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共享管理會計信息化體系的構建

時間:2022-12-01 11:02:56

導語:財務共享管理會計信息化體系的構建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財務共享管理會計信息化體系的構建

一、財務共享管理會計信息化的主要內容和特征

企業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從生產到經營都面臨著方方面面的挑戰。有的公司有比較強的預見性,及時發現了會計在管理方面存在的各種問題,同時針對這些問題不斷的進行改善,想要借助于管理會計、發展會計的管理體系的建立來解決上面提到的諸多問題。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財務共享服務應運而生,適時的為管理會計信息化體系的建立提供了幫助。(一)財務共享和管理會計信息化的主要內容。所謂財務共享實際上就是一種新型的管理模式,主要就是企業以自己的財務業務處理作為基礎,為公司的信息使用者提供的較為高效的管理模式。此項服務對于企業辦事效率的提升有著顯著的效果,同時也能夠有效地進行企業運作成本的降低。隨著企業財務共享服務的不斷發展和完善,企業的財務流程也趨向一體化,公司的基層人員得到優化配置,直接替代了以前基礎性的業務。作為財務共享時代的財務人員,需要以財務共享技術作為指導,不斷提升自身業務能力的同時,還要注重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和溝通能力的提高。我國的財務共享服務還處于蓬勃發展當中,如此重要的財務管理模式也為會計管理信息化的發展提供了非常大的技術方面的支持。管理會計與傳統會計不同,前者主要是借助于對企業數據的分析為企業內部的決策主體服務,而且非常方便。管理會計屬于朝陽產業,正在蓬勃發展,不僅關系到企業對未來的預測,也關系著當下的數據分析。我國的管理會計發展已經有了一定的成果,在大數據時代,信息化技術在管理會計中進行應用,有助于管理會計更好的發展。(二)財務共享和管理會計信息化的主要特征。財務共享服務有著非常明顯的特征,共享性強、準確性高,而且非常的透明化。這些特征促使財務共享與管理會計信息化更好的融合。管理會計在信息化技術的背景下,也有著非常明顯的特點,主要就是廣泛性和信息的多元化。

二、基于財務共享的管理會計信息化體系構建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企業本身的重視程度不夠。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促使會計電算化的應用愈加的廣泛,越來越多的被應用到企業的日常經營當中。會計信息化又是一個新興的領域,很多企業內部沒有足夠的認識。企業的決策者對于財會人員的工作一般只是關注工作的結果,不太重視工作的過程,所以企業會重點研發會計電算化,但是卻忽略了會計信息化。企業對于會計信息化的發展沒有明確的思路。(二)現有的構建基礎比較薄弱。相比較而言,我國在會計信息化的發展上起步比較晚,同時企業對于這方面的認識沒有得到提升,無論是技術還是人員的配備都沒有及時跟上,現行的業務缺乏與之相匹配的先進技術,因此影響了有效增益的能力。最簡單的例子就是企業進行了新型設備和技術工具的購買,但是這些設備和技術卻并沒有被及時地應用到工作流程當中,即使被使用了,也基本都是較為形式化的,為了用而用,沒有真正發揮其作用,沒有很好地進行效能的轉化。與信息技術和會計信息技術的發展相比較,管理會計的發展就更遲緩了,管理會計原本就是企業在金融管理方面的新興工具,具有非常強的前瞻性和高效能,但是就目前的情況而言,即使在那些規模型的企業當中,其整體的管理模塊中體現得也不是很明顯,管理會計的優勢沒有被發揮出來,資源沒有得到優化調動,沒有形成高效的財會管理模式,那些在這個方面還沒有認知的企業就更是形同虛設了。(三)會計信息化的應用模塊沒有得到整合和應用。在傳統的會計信息化系統當中,管理模塊比較多,但是都是較為單一的,比如預算、供應鏈、生產成本、人力資源、資產管理等各方面都有自己的管理模塊。這些單一的模塊結構特性明顯,既簡單又煩,可以從基層和基礎性工作出發,不斷的進行完善。管理會計工作卻不是單一存在的,它貫穿于整個生產經營過程,因此,管理會計的信息化建設也需要一個完整的工作流程,要突出整體性,這就要將各個單一的模塊進行整合和銜接,然后再應用,基礎模塊還是比較容易進行建立的,使用也方便,但是缺點就是不能與會計工作形成統一性,沒有有效的進行結合,雖然在個別的方面實現了所謂的信息化,但是畢竟還不是一個完整的一體化平臺,不能與企業生產經營的整個流程相協調,所以可觀的規模效應、期待中的效率是不會出現在初級的運行環境當中的。(四)專業人才較為匱乏,現有人員的素質有待提升。管理會計信息化的發展需要會計信息化的專業人才,現如今,我國的會計人才還是停留在傳統的人才需求的標準當中,實際操作的能力雖然很豐富,但是對于新興的理論知識卻了解不多,計算機操作和軟件操作的能力不強。很多企業也不太重視這方面人才的培養,很少組織員工進行會計信息化的培訓和學習,財會人員本身又比較忙,幾乎沒有時間和精力對信息化技術進行系統的了解,更不用說去進行實際的操作了。因此,財會工作人員知識層面單一、信息化工作技能不強、操作技能單一的現狀直接影響了企業管理會計信息化體系構建的速度,對企業的長遠發展也是有影響的。

