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留守兒童心理矯治思考
時間:2022-05-12 10:17:01
導語:農村留守兒童心理矯治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留守兒童處在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在家庭結構不完整的情況下,孩子完整的家庭教育嚴重缺失,從而使孩子的價值觀念和思想意識方面缺少了正確的指引,不僅對兒童個人的性格、人格、行為習慣等方面產生了重大影響,而且也會引起整體國民的心理健康和社會穩(wěn)定的巨大變動。
(一)性格障礙
在兒童個人的心理健康方面,法國克里斯琴•施皮茨博士曾經這樣忠告做父母的人:“培養(yǎng)你們的孩子,多和他們在一起,因為親情的撫慰與關懷有助于孩子的成長。”留守兒童在成長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上缺少的恰恰是這份親情的撫慰和關懷,缺少了常人所無法給予的愛,處在身心迅速變化發(fā)展的關鍵時期的兒童,有了煩惱和焦慮卻沒有了可以傾訴的人。沒有了他們至親至信的人的呼喚,在心靈發(fā)展上就會感到無比的空虛,至于他們的看護者或因為年事已高或由于農活太多或由于科學文化水平有限而無暇顧及兒童情感上的變化,他們最起碼的與人溝通和交流的機會由此喪失。兒童心里最基本的需要得不到滿足,在性格上就會表現(xiàn)出自卑、任性、悲觀、暴躁、行為怪僻、內心封閉、不愿與外界接觸等特點。這種特點經過日積月累,對自身心理健康極為不利。
(二)人格發(fā)展障礙
留守兒童在成長發(fā)育期,隨著與父母及外界關系的日漸疏遠,在人格的成長發(fā)展上也遇到了障礙。一系列的人格缺陷如嫉妒他人、憎恨他人、與他人的交往不真誠、不友好、欺騙老師和家長等問題由此滋生,甚至會做出一些違法亂紀的事情來,嚴重影響了兒童心理素質的提升。一項調查表明,農村孩子的心理問題和行為問題比例高達19.5%,遠高于城市孩子的8%。他們對待批評教育往往采取逃學、曠課甚至離家出走等過激行為,這就足以說明留守兒童在人格發(fā)展上存在相當大的障礙,實在令人擔憂。
(三)行為怪誕
農民工外出務工的浪潮逐年增高,家庭化流動的趨勢日益明顯,留守兒童的數量也必然會進一步膨脹。而傳統(tǒng)固有的教育方式不更新,被留守的兒童們得不到父母言語和行為的耳濡目染,只是任憑自己的個性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良的心理思想導致了留守兒童在學習和生活上的不良的行為習慣。在學習上,由于得不到老師和家長的及時點撥與啟發(fā),智力得不到有效的開發(fā),對學習就產生了極大的厭煩情緒,抄襲違紀等情況時有發(fā)生,有的學生還把學習當成是最痛苦的事情,而對待批評教育則采取逃學、曠課、離家出走等過激行為。在生活上,打架、謾罵他人、隨地大小便、見到客人或長輩不知提前打招呼問好等不禮貌行為屢見不鮮,卻無人對其進行正確指導,任其發(fā)展。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體現(xiàn)在方方面面,如果得不到及時的解決,那么整整一代人的心理素質、身心發(fā)展就都會出現(xiàn)問題。這一定會嚴重影響我國的社會化進程,導致社會發(fā)展的不穩(wěn)定,整整一代人的心理發(fā)展水平大大下滑,也必然會直接阻礙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發(fā)展進程。
二、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分析
長時期的留守歲月給留守的少年兒童在心靈上造成了揮之不去的陰影,找到原因對癥下藥迫在眉睫。我認為應該從社會、家庭和學校三個方面來追本溯源。
(一)社會現(xiàn)實的“無情”
從社會整體來看,城鄉(xiāng)二元結構所造成的壁壘和大規(guī)模農村勞動力流失之間的矛盾是其根源所在。當我們乘坐列車時,在車廂里我們可以看到扛著沉重的行李來往于城市之間打工的農民工數不勝數。農村流動人口的數量日漸增多,但他們無法將自己的子女帶在身邊,其原因就在于城鄉(xiāng)二元結構的存在。城鄉(xiāng)隔離的戶籍制度以及與這種戶籍制度有關的子女免費或低收費入學,必須在戶籍所在地中高考的制度所形成的壁壘。農民工貧窮的生活條件根本就無法承擔得起如此高昂的學費,也根本沒有能力為孩子解決考試升學問題,最終只得與父母兩地居住。長此以往,各種我們想得到想不到的問題接踵而至,給兒童的心理健康造成了很不利的影響。
(二)家庭親情的“淡漠”
從家庭角度看,家庭環(huán)境、家庭教育、家長自身的素質等都會對兒童的心理健康產生影響。首先,留守兒童的監(jiān)護人一般是他們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等上了年歲的人,他們之間的年齡相差至少有50歲,在思想意識、價值觀念上存有巨大的差距,文化知識結構上也有較大的分歧,因此這些隔代監(jiān)護人根本無法深入他們的內心來真正了解他們的想法,就更別提對其進行正確的引導了。過分的溺愛和物質滿足,使孩子除了向他們要錢以外其他的什么也不會說。其次,還有部分家長在潛意識里就對孩子過早地灌輸了一種“讀書無用論”的錯誤思想,認為讀書不是掙錢的最好辦法,打工也能致富等。這種長時間的潛移默化導致了大部分孩子的逃課、曠課等心理偏差現(xiàn)象,嚴重的甚至造成了心理畸形。可見,完整的家庭教育的缺失,兒童的第一任教師的“出走”,也是造成兒童心理問題的重要原因。
(三)農村學校發(fā)展的“歪曲”
從學校角度看,學校的教育對孩子,尤其是在接受基礎教育階段的孩子來說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目前擺在人們面前的一個十分現(xiàn)實的問題就是城鄉(xiāng)教育無論在物質資源的配置上還是師資力量的配置上都存在著不均衡和不公平的現(xiàn)象。農村地區(qū)的教師普遍文化素質較低,在現(xiàn)有的考試制度下,老師只管班級前幾名優(yōu)秀的學生,至于成績稍差的學生老師則不管不問,教師的教育方法和道德修養(yǎng)時刻影響著學生心理素質的發(fā)展。成績稍差的留守子女本來就缺乏學習動力,再加上老師的不予理會,自然也就會沒有約束地做任何事情,不論對錯,幼小的心靈萌芽日漸枯萎。另外,留守兒童在心理上存在問題是眾所周知的,學校應配置相應的老師主動袪除學生的“心病”。可師資缺乏,水平有限,只能任其“心病”發(fā)作,無從下手。除上述三大原因外,我認為政策法規(guī)的滯后也是造成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原因之一。留守兒童在當今社會上已經不是一個陌生的詞匯了,但卻沒有任何的政策措施來補救,這也就忽視、助長了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產生。(本文來自于《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雜志。《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雜志簡介詳見.)
