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教師閱讀教學論文3篇

時間:2022-02-21 02:41:10

導語:高中語文教師閱讀教學論文3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語文教師閱讀教學論文3篇

第一篇

一、高中語文閱讀低效的現狀

1.教學目標過于模糊

當下很多高中語文教師對于教學目標的制定考慮過于廣義,過于注重全面,從而忽視了教學目標的重要意義,學生學習語文閱讀如“瞎子摸象”,不知道教學目標是什么,重點是什么,閱讀方法是什么,教師力求“面面俱到”,卻導致“面面不到”的結果,直接致使學生閱讀能力不夠,閱讀速度低下。

2.教學思想過于刻板

一些高中語文教師認為新課改即是使用新的教育方法進行統一教學,并未根據學生之間接受能力的差距、學生水平的高低進行調整教學手段,卻不知道思想守舊也是一種教育方式落后的表現,用傳統的思想套用新的教育理念,可以說是“畫皮畫虎不畫骨”,最終導致的結果可想而知。

3.授課沒有規律

高中語文教師在課堂上大肆引章用典、天馬行空,表面似乎有教學內涵,實質卻是一些與課堂無關或者關聯不大的知識,教學過程顛三倒四,未能及時將新的閱讀理念傳遞給學生,不但大大浪費了教學資源,又花費了過多的人力和物力,教學進度卻得不到改善。

4.對于閱讀情感講解過少

高中語文教師因為要趕上當前的教學進度,對于閱讀方面的知識進行了一個單一的灌輸,以“讀代講”,只是在課堂上面無表情讀完全文,而并未對文中表達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心境情懷進行講述和分析,從而導致學生學習了這種不正確的閱讀方式,純粹為了解題應試來閱讀文章,無法對文章的深層內容進行挖掘和剖析。

二、情感教育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具體實施

1.傳達情感,感性思考

高中語文教師要熟悉學生的心理以“良師益友”的方式通過學生心理的空缺切入,及時疏導學生在心理方面的顧慮,幫助他們擺脫困境,保證良好的感性認識和態度,必須忽視對年齡、身份、閱歷以及思想上的差距,比如在課堂上與學生互相交流閱讀經驗和閱讀方式,詢問學生閱讀時候思考的東西,并與學生交流和提出建議,告訴學生要感性去閱讀和思考,教師進行感性的全文誦讀或者播放文章閱讀磁帶,在學生心理上營造一個感性的環境氛圍,以便學生能夠盡快進入閱讀狀態。

2.各方面創造閱讀情景,培養學生情感

為了讓學生閱讀時進行情感投入,也加強他們繼續閱讀下文的興趣和熱情,教師應當注重培養學生的情感,現今教學多媒體已經普及到中高等教育中,比較課本上有限的知識量,多媒體具有豐富的網絡資源,教師合理地應用多媒體的資源,根據當前教學內容,搜尋相關的圖片、文字或者影視歷史資料,并和學生進行分析,讓學生閱讀感受;課余時間,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教學計劃前的情景劇編寫扮演,讓學生提前預習,學生通過自身扮演的角色對文中有一個初步的了解,這樣可以培養學生今后帶著情感去閱讀;同時讓他們進行“如果我是作者”的代入性閱讀,在閱讀過程中將自身帶入到文中,從而更好的體會到寫作人當時的寫作心境和情感變化。

3.注重實踐,培養真情實感

本著培養學生對實踐體驗和人文精神的目的,語文老師需要帶動學生通過各種方式去提高自身對語文的熟練應用能力,包含閱讀角度、寫作角度、語言表達角度等等,語文閱讀知識不僅僅只是局限于課本,學生要分析和感受更多生活現象或者通過名篇著作上的思想進行分析和吸收,擴展自身的知識面,從而間接提高了自己的閱讀能力。而教師是學生的帶路者,要充分利用生活和社會資源,引導學生創造一個學習的空間,從而讓學生的情感“取之真切,用之真切”。

