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閱讀管理論文
時間:2022-05-20 03:01:00
導語:高中文言文閱讀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閱讀對象的多樣化,閱讀方式多元性使學生們的閱讀空間現代而斑斕。但學生的閱讀是存在一定的誤區,尤其是文言文閱讀。本文試圖分析一下高中文言文閱讀現狀,并談點拙見。
一、先看看學生的態度
在筆者曾任教的某省重點高中抽樣調查高一、高二、高三部分學生,共計300人。具體調查結果及分析如下:
其一:閱讀文言文的渠道選擇語文課本和語文讀本的占90%,古文選本占7%,網絡占3%。對書店的文言文選本不感興趣的占60%,老師要求可能會買的占17%,如獲至寶的僅占5%。可見學生閱讀范圍大都局限于教材,對傳統古文選本知之甚少,反映了學生文言文閱讀面很窄,對古籍知識了解甚少,還可以看出學生對文言文閱讀的熱情是極其有限的!
其二:能全文背誦的文言文篇數10篇以下的占89%,10—15篇的占8%,15—20篇的占3%,20篇以上的為0%。在背誦默寫中老師強調的、自己喜歡的、課后要求的、考試考過的各占33%、19%、14%、34%,學生閱讀的落腳點在背誦似不為過,但閱讀,背誦,積累之中過分注重名句,忽視整體篇章,更忽視有意義的閱讀,缺乏積極有效的讀書觀念!
其三:對文言文的知識獲得,缺乏主動性,停留在“加大訓練,以求質變”和“老師講解,歸納總結”的占60%。文言文閱讀的核心,認為應為文言實詞,文言虛詞,文言句式的意義和用法這些知識的習得及應用的占48%,選擇多讀多背,形成語感的有24%,有28%的學生選擇多品多悟,自然天成。
其四:關于“在閱讀一篇文言文時,教師常常有這樣一些閱讀指示,你認為哪些最能有機地與你的實際結合”選讀準、默寫、背誦、解釋、復述的占56%,選說出、指出、寫出、找出占32%,選認識、品味、感受、把握的占12%。在閱讀過程中學生更喜歡的是教師講解,這一比例為68%,而喜歡自己參考注釋和工具書,借助翻譯大全的比例為32%。
其五:對文言文在語文學科中的建設不甚關心,大多以“局外人”的心態來對待,在問卷之中表現出的是消極的肯定多于積極的否定,“文質觀”“文體觀”極其淡化,頗為中庸,結果顯示出是閱讀觀念仍停滯在“讀”上,沒有意義的創新意識,更缺乏個性化的眼光。
仍有可喜之處,主要體現在:學生閱讀目標與能力的契合點更為理性,不再以認讀能力為主,而是注重研讀鑒賞能力。學生對學習文言文的終極目標的認識有了突破,只有32%的學生選擇應付考試;在學習過程中,選擇“多讀多背,品出語感”、“多品多悟,自然天成”占了52%;有了更為睿智的閱讀選擇,更關注文言文與傳統文化,有72%的學生主張在教材設計中添加有關中國文字學,中國古代文學史,中國古代哲學、禮儀、服飾、民俗,古人的讀書思想及人生哲學這些方面的邊緣知識。
下面摘錄的是在調查中學生的心里話:“當成文化而非考點來學”、“魯迅是白話文的先驅,請不要忘記,他是學古文化長大的”、“你是一塊大餅,我想用你填飽我的肚子”;你是一座燈塔,我只想用你做我精神的底子”、“我是中國人,就要學古文”、“通過你仰望歷史的天空,通過你感受母語的從容”、“國粹”、“內涵美是你賦予我們的”、“全面了解民族文化,振興中華民族”。
學生對文言文閱讀也有以下幾種亟需重視的心態:畏難情緒——“文言文好難呀”;不感興趣——“學文言文一點意思也沒有”;考試才學——“高考成敗就在你”、“只希望高考全做對”、“沒有考試我不學你”;矛盾困惑——“想說愛你不容易”、“多可喜,亦多可悲”。
