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反思與應對策略
時間:2022-02-05 10:50:25
導語: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反思與應對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近幾年來,隨著高等教育供給側改革的不斷推進,“精準供給”已經逐漸成為了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核心目標,而國內各高校也紛紛基于這一目標對創業教育工作展開創新,然而從實際效果上來看,當前國內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教育模式、教育內容、師資力量等方面卻仍然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而供給側改革的進一步推進也因此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為此,文章對“精準供給”視域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現實問題進行了深刻反思,并對這些問題的應對策略展開了探討。
關鍵詞:精準供給;創新創業教育;高校
所謂“精準供給”,實際上也就是根據需求端的要求來對供給端進行調整與創新,使產品供給能夠滿足需求端的各方面要求,從而解決供需端之間的矛盾問題。而在高等教育領域,“精準供給”則是指通過教育改革來進行有針對性的人才培養,從而實現經濟社會轉型發展背景下的人才精確供給,使當前高校畢業生與人才市場需求不符的問題能夠得到較好解決。因此,在“精準供給”視域下對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問題與應對策略的研究是非常具有現實意義的。
一“精準供給”視域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現實反思
(一)教師隊伍素質不足。創新創業教育是對學生創新能力、創業能力的全方位培養與引導,因此其對于教師素質有著很高的要求,然而從目前來看,大多數高校的創新創業教師在整體素質上卻并不能夠滿足這一要求。首先,我國各高校在創新創業教育方面發展時間較短,相關教師人才也是十分匱乏的,因此在面對龐大的學生群體時,其專業教師數量根本無法滿足教學需求,很多學校只能安排一些非專業的兼職教師負責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在這樣的情況下,兼職教師不僅未經過專業的培訓,同時也缺乏創業實踐經驗,在課上只能圍繞課本進行理論講解,其教學效果自然也就變得不夠理想。[1]其次,高校開設的專業較多,不同專業在就業、創業、創新方向上完全不同,因此創新創業教育必須要具有針對性,但在當前高校創新創業教師多為非專業兼職教師的情況下,教師對各專業特點缺乏足夠的了解,只能從非專業的角度提出一些理論性的建議,而學生得到的收獲也較少。此外,很多高校對創新創業教育缺乏足夠的重視,創新創業教師不僅待遇較低,專業職稱評聘也十分困難,很難吸引到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同時在職創新創業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二)教育觀念相對落后。創新創業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具備創業基本素質以及創新思維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因此從“精準供給”的角度來看,只有讓學生的創業素質與創新能力得到提升,才能夠使社會人才需求真正得到滿足。對于這一問題,很多高校并未形成正確的認識,而創新創業教育理念也逐漸陷入了誤區。在教育部門的支持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這些進展卻集中體現在學生的創新、創業成果上,這使得很多高校在創新創業教育工作中過于重視學生創新創業成果的獲取,反而忽視了對學生能力素質的鍛煉,有時甚至還會通過“不正當”的方式幫助學生完成創新創業方案,這樣一來,學校看似在創新創業教育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由于學生創新能力與創業素質并未得到太大的提升,因此實際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另外,在社會經濟結構轉型的背景下,當今社會需要更多的敢于創業、勇于創新的年輕人才做出實際行動,加入到創新創業隊伍中來,因而對于學生創新意識、創業社會責任的培養同樣十分重要。但由于當前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過于重視創新創業成果,很多學生即便得到了能力與素質的提升,也缺乏主動創業的意愿,這樣的教育效果顯然是不夠理想的。(三)教育內容脫離實際。