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師閱讀教學論文3篇

時間:2022-02-21 02:19:00

導語:小學語文教師閱讀教學論文3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語文教師閱讀教學論文3篇

第一篇

一、認識到閱讀的重要作用,激發學生對于閱讀的興趣

我們應該大力支持學生進行相應的閱讀工作,在閱讀的過程中不能僅僅限于能夠理解文章,還應該向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有所感悟,有所思考。在傳統的閱讀教學中,很多的情況是我們教師在閱讀之前設置問題,學生只是被動地對問題進行思考。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的思考就比較少,不能培養學生積極思考的能力。所以,我們應該讓學生明白閱讀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進行閱讀工作。同時,閱讀的展開還需要激發學生對閱讀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學生只要對閱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之后,才會把閱讀當成一件快樂的事情。在這樣的情況下,閱讀的效果就會更好,興趣也就更加的濃,閱讀的過程才能更加長久地堅持下去。

長期積累下去,小學語文閱讀能力就能不斷得到提高。那么,我們怎樣激發學生的興趣呢?我認為,可以適當在閱讀之前提出問題,使學生帶著一種強烈的疑問進入閱讀,這樣的效果應該是比較良好的。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圍繞文本中心意圖,不斷提出疑問或話題,使學生不斷產生閱讀愿望。當學生懷著某種愿望或為達到某種愿望而進入閱讀活動時,他的整個閱讀過程會始終充滿閱讀的期待、思索和探索,始終保持閱讀興趣。這樣,閱讀就成為了學生輕松愉快自主建構的過程。通過諸如這樣的措施幫助學生建立對于閱讀的興趣,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在閱讀中取得進一步的提高。

二、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們應該怎樣做

對于小學語文閱讀能力的提高,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們應該怎樣做,這是我們應該考慮的。我認為,從下面幾點著手比較好。

(一)培養學生的良好的閱讀習慣

對于閱讀能力較好的學生來說,他們都是有著比較好的閱讀習慣。由此可見,閱讀習慣的重要性。所以,我們應該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如若不能良好地培養學生正確的閱讀行為,對于學生來說就難以形成系統的、整體的閱讀觀念。這樣不僅不能幫助學生產生良好的閱讀習慣,甚至會使學生產生厭惡閱讀的行為,這對于閱讀水平的提高是不利的。針對于小學生活潑的特性,我們應該要求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沉下心去,在閱讀中不要一心多用,要沉下心來進行閱讀,能夠在閱讀的過程中發現問題,有所感悟,有所思考,這是至關重要的。“不動筆墨不讀書?!痹陂喿x的過程中,我們還應該讓學生多多進行記錄。對于小學生來說,這方面的要求可以稍微降低,可以主要針對文章中的生字生詞以及難以理解的句子進行標記,這樣也是比較好的。習慣的形成不是一天兩天乃至三五天,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通過我們慢慢地、不斷地長期練習,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就能夠形成。

(二)教授給學生閱讀的方法

對于閱讀的過程來說,是存在著各種各樣閱讀方法的。所以,我們應該重視閱讀方法的教學。在提到閱讀方法的時候,我們很多時候想到的只是讀懂詞語,讀懂句子,這樣的理解并不是全面的,但是對于小學生的閱讀教學來說卻是已經足夠。所以,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們不能簡單地進行閱讀方法理論的講解,因為對于小學生來說是比較難以理解的。對此,我們應該選擇更加貼合實際的閱讀來進行閱讀技巧的教學,教授學生一些比較實用的技巧。如在閱讀之前可以根據文章的題目,對主題進行一定的猜想。進過閱讀之后,再將講讀后的理解與自己先前的猜測進行對照,找出段落中的主題句等諸如此類的比較實用的方法。同時,教師還應該讓學生注意文章中語句的表述方式。通過長期的學習和積累,對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時有著很大的幫助。

(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在新課程的要求下,對于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的地位,我們要更加重視。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我們也應該如此。因此,閱讀教學可以更加開放,更加自主,把學習的主權還給學生,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來進行閱讀的過程,不能僅僅將閱讀的過程放在課下,這樣往往是學生沒能有足夠的時間進行閱讀。同時,在閱讀材料的選擇上也可以讓學生更加自主。閱讀的材料不單單局限于我們的課本,還可以向課外健康的讀物進行擴展。這樣,閱讀的范圍才會更廣,學生閱讀獲得的知識才會更廣。

