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職業教育改革啟示

時間:2022-05-08 05:02:24

導語:農民職業教育改革啟示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民職業教育改革啟示

一、陶行知的鄉村實業教育思想

1.實業教育之目的———“以生利為主義”

陶行知認為好的教育應是“生利”教育,不好的教育是“不生利”教育,是“消費”的教育。他在《中國鄉村教育之根本改造》一文中指出,“消費”的教育有很多弊端:“中國鄉村教育走錯了路!他教人吃飯不種稻,穿衣不種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富的變窮,窮的變得格外窮。”[1]發展生利教育,“生路是什么?就是建設適合鄉村實際生活的活教育”。活的鄉村教育教人生利,使人掌握生利的本領,“要叫荒山成林,教瘠地長五谷,要叫農民自主,自治,自衛。”[2]陶行知畢生倡導“生利之教育”,并把“生利”當做職業教育的宗旨。1918年,在《教育與職業》雜志發表了《生利主義之職業教育》,系統闡述了“職業教育應以生利為主義”思想。它指出職業教育應有其自身特點,“職業作用之所在,即職業教育主義之所在”,“職業以生利為作用,故職業教育應以生利為主義”。什么叫做“生利主義”?他認為生利有兩種,“一曰生有利之物,如農產谷,工制器具,二曰生有利之事,如商通有無,醫生治病事。前者以物利群,后者以事利群。”[3]其利群思想是為自己生利,為社會生利,為國家生利,為民族生利,把個人、集體和社會、民族的利益相結合,培養出有“生利”能力的人,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生產出有利于社會與人群的物質財富,培養出服務于社會與人群的技術人才。“凡養成生利人物之教育,皆得謂之職業教育。”[4]這就是整個職業教育的宗旨與目的之所在。

2.實業教育之課程———課程設置“模塊化”

陶行知認為,所謂生利主義課程,應以一事之始終為一課,由易到難,從簡到繁,一課一課地學完,為“畢課”。“定課程者必使每課為一生利單位,俾學生畢一課,即生一利,畢百課則百利,方無愧于職業之課程。”[5]他認為職業課程既然以生利為主,則不得不按事施教,就是要盡力能教與多種生產生活技能,如學產桑,每年生利之期三個月,如不教以別種生產技能,其余時間只能閑居坐食,所以,“職業課程配置,須以充分生利為標準,事只可附相當之業則年無度月,月無度日,日無度時”,“此之謂充分之生利,根據此旨以聯絡各課是為充分生利之課程。”[6]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一事之始終為一課”,“每一課為一生利單位”,充分體現了現代課程觀的模塊化思想,對我們今天的職業課程設置仍有重要意義。另外,立德樹人是實業教育課程設置的靈魂,“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7]國家“只有人中人,沒有人上人,人下人”。先生所說的“真人”、“人中人”,即要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這種精神須有獨立的意志,獨立的思想,獨立的生計和耐勞的筋骨,耐困乏的身,去做那搖不動的基礎———推己及人的恕道和大公無私的容量,也是人中人的最重要精神。[8]由此可見,陶行知先生所說的“真人”、“人中人”就等于良好的精神品質加上良好的心理和道德素質再加上強健的身體,即是他職業教育課程設置的最終目的———“全人教育”。

3.實業教育之師資配置———“經驗,學術,教法合一”

先生認為生利教育之鄉村職業師資,“自必以能生利之人為限”。因為“天下未有無生利經驗之人而能教人生利者”,“故職業教育之第一要素,即在生利之經驗。無生利之經驗則以書生教書生,雖冒職業教師之名,非無所謂職業教師也”。[9]僅有生利的經驗還不夠,還需要生利之學識,因為“無學識以為經驗之根本指導,則勢必故步自封,不求進取”,“故職業教育之第二要素,是為生利之學識”。此外,還應該“熟悉學者之心理,教材之性質,使所教所學泱洽生利之方法,而奏事半功倍之效”,故職業教師之第三要素,為生利之教授法。三者之中陶行知先生認為生利經驗是根本,“如無經驗,則教授法無由精密,縱學術高尚,斷不能教學生之生利。既不能教人生利,則失職業教育之本旨矣。是故經驗,學術,教法三者皆為職業教師所必備之三要素,然則三者之中,經驗尤為根本焉。”[10]他對職業教育師資素質的分析正好敲中了當前我國職業教育師資的老大難問題,可謂是一語中的,數十年前的理念至今仍覺得新鮮,不得不認真學習。

4.實業教育之學生觀———“發抒內力以應群需”,“最適之生利才能興味”

