和環保要求。除了新造的船舶需要注重節能環保設計外,航行中還需多采用經濟航速航行以大幅減少耗油量及碳排放量;在內陸運輸方面,要求運輸供應商參與并通過OHSAS18001驗證,以降低災害風險和維護環境永續。為完善協力廠商管理,中鋼自1980年起就制定了協力廠商管理要點,其中包含公司治理、環境及社會等方面。此外,中鋼還極力推進用鋼產業升級。中鋼自2006年起推動第一波產業升級工作,歷經逾10年的耕耘,籌組了16個用鋼產業研發聯盟,邀集了66家廠家、8個學研單位,共同完成13項科專計劃,成功開發出許多高品級鋼材,取代進口不易且昂貴的鋼材,更以創新前瞻的應用技術串聯產業鏈,帶來新的附加價值。(三)寶鋼與中鋼環境經營的結果比較。本文根據寶鋼和中鋼的企業年報、可持續發展報告和社會責任報告,手工收集了2008—2017年兩企業十年間的經濟效益、顧客價值、知識創造和環境績效數據。其中,經濟績效數據用資產收益率ROA表示,顧客價值數據以顧客滿意度為標準,知識創造由企業年申報專利數反映。有學者指出企業自覺實施環境經營能更有效地改進和轉換內部經驗,提高創新能力[13],企業當年專利數的申報則是其創新能力的直觀體現。環境績效數據以噸鋼二氧化硫排放水平來衡量,由于寶鋼和中鋼在環境經營的過程中都十分注重綠色生產,重視對原料的脫硫脫硝,因此噸鋼二氧化硫的排放水平應能較好反映出當年的企業環境績效。在寶鋼與中鋼的經濟效益對比(圖1)中可以看到,兩企業在2008—2012年間的經濟效益曲線趨勢一致,然而自2012年開始,大陸地區因“十二五”規劃開始大力整治環境問題,加之歐債危機影響,導致鋼價下滑,煤鐵現貨價格下跌,寶鋼與中鋼的資產收益率因此逐年下降,寶鋼更在2015年的時候跌到了歷年來的低谷。同時,由于全球經濟持續疲弱,鋼鐵市場蕭條、需求不振,臺灣中鋼在2015年也未能幸免地迎來了資產報酬率的下跌。之后,雙方都在勉力尋求新的發展。寶鋼于2016年和武鋼合并,加上當年全球經濟穩定以及鋼鐵需求復生,寶鋼的資產報酬率一躍而上超過中鋼,并逐漸將其甩在身后。然而,就長期來看,中鋼的環境經營為其帶來的經濟績效還是要略好一些,其價值增值主要表現在經濟效益方面。圖1寶鋼與中鋼的經濟效益對比寶鋼與中鋼的顧客價值對比如圖2所示,兩指標的趨勢幾乎相同,然而寶鋼的總體客戶滿意度遠高于中鋼,這表明寶鋼通過環境經營在客戶價值上的提升強于中鋼。這可能與它遵循可持續的客戶服務理念、積極跟進國內外法規變化和用戶綠色需求發展、不斷完善綠色產品體系建設有關。根據調查,中鋼的內外銷最不滿意因素為產品的價格,并非產品質量。這表明,環境經營對兩家企業的顧客價值提升并不明顯。圖3顯示了寶鋼與中鋼的創新能力對比,寶鋼在當年專利申請量的絕對值上明顯高于中鋼,這是由兩家企業的規模不同及對研發投入的不同所導致的。據筆者統計,寶鋼的企業總資產約為中鋼的三倍,其每年的研發投入也為中鋼的2~3倍,因此在專利申請量上遠超不足為奇。但進一步看,可以發現中鋼的創新能力始終穩步上升,而寶鋼卻因受經濟影響減緩了專利水平的提升,直至2016年才有了大幅回升。就穩定程度來看,中鋼專利技術發展水平的穩定性要強于寶鋼;但從數量上看,寶鋼的專利申請量在總體穩定的基礎上有著跳躍式增長,顯然寶鋼的環境經營對其知識創造能力的提升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最后,筆者對比了寶鋼和中鋼的環境績效數據(圖4)。從圖中可以看出,寶鋼和中鋼的噸鋼二氧化硫排放量均逐年下降,但寶鋼的下降幅度較大,以前兩年為甚,中鋼則保持穩步下降,其環境績效明顯低于寶鋼。顯然,寶鋼的環境經營為其在環境價值方面的提高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四、結論與建議本文通過梳理環境經營創造企業價值的四條路徑,對比分析了寶鋼股份與臺灣中鋼在環境經營實踐過程中的不同做法與結果,證明了環境經營對企業價值創造的路徑影響具有差異性。主要表現為:第一,由于外部經濟環境的影響導致寶鋼與中鋼的經濟效益在這十年間有過多次波動,雖然當前寶鋼已經尋找到了新的突破大步向前,增速遠超中鋼,但顯然中鋼在經濟績效上的表現更勝一籌。第二,寶鋼與中鋼的顧客滿意度始終維持在穩定水平,表明環境經營對顧客價值的影響在這兩家企業上均不明顯。第三,中鋼的專利申請量始終保持平穩且緩慢增長,而寶鋼的專利申請量在穩定的基礎上呈現跳躍式增長,顯然寶鋼在創新能力的提升上要高于中鋼。第四,寶鋼的環境績效水平也顯著高于中鋼。因此,中鋼的環境經營為其帶來的價值創造主要集中在經濟效益方面,寶鋼的環境經營則從知識創造和環境績效兩個方面推動其價值增值。雖然寶鋼股份整體上表現十分突出,但其經濟效益的不穩定卻難以讓人忽視;而中鋼雖然在創新能力與環境績效的表現上略弱于寶鋼,但其環境信息的披露水平之高令人咂舌。中鋼自2002年起對外公布環境報告書,之后該報告書的內容逐步擴展至企業社會責任和可持續發展等方面。除此之外,還主動按照全球可持續發展協會的指引報告編寫社會責任報告,并建構了完整的企業社會責任專區網頁來提升信息的透明度與完整性和收集各界反饋,以此改善報告內涵及呈現方式。本文依據對寶鋼和中鋼的比較分析,提出了兩點建議:一是應加快鋼鐵生產從傳統到智能的轉型,在鋼鐵產能發展遭遇天花板之際,只有依靠高質化、差異化及價值創新才可能勝出。從高產到高質,從生產到銷售實現自動化和智能化,同時開源節流,提升下游產業鏈活力,才是提升核心競爭力,拯救傳統制造業的法寶。二是重視環境管理體系和制度建設,即通過建立環境管理委員會和制定完善的環境管理、信息披露制度等手段,加強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為有效滿足內部管理要求和外部信息需求提供制度支撐,推動企業環境經營及信息披露工作的開展。

作者:張長江 施宇寧 劉啟群 單位:南京工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