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科學教育的批判維度

時間:2022-01-13 09:18:32

導語:淺析科學教育的批判維度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析科學教育的批判維度

一、科學教育對非科學領域思想觀念的批判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已經清醒地認識到,一個人科學創造能力的大小并不簡單或直接地取決于他擁有的既定知識的多少,學校課程的較高分數也不能保證學生走上工作崗位之后,必然會取得較大的成就。其實,科學工作者的創造力更多地來源于一種“科學批判精神”,而這種“科學批判精神”則正是科學自身進化的本質所要求的。因此,科學教育活動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愛因斯坦曾明確指出:“科學對于人類事物的影響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方式是大家都熟悉的:科學直接地、并且在更大程度上間接地生產出完全改變了人類生活的工具。第二種方式是教育性質的———它作用于心靈。盡管草率看來,這種方式好像不大明顯,但至少同第一種方式一樣銳利。1科學對宗教和迷信的批判在科學發展過程中,科學不得不一再與迷信和宗教作斗爭,不少科學家也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科學是人類探索宇宙奧秘的成果,是關于自然、社會和人類思維的知識體系,是人們社會實踐經驗的總結。科學教育活動要教導學生崇尚科學,反對宗教和迷信。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在經過36年躊躇之后,終于在1543年臨終之際出版了《天體運行論》。這不僅僅是簡單地將宇宙體系的坐標原點由地球移到太陽的轉換,更是對宗教神學舊觀念、舊傳統教條的無情批判。正如愛因斯坦所指出的那樣,哥白尼對于西方擺脫教權統治和學術統治枷鎖的精神解放所做的貢獻幾乎比誰都要大。2科學與人文的融合科學教育不會割裂科學與人文之間的關系,相反,在進行科學教育的過程中,科學教育將把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融合起來。著名教育家貝爾納于1939年首次提出了科學教育人文化的命題,他說:必須打破把科學教育與人文學科截然區別開來,甚至相互對立的傳統,并代之以科學的人文主義。同時,科學教學本身內容也必須人文化。”近30年來,重視科學教育人文化的呼聲越來越高,重視人文精神已成為世界各國科學教育的一股潮流。重視人文精神的科學教育將全面實現傳遞文化的功能,即不僅傳遞科學知識和科學方法,而且傳遞科學精神。這樣,科學精神將作為一個實在的要素、一個明確的目標進入科學課程的教材和課程,為學生所接受并進入學生的意識中。這種具有三個維度的科學教育將變得內容更充實,形式更多樣,因而更豐富多彩,更吸引人。完整的科學教育將使學生學到完整的科學,實現全面的發展。

二、科學教育對自身的批判

科學的批判性還表現在對已有科學概念或科學體系提出質疑。科學理論本身也是可誤的,恩格斯曾經指出“今天被認為是合乎真理的認識都有它隱蔽著的、以后會顯露出來的錯誤的方面”。任何科學理論如不進步,就會蛻變為某種教條,因此進步是科學的本性。科學是一個永無止境、不斷發展的過程。波普爾經過認真思索后得出這樣的結論:“任何理論不管獲得何等成功,也不管受過何等嚴格的檢驗,都是可以被推翻的。”科學發展的進程是螺旋式上升的過程。自我批判是科學教育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自我更新的必要手段。拒絕自我批判就等于拒絕自我療救,拒絕自我更新。任何一種科學理論或思想的發展都離不開思想家的自我批判,那么,科學教育的發展也不例外。自我批判并不掩蓋偉大思想家及其偉大思想的光輝,反而使之更加燦爛。被歷史深刻否定的恰恰是那些不會批判歷史又不愿自我批判的“頂峰論”者及其曇花一現般的“思想”。自我批判者常為歷史所肯定,自我神化者常為歷史所否定,這就是歷史的邏輯。理論批判現實,也為現實所批判;批判者也應是被批判者,也應是自我批判者。這是科學批判的邏輯。

三、科學教育對科學技術的批判

20世紀以來,科學教育對科學主義的批判更加廣泛更加深刻。首先反思與批判的對象不限于于科學本身,而擴展到技術與社會體系,對技術體系和工業社會的批判成為重點。小李克特說:“在二十世紀以前,反對科學的社會反應主要集中于新科學思想之明顯的顛覆性特征之上,集中在科學對傳統知識與價值的潛在的破壞性作用之上。”現在,反對科學的社會反應已經逐步更多地集中在新技術的破壞性影響之上。對科學技術的反思已成為大多數人的共同話題。目前人們對科學技術的反思與批評不僅流于道德義憤和情感宣泄,而是更加深沉的理性思考。不是停留于一味地指責科學導致道德的淪喪,而是辨證地認識到了科技發展的兩重性。人們漸漸認識到科學是一把“雙刃劍”,它的發展一方面能幫助人類極大地改進外部世界,造福人類,但同時也給社會帶來一系列問題,甚至可能產生災難性的后果。人們對科技發展負面因素的認識,已經從直觀感受上升到科技的社會本質、人性本質,揭示科學技術與不合理的社會制度想結合,共同構成對人性、個人自由的壓抑和踐踏。馬爾庫塞斷言技術本身已經成為一種系統的、精心安排的對個人與自然的統治。

作者:付榮單位: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