三、基于財務共享的管理會計信息化體系的構建策略

(一)企業要有正確的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的理念。企業的發展首先要有總體的發展規劃,在發展的過程中要循序漸進地進行,每一項管理和發展上的變革,都需要企業決策者、管理者、全體員工的共同參與,更要以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作為出發點,以企業現有的先進技術為依托。企業建立財務共享中心,就是企業經營模式的重要改革,也是企業生產發展的必然趨勢。企業需要在自身特色的基礎上進行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建立,要有科學的管理會計理念和信息化管理理念,這是財務共享中心發揮成效的關鍵。企業內部應該經常組織會計信息化管理的相關知識的培訓和學習,不斷的推進管理會計信息化體系的建立。(二)進行企業財務機制和管理崗位的優化,注重會計信息化人才的培養。企業的管理會計信息化體系的構建,需要進行企業財務人員能力的轉化,核算型人才已經不能適應信息化建設的需要了,需要培養管理型人才。企業文化的構成當中,財務機制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需要以財務共享服務中心作為標準,對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每一個系統進行規范,不斷完善。企業在相關方面的管理崗位也要加強監督,進一步優化升級,這樣才能適應管理會計信息化的建設的需要。此外,企業在會計信息化系統的維修方面也需要相應的人才,企業也需要對這方面的人才加以重視,要進行重點的培養和選拔。企業還需要對管理會計的崗位進行明確,要制定相應的完善的激勵機制,這樣能夠更好地促進員工進行學習和自我的技能提升。(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全球的互聯網應用技術不斷的發展,新興的技術和理念不斷的被提出和應用,云計算、大數據,技術路線的調整快速便捷,投放和應用的效果明顯。加強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共享體系之下,大數據是管理會計信息化體系構建的重要支持,管理會計發展的一個重要的趨勢就是大數據的應用。管理會計中進行大數據的應用主要需要涉及兩個大方面的內容,一個是數據處理平臺的引進問題。財務的共享服務構造的環境當中,管理會計在開展工作當中需要全面的分析不同的財務信息和業務信息,將得到的最為真實的決策數據提供給企業的決策者。在此情況下,就需要進行數據處理平臺的引進,此類平臺的框架結構主要就是分布式系統,對于超大數據流都能夠進行計算和儲存。這樣的數據平臺能夠幫助管理會計進行信息的儲存和管理,有效地實施會計信息化。另一個方面就是管理會計數據的深度挖掘問題。管理會計的信息化得以實現,涉及到的信息流是非常多的,信息流當中的每一類數據都有著相互的使用關系。利用大數據技術的挖掘技術,能夠深度挖掘管理會計數據的相關信息,比如目標信息、時間信息等。加強云計算的應用。財務共享模式下的管理會計信息化的體系構建同樣需要云計算的支持。對于管理會計信息化進程實現過程中應用到的云計算主要有三種類型,分別是SaaS模式、LaaS模式和PaaS模式。第一種模式是供應商向服務器集群軟件之后,企業的管理會計結合需要下載相關軟件,軟件的使用可以使用也可以是購買。企業管理會計在使用這一模式的時候有充分的自主權,受到的時空限制少,工作效率高。第二種模式主要是管理硬件資源,管理會計工作開展要以基礎設施服務為基礎,第二種模式是將涉及到的核心內容存儲在一個虛擬的平臺,管理會計在這其中進行合適的服務器的選擇,然后進行資源的搜索,接著儲存數據,最后分析計算,從而形成詳細的財務數據表。最后一種模式是第一種模式發展而來的,不同之處在于這種模式將云計算平臺當成服務,剩下的功能都是一樣的。(四)不斷完善和升級會計信息化系統的安全防護。互聯網平臺為基礎的財務共享本身就有很嚴重的安全隱患,共享平臺上運行的信息和數據如何才能保證其安全是一個重要的問題,這是平臺能夠長久平穩運行的關鍵和前提。財務共享平臺在大數據平臺和互聯網平臺基礎上建立的,主要就是完成對企業財務工作的支持,平臺運行需要專業的技術和相應的條件,但是這也使得平臺的相關環節很容易被利用和破壞,所以需要從安全性角度加強整合系統的安全性。一方面加強工作人員登錄訪問數據的權限管理,另一方面要加強安全管理技術的應用,最后就是做好風險識別,做好監控和防范。

會計信息化不斷發展,需要進行完善的管理會計信息化系統的建設,但是在此過程中確實還存在不少的問題需要解決。為了這些問題得以解決,信息化系統得到構建,需要在專業人才、系統軟硬件配置、操作流程等多個方面進行不斷的研究,使得系統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得到切實的加強。

參考文獻:

[1]胡悅.基于財務共享的管理會計信息化體系構建探討[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20.(01).218-219

[2]孫霄.基于財務共享對促進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的研究[J].商業會計.2019.(07).163-164

[3]劉雄.探討財務共享服務下管理會計信息化有效實施策略[J].商場現代化.2018(20):124-126

作者:秦玉雋 單位:遼寧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學院遼寧政法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