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兒童冒險性研究

時間:2022-01-28 09:55:25

導語:留守兒童冒險性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留守兒童冒險性研究

摘要:隨著過去幾十年城市化的發展和社會流動性的持續增強,留守兒童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群體,甚至當中部分人已經開始步入成人社會。在個體和群體生活的各個方面,包括安全意識和行為、健康行為和習慣、性行為、財務和金錢,以及社會關系等方面,冒險性傾向和行為都會造成重要影響。因此,從留守兒童成長環境中的不確定性認知出發,圍繞冒險傾向這一主題,用不確定性認知圖式來整合梳理當前相關的研究結果。不確定性認知圖式是留守兒童在不確定的家庭或社區成長過程中形成的對他人和外部世界可預測性的基本認知結構。對依戀對象(父母或同伴)和外部環境事件的可預測性認知,對后續一系列行為后果起著中介作用,包括沖動性強、延遲滿足能力低、攻擊和傷害行為多,以及情感問題等。

關鍵詞:留守兒童;留守經歷;不確定性;冒險性;流動兒童

在我國經濟高速發展,城市化率不斷提高的過程中,城鄉和區域之間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以及城市就業的吸引力,使得相當數量的農村青壯年離開農村進城務工。加上城鄉二元化的戶籍和教育,又使得農村兒童難以在父母工作的城市接受教育,與父母共同生活。這些兒童被稱為留守兒童。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或一方流動到其他地區(尤其是從農村到城市),孩子留在戶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雙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16周歲及以下的兒童[1-4]。根據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數據,全國14歲及以下的留守兒童數量達2290.45萬,父母雙方至少有一人外出打工的中小學生占全體學生的47.7%[3,5-6]。根據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數據,全國婦聯推算,中國共有六千多萬農村留守兒童[7]。而若把歷年的留守兒童加總,這個數字更多。如今,這些留守兒童中的大多數,已經成長為新的勞動人口,跟隨父母的步伐來到發達地區就業,構成了城市人口的一部分。在這樣的背景下,對留守兒童的研究或者說對具有留守經歷的人口的心理和行為研究尤其重要。留守兒童的諸多行為問題可以歸結為其冒險性。冒險性是個體面對風險情境時的行為意愿,是一種特殊類型的決策[8]。冒險性體現在延遲滿足的能力較低,偏好短時利益,沖動性強,感覺尋求程度高。冒險性具有領域特殊性,即冒險的傾向體現在安全意識和行為、健康行為和習慣、性行為、財務和金錢,以及社會關系等方面。因此,冒險性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青少年違法犯罪被看作是冒險性的表現[9]。個體的冒險性能顯著地預測違法行為[10]。在生活的各個方面,冒險傾向和行為都會造成重要影響。尤其是當前城市化過程中,城市新青年中相當一部分人是具有留守經歷的。有研究者從生理心理和情緒技能的角度來看待兒童青少年的冒險性發展[11]。本文則從認知圖式的角度來梳理留守兒童的冒險性研究,并進行相關討論,以獲得新的理解并啟發未來的研究。

