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藝術教育下設計素描教學思考

時間:2022-02-17 02:42:03

導語:現代藝術教育下設計素描教學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現代藝術教育下設計素描教學思考

現代藝術教育和傳統教育的優劣不言而喻,我國學者張仁貴先生就通過許多教育學家提出的觀點作出過如下總結:“傳統教學強調知識的量,學習的結果,記憶和學會,被動接受知識授之以點,信息的單向傳遞,教師的教法;現代教育強調知識的質,學習的過程,思維和會學,主動獲取知識,授之以線,信息的雙向交流,師生合作方法。”[1]我們怎樣立足專業的特殊性,將現代教育理念應用其中呢?這也是大學創新型人才培養和高中應試型培養的最大區別之處。通過藝術聯考進入到大學院校的考生,在考前教育階段,進行的都是單一的訓練模式,只是技術的訓練,對自然的復制,學生將會掌握各種熟練的繪畫方法,只是單純的技法,不需要任何的藝術思考和藝術美的熏陶。這些學生就好似工業化生產鏈上的商品,用著同樣的配方、材料,貼上一樣的商品標簽,打上同樣惡劣的烙印。而設計素描課程是藝術設計課程體系的基礎課程,是學生創新思維的開始。這樣就要求課程不能延續同一、機械的方法去培養學生,來設置課程。所以,結合中國藝術教育現狀和本人四年從事設計素描課程的實踐,筆者認為,可以思考以下幾個方面,來對設計素描課程進行教學改革。

一、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體驗多元化的藝術感受

設計素描作為新生入學的第一門專業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將開啟設計類的學生在大學學習的一個全新的藝術平臺,一個更廣闊的藝術視野。美國艾爾法特大學美術學院的基礎教學部就指出:“基礎部的任務就是讓學生重新變得感情豐富、敏銳,提高他們的想象力,精神上的承受能力,最初思維深度、研究能力;學會分析,運用綜合信息,學會如何去觀察周圍的實物。”[2]我們還是可以從瓶罐開始,學生面對高考時熟悉的瓶罐,自然而然地會機械的臨摹復制,這個時候教師就應該引導他們,要求他們——設計瓶罐。“藝術中對對象的認知過程包括感覺、聽覺、視覺、觸覺、味覺、和通覺各個方面”。[3]第一,觀察方法的不同,我們不僅可以觀察瓶罐,還可以觸摸其肌理,感受其質感,全方位的的調動學生對熟悉的物體的新的感受,要學生像新生的嬰兒般重新看待周圍的事物。這樣你就有了全新的觀察方式,該物體的任何方面都可以成為我們設計需要的部分。第二,表現方式的不同,保羅•克利就曾說過,“對藝術家而言,痛自然的對話一直以來都是創作的必然之路。藝術家是人類,他同時也是自然,是自然界的一部分”。[4]在生活中,就應該時刻觀察自然,讓自然的任何一刻一時的感受都變得敏感,多元。最后,自然的任何部分都可以成為我們要表現的元素,展現在自己的畫面上,這就不是簡單的復制了。逐漸,學生對瓶罐變得不再無聊,他們從熟悉的瓶罐中提煉出以前未表現過的形態,每一個點、每一根線、每一塊不同的面,這樣的思維逐漸與設計趨同,設計的學習不是復制,它應該更寬泛更復雜。

二、教師在教學中授與學生豐富的藝術形式

縱觀藝術史長河,各種流派洋洋大觀,而學生們在考前培訓階段,了解的大師和藝術流派卻寥寥無幾。專注于技術的培養導致了學生的審美模式變得單一,甚至是固執,認為只有畫得像才是唯一的藝術審美。所以傳授學生多元豐富的藝術形式就變得尤為重要。可以介紹“立體派“及其代表人物畢加索,觀摩其作品《亞威農少女》等一系列“分析的立體主義”階段的作品,它提示學生表現物體可以從各個角度表現,特別到立體主義后期,用拼貼的方式來表現物體,更大的觸動了學生只能“畫”的方法來表現客觀物象的局限。還可以介紹“抽象主義“,從蒙德里安《樹的系列》,介紹藝術家如何把一棵具象的數經過內心情感的表達需要,通過畫面線的抽離,逐漸講具象的樹表現為抽象的線的元素的過程。

三、學生在課程學習中潛移默化的新的轉變

學生在通過對工具的探索、不同構圖的表現、具象和抽象的表現,逐漸發現藝術的表現原來如此豐富。這也是現代教育理念在具體實踐教學中的必然體現,學生從被動的接客觀物象的形狀、明暗、色彩等,轉換為主動的去探索形態的特征、肌理的不同,畫面構成的方式的越來越豐富,學生慢慢發現——原來素描不僅是畫好一個蘋果,更是一種記錄,記錄不同時刻不同心情下對同一個物體的感受,更像記錄下一種心情,一種狀態。慢慢地,學生逐漸從固執的、單一的藝術審美空間走出,走到越來越寬闊的藝術世界,慢慢地,擁有了獨立的思考能力,不再將技術作為唯一的學習目的。開始擁現代藝術教育的基本能力,舉一反三的能力,沒有唯一答案的能力。

四、結語

法國大文豪雨果曾說,“科學是我們,藝術是我”。這樣的描述準確的傳遞了藝術教育的根本。馬克思的見解更是深刻,“你贊美大自然悅人心目的千變萬化和無盡的豐富寶藏,你們并不要求玫瑰花和紫羅蘭散發同樣的芳香,但你們為什么卻要求世界上最豐富的東西——精神只能存在形式呢。科學趨同,藝術求異,正是藝術生命之所在。[5]在現代藝術教育如此多元、包容的環境下,我們更應該大膽的去做有利于藝術教育發展的更多的探索,不停止、不停歇。

作者:徐俏楠 單位:湖南文理學院美術學院

注釋:

[1]《美術教育學》程明太著鄧福星主編黑龍江美術出版社2000年

[2]《語言與邊界美國艾爾法特大學美術學院》陳小文著人民美術出版社2003年

[3]《藝術心理學新論》呂景云朱豐順著文化藝術出版社1999年

[4]《包豪斯大師和學生們》2006年7月第7期藝術與設計出版社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