二.再從教師和考試方面談一談
二十世紀以來,受西學東漸的影響,文言文閱讀教學突破了傳統的以思想義理為本位這一教育傳統。“五四”前后,杜威實用主義理論傳入中國,教育尊重學生個性,培養學生面向生活,面向實際能力,文言文閱讀凸現著發展思想、涵育情感的教育功能。葉圣陶先生在《讀羅陳兩位先生的文章》一文中說到:“古書非不可讀,但是必須清徹通達的人才可以讀,唯有這樣的人,才會受到文化的涵濡……可是就讀書言讀書,必須閱讀方法到家,才可清徹通達。”(1)重人文精神的培養成為文言文閱讀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以此形成重文勢、文術、文意、文境、文情的主導課型。當前“人文性”已作為語文課程的性質寫進《課程標準》,高舉“人文”大旗,也成為文言文閱讀目標之重。但欣喜之余,又出現向“人文”一邊倒的趨勢。史紹典先生曾談到,一次全國學會的課堂教學大賽,有教師執教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其教學的三個環節:一是讀出快樂,請給快樂定義;二是合作探究,“快樂的背后是什么”;三是請你獻策,現代人如何回歸心靈。在教與學的活動中,是“一種脫離文本的,無病呻吟的,從概念到概念的宏論”,(2)培養的是“一種莫測高深的故作姿態和不切合閱讀者個性發展的媚俗話語”。(3)當前的文言文閱讀教學中正淫浸著這種流弊,學生的閱讀體驗也是如此。
西方傳統認知理論認為閱讀是一種能力,這種能力便是譯碼和理解兩大技能。在這一理論影響下文言文閱讀過多地變成技能訓練的陣地。以周正逵先生主編《高中語文實驗課本》中《文言文課本》為例,就特別強調文言文閱讀訓練,并且詳細的分為“正音讀,識文字,通義訓,察語氣,明義法,斷句讀,辨詞采,別文體”八大教學序列。文言文閱讀成為訓練教學的附庸,文言作品成為知識的例證,訓練的材料。知識講授代替了涵泳體會,技能訓練代替品味感受。這種超穩定的訓練,僅僅讓學生成就規范而實用的文言文習得技能。但學生的技能離開高考后是否受用?在《咬文嚼字》創刊10周年座談會上,復旦大學陳光磊教授講述自己親歷的一件事情,某高校的一場漢語文化知識競賽,居然留學生代表隊戰勝中文、法學、新聞等文科學生。這些參賽的中國大學生從初中就開始學習文言文(姑且不論有無蒙童時期就學習文言的經歷),他們應該是很能應付考試,相信在高考中還是很不錯的(也許有語文特差的,但不會是普遍情況)。不由讓人反思文言文考試有無誤區?事實證明文言文在考試評價中的另一種景象,使得文言文閱讀陷入尷尬。
首先是考文過于固定,多為人物傳記(來源于《二十四史》)。這些選文無外乎一種行文模式——“正史”模式,先介紹此人之籍貫、出身、品行,接下來通過記敘官位之升遷,串起此人生平之二三事跡,最后是交代身后之評價云云。雖有細微變化,但是不會有太多曲折。不禁要質疑:學生讀了相當數量,風格迥異的文言文之后,混沌的心靈開化了、精神境界提高了,是一個個充滿思想的個體生命,為什么一走進考場,他們就要讓自己變得機械、簡單、線條呢。長此以往,就會導致一種不健康的學習意識:只要熟悉人物傳記的套數,就能應付文言文考試!走此捷徑,哪里去管它多讀、苦讀,讀經典名篇,讀古人思想,讀傳統文化。我們不能以學生的短視來搪塞這個問題,甚至不了了之。恰恰相反的是具有“青春的精神”的學生需要的是挑戰與創新,是突破與充實。不外乎有的學生說:“喜歡學習文言文,不喜歡考文言文”;“多些有新意的文言文來考我們,人物傳記考了三年,都機械了”。有次語文期末考試文言文閱讀選文,突破傳統的人物傳記類,選擇歐陽修的《<梅圣俞詩集>序》,此文固而有梅堯臣生平事略,但是以一“窮”字概括其沉淪下僚,為人吏屬之凄涼,全文無一不浸染著歐陽修對他的傾慕和哀痛之情,更是提出“窮而后工”這一千古獨創的詩論。學生為好“考文”而興奮,說:“選文有創意,讀的很有意思;考的很有水平。”
