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研究

時間:2022-05-12 10:03:07

導語: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研究

一、農村留守兒童心理發展問題分析

相對于成長于健全家庭的兒童來說,留守兒童更容易產生心理問題,而且這階段處于成長的重要階段,如果該階段產生心理問題,不利于留守兒童后期的成長,也會引發一定的社會問題。

1.留守兒童容易產生心理偏激。由于缺乏父母的關愛,因而留守兒童的內心較為孤僻,且容易對父母的離開產生偏見,進而出現逆反、叛逆的心理,甚至有些兒童會發展為仇視社會,這種不良心理的發展會造成多數留守兒童性格孤僻且難以與人相處,同時易怒,聽不進別人的勸導,久而久之,容易造成一定的心理疾病。同時,由于缺乏來自親人的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在學校以及社會中容易受到“另類”對待,這對于留守兒童的心理發展是極為不利的。

2.容易出現心理疾病。相對于正常家庭的兒童來說,農村留守兒童患有心理疾病的幾率更大,且由于學校教育的忽略以及社會教育職能的缺失,多數農村留守兒童在遇到成長問題時,得不到良好的溝通,而且多數留守兒童的心理以及精神需求長時間得不到滿足,促使其內心產生一定的落差,這對于他們來說,是一種心理的危害,從而使他們容易患上一些心理方面的疾病,如對待學習以及生活缺乏積極的態度、孤僻心理的產生等等。同時,由于缺乏父母的管教,多數留守兒童處于散漫的成長狀態,迫使他們自身的自控能力較差,同時內心較為敏感。

二、控制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有效對策

1.重視家庭教育,加強溝通。相關的調查數據表明,農村留守兒童成長環境不同,所造成的心理危害程度也是不同的,如單親監護的留守兒童往往要比隔代留守兒童心理發展狀況良好。而且農村留守兒童產生心理發展問題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家庭的教育、關愛與心理溝通,因而作為孩子的父母來說,應該履行家庭教育的職責,成為孩子精神上的依托,同時父母要經常與孩子進行心理溝通,為留守兒童在成長中遇到的心理問題提供幫助與建議,進而為留守兒童營造出健康快樂的心理成長環境。此外,父母要讓留守兒童了解自身的成長環境,進而避免他們對于父母以及社會產生怨恨,同時有條件的父母在外出打工過程中,應該帶上孩子,進而發揮出家庭教育的價值,當然對于條件不允許的家庭來說,也應該為留守兒童挑選出合適的監護人,促使孩子能夠在遇到成長問題時能夠得到合理的溝通與指導,避免他們內心受到危害。

2.加強學校教育,重視教育的針對性。在日常教學中,多數教師并不會特別地去關注留守兒童的心理狀態,進而致使留守兒童在遇到心理問題時無法得到快速的響應以及合理化的解決措施,因而加劇了留守兒童心理發展問題的嚴重性。事實上作為教師,如果能夠在生活上、學習上給予農村留守兒童更多的關愛,走入她們的心理世界,那么留守兒童同樣會擁有一個快樂而又幸福的童年。同時,農村學校是對留守兒童施行心理教育以及文化教育的主要場所,也是留守兒童身心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作為農村學校的教師來說,應該善于給予留守兒童更多的關注,避免他們在學校中受到區別對待,或者受到不良行為的誘導。同時,作為教師也應該關注留守兒童的心理教育,重視心理溝通,同時當留守兒童出現心理誤區時,要善于做好相關的疏導工作,并且要盡量營造出“愛”的氛圍,促使留守兒童的內心得到情感的撫慰,從而有助于他們對待生活與學習都能夠保持積極的態度。

3.營造社會教育的大環境。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產生也與社會這個大環境有著密切的關系,雖然,為了解決留守兒童的問題,國家相關部門出臺了農民工子女可以在父母打工地就近入學的政策,但是面對高昂的擇校費、贊助費,各類費用的增加讓留守兒童無法享受到與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快樂,更加無法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這些因素都間接或直接影響著留守兒童的心理發展,因而應該采取“政府主導、社會協助、各方參與”的方式,實施農村留守兒童關愛工程,通過與“留守兒童”建立幫扶機制,營造社會各界共同關愛“留守兒童”的濃厚氛圍。為了減少農民外出務工,國家應該具有針對性地出臺政策及文件以促進鄉鎮企業的發展并鼓勵農業生產。同時,為了能夠讓留守兒童心理發展問題得到父母的關注與幫助,政府應該出臺相應的指導文件,對外出務工人員進行相應的家庭教育的培訓,促使父母能夠與留守兒童得到及時有效的心理溝通。

三、總結

總之,農村留守兒童心理發展問題并不是一般的社會問題,其是關系著數千萬兒童健康成長的重要問題。因而對于農村留守兒童的成長來說,應該獲得來自家庭、學校、社會等三方面的教育影響,三者相互協調能夠有效地為留守兒童創設出良好的成長環境,進而有效避免留守兒童受到不良的影響,使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成為促進社會穩定發展的棟梁之才。

作者:陸尚麗工作單位:廣東省信宜市大成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