三、結語

在北京師范大學裴娣娜教授看來:體驗就是“一個人對愿望、要求的感受”。要教會學生在高中語文閱讀中情感體驗,高中語文教師需要對情感體驗保證足夠的重視,以身作則,將以感性的思維去接近生活和學生的內心,以包容、溫和的引導態度去引導學生,不但要教會他們“曉之以理”,同時也要“動之以情”,情感教學是高中語文閱讀新的教學理念下的基礎,而加強情感教育將是未來中高等語文閱讀教育的主要方向。

作者:任凱鵬單位:山西省臨縣高級職業中學校

第二篇

一、激發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

1.認識閱讀的重要性。高中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自主控制能力,為此在平時我們要讓學生理解閱讀的重要性,要讓學生認識到閱讀是獲取信息的重要形式,是學習、生活與工作的主要組成部分。學生只有對閱讀產生正確的認識,才能發自內心地認可與肯定,這樣才能將更多的思維與注意力轉移到閱讀活動中來,從而對閱讀產生積極的動機與行為。

2.展現文字藝術魅力。以往學生不愛閱讀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認為文章不過是文字的簡單堆砌。我們要借助語言表現效果、現代信息技術等來向學生展現語文的優美與生動,讓學生感受文字的藝術魅力?,F代信息技術具有獨特的圖像效果,我們可以以其生動形象的圖片、逼真動態的畫面、悅耳動聽的音樂來向學生立體、直觀、動態地展現文本,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將學生直接帶入那如詩如畫的境界中,讓學生直觀地感受美,從而使學生產生強烈的閱讀動機。

二、引導學生展開充分的想象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眹栏竦卣f,想象力是科學研究中的實在因素。在閱讀中,我們要引導學生透過文字表面來達到對文本的深刻理解,而想象在其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想象可以帶領學生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與情感世界,真正地走進文本,從而讓學生與作者進行心靈的直接對話,這樣更加利于學生對文本的理解與感悟。為此在教學中我們要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時間,給予學生必要的啟發與指導,引導學生展開豐富而充分的想象,在想象中來激活學生的思維,達到對文本的深刻認知。

例如,在學習《項鏈》一課時,在學生充分閱讀的基礎上,并利用教材插圖,來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理解來展開充分的想象,在頭腦中想象瑪蒂爾德戴項鏈、丟項鏈時的表情與心理等。這樣通過學生豐富的想象,在學生眼中就不再是枯燥而靜止的文字材料,而是真實的場景與畫面,這樣既可以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而且可以讓學生深刻體會作者立意的深刻、用詞的準確、布局的巧妙,這樣更加利于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利于學生語文綜合素養與能力的提高。

三、指導學生掌握閱讀的方法

一般說來閱讀可以分為精讀、略讀與跳讀。精讀即逐字逐句展開,每句話都要深刻理解;而略讀則是快速閱讀,以獲取對文章的初步整體感知;而跳讀即是有選擇地閱讀,略過無關緊要的,選取所需要的段落進行重點閱讀。在教學中我們要向學生講清這三種基本的閱讀方法,要讓學生學會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來選取不同的閱讀方式。通過這三種閱讀方式交叉進行,并指導學生展開具體的閱讀活動。在閱讀中更為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將閱讀與思考結合起來。正所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與思考本身就是一對有機統一體,在閱讀活動中也要將閱讀與思考結合起來。學生要積極調用知識儲備、生活閱歷就文本來展開主動思考與積極思維,這樣才能透過文字,達到對文本的深刻理解,在閱讀中才能產生更多的獨特見解與感受,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實現對文本的個性化解讀。

