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美術教育研究
時間:2022-07-22 03:20:23
導語:中職美術教育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美術教育是指審美教育和美感教育。它的目的在于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培養人們感受美、認識美、鑒賞美,正確地分析、看待周圍的事物,增強分辨美丑善惡的能力。學校實施美育,是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認識力的需要,是提高學生的素質和能力的需要,是培養全面發展一代新人的需要。職高生相對于其他學生而言美術教育尤顯得重要和緊迫,主要在于職高生這部分群體在短短的2—3年的時間將步入社會,對其審美、認識美和政治思想教育、德育以及學生的技能教育都十分緊迫。
一、在探討美術教育之前,必先了解我們面對的學生群體的基礎與現狀
(一)學生的美術基礎
近幾年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農村中小學教育,農村已經實施了真正意義上的九年義務教育免費機制,素質教育正在加快步伐。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農村教育改革進程緩慢,農村教育仍然是我國教育的薄弱環節,農村教育與城市教育仍然存在較大的差距,當前主要表現在:1.師資力量依然薄弱;2.教育資金投入不足;3.思想品德和心理健康以及學生的音樂美術教育現狀令人擔憂。而在我校就讀的職教生中70%來自于農村,其余30%也是來自于農村縣城,不能否認,我們的美術教育在義務教育階段做的讓人心寒,這不僅僅是由于教育水平的發展不平衡,還有其他諸多因數制約。如果我們把美術教育想成簡單的對學生進行美術理論熏陶和動手技能的培養,那這樣的美術教育將無法走向黎明。在我從事美術教育的班級和學生中,因大多數學生來自農村中學。其美術基礎的無知和盲目已達到無法想象的地步,學生美術課程在小學、中學階段往往被其他課程所占用,與之相比縣城中小學學生的美術基礎相對較好,但也不能持樂觀態度。在學生的思維中,美術課就是老師在黑板上畫上什么,大家根著做什么,課程簡單而無聊,學生的審美和創新思維就更無法談及了。正是這種因素,導致美術教育要想真正收到良好的效果,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學生的思維單一,創新思維差,動手能力更是難上加難。我們認為是享受的審美情趣和繪畫在學生面前變成為一種痛苦的折磨。
(二)學生的行為基礎
我們面對的學生群體,行為習慣差。主要受環境、家庭等制約。我國的城市化水平不段提高,但我國的地區差距也在不斷拉大。城市、農村形成兩個對立的概念。農村經濟的發展遲緩,農村家庭的經濟水平差,很多學生家長外出打工。我校屬于留守兒童和單親家庭范疇的學生多達65%。學生的家庭教育少之又少,所謂愛的教育在這些學生面前成為了一張白紙。學生曠課、打架其實是心理上的一種自我保護表現,在課堂上表現為目無尊長、隨心所欲,無紀律意思和集體觀念等“不良行為”。“不良行為”從心理學角度看,主要與時代沒有關系,而是與生理發育和人格成長有關系,換句話說,是人生在這個階段不可避免或難以避免的一些心理現象和生理行為。學生受環境和家庭等諸多因數影響,在心理上變的孤立、封閉。在面對這樣的學生實際,我們美術教育的難度又提高了許多。
(三)學生文化基礎
職教生不僅僅在心理上、習慣上與普通高中學生的存在很大差距,文化成績更是令人擔憂,尤其顯示在英語、數學、物理這些科目。如何解決以上面對的問題,引導好學生對美學的認識,這我們需要在實踐中不斷的探討和摸索,我們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和方法來減少我們美術教育的難度,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美術教育的方式方法