先生認為實業教育即技能教育,但實業教育不能僅僅是使學生得一技之長,還要啟發“興味”。“吾國實業教育之所以鮮有實效,其學生擇業之法之不當,亦其一因也……所謂最適者有二,一曰才能,一曰興味……才能興味皆最高,此業為最適,則才能足以成大事”;先生認為,“學生最適之生利才能興味,則學之事備”,鄉村學校的培養對象是農民,農民通過學才能成才,“學之事備”的標志是“興味”。倘若他們對所學專業和課程不感興趣,沒有迫切的求知欲望,學習只能是味同嚼蠟,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同時要把啟發人的內力與“群需”結合起來,使他們成為德智體美勞諸方面全面發展,擁有良好素質的勞動者,“興味足以樂業,將見學當其興,用當其學,群與我皆無窮之益矣。”[11]

5.實業教育之辦學體制———“學校與社會打成一片,辦成開放的學校”

“中國的鄉村教育之所以沒有實效,是因為教育與農業各干各的……教育沒有農業,便是空洞的教育,農業沒有教育,就失去了促進的媒介”,“學校與鄉村社會打成一片,辦成開放的學校,教育的活力就會增強,諸如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環境等都可大大增強。”[12]另外,“好的鄉村學校深知選種、調肥、預防蟲害之種種科學農業,農業推廣就有了中心大本營,必有一日千里之勢”。所以,先生力圖主張,學校要與鄉村社會結合起來,增強教育的活力,提高教育的效率。對于教育經費籌措渠道,先生指出,除國家撥款,個人捐資外,永久之計,在生產上下功夫,提倡學校辦工廠做工或開荒種地,這樣,不僅可以增加教育經費,更利于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先生的鄉村實業教育思想是全面考慮當時中國國情與區域實際的教育思想,它“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是新的、也是活的教育思想,對當前我國農民職業教育的深化改革具有極其重要的理論指導意義與實踐借鑒價值。

二、陶行知鄉村實業教育思想對我國農民職業教育改革啟示

1.堅持正確的發展導向,充分為農民“生利”服務

現行的農民職業教育,重理論輕實操演練,重服務輕效益,重幫扶輕生產,教育目標與農村社會生產、農民生活相脫節的狀況仍未得到根本扭轉,培養出來的所謂“技能人才”、“技術能手”大多不能獨立“搞生產、會經營”,無法“生利”,難以滿足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的需求。為此,農民職業教育必須轉變發展導向,更新觀念,務實重利,切實解決農村經濟發展的問題。陶行知先生的“生利主義”與立德樹人辦學導向為農民職業教育發展提供了診治之方:首先,農民職業教育必須緊緊扣住農村當地經濟社會實際情況和發展需求,科學分析區域社會經濟發展對職業技術類人才和勞動者培養的質量、種類、數量的需求,辯證施治。其次,完善農村職校專業門類、改革現有的專業課程結構,根據農村經濟與農民發展實際需求制定系統、靈活、新穎的培訓方案,確保當下就能看到“生利”效果。再次,“生利主義”的教育目標還要求培養“懂生產、會經營、肯創新”的新型農民,不僅教生產技能、經營方法,還應傳授創新理念,讓他們在習得“一技之長”之余,更成為自負盈虧、不斷創新的獨立實體,實現角色的真正轉變。最后,“生利”不僅表現在“經濟實力”上,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尤其是職業道德素質)的提升將越來越決定農民能否適應我國高速發展的城市化潮流;社會主義法治社會還要求新型農民具有較多的法律知識,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做學法、懂法、守法、護法的現代農民。

2.創新課程體系,構建新型農民職業教育課程模式

農民職業教育課程改革動力不足,資金短缺,缺乏完善與更新機制,一直為制約課程創新的老大難問題。課程目標不規范,結構凌亂,應用性和實用性不足,輕操作演練,難以充分調動農民的學習熱情,未能發現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基礎之所在。陶行知鄉村實業教育課程設置“模塊化”思想和“全人教育”理念,啟發我們建構農民職業教育課程“四模塊”結構,即通用課程、專業技能課程、道德教育課程和任意選修課程,共同構筑起現代農民的基本素質基石。所謂通用課程,指各種公修課程,包括普通文化基礎課程,工具課(計算機操作、文本寫作、計量統計等),以及通用技能和關鍵能力,其目的是為了提高農民的知識儲備和文化素養。專業技能課程對應農村現有產業結構與行業類型,專門服務于農民“生利”,使他們習得一技之長。可采用“項目式教學”或“任務單教學”,應尤為重視“做中學”、“學中做”這種廣大農民樂于接受的課程教學方法。道德教育課程,也稱人格教育課程,源于對陶行知“生利以利群”思想,這種課程的實施可通過以下三個途徑:其一,經常舉辦各層次村社文藝活動,以豐富多彩的藝術形式豐富農民精神生活,提高農民道德水平。其二,道德人格教育的常態化。把農民德育的目標滲透到教育教學、社會實踐實習操作的每個環節,用“公民”素養武裝他們,在細微處見影響、見精神。其三,身心健康和諧。新型的農民應該是會勞逸結合,懂作息,善健體的人。一方面要注重開設健體課程,促進飲食衛生保健,另一方面更要以堅強的意志、樂觀的心態、創新的精神要求他們,使他們真正步入現代社會的主流。任意選修課程,包括專業任選課和公共任選課,它是根據農民需求和和諧農村發展需要而設置的一類為農民安居、幸福、發展服務的課程,如生態、健康、烹飪、縫紉、建筑、飲食、安全、性教育等。