四、開展豐富的課外閱讀活動

我們要堅持“課內求方法,課外求發展”的教學觀念,在搞好課內閱讀的基礎上,開展豐富的課外閱讀實踐活動,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接觸更多的閱讀材料。課外有著更為寬廣的空間,這是學生吸取養分,暢游文學殿堂的主要途徑。新課改非常重視學生的課外閱讀活動,明確提出要豐富學生的課外閱讀生活,并對課外閱讀做了明確而具體的要求。我們可以為學生推薦相關的書籍,也可以由學生來推薦,并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來自由選取閱讀書籍。這樣學生就可以接觸到更為豐富的閱讀材料,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同時也可以增長學生的見識,在大量的閱讀來沉淀學生的文化積累,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為了讓學生更有效地閱讀,我們可以定期組織學生開展讀書心得交流會,讓學生就自己在閱讀中的體會、心得、方法等來展開交流,這對于學生的閱讀既是一種監督與檢查,同時也是一種激勵與提升。

作者:張蕾單位:河北省欒城中學

第三篇

一、閱讀教學方式程式化限制學生思維,要引導學生獨立思考

長期以來,我們的教育對于孩子的標準止于“聽話”,即使在人人所見不同的閱讀上,也力求“標準答案”。對閱讀材料的講解,也是分段、總結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的老三篇,八股式的講解方式,好好的一篇文章被大卸八塊,學生聽的索然寡味。雖然這也不失為一種理解文章的手段,但這樣千篇一律的“解剖”方式,長此以往勢必會造成學生思維的局限,形成思維定勢,扼殺學生對文章個性的解讀和聯想,扼殺對文章美的感知。可喜的是,近年的語文試題中,閱讀理解中開放性問題的比重逐漸加大。教師一定要跟上新課改的要求,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在對每一篇文章的解讀中,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見解無所謂對錯,只要能自圓其說,就不失為一家之言。即使莎士比亞那樣的大文豪的作品,一千個人眼中,也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鼓勵學生對文章提出自己的見解,才能從小培養起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真正成長為有獨立人格和見識的知識分子,而不是知識的儲存器,文化的侏儒。

二、閱讀環境的欠缺,要求我們在學校為學生開辟閱讀的綠洲

我們處在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網絡和多媒體的便捷,拓寬了我們獲取信息的渠道,也使閱讀處在了一個尷尬地位。孩子不可避免的受其影響,現在的小學生中,玩手機、玩電腦游戲占據了他們課余的很大一部分時間,以至于沒有心思靜下心來好好的讀一本書。作為教師,即使不能改變社會的大環境,至少可以改變課堂甚至學校的小環境。比如學校增加在圖書館建設上的投入;在課程設置上,專門拿出兩節課做為閱讀課,讓學生們自由的閱讀,并分享自己閱讀的收獲,開展小組討論,激發起他們的閱讀興趣。聯合家長在家里多為孩子創造閱讀的氛圍,少一點應酬娛樂,多一點書香。語文不同于其他科目,閱讀能力的提升非一朝一夕之功,沒有廣泛的閱讀積累和長期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做不到的。只有我們多方聯合給孩子創造好的閱讀環境,才能潛移默化的培養起他們的閱讀習慣,進而提升他們的閱讀能力和語文素養。

三、引導孩子閱讀還要注意培養他們的辨識力,審美能力

現在許多新文學作品層出不窮,尤其是網上的一些作品缺乏審核,良莠不分。網絡又是很多學生獲取知識的一個途徑。很多學生不是不讀,而是誤讀。不但浪費了時間,甚至可能誤入歧途。對此,作為老師有責任做好引導,教學生辨別優秀的作品,避免在糟粕上浪費精力。回歸經典和傳統文化是一個可行的方向。雖然閱讀的眼光沒有一定之規,個人有好惡,但一部作品能夠經歷過時間歲月的洗禮流傳至今,一定有它的過人之處。

四、總結

閱讀是學習語文的基本功,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閱讀水平反映了一個國家的整體素養。我們民族的未來,正肩負在學校里這些祖國的花朵身上。作為一名高中語文教師,有責任引導他們從小廣泛閱讀,培養他們成為有文化、有人文精神的一代人。

作者:趙玉娥單位:遼寧北票市下府經濟開發區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