(四)開展各種各樣的活動

對于閱讀課程來說,我們應該讓其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不能單獨局限于傳統的課堂形式。因此,我們可以引入各種各樣的活動來更進一步深化閱讀效果。其中,游戲比賽性質的活動比較適合于這樣的教學。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也比較喜歡玩各種各樣的游戲,所以這樣也是比較不錯的教學方法。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們可以在學生完成一定量的閱讀之后,讓學生進行講解,說說自己所讀過的書籍中最深刻的一部,介紹給大家,介紹出自己的所得所想所感所悟。這樣,對于講授的學生來說是對閱讀內容的一種回味,對于別的學生來說又有了一個更好的閱讀材料的選擇。我們還可以在黑板上寫一些有語病的語句,讓學生進行改正,對學生進行分組。這樣,學生的積極性勢必是能夠得到很大的提升。對于小學生來說,比較樂意參與到其中。通過這樣的逐步積累,學生的閱讀能力能夠得到更好的提升。

三、總結

閱讀能力的提高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我們教師應該嚴格履行自己的責任,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他們的語文的閱讀能力。要想使學生的閱讀能力能夠更進一步得到提升,我們還應該更加積極深刻思考,不斷探索,尋找出更加優良的教學方法,為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率而努力。

作者:于興梅單位:河北省青龍滿族自治縣第一實驗小學

第二篇

一、著力培養學生自讀的能力

為了提高學生的自讀能力,教師必須在閱讀教學中把自讀的方法教給學生,讓學生掌握閱讀方法,讀懂各類文章。例如,教學《飛奪瀘定橋》一文時,我讓學生圍繞“飛”與“奪”兩個重點去讀課文,了解事件的經過,讀懂課文內容。通過這節課的教學,我讓學生明確了:讀記事的文章時,要通過品詞品句抓住事情的經過這一重點內容,精讀重要片段,讀懂課文。有的課文各段內容的寫作格式較為相似,那教師就精講一段,引導學生用已學的方法去自學其他幾段。這樣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自讀能力。例如,教學《蛇與莊稼》一文時,教師可先精講第一段,讓學生了解蛇與莊稼的關系,接著讓學生運用分析“蛇與莊稼”的關系的方法自學第二段,教師在一旁加以點撥,讓學生弄清楚貓與苜蓿之間的復雜關系,最后讓學生用同樣的方法獨立自學第三段,弄明白隨地吐痰與人生病的內在關系。在此基礎上,教師再引導學生結合課外閱讀的知識,舉幾個例子。這樣,教師指導學生掌握閱讀方法,能有效提高他們的自讀能力。

二、注重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學生從接觸到讀物時,其閱讀思維就已經開始活動了。他們在閱讀過程中會產生疑問、做出猜測、產生新的期待。正是這種疑問、猜測、期待,才能使學生自主、自由地進行閱讀活動。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感情豐富、熱情飽滿,學生才會被感動,才會產生閱讀期待。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自身的熱情能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增強學生閱讀的欲望,引發他們深層思考,讓他們積極主動地進行閱讀。同時,教師在閱讀教學中一定要重視和把握學生的情感活動,讓其在閱讀過程中強化。小學生由于年齡小,他們的感情總是處于自由運動狀態,如果他們在課文閱讀中被文中形象感動,他們的情感極易高漲,他們的內心活動將體現于課文本身的語言。教師應通過學生的動作表情、朗讀的基調、發言的措辭,時刻把握學生的情感變化,引導他們在文中感受、體會,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例如,教學《月光曲》中描寫《月光曲》的內容時,教師可通過視頻、音樂等引導學生體會那種意境,使學生用心去感受美妙的《月光曲》,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扣動他們的心弦。然后,教師再讓他們到文中進行感悟、欣賞,最后從貝多芬在幽靜的小路上散步——走進茅屋彈奏——即興創作的情感變化中體會貝多芬創作時的靈感和激情。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對學生終生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積三十年的經驗,使我確信學生的智力取決于良好的閱讀習慣。”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根據書本知識,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理解文章,掌握閱讀方法,鍛煉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教師把收集到的資料、書籍等進行整理,課外結合課內,在班內開展主題閱讀活動。學生通過閱讀活動,進行合作交流,一定會積累大量的語言材料。學生從中既能體會到自主合作學習的樂趣,掌握有效的閱讀方法,又能感受到合作交流的優越性,提升合作學習的能力。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際上是學生、教師及課本三者互動的過程。教師要發掘教材中有利于學生感悟、體驗的內容,創設主動體驗的環境,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引導他們合作交流與獨立思考相結合,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能力,讓學生從小就樂于閱讀,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四、重視課外積累,拓展閱讀視野

1.依據課文內容,引導學生搜集相關資料。例如,教學《星星的新朋友》時,教師可讓學生搜集并閱讀其他有關太空、宇宙和人們在太空活動的資料,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2.根據閱讀活動的主題,讓學生搜集相關資料。例如,教師可組織開展“送愛心”活動,引導學生搜集有關愛的詩歌、事跡等,并根據這些內容排練活動節目。

3.教師提供一定數量的圖書,建立班級圖書角,并組織開展一些讀書競賽活動,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寓言、故事或簡單的科普讀物進行閱讀,可以摘抄,也可以寫讀書心得,使學生在閱讀中感受讀書的樂趣,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