(一)強化學生行為習慣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的職責就是熏陶和教育學生,無論是哪個學科或者面對的學生群體是什么樣的具體情況,不能從心理上拋棄任何一個學生,不能因為學生的行為習慣差就放棄對他們的教育。美、不僅僅包含審美、和創造美,還包括行為美、語言美等等。人的審美對象按其不同的所屬領域,劃分為自然美、社會美、科學美、技術美、藝術美五個基本類別。還可以把人的審美對象按其不同的審美特性及其給予人的不同審美感受,分為優美、崇高、悲劇、滑稽(即喜劇)等類別。一般人們把前一種稱之為美的形態,把后一種類別稱之為美的范疇。要提高學生美術修養,前提是要提高學生的美的認識,培養學生語言美、心靈美。還需要先從學生行為習慣著手,培養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以表揚為主,尊重學生的自尊心,先從思想上培養,再對其提出要求,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美。在此過程中應針對學生實際,制定的目標不能太高,要讓學生能做到。目標要切合實際,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
(二)從心理上引導
中職生在文化上、習慣上的不足以及家庭等各個因數的影響,導致學生心理上對自己的不認可。對其引導的過程中語言要溫和,特別要注意學生的心理,如何走進學生心理防線、走進學生的心理深處而不傷害自尊心,需要切合實際認真把握。要提高學生美的認知,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樂觀的人生態度。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在具備了良好心理基礎之后,來培養學生的美的認知,這樣我們能做到事半功倍。對學生心理上的輔導方式方法很多,我們可以選擇與學生課后交流、聊天、體育活動等等。與學生建立良好的“朋友關系”,再來引導學生心理,熏陶學生審美、認識美、發現美、創造美。
(三)課堂引導上的把握
在課堂教學上、我認為引導的方式可以選擇以下途徑:1.把握審美心理特征;2.誘發審美體驗;3.挖掘審美的意義;4.深化審美活動。中職生在生理、心理上已接近成熟,他們有自己獨立的思考能力,在接受新觀念、新知識的過程中,我們要充分發揮審美教育的獨特作用,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讓學生從現實中尋找“美”,激發學生的欣賞興趣。在引導的過程中、我們至少分為兩類:一是周圍事物的審美;二是美術作品的審美。前者感受美、欣賞美的目的在于實踐美。在教學活動中,僅僅滿足學生感知美是遠遠不夠的,教師還應該啟發學生通過討論、比較,讓學生談談對現實世界中的美與丑(包括事件與現象)的理解,談談自己的認識和評價。對美作出正確的評價,讓學生將獲得的感性認識提高到理性認識上去,讓學生從個性化的形象中看到事物的本質,揭示形象的內在美,深化學生的美感。后者就是普通定義上的美術教育,當然也是我們所必須做的。先認識美,介紹諸多的美術作品,讓學生了解認識。欣賞要把握作者的思想意圖,體驗作品的內涵。在美術欣賞課教學中,我們不僅要讓學生欣賞好一張畫,一件工藝品,而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正確把握作者的思想意圖,體驗作品的內涵,能獨立的去認識美,有選擇地接受新的觀念。在美術欣賞課教學中,我們要先讓學生對美術創造者的思想和人格精神有個充分地了解,然后在對作品進行分析時,融入到美術創造者的思想和生活,這樣就能在欣賞美的同時也接受思想教育。
美術欣賞課不應只是一味地欣賞,要讓學生在欣賞中有所體會有所感想,這種體會或感想是在欣賞過程中的一種創造,主要體現在引導學生如何發掘每件作品特有的最突出和最感人的美的地方,并對其做深刻分析。只有在欣賞中發揮想象進行創造性剖析,才能逐漸培養他們的藝術修養和創造性審美的能力。無論是培養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還是培養良好心理素質、良好審美情趣,最終還是要讓學生走到發現美、創造美的這個點上。只有在前提準備好的情況下我們才能順利的完成我們的美術教育。我們的美術教育培養目的,是讓學生具備良好審美情趣,感知這美麗世界,珍惜人生,讓學生在將來的生活中不斷的感受美、認知美、創造美。
- 上一篇:司法局律師發展意見
- 下一篇:幼兒美術教育策略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