其次是考察點過于集中在詞語意義,姑且不說以兩個選擇題單列出實詞的用法,虛詞的意義及用法的考察要點,鮮明的體現出了考詞語意義的本質,就是標著“篩選信息能力”“概括與分析文章內容能力”考察的另外兩個試題,也是名不符實的。
以2002年高考選文《史記•李將軍列傳》為例,首先來看真題設計:
15.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李廣為行伍出身,家中世世傳授射箭之法,因而騎射精熟,驍勇善戰。曾在抗擊匈奴時殺敵立功,并在平定吳楚軍時,攻營拔寨,建立卓越功勛。
B、李廣不僅武藝高強,而且足智多謀。他面對匈奴數千騎兵,沉著鎮定,巧用疑兵之計,使敵軍不敢貿然追擊,而自己的小部隊則安然得以保全。
C、李廣不善言辭,少言寡語,而又廉潔自律,重義輕財。他屢建戰功,威震匈奴,常有增加財富的機會,但卻終身沒有多余財物,也從不以家產為念。
D、李廣作為主將,部隊失去向導而迷失道路,他勇于承擔過錯。面對處罰,他認為自己已經年老,無力再請刀筆之吏為自己辯護,于是引刀自剄。
與之均有對應的文句:
A、家世世受射。從軍擊胡,用善騎射,殺首虜多;從太尉亞夫擊吳楚軍,取旗,顯功名昌邑下,以力戰為名。匈奴大入上郡,有數千騎。
B、今我留,匈奴必以我為大軍之誘,必不敢擊我。前未到匈奴陳二里所,止,解鞍,令士皆縱馬臥。
C、廣廉,得賞賜輒分其麾下,飲食與士共之。終廣之身,空無余財,終不言家產事。
D、且廣年六十余矣,終不能復對刀筆之吏。
只需把這幾個句子疏通此題就易做出。相信學生用點眼力就會發現“復對刀筆之吏”不應理解為“再請刀筆之吏為自己辯護”,這分明就是考“復”、“對”兩詞之意。撇開命題者以知識點考察為目的隨意肢解組合原文這一點不談,不禁反思,如此考試就是讀懂了《史記•李將軍列傳》,即使懂也僅僅是對古漢語某些知識的獲取,實際上并沒有讀懂。因為讀《史記》,不只是疏通文句,更重要的是理解《史記》的精神。面對這樣的考題,即使學生有閱讀趨動,也會瞬間消解于冰冷的試題之中。哪里去體會“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那里能讀出作者的贊佩,感慨、嘆惋激憤的情感?哪里去欣賞司馬遷秉筆直書的史家精神?更不要提司馬遷的個人命運與李廣的人生悲劇,“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的感喟,“中石沒鏃矣”的佳話。
再次是題型過于固定——出現類型化,模式化傾向。2001-2005年高考“文言文閱讀”這一版塊,題型均為四個選擇題,一個翻譯題,甚至題號都固定為第12題文言實詞,第13題文言虛詞,第14題信息篩選,第15題推斷,第16題為翻譯。這是許多老師學生閉眼就能說出的。保持試卷結構和題型的預定,這樣有利于教師的教學把握和學生的復習準備,有利于教學程序的預定,避免激烈的震蕩。但過度的固定,會使文言文閱讀目標的僵化以至缺失。就學生而言,考什么學什么;就老師而言,考什么教什么。校園里不是流傳著“一說二論三傳,‘而’‘以’‘乃’字不斷,篩選對文照搬,翻譯練練過關”。教師精講“所謂”的傳統篇目,也就是考點多次“光顧”的選文,如:《廉頗藺相如列傳》、《屈原列傳》、《鴻門宴》、《六國論》、《過秦論》、《師說》。這些經典篇目,在詞用及語言上確實有其示范性,但這些文質兼美的文章的意義就在于此嗎?而還有剩下的經典因為高考不考就被打入冷宮嗎?
