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范高校調研報告

時間:2022-02-27 04:30:00

導語:師范高校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師范高校調研報告

根據市政協年度工作安排,年4月22日,由教科文衛體委員組織部分省政協委員、市政協常委、委員共18人,對師專進行了為期一天的視察,現將視察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視察組由市政協副主席帶隊,在學校領導及有關人員的陪同下,分別視察了師專校園,辦學基礎設施。具體視察了生物多樣性科普長廊、語言實驗室、生物實驗室、網絡中心、機房、現代教育技術中心、學術報告廳、階梯教室、物理實驗室、體操房、心理輔導中心、圖書館自修大廳、學生宿舍、公寓、音樂系琴房、版畫工作室、美術館、報刊閱覽室、電子閱覽室、圖書館及分校區和將搬遷的新校址等。并召開了座談會,會上師專校長杜巍對學校發展情況作了全面介紹。視察采用聽、看、議的方法進行。座談會上,委員們充分發表了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對師專的建設和發展提出了許多意見、建議。

通過視察,政協委員們認為: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在省教育廳和全市各族人民的支持下,師專經過26年的建設和發展,已實現了一定的辦學規模,積累了良好的教學資源,具備了一定的辦學實力,在學校發展定位、轉變教育思想、培育辦學特色、提高學校管理水平等方面作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實踐,具備了適度擴大辦學規模,適時提升辦學層次,建設本科層次的()學院,實現新的發展目標的基礎條件。對此,政協委員們予以充分肯定,對今后的發展寄予殷切希望。

1、整合教學資源,強化專業建設,人才培養規模進一步擴大。學校根據經濟社會建設發展的實際需要,對原有的教學資源進行整合,對專業學科進行增設,調整和改造。截至目前,學校設有中文系、英語系、數學系、社會科學系、歷史學系、音樂系、美術系、體育系、生命科學系、計算機科學系、園藝學系等11個系21個專業,其中有16個教師教育專業和5個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專業;涵蓋文學、理學、歷史學、教育學、法學、農學等六大學科門類;形成了多學科專業綜合發展的態勢,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的能力有較大增強。經過擴招,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生3036人,各類非全日制本、專科成人教育學員6364人,各類人才培養總規模為9400人,面向全省16個地州市招生。

2、師資隊伍建設成效明顯。通過推薦,選送中青年教師攻讀博士或碩士學位,加強人才培養和引進等方式,學校師資隊伍學歷結構明顯優化,職稱結構顯著改善,年齡結構趨于合理,整體實力不斷增強。全校現有教師174人,專任教師中有教授、副教授45人,具有碩士以上學位的教師14人。

3、重視辦學基礎設施和教學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努力改善辦學條件。學校現有生物學綜合實驗中心、物理學基礎及應用實驗中心、教育技術中心和網管計算中心等4個實驗中心,下屬26個實驗室,多媒體教室8個1056座,語言實驗室3個143座,有教學用計算機481臺,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712萬元,力爭年內突破1000萬元;圖書館藏書289365冊(件),閱覽學習座位1183座,電子閱覽室2個199座;學校校園局域網采用Client/Server體系結構及1000M快速以太網技術,1000M/100M網絡結構,布信息點140個,連接計算機400余臺,與因特網聯接,信息暢通;與龍生綠色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茶樹良種場,市各縣(區)一中,市幼兒園及市中級人民法院等部門分別簽署合作共建教育教學實踐研究基地協議書,各專業校外教學實踐基地達30個;有教育科學研究所、地方經濟文化研究所、生態農業研究所和絕版木刻研究所等四個研究所,有美術館,地方民族民間藝術博物館,有目前在省內高校一流的版畫工作室等優質教學設施。

