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大學生感恩教育的理性思考

時間:2022-01-20 09:52:19

導語:我國大學生感恩教育的理性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國大學生感恩教育的理性思考

摘要:百善孝為先,知恩、感恩不僅是做人之本、立世之基,而且還是繼承與弘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具體體現。眾所周知,大學生的道德素養不僅關系著個人的成人、成才,同時還關乎著民族的希望和中國夢的實現問題。本文結合當前形勢、理性地論述了對大學生實施感恩教育的重要性,為提高感恩教育的實效性,在闡釋了應遵循的基本原則的基礎上,重點探討了對大學生實施感恩教育的基本途徑及實施過程中應重視的幾個問題。

關鍵詞:感恩教育 ;大學生 ;原則 ;思考

近年來,我國部分專家學者的相關研究表明,由于受社會環境、家庭啟蒙教育、校方的忽略、個人素質高低等原因的影響,造成了少數大學生感恩意識明顯的缺失。大學生是民族的希望、是全面落實“四個全面”布局建設的中堅力量,他們感恩思想、感恩意識的缺失,不僅不利于大學生個人的健康成長與全面發展,同時也制約了高校思政工作的有效開展。為此,加強對高校大學生感恩教育方面的研究,非常必要,也非常關鍵。

一、對大學生實施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眾所周知,我國已進入”改革攻堅期、反腐深水區“的新階段,在中外文化的碰撞與交織下,西方的頹廢文化思潮和價值觀念也常擠入國門,給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成長也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絕大部分大學生能夠認真學習中央會議精神,按學校要求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觀。在人生修養方面,能做到對父母的付出、老師的教誨、他人的饋贈、黨和政府及全社會所提供的支持和幫助、心存知恩、感恩之情,并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予以回報恩典。雖然主流是好的,但是由于受多種原因的影響,個別大學生在道德素養和心理品質等方面呈現滑坡的態勢,把黨和政府、社會、父母、朋友的幫助和付出,看成理所當然之事,只知道一味索取、而不講回報與奉獻。這種與感恩意識缺失現象,與主流價值觀念背道而馳,偏離“傳統孝道文化”方向,且漸走漸遠,已讓思政工作者察覺在目、擔憂在心。為此,新時期加強對大學生知恩、感恩方面的研究,就凸顯出一定的現實意義與理論價值。

二、對大學生實施感恩教育應遵循的原則

1.主體性原則。主體性原則是我國眾多的專家學者在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一種行之有效的理論財富。主體性原則之所以被提到理性的高度,因為新時期“以人為本”的育人的方式不能全部依靠理論灌輸,需要的是一種長期的濡養與浸潤。為使感恩教育實現既定的目標、取得一定實效性,就要遵循教育的主體性原則,在確保大學生的主體地位的前提下、然后通過選擇一些切實可行的途徑、運用一定的方法,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以便充分發揮出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提高感恩教育的有效性。

2.循序漸進性原則。大學生在不同的年齡階段都有特定的心理特征和對意識形態的認知規律,因為任何知識的習得和習慣的養成,都需要一個累積和內化的過程。因此,感恩教育活動的開展,在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安排、教學方法的選擇等具體環節上,必須遵循此循序漸進性原則,不能急于求成,要穩步推進。例如可在大一、大二學習感恩理論知識、大三開展“尊師孝親”的感恩行動,逐漸過渡到大四的“立志成才、饋謝恩人”的報恩之舉。總之,思政工作育人要有序、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揠苗助長,要循序漸進地指導大學生把握時代的脈動,系統地學習與傳承“知恩、感恩、施恩”的傳統社會美德。