三.文言文究竟是什么?文言文閱讀是什么?
文言文是偉大的經典。
教育的育人本質決定作為母語教育的語文課程,必將擔負著培養具有中國民族文化之根的現代公民之使命。民族精神以民族文化為載體,而中國古代優秀的語言文學作品,是民族文化的精粹。了解民族文化,須從閱讀民族經典入手,塑造民族精神,當從接受民族經典出發。“不但中國傳統如此,西方現代的人文研究也還是如此。從前芝加哥大學有“偉大的典籍”(GreatBooks)的課程,也是要學生精熟若干經典。近來雖稍松弛,但仍有人提倡精讀柏拉圖的《理想國》之類的作品”。(4)反觀現代語文教育面臨語言低俗和精神貧乏的雙重威脅,因此更應致力于古人留下的語言寶庫的探尋和精神家園的棲息,在其中尋求民族文化得以傳承的精神實質,生生不息地傳遞中華民族文明之光。
閱讀文言文是高中生回歸傳統的最直接的選擇。
學生的個體發展決定作為母語的語文課程,特別是傳統文化的載體文言文,應最大限度在“學文”與“立人”的雙重責任之中發揮作用。青少年時期學習古文,將來會受益終身,郭沬若先生說過:“兒時背下的古書,像一座大冰山,入了肚子,隨年齡增大,慢慢融化,一融化可就是財富了。”(5)憑著既有的認知結構和對母語特殊的情感體驗,學生進入初中,走進古代優秀的文學作品,這些古代優秀的文學作品就成為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構成。文言文簡潔,優雅,有著獨特的句法,表達形式,語言風格,學生以古典人文修養為中心,藉各方面適宜的閱讀,培養慎思明辨習慣,可以得到和諧舒暢的發展。“中學是人一生發展中很重要的一個階段,……中學所學習的古文,差不多都是我國古代文學中的經典著作,其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是非常高的,正確有效地學習這些作品,有助于學生基本素質和健全人格的塑造”。(6)
“閱讀的意識必然是歷史的意識,是同歷史物進行自由交往的意識。”(7)因此走進歷史、走進古人是文言文閱讀的關鍵,要注重文言語言的學習,傳統文化的積淀,歷史精神的感知與傳承。
在西方早期語文教育中,以希臘語,拉丁語為主的古典語言教學強調方法與邏輯,因此在古典語言的訓練中除了心智教育,還培養學生的語言交往能力。德法等國強調“對古典作品進行仔細分析和富有創見性的闡述……,給學生以更多機會去闡釋他們的文化”;(8)英美等國主張“誦讀”,既是發音、拼音、認字的訓練,也提高對本國文化的理解力,日本主張“恢復漢字的認識,讀解,通過音讀和朗讀,加深體味古文和漢文的風格”。(9)“中國自唐代韓愈以來,便主張“讀書必先識字”。中國文字表面上古今不異,但兩三千年演變下來,同一名詞已有各時代的不同涵義,所以沒有訓詁的基礎知識,是看不懂古書的。”(10)我們不妨來看一例子。北大吳小如教授是古典文學評論的專家,在《古典詩詞札叢》的“序”中吳教授談了這樣的看法:
至于我本人,無論是在課堂上分析作品或寫賞析文章,一直給自己立下幾條規矩。一日通訓詁,二日明典故,三日察背景,四日考身世,最后歸強求到揆情度理這一總的原則,由它來統攝取以下四點。所謂“通訓詁”,指對一處詩的每字句都必須正確理解。如果連字句都沒有弄懂,那么分析行天花亂墜也不會得出正確結論,還談什么賞析?