4、精心打造特色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一是與中國科學院熱帶植物園合作共建“熱帶園藝人才培養基地”,在師專和西園充分共享“西園”優質的科技教育人才和多媒體教室、圖書館、實驗樓、標本館、種質庫、試驗實習用地2300畝等優良的辦學設施資源,采用“2+1”分段教學、實踐的模式培養從事熱區生物資源培育開發的應用性專門人才。二是依托絕版木刻優勢,精心培育和打造美術專業特色,使之在省內高校同類專業中具有明顯的優勢,在國內美術界有較強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成為我市充分共享的社會文化藝術資源和文化建設的亮點。三是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禁毒與艾滋病預防教育等方面形成特點。

二、今后三年建設發展目標

經過——三年的建設、改革和發展,到年具備擴大辦學規模,升格為多學科專業的本科學院的基本條件。實現全日制在校生5000人,非全日制在校生5000——6000人,各類人才培養1——1.1萬人的總規模。把學校辦成立足滇西南,面向全省及東南亞國家,依托教師教育的基礎和優勢,辦學形式開放、多樣、靈活,本專科教育并存,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并舉,普通高等教育與成人高等教育、全日制教育與函授、夜大學教育相結合,對社會的開放程度增大,形成規模、結構、質量、效益有機統一、協調發展,辦學特色突出的多學科專業的本科層次的學院,成為市教育、科技、文化、信息中心,更好地服務于地方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三、師專進一步發展存在的困難和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是辦學基礎設施不足,主要辦學條件指標如校園面積,建筑面積,教學儀器設備總值等仍低于部頒合格標準,尤其是辦學空間狹小,成為目前制約學校發展最大的瓶頸因素;二是辦學規模偏小,辦學效益不高,不能較好地滿足區域經濟社會的發展需要;三是單一的專科層次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發展需求,辦學層次應適時提升。

四、意見和建議

1、師專是市第一所高等學府,建校26年來累計輸送各類畢業生9992人,他們已成為地方經濟社會建設的骨干中堅力量,其中一部分畢業生走上了各級領導崗位。隨著學校建設發展和教學質量的提高,必將對加快市人才培養,拉動的經濟增長,對市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市廣大人民群眾將成為直接的受益者。因此,充分認識,廣泛宣傳師專在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讓全社會對師專的建設發展進一步給予理解、認同和物質上、精神上、道義上的支持,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和環境,幫助、支持學校實現發展目標。

2、師專是一所地方高師院校,地方高師院校要在變革中主動應對,保持良好的競爭態勢就必須堅持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確定辦學定位,提升核心競爭力。具體包括發展目標、類型層次、服務面向、學科特色和人才培養定位等,核心則是發展目標的定位。師專未來三年的辦學目標定位應該是綜合性、教學型、富有特色的本科師范院校。通過提升核心競爭力,形成學校實力和優勢,服務地方經濟社會建設。

3、希望市委、市政府逐年加大對師專建設項目的投入支持力度,切實發揮市政府“師專征地建設領導小組”的協調作用,督促有關職能部門加快征地工作的進展,力爭在年內完成征地,新校區總體規劃設計等任務,年啟動一期建設,確保三年建設發展目標的實現。

4、把師專新校區建設作為我市城市建設的重點、亮點和“精品”工程加以打造。按照增大高校的社會開放程度,教育文化資源充分共享的原則,在師專新校區建設中統籌規劃圖書館、美術館、地方民族民間藝術博物館、體育館、游泳館等項目的建設,避免同類項目的低水平重復建設,有利于建成后管理使用成本的合理控制。更重要的是這些設施放在高校校園中,在文化氛圍、人氣、品味、管理上更有利于謀取投資效益的最大化和最優化。

5、在已劃定師專校園規劃用地1200畝的基礎上,將新校區周邊國有林地2000——5000畝無償劃歸師專管理,使其發揮以下作用:作為學校熱區生物資源開發類專業的教學實踐基地;突出我市作為林業大市的特色;彰顯市委、市政府支持地方高校的決心和氣魄;有利于師專在建設中籌措吸納資金;使師專的新校區有山有水、有起有伏、錯落有致、校在林中、林在校中,別具綠色生態高校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