一、環境不確定性和生命史策略中的不確定性認知圖式

留守兒童的生活環境中充滿不確定性特征。比如,人的流動會導致親子關系在空間上分離,因此留守兒童照料方面存在很多不確定性[12]。監護人或照料者可能發生變動。留守兒童在成長過程中也會遇到諸多不確定性風險[13]。在照料關系中,部分需求無法得到及時回應。很多留守兒童的內心承受著失落感、不安全感和不確定感[14]。在進化心理學的框架下,生命史理論認為環境中的不確定性因素會影響人的生存策略,進而導致行為上的差異[15]。而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不確定性因素是借由不確定性圖式影響人的[16]。認知心理學認為人的心理和行為可以看作一個“黑箱”模型。外部環境的信息輸入和刺激導致人們的輸出行為,這兩者是看得見的,但是在信息輸入和行為輸出中間所經歷的心理加工是無法直接看到的。這一過程被稱為黑箱,也就是人對外部刺激的認知過程。這一認知過程導致了人的決策和后續的行為。兒童對環境的認知解釋將會在外界環境對其心理和行為的影響中起中介作用。如果說生命史理論可以解釋留守兒童為什么冒險的問題——個體采取不同的資源分配策略,快與慢,是為了應對不同的環境可預測性[17]——即識別這種特質或行為的適應性功能,那么不確定性圖式可以解釋這些不確定性因素是怎樣起作用的,即造成這種特質或行為的心理機制。某些認知的功能是為適應環境的壓力而形成,是一種壓力—適應認知(stress-adaptedcognition)[18]。不確定性圖式可以看作是這樣一種壓力—適應認知,它服務于環境帶來的壓力。一般而言,家庭和社會生態的壓力會使人轉向快的生命史策略,其中就包括冒險性行為[19]。對于留守兒童來說,不確定性圖式在環境不確定因素與冒險性特質的關系之中起中介作用。不確定性圖式(unpredictabilityschema)是一種思維定式、心理傾向或認知結構,即對于周圍人和事物是否可以預測/是否可靠的信念[20]。不確定性圖式在人的早期經驗與各種心理行為的關系中扮演重要角色。人際信任(人際交往中的一致性)和控制點(內外部)是不確定性認知圖式的兩個重要方面[21]。留守兒童成長環境中的不確定性很重要一方面來自關系的流動性[22]。對于留守兒童來說,重要他人(包括父母、同伴)的關系流動性最為關鍵。流動的關系容易帶來不可預測性。

二、留守兒童依戀與冒險性的關系:不確定性圖式的作用

父母照料的不確定性導致留守兒童安全知識和意識的缺失,從而導致冒險行為。根據相關部門的數據,留守兒童和流動兒童是被拐賣兒童的主體[23]。由于長期與父母分離,缺少父母的監督教育,農村留守兒童更容易發生意外傷害和其他安全問題[24]。同時,有調查顯示,由于父母外出務工,留守兒童缺乏正確的教育和引導,使得留守兒童的安全意識普遍較差,其中3至4歲留守兒童的安全意識最差[25]。親子依戀的不確定性除了從知識的傳遞途徑影響冒險性,更重要的是從留守兒童的認知圖式產生影響。兒童在早期與依戀對象(attachmentfigures)的反復互動中發展出一定的依戀類型(attachmentstyle):一種在親密關系中習慣性的思維、感受和行動方式。無論是三或四種依戀類型的劃分,都可以用內部工作模型(internalworkingmodels)來解釋[26]。這是一種存在長時記憶中的認知結構,它是對過去行為和經歷的有組織的表征,從而為個體理解新的經歷和引導社會互動提供框架。依戀對象對個體需求的反應一致性是形成不同依戀類型的關鍵。留守兒童和流動兒童往往難以獲得持續穩定的關照回應,因此他們容易對于父母對自己需求的回應具有一種不確定的期待,形成不確定性認知圖式。雖然內部工作模型這個概念與圖式有很多相似之處,也有不同[26],但是不確定性圖式會塑造依戀的內部工作模式[27],形成不安全型依戀關系,也會最終影響他們對社會支持的感知和對他人是否會滿足自己的需要的感知[27-28]。生命史策略在解釋人的問題行為時的中介因素即是期待[27]。不確定的期待導致更加冒險的行為,以與環境吻合。與父母形成非安全型依戀的青少年更傾向于冒險[10]。反之,如果留守兒童能夠找到替代性依戀對象或者補充性依戀對象,那么冒險行為會降低。依戀的內部工作模型作為一個動態的認知圖式系統,會隨著留守兒童的年齡增長、認知水平的發展,以及新的依戀對象(如同伴)的出現,而逐步發生變化和完善[29]。比如,留守兒童在同伴關系中的依戀度越高,那么在大多數冒險性指標上都有相當程度的降低,包括攻擊行為、攻擊認知、攻擊情緒、攻擊動機和反社會行為[30]。對于青少年兒童來說,對同伴的依戀影響著他們的行為、認知、情感以及人格的健康發展,也影響他們的社會適應和社交需求的滿足,是社會支持、安全感和親密感的重要來源。同伴關系親密的留守兒童容易獲得價值感和歸屬感,容易得到社會和他人的認可,因此較少出現攻擊行為[31]。除了依戀類型和滿足程度本身影響冒險行為,與依戀對象的互動差異也影響冒險行為。比如,父母親聯系的頻率越少、外出打工的時間越長,留守兒童的攻擊行為越嚴重[32]。在依戀關系中,與依戀對象分離時個體的反應是體現依戀關系的重要環節。在依戀對象離開的時間里,個體往往表現出焦慮情緒。因而,分離期也是冒險行為可能性高發的時期。6歲以前的兒童與父母分離,無論留守時間長短,都將對兒童的行為和情緒發展造成消極影響;而年齡較大時(6歲以后)與父母分離,則分離時間越長,對行為和情緒發展的消極影響越嚴重[33]。健康方面的冒險行為研究也表明,親子分離時長是健康危險行為的易感因子,而家庭親密度和情感表達是留守兒童健康冒險行為的保護性因素[34]。無論是依戀的類型還是與依戀對象的互動差異,都反映了依戀的內部工作模型中不確定性認知圖式的作用。正是對依戀對象的不確定性認知,導致對外界信息的不確定性期待,進而使得留守兒童通過即時性的滿足,包括物質滿足或情緒滿足來作出回應。從生命史理論的角度,這也反映了留守兒童傾向于采取一種快的生活策略。這些影響都以不確定性認知圖式為中介。