看看吳先生對《木蘭詩》中一句的理解: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這幾句詩多為人所忽略。木蘭從頭一天夜里已見軍貼。“軍書十二卷,卷卷不爺名”,其心事重重,不言而喻。她所以停梭止織,正是她不所慮、有所憂的表現,怎么能“無所思”“無所憶”呢?這“思”和“憶”的訓詁問題便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是我就細檢《詩經》的十五國風……國風中十分之六七的“思”字都是指男女相思而言,就是現代漢語中所謂“害相思病”的“思”的義。而漢樂府和《古詩十九首》之言“所思”(如“有所思”“所思在遠道”)、“長相思”、“思君令人老”云云,都是指男女或夫婦之思。至于《飲馬長城窟行》之“下言長相憶”、《西洲曲》之“憶梅下西洲”,則“所憶”亦指男女情愛之事。廣義的“思”和“憶”無所不包,而狹義的“思”和“憶”則專指男女之間的互相思憶。然則《木蘭詩》中的語句應該怎樣理解就一清二楚了。……這樣講,既解決了“無所思”兩句仿佛辭費的疑竇,以從一問一答中體現出木蘭這一少女形象的高尚純結,不同于一般只想著找婆家生孩子的女性。可見字詞的訓詁是與詩中主人公形象的塑造有密切的關聯的。(11)
曹植《七步詩》膾炙人口,詩的末句已經固定為一個成語,平素人們常以“相煎何急”來比喻自相殘殺。原初中第二冊教材中“題解”中說:“此詩用萁豆相煎這個生動淺顯的比喻,把曹丕殘害骨肉、爭權奪利的得徑揭露得淋漓盡致。“從萁豆相煎”的說法,可以看出編注者對原詩中的“相”領會不確。這里的“相”,并不是現代漢語常用義“互相”產意思,而應該是“對著”的意思,是單向的,“相煎”就是“煎我(豆)”。所以,末句是曹植對曹丕的深刻揭露與指責。還有兩句婦孺皆知的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許多詩歌選本都配上了優美的圖畫——李白站在窗前,手扶座榻,仰望明月;或躺在床上,孤獨無奈,凝望蒼穹。其實,“床”在古代有井欄之意,老井,就是故鄉的水呀,不寫“屋”、“室”而是寫“床(井欄)”就更能寫出游子的詩情。文學解讀中對文本現解(即“釋義”)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言語實踐也就是注重情境還原,一次完整的言語實踐實際上是回歸文言作品的一段精神歷程。
盡管不同版本的高中語文教材在文言選篇上有所不同,但有一點是共同的,即被選入教材的文言篇目都是千百年來被世人傳誦的名篇佳作,形式上能喚起讀者的濃郁美感,內容上能引起讀者的強烈共鳴。不過,也應該看到:畢竟許多文章有千百年的時間跨度,畢竟學生的人生閱歷有限,學生與某些課文的距離感、陌生感甚至排斥感也是客觀存在。要引導學生欣賞古人,欣賞他們的生活世界、認識世界、情趣世界、理想世界;理解古人,理解他們的行為方式——窮達之樂、憤世嫉俗、苦悶放縱。
1、在歷史文化背景下深刻理解文言文,用史與文化的視野理解文本。如《鴻門宴》中項王這一人物分析,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閱讀角度入手:其一:析座次。“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室一般是長方形,東西長而南北窄,因此室內座次最尊是東向,其次是南向,其次是北向,最卑是西向。由座次是可以看出,兩個陣營的人物是一種劍拔弩張的緊張氣氛。但是也可以看出項羽自信自負的心態,他更喜歡形式上的“王氣”,而劉邦此時座在北向,更顯得復雜萬分。此境之下,便故作恭順“秋毫不敢有所近”,說“不敢”而不說“不曾”;故作虔誠“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是“待”而非“候”;故作迫切“日夜望將軍至”,一“望”字盡顯“深情”,此刻項羽的怒氣蕩然無存,而是飄然而宴飲,昏然而盡歡。其二,析佩劍。劍是武器,也是佩飾,古代帝王、諸侯、大臣、武士佩劍,故佩劍表示身份。