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藝術碩士教育論文
時間:2022-07-24 04:47:23
導語:新時代藝術碩士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的報告明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成為當下發展的新的歷史定位。同時,報告針對我國教育發展現狀,提出“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新時代藝術碩士教育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保證。隨著科技高速發展、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新時代到來,強化專業型藝術碩士教育課程模式優化與變革,提升教育引領能力和時代創新能力,是我國新形勢、新變化和新需求狀態下藝術碩士教育發展的新動力,也是國家教育決策部門、教育實施單位和教育從業者們都應該共同關注的重大研究課題。開展藝術碩士教育最早始于美國。美國藝術院校協會[TheCollegeArtAssociation,CAA]和美國專業藝術和設計學院聯合會[TheAssociationofIndependentCollegesArtandDesign]兩大組織詳細規定了藝術碩士專業學位[MFA]的標準,至今已有100余年的歷史,擁有不同類型的藝術碩士教育項目。作為全球藝術碩士專業學位教育的引領者和先行者,美國藝術碩士教育課程模式較為靈活而具規范性,在學生培養過程中采取課程學分制度,注重專業性和應用性交叉,遵循導師團隊的集體指導制度和社會實際課題的檢驗機制。1美國藝術碩士課程教育模式成為很多國家和地區開展藝術碩士教育的標桿與范本。我國自2005年開展專業型藝術碩士教育,其課程模式主要借鑒了美國藝術碩士教育培養方案,并在此基礎上體現中國特色。
一 新時代下藝術碩士教育課程模式優化改革的必要
“新時代”是一個時間概念,其內涵本身是事物會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改變,在歷史發展到新時間段內所呈現出的時代特征與規律性變革。新時代本身經歷了自我更新、重塑、發展的過程,具有動態性和開放性的特征,社會各個業態應準確把握新機遇,應及時調整思路積極應對新機遇、新挑戰。2教育部在《關于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就強調指出,在新時代“要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的需要,及時更新教學內容,將新知識、新理論和新技術充實到教學內容中,為學生提供符合時代需要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2014年教育部在《關于改進和加強研究生課程建設的意見》中明確表示,研究生教育應當“重視課程學習,加強課程建設,提高課程質量,是當前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和緊迫任務”。所以,優化改革當前研究生教育課程模式具有重要的時代意義。而藝術碩士教育作為我國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優化其課程模式成為當下藝術碩士教育工作中亟待解決的問題,對新時代下藝術碩士教育課程模型進行優化改革具有深遠的理論意義和廣泛的應用價值。隨著新時代下互聯網與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專業型人才需求缺口變大,但目前教育體制內的藝術培育體系并未給予有效供給,與時代需求產生了較大的分野。其原因之一在于我國大部分藝術院校藝術碩士教育的課程體系主要是借鑒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普通碩士或本科學科式課程體系而建立起來的,基本按照學科教育要求與培養邏輯進行遞進設置與實施。這種課程模式受應試教育思維影響,主要采用“學科中心型”為主的傳統教學形式,以學科發展為主,注重課堂型專業知識的接受與考核,強調基礎知識的被動受領,這種教育范式雖然有助于學生有效的掌握基礎理論,也方便學校組織教學和課程評價,但往往忽略了社會演變動態需求,也忽視了學生創新性和技能實用效果,已顯然不適應當下日新月異的新時代訴求。3新時代要求藝術碩士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必須為之變化,以應對社會對藝術人才多樣化的需求,要求藝術人才不僅懂硬件,還要懂軟件,甚至還要懂協作和管理,新時代下藝術人才培養需要全新的課程應變思維和知識體系予以支撐。
二 藝術碩士教育課程模式優化改革策略
