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職業藝術教育的前景思索

時間:2022-02-27 04:33:00

導語:高校職業藝術教育的前景思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職業藝術教育的前景思索

高等職業藝術教育是高等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高等職業藝術教育從不同的層面發生了新的變化,高等職業藝術教育資源的優化組合和教育質量的不斷提高,這使其自身的內容更加豐富,由高等職業藝術教育體系的建立、結構的不斷合理完善,向具有明顯特色的教育體系邁進。

一、高等職業藝術教育的發展現狀

中國高等職業藝術教育隨著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而不斷壯大,中專升格的高等職業藝術教育為高等職業藝術教育的發展提供了發展的空間。中國人口眾多經濟落后,高等院校的數量、規模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還不能滿足同齡學生讀書的需求;所以,中國高等職業藝術教育的發展空間廣闊,生源十分豐富。據教育部2005年7月27日公布的2004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04年全國共招收普通本科、高職(??疲W生447.34萬人,比上年增加65.17萬人,增長17.05%,其中本科招生209.92萬人,高職(專科)招生237.43萬人。普通本科、高職(??疲┰谛I?333.50萬人,比上年增加224.93萬人,增長20.29%,其中本科在校生737.84萬人,高職(??疲┰谛I?95.65萬人。

高等教育資源擴大,校均規模增加。2004年全國共有普通、成人高等學校2236所,其中普通高校1731所,比上年增加179所。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684所,高職(專科)院校1047所。全國共有研究生培養單位769個,比上年增加49個。普通高校校均規模(全日制本??圃谛I┯缮夏甑?143人增加到7704人,其中本科院校由上年的11662人增加到13561人,高職(專科)院校由上年的2893人增加到3209人。(2004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2005-5-23)但是在蓬勃發展的大好形勢下,中國高等職業藝術教育的發展受到升格前中師、中專的管理體制和管理理念的制約,不能適應高等藝術教育的時代要求,造成高等職業藝術教育和高等藝術教育質量上的巨大差距,更重要的是對其差異認識不足,即便有所認識,但缺乏相對應的措施,導致其社會信譽度降低,招生數量滑坡和生源質量下降。在實際教學中沒有認真分析和研究如何使“低分進入,高質量培養”的理念和方法。

調查數據顯示,許多高等職業藝術教育所面臨的問題是:學校升格了,辦學層次沒有提高,師資隊伍的整體水平沒有提高,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師的學歷結構偏低

近年來,升格的高等職業學院藝術學科大多數沒有達到教育部在《關于加強高職(高專)院校師資隊伍建設的意見》中提出“到2005年,獲得研究生學歷或碩士以上學位的教師應基本達到專任教師總數的35%”的要求。教師學歷層次整體水平偏低,具有博士學位和碩士學位的教師嚴重缺乏,遠遠低于高職院校中的其他學科。

(二)“雙師”素質教師偏少,專業教師來源渠道單一

高職院校藝術學科離《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中對“雙師”素質教師的合格標準要求的比例50%還有很大的差距。許多教師長期以來在中專學校養成了養尊處優的習慣,不能適應高等院校的教學、科研等運作規律,沒有形成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習慣,對一些不能達到高校教師水平和基本素質的教師,沒有采取相應的措施。

(三)對高等藝術教育認識不足

學校升格后,許多藝術學科的教師由于缺乏高等藝術教育的經驗,不能適應高考生源入學后對于知識需求,在教學上仍然存在著中考入學生源的陳舊的教學方法,造成了教與學的尖銳矛盾。

(四)缺乏教學實踐經驗交流平臺和科學研究的氛圍,導致課程設置不合理

在課程設置中,既缺乏普通高等藝術教育的嚴謹,又脫離職業藝術教育的特點,表現在理論和實踐脫節,基礎知識不扎實。例如,近期由部分院校藝術學科教師編寫的美術教材,明確劃分了美術科課程的教學內容和課時量?!对O計素描》規定了課時量為84節,在第五章中自然形訓練規定為24課時,包括:第一節人物、動物結構訓練,其中又分“人物頭像”、“人體寫生”、“動物寫生”三個部分;第二節風景寫生訓練;第三節肌理構成訓練(細節)。按照高職院校藝術學科專業課時每周不超過10-12節的規定,這一章復雜的教學內容,在24節課內是不可能完成的。

