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類高校轉型發展思路
時間:2022-03-18 10:08:18
導語:藝術類高校轉型發展思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藝術類高校的心理健康教學不僅要呼應轉型發展的時代號召,還要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教學全過程,同時藝術類學生的特點為教育效果達成提出了諸多挑戰。本文分析了藝術類學生心理特點,依據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學理論和實踐的緊密聯系,嘗試找到藝術類高校轉型發展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學融合發展的切入點,并提出相應的融合路徑。
[關鍵詞]藝術類高校;轉型發展;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學
藝術類高校在響應轉型發展培養應用型人才時,需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引領,全面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培育價值觀、辯證思維和創新能力等各方面,同時以“適應社會需要”為引領,提高實踐操作能力,著重引導學生認識社會、適應社會。與此同時,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中強調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這為藝術類高校的心理健康教學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完成轉型發展的任務同時,還需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文化素養,促進其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才。藝術類高校學生群體具體諸多特點,讓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學實效性的達成面臨更多的挑戰。
一、藝術類高校轉型要求對心理健康教學提出的挑戰
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及問卷調查結果,藝術類高校學生在思想、行為和心理方面存在很多特殊之處。首先,思維活躍,創造性強。藝術類高校的學生認知能力中視覺化加工及動手操作能力非常強;思想較其他專業學生更加活躍,非常容易接受新潮流的內容,適應新興傳播平臺和途徑,有非常強的信息傳播潛力。其次,政治思想薄弱,文化底蘊不足。藝術專業特點決定了學生的專業熱情和實踐能力素質很高,但在政治思想基礎知識以及政治敏銳性上較為薄弱;同時,其人文知識面窄,文化底蘊不足,也往往會限制其藝術創作和表達的深度、廣度和厚度。再次,自我意識強烈,自我認識存在盲區。個性張揚,集體歸屬感弱,集體觀念和榮辱感有待加強。面對藝術類高校轉型發展的要求和藝術類專業學生的群體特點,心理健康教學要求充分遵循其心理發展規律和特殊心理需求來完成心理健康教學,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實現。在工作方法上需要因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幫助他們處理好環境適應、自我管理、學習成才、人際交往、交友戀愛、求職擇業、人格發展和情緒調節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進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并且,增強創新實踐能力的導向,充分發揮和利用其優勢來促進適應性和全面發展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由此,在高校轉型發展的背景下,心理健康教學如何圍繞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促進其適應性和全面發展,顯得極為迫切。
二、藝術類高校轉型發展對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時代要求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要重點培養集體主義價值觀,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要堅持不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不斷提高藝術類高校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和道德品質,讓學生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才。由此,藝術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須以前瞻性眼光參與到轉型發展中,在教育執行中能夠遵循藝術類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來保證教育效果的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貫徹心理健康教學始終是藝術類高校轉型發展的要求,更是時代對人才培養提出的挑戰。
三、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學融合是轉型發展背景下
藝術類高校教育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貫徹需要遵循藝術類專業學生的心理發生發展規律,需要在心理健康教學中,順應轉型發展的要求與思想政治教育進行切實有效的融合。根據多年藝術類高校實踐經驗發現,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學在諸多方面聯系緊密,相互引導和補充,共同作用于學生思想意識、價值觀和創新意識等方面的培養,在全面發展和適應社會需要為引導的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一)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學都需要準確把握學生特點,遵循共同的教育規律。第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學存在共同的教育目的,都是對學生的價值觀、思想意識層面產生影響,都是通過知情意行四個層面對學生進行教育引導。第二方面,二者的工作方式上有諸多相似“模式”,從落實途徑到教育形式和手段當中均有相似之處。第三個方面,二者任務的完成都需要遵循學生心理發展規律及教育規律。