藝術碩士教育課程模式優化改革是根據時代與社會需求重新規劃教學目標,并以此構建系統性與靈活性并重的專業課程體系,以“藝術專業適用”教育思維對課程內容進行布局設置,即根據藝術專業特征構建寬廣又極具個性化的自我知識適用教育課程,引入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培養激發學生在課程中的興趣與主動參與度,使學生在藝術專業范疇內具備創新創意能力、實戰應用能力、國際應對能力和文化領悟能力的高素質人才。4結合第三部分對藝術碩士教育課程模式優化改革路徑的分析,進一步從五個層面提出具體的優化改革措施,以展現出不同的人才培育特質。1.構建國際化教育課程發展視閾。世界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教育國際化交流與互動日益頻繁,國際學術會議、項目合作、課程交流等教育資源在國際間互動交融成為新常態,各國教育相互影響的合作程度得到較大提升。藝術碩士教育課程模式基于國際視野進行優化升級,從國際市場需求設定藝術碩士課程培養目標,從專業基礎出發,通過跨學科、跨國界構建立體課程知識結構和專業學習應對策略,培育藝術專業碩士的國際化發展視野、國際化創新思維和國際化風險應對能力。5另外,建立藝術碩士課程規范性培養體系,更新時代教育觀念,抓住時展機遇,擴大藝術專業人才培育經驗國際交流渠道,為打造國際化課程品牌做好應對準備。2.實施開放性的教學模式。伴隨著時代迅速發展,藝術碩士教育課程教學模式將從根本上改變傳統教學的單向型求知模式,進而轉向開放性的教學模式。開放性的教學模式以信息和服務為主要訴求,以教學信息整合和資源服務引導為出發點,注重教學組織、資源配比、求知流程以及課程參與人員的協作關系,并重點關注教學利益者在信息型教學和服務型教學的價值獲取。教師的角色從指導轉變為教學策劃者來驅動學生創新發展,并學會培育平等、開放、互助、協同、包容、共進的生態型課堂教學環境,這將是藝術碩士教育課程未來發展的核心變量。3.形成個性化的課程體系。新時代的藝術碩士教育課程設置應遵循青年學生個體的標新立異、個性向上、奇特、新穎、追風、反叛等青春科爾蒙特質,樹立課程時代應變思維,以科學方式診斷學生學習特質與創意習慣,用時展思維重新審視藝術專業教學內容。6從課程宏觀規劃和微觀實施雙層面設置專業知識結構,規范藝術專業基礎課程,科學合理構建知識營養配比方案,優化專業課程學時與學分結構,靈活尊重學生個體的差異特質,賦予學生一定比例的學習自主權。另外,根據課題需求重新組織課程學習班組,破除現有的傳統班級組合,鼓勵學生跨專業、跨年級的課程學習組合,在課題組合中發現問題,在互助協作中研究和解決問題,由此形成個性化教學課程實施體系。4.選擇多元化的求知渠道與學習形態。新時代的課程體系應注重多元型、生態型的學習渠道構建。通過移動終端借助互聯網技術構建國際化的自媒體平臺,可以瞬間實現全時空性的資源查詢與,由此改變過去僅僅局限于通過書本、報刊渠道搜尋知識資源舊的學習形式。高速發達的互聯網與信息技術廣泛普及,極大的方便了學生通過全球性的藝術數據庫資源實現創意學習需求,同時結合課程提供的實際案例庫、社會課題項目等資源以實現學生的藝術創意靈感發揮,提升創新與創意能力。未來的藝術專業課程教育應學會適時引入社會商業資源與具體課題研究,在“教、學、產、研”教育模式中培養學生的項目創新思維、突發應變思維和學術批判精神,提升學生社會實戰應對能力和風險評估能力。7從時展視角來看,多元性的藝術專業課程求知渠道和學習形態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成為藝術碩士教育課程實施過程中的新常態。5.構建創新課程質量評價機制。藝術碩士教育課程應側重素質教育考核,結合藝術專業課程采取多要素、多形式的綜合測評標準。新時代的課程指導教師應拚棄傳統課程中的裁判角色,轉換為參與、監督、輔助、指導和合作者角色進行專業課程指導,對課程方案做好解釋、觀察、提問、引導工作,以公開透明方式拿捏考評標準與尺度,讓學生體會到課程考核的公平性與寬容度,學會理性競爭思維。同時,教師應科學引導學生在課程中實現自我評價,通過課程匯報、模擬講解、自問自答等形式給學生一定比例自我考核權利,自主拿捏課程知識接受程度和認知個人專業學習短板,激發其課程學習參與的主動性與創新能力。在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中開展創新型課程質量評價機制,有助于教師及時發現教學不足,并及時調整與改進。
三 結語
在社會高速發展的新時代,構建適應藝術專業自身創新發展的課程模式,針對藝術碩士教育課程展開優化策略,彰顯以人為本的教育核心訴求,順應時展趨勢與社會需要,打造新時代人才科學培育體系新優勢,將成為解決當下“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重要舉措之一。同時,這也將推進藝術碩士教育深化改革、提升教學管理與研究水平,增強教學實施成效與教學質量。理順藝術碩士專業教育課程優化與改革思路,構建合理的優化路徑與策略,將會有效應對當下寶貴的發展機遇與挑戰,是切實體現藝術高等教育魅力和創新驅動力的重要舉措,為實現國家培育高級藝術應用型人才的宏遠目標做好應對準備。
作者:劉曉東 馮信群
- 上一篇:高校音樂教育教學論文
- 下一篇:關于高職數學建模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