發展到戰國時期,常有刺客,所以秦王規定,“群臣上殿,不得持尺寸之兵”。而在《鴻門宴》中,項王,此刻已有帝王之實,按禮其群臣不應佩劍入宴,而文中寫到“項莊拔劍起舞,項伯亦拔劍起舞”,“亞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可見當時項伯、亞父均是已佩劍入席。歷史上也有例外,肖何為漢開國功臣,首賜佩劍上殿;曹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前為殊榮,后為霸權。從中可以看出項羽并不是一個受禮儀約束之人,他自由無拘,坦率無邪,有王者之實而并無王者之氣,這樣一個“赤子”何能成就“王業”?其三:析英雄情結。戰國紛爭,群雄爭霸,豪杰并起,壯士悲歌的遺風仍存,秦紀不過二十二年,在楚漢爭霸之中項王更是崇士尚武,他少時便想“學萬人敵”,自古“英雄惜英雄”,項王不殺樊噲,反而“兩贊、三賜”,并非如《教師教學用書》的觀點:“注意維護了他(項羽)的尊嚴,使他動為不忍之心”,這種不忍之心,甚至使他對樊噲采取了格外寬容的態度。”(12)在《鴻門宴》中,項羽深為樊噲大膽講義,粗獷豪爽,光明磊落所服,油然而生惺惺相惜之態,這些都是項羽英雄情結使然。從禮儀,佩飾,心理這些角度的閱讀體驗也會讓現代學生發現閱讀的新境界。
2、文言文閱讀目標的實現過程中,是美的散步,美的歷程:發現美、表現美、評價美、思考美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發現美,以閱讀歸有光《項脊軒志》為例,風景美“三五之夜,明月半墻,桂影斑駁,風移影動,珊珊可愛”的清幽寧靜之景;情態美“借書滿架,偃仰嘯歌,冥然兀坐,萬籟有聲”安貧致遠之志;話語美,“兒寒乎?欲食乎?”慈母念兒之語;動作美“比去,以手闔門”痛愛與厚愛之舉。這些美,有的是一個字(詞),有是的一句話,有的是一種意境。因此需要在閱讀文本時,師生共同進入到對文本的體驗之中,自然的發現美,愉快的感受美。正如劉國正先生回憶其老師陳小溪:“……他常常吟誦,讓我們靜聽或跟著哼,吟誦到好的句子,他就停下來,仰起臉晃晃頭,說一聲“好啊,嗯!”,我就在這“好啊!”聲中體味其中的好處”(13)。
表現美是將閱讀深入的一種好方法,途徑是很多的,在《項脊軒志》可以嘗試將描寫項脊軒及周圍環境的語言,構思為一幅工筆畫,亦文亦畫,美盡顯其中這種轉換式的閱讀,是表現美的一種很直接的方式。但不是直觀、機械的表現,而是有著閱讀者獨特的體驗。要選擇好的方式,并不是所有的寫景都能入畫,并不是所有的語言都能表演。表現美,要把恰當的表現用在恰當的地方。
評價美,是閱讀的較高層次。評點式讀書筆記就可以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對“美”的評價。如夏丏尊極贊賞金圣嘆評《水滸》中潘金蓮調戲武松的寫法,即潘氏叫過三十九個“叔叔”之后,忽而換成“你”,金圣嘆批道:“寫淫婦便是活淫婦”。文言文閱讀中有意義的評價,有創新的評價,是難能可貴的“美”。不能只是“美呀,妙哉”。還可以用參讀法體會文本之美,葉圣陶先生曾說:“精讀文章,只能把它認作例子與出發點……,參讀相關的文章可以在敏捷上歷練,以一篇文章為核心,尋求與此相關的文章,那么知解與領會的范圍就會擴大。多多接觸,方能體會某一體文章的各方面,多多比較,才能領會文之優劣得失。”(14)夏丐尊先生曾教我們如何讀陶淵明的《桃花源記》,這篇文字里所寫的是一種烏托邦思想,我們可以參考英國馬列斯的《理想鄉消息》,這篇文字屬記敘一類,去翻看記敘文作法;這篇文字的作者叫陶潛,去翻《晉書•陶潛》或陶集。了解歸有光的文章,也可以讀讀《先妣事略》《寒花葬志》等相關的文章,相信能更深的體會歸有光為文簡潔而情深意切的獨特之美。