在近幾年的高等職業藝術教學實踐中可以看出,高等職業藝術教育不具備本科藝術教育的文化藝術積淀,表現為教學過程和教學環節不完整,出現了高等職業美術學科的畢業生不能完成一幅簡單的頭像寫生等的情況。學生進入高等院校后既沒有享受到專業藝術教育的精髓,同時也沒有保持原有中專的基礎教學傳統。在學科建設中,一味追求“數字”上的達標,這使職業藝術教育的實訓和實操性特點成為一種形式。由此可以看出,教材編寫者沒有認真研究藝術教學的規律,缺乏高等藝術教育的經驗,對職業藝術教育認識極為模糊。

縱觀中國高等藝術教育整體發展態勢,高等職業藝術教育處于弱勢地位,弱勢群體的自卑和不自信,勢必造成發展理念的滯后。在強大的市場壓力下,高等職業藝術教育由于缺乏高等藝術教育的經驗和對辦學定位、市場規律深入的研究,往往在師資隊伍建設不足的情況下,步高等藝術教育強勢專業的后塵。新開專業由于準備不足,對高等職業藝術教育缺乏足夠的信心,必然造成辦學效果不理想,從而使教師和系部管理者之間失去信任,使藝術專業學生在和本科院校藝術專業教育的橫向比較中,失去對本校藝術教育資源的信任,形成教學管理上的混亂和教學過程中硬件和軟件的脫節,使高等職業藝術教育失信于學生、失信于社會,即使面對十分豐富的生源,也缺乏吸引力和凝聚力。

由于起點和層次較低,舊的模式和體系過于龐大和根深蒂固,高等職業藝術學科很難在短期內發生質的飛躍。雖然高職院校對藝術學科建設投入大量的資金,推行大力引進高層次人才等建設性的舉措,但由于藝術學科主體薄弱,所投入的資金不能在短期內產生效益;高層次人才由于勢單力薄,在短期內很難發揮較大的作用。

二、高等職業藝術教育人才資源的優化整合

高等職業藝術教育要承擔起培養高級人才的重任,首先要優化藝術教育管理隊伍和師資資源,建立培養合格高等職業藝術人才的辦學理念和科學定位,建立高等職業藝術教育的新理念和創新意識,用新的眼光重新審視和認識高等職業藝術教育現象,重新把握和建構新的高等職業藝術教育體系,以新的方式重新組織和拓展教育教學活動。在辦學的各個環節都體現時代精神,按照現代高等職業藝術教育發展規律和要求,改造原有的辦學思路、教育教學思想和人才培養模式,以確保高等藝術職業教育的發展目標的實現。

中國高等職業學院的藝術學科的發展急需建立科學合理的人才體系,建立一支較為成熟的、具有時代前瞻性的職業藝術教育管理體系和優質的教學隊伍,在高等藝術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中,不斷探索和研究職業藝術教育的課程設置、教學方法。高等職業藝術教育發展的關鍵是要配備藝術修養高、具有藝術教育前瞻性的高水平人才,并實現其對高等職業藝術教育的管理。要把國際交流與合作視為學科發展、提高教育水平、拓寬學生知識面的重要途徑,圍繞職業藝術教育的中心與培養目標,整合國際資源,吸取符合中國國情的國際教育經驗和人才培養經驗,造就符合中國市場需求的信息時代的藝術人才。

此外,我們還應學習國外高等藝術教育早已形成了合理的科學而規范的教授、專家治校模式;學習國際高等職業藝術教育教學上形成的合理健全的管理體系和學生學習、教師教學質量評估和考核體系,保證教學質量。通過高等職業藝術學科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提高中國高等職業藝術教育管理層的水平,促使其人才合理配置,在藝術教育的現實中,從高等職業藝術教育的發展規律中,在對國內外高等職業藝術教育的比較研究中,深刻體會藝術學科發展的前瞻性、藝術學科的管理水平與藝術家的學術水平、藝術家的學歷、經歷和修養等各方面之間有至關重要的聯系。