3.優化“三農”教師結構,完善教師良性流動機制

農民職業教育教師整體專業水平偏低,來源單一,合格教師數量嚴重不足,技術技能型教師不足,已是不爭的事實。陶行知“以經驗為重,經驗,學術,教法合一”的要求,啟示我們必須大力調整職教師資結構,提高教師整體素質。為此,須從以下四個方面尋求突破:第一,國家必須加大對農民職業教育的重視與投入力度,提高教師待遇與社會地位,對現有的職業教師隊伍結構進行調整、改善,大力擴充實踐實訓、技術技能類教師的規模,加強專業理論課教師的“農民性”、“農村性”和“農業性”,整體服務于農民的發展。第二,鼓勵和支持農村職業學校實行靈活、多元的教師任用制度,固定崗位與流動崗位,專職教師與兼職教師相結合進行設崗用人,積極聘請企業中“懂農業”、“愛農村”的高級專業技術人才到學校任教,建立學校教師在田間地頭、廠房車間實地教學的制度。第三,組織教師開展教學研究活動,重點開展新農村建設的新型課程體系和教學方法研究工作,構建“以農村和諧為宗旨,以農業開發為本位,以農民幸福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提高其教學水平。第四,建立學校與農村,教師與農民到學校和企業的開放流動機制,一方面可以使教師鍛煉并提高自己的教學實踐能力,也可使農民習得更為寬厚的專業理論知識,提高專業技術能力和管理水平,互利雙贏。

4.樹立現代農民觀,促進農民的全面自由發展

上世紀90年代的“小農”、“農本位”、“守農”思想已基本瓦解,現代的農民是觀念思想開放、視野開闊的農民,是接受新觀念,勤于奉獻的農民,也是敢于拼搏、勇于創新的農民。唯一的遺憾在于他們農業知識、產業技能、經營管理能力的不足,無形隔開了與“新型農民”的距離。陶行知先生一再強調鄉村實業教育當以農民為中心,學校當以農民為本。因此,職業學校教師必須樹立現代農民觀———以農民幸福為本,以農業發展為根。第一,積極吸收農民參加當地職業教育改革的決策與計劃的實施過程,使農村職業教育改革隊伍由現在的專家、學校、行政部門三結合變為四結合。第二,在課程的編制與使用過程中,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讓他們真正參與具體的課程內容編制之中,依據他們的個體需要開設急需的、有用的或發展的課程。第三,在課程計劃與教學上,充分調動農民的主動性與學習積極性,鼓勵他們自由研討、“自己教自己”或分享學習。第四,要改變傳統的把農民看做沒文化、地位低的觀念,建立民主平等,自由活潑,教學相長的新型師生關系。

5.校農合作,產教結合,走開放式農民職業教育辦學之路

農民職業教育改革之所以缺乏活力,競爭力不強,特色優勢不明顯,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學校與企業的合作機制不健全。現實的情況往往是學校的教學并未與實際的生產生活真正結合起來,表面上校企合作,產教結合搞得轟轟烈烈,但真正能夠保持長遠交流與長期合作的少之又少。另外,資金投入單一、校辦產業停滯不前等也是重要因素。陶行知在上世紀30年代就提出“學校與社會打成一片”,“不運用社會力量辦學的教育,是無能的教育”,主張學校工廠做工,開荒種地。農民職業教育改革也必須從改革辦學體制尋求突破:其一,學校的決策管理、教育教學、科研、評價須與當地農業發展融為一體,以學校的技術技能促進農業的發展,以農業的產業資源推進學校的技術進步。這種合作模式是雙贏的,學校借此可形成巨大的產業優勢與特色,農民也藉此獲得了豐厚的回報。其二,可建立農業教學工廠或實訓基地。這里的教學工廠亦可借助相關“三農”企業或公司,提升農業技能與經營管理水平。這種模式下農民一邊學習一邊工作,既習得了職業技能,又帶來了報酬,這需要學校具有強硬的辦學實力與資金支持,實際推行較為困難。其三,產教結合。就是鼓勵學校開辦經營“三農性”校辦產業,進行企業化經營,促進農民就業,推進學校辦學體制變革。其四,農科教結合。《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早就指出,“進一步推進農科教結合,促進農村職業教育協調發展……切實轉變到為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上來”。這種模式是把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與農業科技、職業教育結合起來,根據農村地方實際,引進先進農業科技,挖掘產業項目,編寫項目教材或材料,依據農民個體需要靈活教學,把對農民的技術技能教育與產業開發協調起來,互相促進,實現跨越式發展。

作者:王偉華陳麗君工作單位:廣東技術師范學院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