在師資力量不足的情況下,很多高校都將創新創業教育設為公共必修課程,由一名教師對不同專業、多個班級的學生進行教學,這樣的課程只能以理論講解為主,不僅無法從專業入手進行具體解析,同時也很難與實踐、實訓活動相結合,而在缺少實踐教學支持的情況下,創新創業教育內容自然也就呈現出了脫離實際的問題。而從教材的角度來看,近年來針對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所指定的相關教材雖然有很多,但其內容卻缺乏針對性,與學生本專業以及學校實際情況聯系不大,同樣存在著脫離實際的問題。(四)教育模式缺乏特色。高等院校在專業設置、辦學特色以及優勢學科上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因此對于創新創業教育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各高校要想實現人才的“精準供給”,就必須要結合當地經濟發展情況以及學校在教學方面的優勢與特點,對創新創業教育模式進行完善。[2]然而在現階段的創新創業教育中,雖然有少數高校已經展開了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的創新,但絕大多數高校仍然是以照搬照抄其他院校固定模式為主。在這樣的情況下,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與自身特色不符,學科優勢也很難在實際教育工作中發揮出來,這對于“精準供給”的實現是非常不利的。(五)運行體系不夠完善。創新創業教育是一項長期、系統的教育工作,與各種創業活動存在著本質上的區別,因此在工作過程中,必須要建立完善的運行體系作為支持,而當前我國個各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運行體系卻存在著很多不完善之處。一方面,創新創業教育雖然被很多高校納入到課程體系之中,但對于各專業的創新創業課程開發卻十分緩慢,整體的人才培養目標與長期工作規劃更是異常模糊,而在缺乏明確指導與課程體系支持的情況下,創新創業教育工作是很難得到進一步推進的。另一方面,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工作還嚴重缺乏區域協同性,同地區各高校往往處于“各自為戰”的狀態,根本無法實現創新創業教育的協同運行,這不僅導致了高校間教育方向的趨同,很多教育資源也出現了嚴重的浪費,對教育效率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二“精準供給”視域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的應對策略
(一)重視教師隊伍建設。在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中,教師作為學生創新創業的指導者,其個人素質顯得極為關鍵,針對當前創新創業教師隊伍在素質方面的問題,各高校還需從多方面入手,來尋求合適的解決路徑。第一,創新創業教育屬于高層次教育教學形態,教師不僅要具備良好的教學能力,同時還要具備豐富的創業實踐經驗以及社會經驗。因此高校一方面鼓勵教師參與各種各樣的制度化、專業化培訓活動,并在業余時間積極進行自我學習,從而使其能夠盡快了解創新創業教育的各方面要求,并實現創新創業教育意識與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則可以與社會上一些實力突出、信譽較好的企業進行合作,邀請或聘請具有豐富創新創業經驗的社會成功人士到校授課,或是組成導師團隊,與學生進行對接。同時也可以讓教師深入社會一線進行實踐,積累創新創業經驗。這樣一來,學校的師資力量會變得更加雄厚,而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也能夠得到迅速提升,從而滿足創新創業教育的需求,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創新創業指導。[3]第二,在創新創業教師專業知識結構不足的情況下,學校也可以推動創新創業教育向專業課程教學滲透,組織創新創業教師與其他專業學科教師展開跨學科研討、交流,這樣既可以彌補教師自身的知識局限性,同時也能夠提高專業學科教學的針對性,使其能夠與社會人才需求相契合。第三,在創新創業教育得到高度重視的情況下,未來創新創業教師人才必將進一步增多,因此各高校還需提高創新創業教師的薪資待遇,完善其專業職稱晉升體系,這樣才能夠在未來各高校的人才競爭中搶占先機。(二)轉變人才培養戰略。當前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理念存在著很多誤區,而要想改變這一現狀,則需要高校對當前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戰略進行轉變。第一,在創新創業活動中,不可一味追求創新創業成果,而是以學生能力素質提升為核心目的,為學生的知識積累、養成、轉化提供支持,使其能夠盡快具備創業素質與創新能力。第二,當前創新創業教育只集中在少數具有創新創業意愿的學生群體中,因此高校必須對學校現有教學資源進行全面整合,充分利用現有教學資源來擴大創新創業覆蓋面,以專業教育為基礎,將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納入到專業課程體系中來,使其能夠覆蓋全體學生的學習歷程。