三、內外部控制和冒險性的關系:不確定性圖式的解釋

人是需要在人與人的互動中獲取資源的,包括情感支持。無助感的產生是由于依賴的對象總是無法確定和無法控制,因而產生不確定性圖式,使得人認為對外界的期待是不可控的。這會導致外部控制(externallocusofcontrol),即預期自己無法影響環境,包括環境中的人。無助感就是對自己想獲得的結果的一種長期形成的外部控制信念。對于留守兒童來說,如果父母能夠更加穩定地輸出對他們的支持,那么這種不確定性圖式就不會形成或者可以減弱。例如,父母的關愛可以提升留守兒童的希望感、減弱無助感,從而降低孤獨感[35]。如果個體相信外部事件的發生是取決于自己的行為或自己相對穩定的特征時,這種信念就是內部控制[36]。當留守兒童感到父母對自己的情感或其他資源需求信號(即關愛)能比較穩定地有求必應時,那么就會形成內部控制的歸因風格,這是一種確定性的圖式。內部控制的背后是穩定的圖式在起作用,內部控制者相比于外部控制者在冒險的情境中更加小心謹慎和保守[37],因為他們相信事件是自己可控的,在做決策時其未來取向強于當前取向。實證數據的確顯示,外部控制者在賭博任務中更加傾向于將籌碼置于概率更低但收益更大的選項中[38-39]。