三、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矯治方案
農村留守兒童現(xiàn)象是城市化過程、勞動力轉移過程中出現(xiàn)的社會問題。按照現(xiàn)狀弄明浪潮的發(fā)展趨勢,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農民工會繼續(xù)遷移,留守兒童的數量也會繼續(xù)增長。因此,在留守兒童的成長過程中,我們要盡早地找到解決其“心病”的措施,讓他們健康快樂地長大。那么,從其產生的原因入手,社會、家庭、學校共同為之努力,再加上政策法規(guī)的引導,我們一定會還他們一個清新祥和的兒童世界。
(一)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努力
從會社會的角度,首先要加強宣傳,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全體社會成員共同獻出一份愛心,伸出大家的援手來呵護那片稚嫩的幼芽,為他們搭建一份愛的舞臺,讓他們自由快樂地成長。同時,要消除對留守兒童的歧視心理,積極推動全社會的力量來關愛留守兒童。相關部門也要切實加強對網吧、游戲廳等的有效管制,切實要求未成年人不得進入諸如此類的娛樂場所,相反,要廣泛開展各類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為孩子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娛樂氛圍,消除負面信息的影響。鄉(xiāng)村基層單位要加強管理,為留守的少年兒童構建良好的監(jiān)督體系。其次,城鄉(xiāng)教育要聯(lián)合起來,統(tǒng)籌安排,逐步拆除城鄉(xiāng)二元結構的壁壘,使教育資源和師資力量均衡起來。當然,社會應盡可能多地為農民工提供就業(yè)崗位,提高工資待遇,使農民工不要感到掙錢太難,進而減少農民工數量,給孩子們一個完整的家庭。
(二)家庭親情的回歸
作為留守兒童的家長,雖不能和孩子長時間地呆在一起,但也在對孩子的心理疏導上有著關鍵的作用。家長不能只顧繁忙的工作,要盡可能地抽時間與孩子保持電話或書信聯(lián)系,了解其內心想法和生活狀態(tài),轉變過時的“讀書無用論”的觀念,鼓勵孩子努力學習。也要與老師保持聯(lián)系,及時了解孩子的思想動態(tài)和在校表現(xiàn),努力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促進其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父母要明確,孩子要的不只是物質的滿足,心靈的安撫才是對他們最大的安慰。多給孩子一些愛,還給他們應得的那份“丟失已久”的愛,這才是父母最應該做的事。
(三)學校職責的全面履行
從學校角度看,教師的教育對學生會產生相當大的影響。教師的職責不僅在于知識的傳授,更應該是兒童成長的導師。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教育者最可貴的品質之一在于對孩子的深沉的愛,兼有父母親的溫存和睿智的嚴厲和嚴格的要求的那種愛。”因此,在留守兒童與父母分開的日子里,老師就要承擔起對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的職責,暫時忘卻自己的一己私利。教師可以對兒童進行定期的家訪,進行心理疏導,輔導課后作業(yè)等,用教師那獨有的父母般的關愛去減輕留守兒童的心理負擔。教師應留意觀察學生的日常行為,深入了解每一個學生,關心學生的喜怒哀樂、飲食起居,發(fā)現(xiàn)學生的長處,看到他們的閃光點。與學生多多溝通交流,彌補親情缺失給學生造成的失落感。經常鼓勵學生,樹立他們的信心,促使學生的性格向良好的方向發(fā)展。除此之外,學校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創(chuàng)造良好的校園環(huán)境,努力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讓孩子們能夠感受到家一樣的溫暖,心靈傷害自然就會減少。同時,也可以增加心靈成長課程,對留守兒童心理問題做調查后針對重點進行講解等,逐步樹立學生的信心,一定會克服他們的心理障礙,使其快樂地成長。另外,社會、家庭與學校的三位一體,形成合力,將是留守兒童走出心理問題的陰影、走向光明的最佳出路。留守兒童是需要全社會共同關注、給予關愛的群體。在這樣一個充滿轉型和陣痛的流動時代,追逐夢想的父母們,請偶爾地停下腳步,駐足片刻,眺望一下你那遙遠的故鄉(xiāng),那里有一群期待著的孩子日夜盼望著你們的懷抱。對于留守兒童的現(xiàn)狀,我們已有所了解,在接下來的日子里,讓我們來共同努力,學校、家庭和社會齊頭并進,一定會讓留守的兒童少年遠離那段孤獨的歲月,找回那份家的溫暖,找回那份逝去的童真!
作者:費招娣工作單位:吉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 上一篇: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研究
- 下一篇:舞蹈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