高等職業藝術院校生存的根本是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關注學校管理運轉機制、就業率和聲望等,以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高等職業藝術教育的發展,是實現高等藝術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多樣化,實現現代高等藝術教育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直接為社會服務的完整功能。

高等職業藝術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高級藝術應用型人才,而人才培養的質量是衡量一所學校藝術學科辦學水平的最重要的標志。高等職業的藝術人才培養工作正面臨來自國際、國內高等藝術教育的嚴峻挑戰。

國際上,藝術與科學、藝術與信息技術、藝術與經濟發展的一體化、國際化的發展趨勢,都給中國高等職業藝術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帶來了一系列沖擊。從國內情況看,高等藝術教育向職業藝術教育的飛速轉化的趨勢,直接擠壓和制約著高等職業藝術教育的發展。一大批中國高等本科院校藝術學科向實用型藝術人才培養模式轉變,這一批優質生源在優質師資隊伍和良好的辦學條件下培養的實用性藝術人才,直接影響著高等職業院校的專科畢業生的就業。高等院校藝術學科的戰略性教學結構調整,加快了高等職業院校的藝術學科對人才培養模式適應性調整的步伐。

高等職業藝術教育的辦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拉近高職藝術教育與高等藝術教育在就業率方面存在的距離,使高等職業藝術教育的地位進一步上升到和普通高等藝術教育的高度。高等藝術職業教育要堅持以實操性和應用型藝術人才為培養目標,培養藝術與社會、藝術與生活、藝術與科技緊密結合的專業藝術人才,使他們不僅僅是藝術家,更重要的是他們具有一專多能的藝術技能與技術,從而成為既有較高的藝術素養又有過硬的實際技能,畢業后走出校門能立即進入工作狀態的實用型、操作型藝術人才。這正是高等藝術職業教育的特點和優勢。

突破一個舊的理念和模式是痛苦的,建立一個新的教學理念和模式需要付出幾代人的艱辛,百年樹人用現代人的觀念來認識,時間太久,社會的進步必然需要高等職業教育的飛速發展,舊的理念和模式遲早要打破,來得越快,新的機制建立的越早,越能把自己的行業做大做強;否則只能徘徊和停滯不前。所以,高等職業藝術教育要想飛速發展,首先要從藝術學科管理崗位上進行優質資源置換,發揮高層次人才的作用。

引進人才和重用人才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發揮專業帶頭人的作用非常重要,一些新升格的高等職業學院藝術學科,把引進高層次人才作為應付教育部門評估的重要指標,并沒有把高層次人才作為高等職業教育的藝術學科跨躍式發展的重要因素來看待。因此,高等職業藝術教育的發展關鍵在于職業院校的領導層,從思想上確立新的教育理念,抓住機遇,敢于開拓前進迎接挑戰。

三、構建高等職業藝術教育的質量體系與人才培養模式

高等職業藝術教育的職業針對性,教育內容的產業性和辦學過程的社會性,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高等職業藝術教育所培養的人才應當具有層次的高等性、知識能力的職業性、人才類型的技術性,產、學、研結合,藝術與行業、企業建立密切的合作伙伴關系,建立健全產、學、研合作教育機制,這是辦好高等職業藝術教育的必然要求。

在市場經濟日益激烈競爭的今天,企業在選擇人才時不會考慮錄用后的再培養,企業需要所選人才一經錄用立即能進入工作狀態,立即產生經濟效益,這就是說市場要求高等職業藝術教育培養出的學生每一個都是合格的人才,否則一出校門,就會被社會淘汰。