四、不確定性圖式的其他輸出結果:沖動性、延遲滿足和感覺尋求

感覺尋求是日常冒險行為和正常心理行為的有效預測因素。不確定性認知也會提升留守兒童的感覺尋求傾向。感覺尋求的重要成分是新奇性、復雜性和強度[40]。不確定性的環境因素是最適合感覺尋求者的[41],因為從不確定的刺激中能夠滿足這些需要。有留守經歷的學生在感覺尋求的量表得分上顯著高于無留守經歷的學生[42]。曾經為留守兒童的大學生在去抑制性上也比其他學生得分更高[43]。這些研究結果都表明了留守兒童在抑制沖動性上的弱勢。他們更容易做出傷害自己和傷害他人的行為[44]。作為留守兒童的小學生在沖動性、攻擊性、感覺需求、興奮與冒險尋求,以及去抑制性上也都比其他小學生要強烈[45]。冒險行為雖在旁人看來是不利人、也不利己的,但對冒險者本身來說可能會帶來短時間內的好處,比如情感、困擾的宣泄。例如,有研究發現留守兒童的言語攻擊行為與孤獨感存在顯著相關,減少留守兒童孤獨感能夠幫助降低留守兒童攻擊行為。這說明留守兒童的孤獨感等情緒往往通過冒險行為發泄出來。這也吻合一些研究發現,比如留守兒童與同伴的關系越緊密,越容易出現感覺尋求的行為[30]。這正是因為群體動力使得他們更容易采取感覺尋求的行為來獲得情緒的解放。延遲滿足是未來取向的。古語說今朝有酒今朝醉,就是對未來的不確定性的一種應對方式。留守兒童在物質和情感的滿足上都要打時間折扣。無論是依戀關系還是內外部控制,都涉及留守兒童的自身行為與外部回應之間的關系。如果留守兒童發出的需求能夠得到重要他人的穩定回應,那么他們會形成更安全的依戀關系。如果留守兒童對目標的追求行為能夠得到外部環境一致性的反應,那么他們更容易形成內部控制歸因。無論是安全依戀還是內部控制,都取決于留守兒童對這個世界的可預測性信念,都依賴于外部環境相對穩定地符合他們的期待。未來的研究可以從留守兒童/流動兒童的認知或信念入手,探索他們對外部世界的可預測性評價,進而能夠從認知的途徑提供相關心理服務。冒險性行為具有領域特殊性。當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攻擊行為、情感表露行為、健康風險行為方面。未來應更多關注某些領域的冒險行為,比如財務冒險行為,因為第一代留守兒童已逐漸步入社會,了解留守兒童的財務冒險傾向有助于理解曾有過留守經歷的成年人在工作等方面的財務決策行為。另有研究顯示留守兒童成年后在工作中具有冒險的成分,比如傾向于時薪制、日結工資等短時間內獲得滿足的工作方式。此外,不僅兒童自身的生活環境對其冒險性有影響,有新近的研究發現,父母的生活經歷也會傳遞給他們的孩子[20]。這意味著具有留守經歷的父母從他們的留守環境中覺知到的不確定性,也會進一步代際傳遞給他們的孩子。因此,未來的研究應該關注留守經歷對人的心理和行為的代際傳播影響。留守兒童的問題不僅是當代的問題,還涉及下一代的問題。冒險性的適應性問題研究還需更進一步。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期待是一種消極的期待。對不確定性可能帶來的懲罰感到害怕,會提升未來時間折扣(futurediscounting)和導致更加冒險的行為[46-47]。雖然不確定性會導致更高的冒險傾向,但是,有研究表明,具有留守經歷的大學生在獨立性及適應能力方面要高于無留守經歷的大學生,在新環境中的成長能力更強[48]。這符合特化假說(specializationhy⁃pothesis)的預測[49]:人在發展過程中若反復經歷某種壓力因素,會改善自身與這種壓力有關的注意、知覺、學習、記憶和問題解決能力,以適應這種環境背景[18]。“人生得意須盡歡”“今朝有酒今朝醉”等不確定性信念導致的行為動機無不體現著對即時滿足的期望。即時滿足具有釋放情緒等心理功能。比如,這些城市新青年寧肯花費與自己收入不相稱的價錢來獲取更加方便的服務。這些行為和傾向被旁人認為是非適應性的。但是,對于當事人來說,這也許是對所處環境的一種合理反應,是一種環境適當反應(contextuallyappropriateresponse)[50]。冒險性有時是積極的,創造性、發現和發明有時依賴于探索未知和愿意冒險[51]。因此,未來也更應關注不確定性認知圖式對留守兒童心理與行為影響的積極面。從不確定性認知的視角探討留守兒童的冒險性問題,為從認知的角度干預其心理和行為提供了理論基礎。通過認識留守兒童/流動兒童對自我與現實之間互動規律的認知,我們可使用認知療法幫助他們重塑和改善相關信念,減少對不確定性的期望。但是,對于不確定性認知機制的直接觀察仍然比較缺乏,未來需要更多研究對其進行直接的檢驗。

作者:何吳明 單位:嶺南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