作者:張鋒單位:河北省隆堯縣第二實驗小學

第三篇

一、巧妙導入,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1.音樂導入。音樂有著極強的藝術感染力,這在渲染氛圍上具有重要作用。將音樂與文字結合起來,能夠將那些語言所難以描繪的情感、意境等傳達出來,這使得教學更加富有情感性與藝術性,這不失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誘發學生探究動機的重要手段。為此在教學中我們可以收集相關的音樂,通過歡快的節奏來吸引學生、感染學生,刺激學生的聽覺,引發學生的想象,讓學生快樂閱讀。

2.懸念導入。小學生有著強烈的好奇心與求知欲,這正是推動學生產生源源不斷學習動力的源泉。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善于根據小學生的特點來設計富有探索性與挑戰性的問題,以問題來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制造認知懸念,這樣才能激起學生強烈的好奇心,使學生帶著強烈的閱讀動機來展開主動而積極的閱讀活動。

二、確立地位,引導學生主體閱讀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閱讀的主體,以往的閱讀教學以教師為中心,以教師的思想與思維代替學生的行為,學生只是機械而被動的參與者,學生根本沒有閱讀的機會,將閱讀課上成了教師條理分析的講解課,這樣的閱讀教學注定是失敗的。新課改下的閱讀教學所要構建的是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主導的雙主型教學模式。讓學生成為閱讀的主體,教師發揮組織者、指導者與參與者的角色,引導學生展開主體閱讀,在閱讀中生成獨特見解,實現個性化閱讀、創造性閱讀。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我們不僅要保證學生的閱讀時間,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來進行閱讀,更為重要的是要保證學生閱讀的空間,也就是說要保證學生思考的獨立性與探究的自主性。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讓學生真正成為閱讀的主人,就要讓學生真正地走進文本,走近作者,實現與文本的對話、作者的互動。因此,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我們要引導學生展開深入的思考,不要只是浮于表面,而是要將文本與特定的場景、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這樣學生在閱讀時才不會只是就字面來理解,而是能夠將文字與特定的社會環境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這樣才能達到對文本的深層次理解,才能實現與作者的情感共鳴與心靈互動。

三、質疑問難,促進學生思維發展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質疑問難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啟發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的思維不斷發展進步。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我們要為學生設計一系列富有深度的探索性問題,讓學生帶著特定的問題來展開主動閱讀,讓學生的閱讀更有針對性。同時通過提問,教師也可以了解學生學習的薄弱環節,減少無效教學,讓教師的教學更有針對性。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運用提問的方法為學生的思維指明方向,幫助學生不斷探尋,進而解決問題,形成有效的思維能力。教師的提問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提問要注意時機。要選在學生思維關鍵處提問,以便幫助學生理清思路、撥云見日,忌不分主次、滿堂亂問。

2.提問要精心設計、富有創意。簡單的“是不是”的提問并不能幫助學生進行有效的思考,必須要精心設計提出的問題,最好提富有創意的問題,才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快速進入緊張的思維狀態。

3.更為重要的是要鼓勵學生自主提問。閱讀不僅要回答他人所提出的問題,更為重要的還是一個學生自主提問、自我分析與解決的過程。因此我們要引導學生思考,鼓勵學生質疑,要讓學生不迷信書本、不迷信教材,要敢于挑戰,善于質疑,勇敢地提出問題,這樣才能將學生的閱讀推向高潮,讓學生的閱讀更有成效,更能促進學生創新能力與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四、培養習慣,幫助學生學會閱讀

良好的習慣會讓學生終生受益。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那么學生的閱讀是在和諧而融洽的氛圍下展開的,而且更能力排困難,堅持到底,以達到預定的閱讀目標。這樣的閱讀是主動、快樂而有效的,這正是小學閱讀教學的重要目標。

1.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正所謂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在閱讀中也是如此,只有展開充分的預習,學生才能發現問題,并運用自己的知識來解決部分個體可以解決的問題,進而明確自己的薄弱環節,以便在教師的教學中有針對性地聽課,這樣更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2.養成邊讀邊思的習慣。閱讀與思考是一個有機結合體,只閱讀不思考就是白讀,并不能促進知識的內化與能力的提高。要讓學生養成邊讀邊思的好習慣,這樣才能立足文本,又超越文本,達到深層次的理解。

3.養成動筆的良好習慣。不動筆墨不讀書,養成動筆的好習慣,在閱讀中不管是遇到不認識的字、不懂的詞語或句子,或是優美的語句、精彩的段落,抑或是有不同見解與獨特感受,都要善于動筆,用筆來進行標記,用筆來記錄自己的心得與感受。

4.養成使用工具書的習慣。在閱讀中遇到不認識的字詞,不要急于問別人,而是要學會利用工具書,這樣許多問題學生都可以自己來解決。

作者:劉文國單位:河北省灤平縣灤平鎮中心校瓜園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