目前,中國廣州、深圳等大中城市對于職業藝術人才需求量在逐年遞增,企業要求的是能出產品的實用性藝術人才。但是,人才層次的高等性顯得不足。據筆者2006年在廣州一些設計企業的調查顯示,許多院校培養的設計型人才企業適應性能力不強,在企業中不具有實際設計工作經驗,不能進行獨立設計。在對畢業生的實際調查中了解到,畢業生普遍認為在高校中對藝術設計的人文、科技知識掌握不夠,許多新的科技材料在大學沒有接觸過,所以不能把設計的文化性和科學技術性協調統一起來。大學畢業生只有在企業經過幾年的艱苦鍛煉后,才真正能適應社會需求。

一些設計公司的經理認為,畢業生對產品設計的文化背景不能全面理解,所以在產品設計中不能吃透廠家和消費者的心理,只會模仿和剽竊他人的設計形式,而不能設計出具有創新思維的藝術品。這些問題折射出高等職業藝術教育中對學生的文化、哲學和心理學學習和教育上的不足。從表面看就業率很高,但實際上由于畢業生實際工作能力不強,失業率同樣很高。

因此,建立健全嚴密的職業藝術教育教學的質量評估體系異常重要。在競爭空前激烈的今天,學校的生存和發展主要取決于辦學的質量。就業率的高低是衡量辦學質量的重要標準,質量評估體系是高等職業藝術教育可持續發展的生命線。國際交流與合作,開放辦學和產、學、研結合以及和企業、行業、地方緊密結合,利用其人才、技術方面的優勢,形成教學形式多樣化、辦學主體多元化、實訓基地化,保證高等職業藝術教育教學的質量,使高等職業藝術教育的國際水準與國際標準接軌,與當代技術發展水平同步。

人才培養模式一要繼承,二要創新,適時、超前地開辦有發展潛力的專業,對開設新專業要做出市場預測,建立藝術與技術相結合,以應用能力大小和藝術勞動實踐技能高低為主體的質量觀,注重對學生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綜合意識、綜合能力、實踐意識、實踐能力的培養。各院校要充分利用學校、企業、科學研究機構的資源,把以課堂教學與直接獲取實際能力、經驗為主的藝術生產現場環境有機結合,使學生在與社會的廣泛交流中獲取藝術知識和技能,樹立職業藝術教育觀。加強藝術基礎教學是應對多變藝術思潮的一種重要策略,以本源性知識學習和藝術基礎知識、技能來不斷拓寬藝術的自學能力,在藝術實踐中不斷擴展學生的知識面,優化、更新學生的知識,來適應社會的需求。

人才培養應注重對藝術學科之間相互滲透,形成整體性藝術學概念,真正把藝術學科知識在社會、生活和科技三者之間相互滲透與綜合,注重人文教育、科學教育和藝術教育的相互滲透與遷移;把高等教育中普通藝術教育和職業藝術教育相融合,使高等職業藝術教育的學生既能具有普通高等藝術教育的知識的能力、運用知識的能力、創造能力和職業能力,又具有高等職業藝術教育的藝術實操性能力,使高等職業藝術教育的學生更具有實用性,從而培養出“藝術家+設計師+操作手+技術工”的復合型人才。

在獲取知識能力的培養方面,高校應堅持教師主導與學生自學并重,克服遷就和迎合學生興趣的急功近利思想,在知識傳授的基礎上開發和調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主動性。注重藝術實踐,發揮實踐教學的功能。老師針對藝術專業和職業特點開展藝術實踐活動,用基礎理論、基礎知識指導藝術實踐,從藝術實踐中深化對知識的理解,實現知識與能力的融合,在實踐中強調學生成品藝術制作和藝術實踐的完整性,在藝術實踐中使學生學會用文化學、歷史學、藝術哲學和美學的觀點分析所進行的藝術實踐的學術性和實用性。

培養學生藝術實踐的主動性和創新能力,在學生學習藝術的過程中開放藝術實驗室、工作室;實行完全學分制,營造創新氛圍;培養學生履行崗位職責,承擔本職工作,完成各項任務的能力,使學生畢業后能及時進入角色;培養出知識面寬、能力強、藝術素質高的藝術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