3.因材施教原則。大學生由于出身環境不同、社會實踐履歷方面也存在著有較大的差異,因此,在開展知恩感恩教育時,應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因為,不同的家庭背景出身的大學生對知恩、感恩的理解不同,在施恩的行為上,也要因人而異。例如一個出自貧困家庭的大學生,在感恩教育方面,要理解別人對自己的幫助,哪怕一件衣服、一個鼓勵的眼神,就要有感恩之心;在高校倡導向地震災區義捐時,他人捐款一百,我捐一元,也是施恩的具體體現,此刻,就要運用因材施教的原則,對大學生進行褒揚與鼓勵。

4.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原則。為注重感恩教育的長效性,要貼近大學生的實際生活。開展感恩教育工作時,要與大學生的現實生活緊密相關聯,要做到理論要與實踐相結合,使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理解“知恩、感恩”的要義,然后能做到外化于行,踏入社會,有能力之后要廣施善舉、主動施恩與他人、回饋社會之恩澤,并形成優良的傳統。例如,在組織觀看微型電影“媽媽洗腳”后,讓大學生回顧媽媽對自己的關愛與呵護,然后反思自己給媽媽洗過一次腳沒有?節假日回家要親自為媽媽洗一次腳,從行動上落實感恩之舉。

三、對大學生實施感恩教育的主要途徑

1.重視理論教學,重視用好多媒體教學手段。處于成長發育階段的大學生,其心智能力和理性分析能力還不成熟,對事物本質規律的認識往往顯得片面和膚淺化。甚至個別大學生看待社會問題較為偏激。為此,對當代大學生的知恩、感恩教育,首先應從課堂上的理論教學開始,通過系統的理論知識傳授,教育大學生懂得知恩、感恩的重要意義、忘恩負義的危害,在踐行之恩、感恩行動中,要合理運用一定的方法、遵循一定的原則,讓大學生在知恩、感恩的基礎上,當自己具有“回報能力”之后,要學會回報恩人,并在此基礎上主動向他人、向社會施恩。其次,要用好多媒體教學手段,因為多媒體技術可以將圖文并茂的“感恩故事”通過音頻、視頻,展示給大學生看,一方面避免了課堂由教師一人說教的枯燥性,另一方面,通過收看視頻的真人真事,增強了說服力與感召性。

2.重視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相結合。教育部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意見》中指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是我國的優良傳統。為此,感恩教育應注重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因為大學生在感恩教育實踐環節中,可以深刻體會蘊含在各門學科中的文明成果、學科精神與本質規律。其次可以通過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讓他們在親身經歷中踐行感恩,進而在現實生活中逐步形成感恩意識,成長為具有感恩思想之人。實踐活動方式可以靈活多樣,例如設立愛心基金,倡導大學生自愿捐贈自己的課余勞動報酬、熱心幫助身邊需要幫助之人的“體驗式活動”等。總之,要重視社會實踐活動,教育大學生要從身邊小事做起,形成互幫互助的和諧氛圍;同時盡量避免實踐活動的形式化,減少大學生的“應付行為”,讓他們能真正敞開心扉,自愿實施感恩行為。

3.重視發揮網絡教育的優勢。信息時代離不開網絡資源。為此倡議感恩教育工作的開展要與網絡教育相結合,及時利用好互聯網上的正面信息,有針對性地對大學生開展“知恩、感恩、施恩”方面的滲透工作,以此提高感恩教育工作的長效性。網絡上各種寶貴學習資源和各種負面信息良莠不齊,為確保高校感恩教育工作的縱深推進,增強大學生的網絡道德與修養,高校要利用好校園網絡,趨利避害,加大對怎樣用好網絡的宣傳與教育工作,引導大學生在網絡生活中練就一雙“慧眼”,利用好網上的正面資料信息與影視作品,培育他們知恩、感恩意識的形成。其次,高校可利用網絡開展與知恩、感恩相關的網上信息咨詢活動、知識競賽活動,有獎征文活動等,引領大學生用實際行動踐責。

