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人文教育策略分析

時間:2022-10-19 08:24:57

導語:高中語文人文教育策略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語文人文教育策略分析

摘要:人文教育對于學生價值觀的形成,以及人格塑造都具有較大的影響。因此,本文首先簡述了人文教育的內涵及其價值。而后分析高中語文教學中實施人文教育的途徑。以更加了解高中語文教學中實施人文教育的意義。

關鍵詞:人文教育;語文教學;培養途徑

一、人文教育內涵及其價值

十年能樹木,百年才能樹人。因而,教育領域要嚴格按照人文教育的標準,為社會培養合格的人才。所謂人文教育:“是對受教育者所進行的旨在促進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個人與社會價值實現的教育。人文教育的實質是人性教育,核心是涵養人文精神。”也即是說,在教育過程中,教師不能僅僅傳授給學生專業知識,同時也要注重學生的素質培養教育,既要注重學生的知識的積累,也要注重學生的人格的塑造。人文教育在新時期背景下具有巨大的價值。首先,對于引導青少年學生的價值觀發展具有關鍵性作用。在當下的信息時代,網絡十分發達。青少年通過網絡接收了十分巨大且復雜信息量,使得當下的青少年普遍存在早熟的情況。他們所掌握的信息更多,同時因為長期受到網絡暴力言論的影響,使得青少年浮躁而沖動。但是,即是青少年受到網絡觀念的影響較大,但對于青少年來說,學校的教學活動對他們價值觀的發展才有主導作用。因此,在學校的教育過程中,更要注重引導學生的思想觀念的發展。其次,人文教育對于青少年學生的人格塑造具有重大作用。在某種程度上來看,一個人的人格直接決定他一生的生活際遇。因此,高中的語文教學活動必須以人文教育為主線,為學生的人格塑造提供準確的方向指引。高中的語文教學課程是高中教育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語文教育對學生文學基礎知識的培養,閱讀習慣的養成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高中的語文教材蘊含了豐富的人文教育內容,教學活動中應該讓教材中的人文教育內容發揮其應有的價值和作用。因此,在高中的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不能僅僅重視培養學生的基礎知識,還要以人文教育為方向,注重運用合理的方式和途徑提高學生的人文精神素質。

二、高中語文教學中實施人文教育的途徑

人文教育對學生的思想觀價值觀的形成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對于學生的人格的塑造也有重要影響。因此,在高中的語文教學活動中,以人文教育為主線,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是非常必要的。具體來說,高中語文教學中實施人文教育的途徑有三種渠道。第一、提煉語文教材中相關人文教育的詞句。高中的語文教材內容豐富,字詞凝練,而且內容富含了人文教育的相關內容。因此,在老師開展授課活動過程中,要做好充足的準備,把握人文教育環節,適時地向同學們施加人文教育,這相較于專門開展的人文教育課程來說,增加了樂趣,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我有一個夢想》的教學中,馬丁•路德•金說:“我夢想有一天,我的四個孩子將在一個不是以他們的膚色,而是以他們的品格優劣來評價他們的國度里生活。”這句話中的“膚色”、“品格”表達出了種族歧視的不公,以及作者對于種族歧視的不滿。教師可通過引導學生體會字里行間的深意,從而體會生命之中應該追求的信仰是什么。讓學生更加了解公平與公正的內涵,了解“世界友愛”的崇高追求。第二、把握語文教材中課文內容的深層次含義。在高中教材中,許多的教學內容都富含了深層次的教學內容。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把握課文內容背后的含義,并引導學生體會課文背后深層次的含義,刺激學生對于人文精神的思考,以此加強學生對于人文教育的理解。例如,在語文教材人教版必修2中《離騷》一文,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了解掌握文章的表層含義,還應引導學生感受屈原通過“訴說”、“申訴”、“勸說”和“斥責”的方式來表達的對因與不公的吶喊。了解屈原“豈余身之倬殃兮,恐皇輿之敗績”的家國情懷。學生才能了解在自己的生活中應該有什么樣的抱負,這才能為學生人格塑造做出正確的引導。第三、在課外實踐活動中感受人文精神教育。生活中蘊涵著豐富的哲學知識,只要留心觀察生活,會發現許多有意義和價值的學問和道理。但是,由于學生待在學校和教室的時間較多,而且他們把他們的精力都集中放在了基礎知識的學習上,所以他們往往缺乏觀察生活的耐心。因此,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養成仔細觀察生活景象的習慣,了解日常生活事物的運轉和變換,參悟其中的道理。當然,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參觀特定的具有人文價值的景觀,讓學生在觀賞人文景觀的過程中,了解人文精神。從而提升自己的人文素質修養。

三、結語

人文教育對于學生來說具有重要意義和價值,它既能影響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對學生的人格塑造也具有重要作用。在高中的語文教學活動中,不能只是重視基礎知識的學習,還要注重培育學生的人文精神素質。高中語文教育應以人文教育為主線,引導學生理解人文精神,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這才是教育的本質之所向。

作者:張清芳 單位:安徽省太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