由此,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這種內在聯系讓思想政治教育貫徹心理健康教學始終成為可能。(二)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是心理健康教學順利完成的重要引導。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把人才培養作為根本任務,把思想政治教育擺在首要位置。從心理發展規律來說,藝術類專業學生心理機能的發揮無疑受其內隱的思想意識所制約,而這些意識又受制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三)心理健康教學在內容上補充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落實效果。藝術類高校轉型發展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不斷拓展高校思政創新路徑,這一目標實現前提需要對學生價值觀、道德品質等意識培養規律有清晰準確的認識,注重心理因素在思想政治素養形成中的重要作用。第一,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實施的重要心理背景,除了要培養學生良好品質,還要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全面發展。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實際效果取決于學生對各種觀念的內化程度,而主體的自我意識、情感及性格等心理素質是內化的決策性影響因素,這些都需要充分了解和把握藝術類高校學生的心理規律來借力施加影響。第三,心理健康教育能不斷擴充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和內容,借助心理學的規律和方法,能夠對藝術類高校學生的實際問題進行分析、鑒別,從而形成正確的世界觀,進一步促進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學的融合具備理論和實踐的互通性與可行性,二者在內涵和外延上能相互促進和補充,并且,在實際工作落實中相得益彰,能夠共同促進教育教學的實效性。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學的融合是順應轉型發展的必然過程,也是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必然要求。
四、藝術類高校轉型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貫徹心理健康教學始終的實施路徑
(一)強化思想政治導向,多元化課程目標。一方面,將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涵變為心理健康教學的重要導向,將集體主義價值觀和人生觀體現在教學目標中,將促進學生適應性的發展作為專業目標的重要內涵。另一方面,需要在心理健康教學中,圍繞提高藝術類高校學生的整體心理素質與關注個體心理的獨特性并重,將“大眾心理學”內化成“我的心理學”,將外顯思想政治教育知識轉化為內隱的集體主義價值觀,實現學生從認知、自我調適到自我成長的高度統一,這也是心理健康課程實效性得以突顯的重要表現。與此同時,在專業建設和課程大綱編寫時,將應用型人才培養任務納入其中,增加對學生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培育的要求,也順應藝術類高校學生規律和特點。(二)創設體驗式教學形式,踐行集體主義價值觀和適應型培養要求。緊緊圍繞應用型本科培養目標和心理健康教學課程要求,重點推行以“學”為目的的案例教學法、翻轉課堂等多形式式教學法,以“練”為目的的體驗式教學法,以“創”為目的的項目訓練教學法等。嘗試采用實踐任務和真實案例來進行專業的課程教學,也是在為了轉型發展中應用型人才的適應性和全面發展。“體驗式”的教學模式能夠順應藝術類高校學生的心理需求,同時,激發學生創造性,能夠明顯地引導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提高學生的意志水平,在實際活動中體驗集體主義價值感的熏陶和影響。(基于體驗式教學的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研究。)(三)完善考核體系,實現適應性和全面發展培養目標。學生考核方式是引導學生學什么、如何學的重要依據,面對藝術類高校的轉型發展要求和思想政治教育貫徹心理健康教學始終的方針政策,需要不斷完善學生考核體系,實現從陳述性知識的記憶到應用型知識的理解、從知識的記憶到技能的創新轉變,將考核目的轉化成知識的運用與創新,即“學”“練”和“創”的能力。同時,學生考核方式可以更加靈活多樣,例如在評價形式上,采用試卷與非試卷結合、閉卷與開卷結合的學業評價方式;在評價內容上,從知識的掌握到技能的習得,從技能的運用到實踐任務的完成等形式。(四)創新教學設計,聚焦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藝術類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需要以提升職業能力為核心,以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養成為目標,由此,教學設計需要構建集體驗、主題調研、畢業設計、社會實踐等于一體,注重能力培養和創新精神教育、課內外與校內外相結合的實習實踐體系,同時,藝術類高校積極倡導將創新創業的精神內化到專業教學的全過程,以實現藝術類專業教學與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機融合、相互促進。
五、結語
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是價值觀范疇的教育,是根植于學生生命活動中的意識影響,是對人格、價值觀和個人成長的整體性的引導和塑造,這一任務的完成,需要準確把握藝術類學生心理特點的同時,在轉型發展背景下融合更廣闊的方法和手段,以期達成思想政治教育貫徹心理健康教學全過程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鄭永廷.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2017(1):4-5.
[2]高明.應用型本科教育的內涵、發展依據與實現模式[J].教育與職業,2016(14):12-13.
[3]蔣浩.基于體驗式教學的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研究[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17(11):130-132.
作者:檀婭婭 穆德佳 秦丙峰 單位:河北傳媒學院
- 上一篇:教師繼續教育有效性研究
- 下一篇:藝術通感在鋼琴作品演奏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