4.重視社會環境對感恩教育的影響作用。社會是感恩教育的大環境、大氛圍,社會感恩氛圍的營造,需要社會各階層每個成員的共同努力,只有全社會都參與到感恩教育之中,人人都有知恩之情、感恩之心,然后有回報感恩之舉,在這樣的大環境熏陶濡染下,對大學生的感恩教育才會發揮更好的效果。為確保學校是育人基地,為不受社會這個大環境中個別負面因素的影響,首先,政府部門在知恩、感恩方面要建章規制,除弊興利、懲惡揚善、弘揚社會正氣、促進社會之風氣和諧有序地運行與發展;其次,新聞媒體應大力宣傳感恩與施恩方面的社會道德模范,弘揚社會正氣,以此引領社會各階層自覺遵守社會公德,形成社會主流輿論共識,發揮出社會這個大環境對大學生感恩教育的正面影響作用。

四、對大學生實施感恩教育應重視的幾個問題

1.知恩意識是感恩教育的基礎。相關的調查發現,當代大學生回饋社會與回報他人意識淡薄。為此,思政工作者應反思“感恩教育缺失”這一實現問題。學者王海棠指出,加強對大學生進行感恩思想教育,應追尋德育秉性,融合學校與社會的各種教育資源,結合大學生日常生活,從身邊的點滴小事開始,培養他們的知恩意識,因為知恩意識是感恩教育的重要基礎,也是感恩教育活動的邏輯起點,不能違背教育規律,整天強調大學生如何立大志、成偉業、回報社會,否則將與實現脫節,使感恩教育流于形式。因此,應重視先培養大學生的知恩意識。

2.感恩意識要“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對大學生的感恩教育工作,要指導當代大學生,對別人所施己的恩典,要表示真誠的感謝,但感謝之言、感激之情不能整天放在嘴邊,要內化于心、銘刻在心底。待他日,自己具有回報能力之時,要“涌泉相報”,以此回饋當年他人的“滴水知恩”。其次,在行為上,要內化于行,一方面,對他人的感恩之情要成為學習與生活中的一種動力之源,要好好學習、立志成才。另一方面,報恩并不僅僅局限于只報“當年的恩人”,而是要盡可能地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之人”,形成感恩于施恩的良性傳遞。

3.感恩、施恩,事不在大小。因為個人能力有大小,所以感恩、施恩有時并不需要“涌泉”之勢回報,其可以表現在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之中。例如,雨天看到了沒帶雨傘的同學,主動撐開自己的雨傘并肩同行;見到熟人、一聲情切的問候;回到家中,體貼父母,干點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感謝恩人,周日抽空發一個祝福的短信;施恩回報社會,多做社會公益活動,課余做點相關的義務宣傳活動等。總之,感恩與施恩,事不在大小,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感恩師親開始,進而再學會關心周圍的每一個人,乃至關心身邊的世界,從而提高大學生的感恩與施恩意識。

4.報恩之時樹立正確的感恩觀。報恩之時,要樹立正確的感恩觀,大學生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在憲法與法律許可的情況下進行,不能憑借自己的一時沖動,為了所謂的“哥們義氣”,用僅有的“一腔熱血”去鋌而走險,去踐踏道德的至高點、去觸摸法律的“高壓線”,結果,感恩變成了助封為虐,引發了道德悲情,害人害己。因此,報恩之時必須樹立正確的感恩觀,應在法律和道德許可的范圍之內進行,且方式要正當、合理。

參考文獻:

[1]龔麗.大學生對黨和政府感恩心理特征及培養對策研究[D].重慶大學貿易與行政學院2008,4:1-2.

[2]黃平.青少年感恩意識的形成探微[J].教育評論.2006,(1):56-58.

[3]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BD].百度

[4]陳萌.“90后”大學生感恩意識現狀調查及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103-106.

[5]肖艷.青少年感恩缺失與學校感恩教育策略探微[D].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院,2006,11:18-19.

[6]惠進志.當代中學生感恩教育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6,11:18-19.

作者:李論 單位:保險職業學院公共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