思考美,以《項脊軒志》為例子,它何成為千古傳誦的名篇,難道只是因為美景至情嗎?為什么人們都被其文打動呢?首先,普通人心中都蘊存著感恩情懷,至少是都會對祖母、母親、妻子心存感激。《項脊軒志》一文也可看作歸氏三代婦女的一篇家傳。在中國傳統文化之中,家為國本,婦女實為一家之本,黃宗羲之言極有見地,“余讀歸震川之為婦者,一往情深,每以一二細事見之,使人欲涕”(15),祖母的期待、母親的養育、妻子的理解,得以使歸有光以寬厚、仁愛立于天地之間。再次便是籠罩在《項脊軒志》文中的人子之思和傷逝之情,這正是中國人文化心理所決定的至深之情。的確,物存人亡,昨是今非的虛無感,最能獲得人類普遍情感的悲憫與同情,與其說此文是美文,毋寧說此文是“傷文”。姚鼐也曾說:“此太仆最勝之文,然亦苦太多。”(16)人世間的悲情莫過于此,思考此文之美,發現這一曠世的悲情。這種感情超越時空,讓世世代代的讀者自失其中,刻骨銘記。
3、“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用現代人的眼光來關照古人也是一種美好的情懷。當代化思想就是要在閱讀中感受到古代文化的內力,與之產生理解與共鳴,并能用時代感知文言作品的精神世界,抓住文言作品的合理精神內核,用當代人的文化觀念來感悟古人世界與人生。余秋雨先生讀蘇軾,“我非常喜歡讀林語堂先生的《蘇東坡傳》,前后讀過多少遍都記不清了,但每次總覺得語堂先生把蘇東坡在黃州的境遇和心態寫得太理想了,……貧瘠而愚昧的國土上,繩子捆扎著一個世界級的偉大詩人,一步步行進。蘇東坡在示眾,整個民族在丟人。”(17)學者梁衡讀古文也是如此,“評價韓愈的《讀韓愈》、評價范仲淹的《青州說壽:一個永恒的范仲淹》等等,無一不是層層剖析,情理交融,揭示出他們閃光的人格。正因為如此,他筆下的人杰鬼雄,才能以更新、更高、更實的形象立于讀者面前,成為一幅幅讀不完的名畫。”(18)他們讀的沉重和清醒,讓人物跨越歷史,與其對話,與其同悲共喜,把哲理和現實生活血肉一體地融合起來,把自然、人物和政治思想、社會組織聯系起來,把天道和人道統一起來,活生生地表達他對政治、對社會、對人物的見解和思考。
我們感喟甚至驚恐讀圖時代到來,其實閱讀不是知識的“夢工廠”,更不是簡單的“文化映像”,文言文閱讀需要的不僅僅是關注歷史文化的眼睛,更需要發現與繼承歷史文化的眼光。
注釋:
(1)(14)《葉圣陶教育文集》(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8月第1版
(2)(3)史紹典《聽課札記》《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04年(4)
(4)余時英《怎樣讀中國書》http://
(5)方智范《我看古詩文教學》《語文教學與通訊》(高中刊)2004年(5)卷首語
(6)王齊洲《中學古文教育要重視陶冶學生的情感》《中學語文教學與研究》2004年(2)
(7)伽達默爾著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上海譯文出版社1999年4月第1版
(8)(9)(10)倪文錦歐陽汝穎《語文學科展望》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
(11)吳小如《古典詩詞札叢》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版
(12)高級中學語文第二冊《教師教學用書》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第2版
(13)劉國正《〈我和語文教學〉序》《我和語文教學》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2月第1版
(15)(16)徐中玉主編《古文鑒賞大辭典》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8月第1版
(17)余秋雨《文化苦旅》安徽文藝出版社2003年第3版
(18)劉波《說不盡的人杰鬼雄-----讀梁衡近期散文》《書屋》1999年(5)
- 上一篇:語文教學理論讀書管理論文
- 下一篇:農村干部隊伍建設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