[4]第三,可以針對不同學生的實際需求,建立多層次、開放性的教育模式,給予學生自主選擇創新創業課程的權利,促使學生更加主動地參與到創新創業的過程中來,通過創新創業活動來實現人生價值,并樹立正確的創業意識與創業社會責任感。(三)推動課程體系開發。課程是創新創業教育的深層基礎,當前國內各高校開設的創新創業公共課程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創業、創新指導的作用,但其作為第二課堂維度的活動性課程,仍然存在缺乏完整的課程體系,也很難支持創新創業人才的系統化培養。因此,未來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工作還需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課程體系的開發中來。一方面以專業課程為基礎,開發嵌入式的創新創業課程,將創新創業知識、理念滲透到專業課程的教學內容中來,從而使創新創業教育能夠具備專業性與針對性;另一方面則需要將特定的專業、職業背景嵌入到創新創業課程之中,創設具有真實職場特征與市場環境特征的教學環境,并在教學活動中組織學生進行職場崗位工作模擬與創業模擬,使教、學、做、創能夠緊密結合起來,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夠擁有更多的機會將所學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不斷積累創新創業實踐經驗。(四)加快特色教育模式創新。對于高等院校來說,創新創業教育工作要想真正取得更大的成果,就必須要對自身在教學資源上的優勢進行明確,通過創新創業成果盡快轉化、教師創新創業指導獎勵等方式,激發專業課教師參與創新創業教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本校學科優勢、科研優勢、學術優勢能夠在創新創業教育中得到體現,并逐漸轉化為創新創業教育優勢,這樣既可以使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得到更大的提升,同時也能夠讓創新創業教育實現本土化、特色化。[5]另外,創新創業教育可分為創新與創業兩部分,二者雖然存在著密切的關系,但在教育難度上卻存在著差異。因此,高校同樣可以將創新教育與創業教育區分開來,根據學校當前實際情況側重其中一部分教育工作,使其能夠更快取得進展,并以此為基礎帶動另一部分教育工作的發展。例如在高校合作企業較少的情況下,高校就可以從創新教育入手,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同時鼓勵具備良好創新能力的學生展開自主創業實踐;而對于產學研體系較為完善的學校,則可以從創業教育入手,幫助學生開闊視野、積累經驗,在創業實踐中實現創新思維能力的提升。(五)建立產學研教育體系。針對創新創業教育運行體系不夠完善的問題,高校一方面應積極尋求與本校科研優勢、學科優勢相關的企業進行合作,根據當前各專業發展趨勢以及實際人才需求來制定人才培養目標,并進行長期性的創新創業教育工作規劃;另一方面,則需要從與同地區其他高校進行溝通,從區域協同視角構建實訓教育基地以及創新創業教育的教研平臺,從而使產學研教育體系能夠得到進一步的完善。
三結語
總而言之,當前我國各高校在創新創業教育領域存在著很多的問題,這對于高等教育供給側改革是十分不利的,而要想切實解決這些問題,真正實現人才的精確供給,則需要在課程體系開發、教師隊伍建設等方面采取合適的應對策略。
參考文獻:
[1]李新寧.“精準供給”視域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反思[J].中國成人教育,2018(12):61-64.
[2]屠萍萍.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精準供給、價值與體系的三維重構[J].中國商論,2018(19):183-185.
[3]王祎黎,聶邦軍.供給側改革視角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困境與破局[J].中國成人教育,2018(10):42-46.
[4]李穎,楊建肖,張佳景.教育供給側改革視域下河北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現實反思與模式探索[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17,19(06):44-48.
[5]張欣,韓曉捷.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精準化供給”機制與實踐路徑研究[J].科技創業月刊,2017,30(15):46-47.
作者:鄭秋 單位:閩江學院
- 上一篇:木材科學與工程專業創新教育探討
- 下一篇:旅游工藝品設計教育創新研究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