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階段語文閱讀教學論文3篇
時間:2022-02-21 02:04:27
導語:初中階段語文閱讀教學論文3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一篇
一、以興趣為先導,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是教學活動取得成功的關鍵所在。要想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首先就要讓學生對閱讀活動感興趣,只有感興趣,才會主動而積極地閱讀,否則不愛閱讀,不愿閱讀,閱讀就失去了成功的前提。為此在教學中我們要精心設計閱讀前的導入環節,以激起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
1.問題導讀:初中生有著強烈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我們可以根據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來結合具體的閱讀材料設計富有探索性與趣味性的問題,以問題來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將學生帶入求知的憤悱狀態,當學生無法解決這些問題時,就會在求知欲的驅動下產生主動而積極的閱讀欲望,此時展開閱讀教學更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音樂導讀:閱讀本身就是一件情感積極參與的活動,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地走進作者所描繪的世界中,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這樣才能達到對文本的深刻理解,同時這也正是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引導學生主動閱讀的重要手段。而音樂具有極強的感染力,可以將文字所難以描述的情感用獨特的方式傳達出來,將音樂與語文教學結合起來,這使得語文學科教學更有魅力。為此我們在學生進行閱讀前可以為學生播放相關的背景音樂,以音樂來達到烘托與渲染的效果,這樣更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為學生的閱讀打下特定的情感基調。
二、以方法為核心,傳授學生閱讀方法
正所謂授之以魚僅供一飯之需,授之以漁則終身受益無窮也。閱讀也是如此,學生只有掌握閱讀的方法,才能展開有效閱讀,提高閱讀速度與水平。為此在教學中我們不僅要讓學生有充足的閱讀時間,還要加強閱讀方法的滲透,要讓學生學會根據閱讀材料的不同來采用不同的閱讀方法,以讓學生真正學會閱讀。
1.精讀:即深入而細致地研讀。逐字逐句深入鉆研,遇到重要語句和章節要透徹理解,遇到不理解的語句等要停下來,做上標記,并通過查工具書、請教他人等弄懂再繼續往下讀。仔細閱讀、深入思考,反復鉆研,以求明白透徹,了解于心,這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讀書方法。
2.略讀:這是一種非常實用的快速閱讀技能,閱讀速度較快以了解文章大意,提取有用的信息,這是整體感知文章的主要閱讀方法。這些閱讀方法是可以穿插進行的,在具體的閱讀活動中要讓學生學會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不同的閱讀材料來選擇不同的閱讀方法,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讓學生獲取有效信息,實現學生閱讀水平的整體提高。
三、以問題為主線,引導學生探究閱讀
1.帶著問題閱讀。教師可以提出一些提綱挈領性的問題,增強學生閱讀的針對性與目的性,讓學生帶著特定的問題來展開有效閱讀,這樣就可以避免許多學生漫無目的的閱讀。這對問題本身具有很高的要求,如果問題缺乏價值性,那么學生的閱讀也很難取得預期的效果。
2.引導學生提問。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在閱讀教學中不能只是讓學生通過閱讀來解決教師所提出的問題,更為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自主提問,這才是實現探究性閱讀的關鍵所在。為此在教學中我們要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質疑問難,勇敢地發表個人不同見解,大膽地提出問題,這樣才能跳出教材與教參限制的誤區,實現對文本的個性化解讀,產生更多的獨特見解與感受。
四、以評價為后盾,提升學生閱讀動力
學生的閱讀并不是以一篇文章的結束或一個問題的解決而終結,相反閱讀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教師不斷地給學生打氣,讓學生看到自己在閱讀中的進步與成功,讓學生享受到閱讀所帶來的樂趣,這樣才能激起學生不斷閱讀的動力,讓學生真正愛上閱讀。讓每一個結束都能夠成為學生認知的新起點。為此在教學中我們要改變以往只重結果的單一評價方式,更加關注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種種表現,如學生閱讀的認真性,提問的積極性,思考的獨立性。這樣將學生閱讀全過程納入評價體系,才能對學生的閱讀做一個客觀而全面的評價。同時要以表揚為主、批評為輔,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進步,對學生多做縱向比較,少做橫向比較,這樣才能發現學生更多的進步,給予必要的表揚與鼓勵,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與成功,這樣才能激起學生以更大的學習熱情參與到今后的閱讀活動中來。
五、總結
總之,學生閱讀水平的提高并不是短期就可以見成效的,而是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要有足夠的細心、耐心與恒心,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傳授學生閱讀方法、讓學生展開探究閱讀,不斷提升學生閱讀動力,這樣才能促進學生閱讀水平的整體提高。
作者:楊麗然單位:河北省元氏縣第七中學
第二篇
一、讀出味
自古以來,誦讀是閱讀的不二法門,中國詩詞的流傳,西方荷馬史詩的傳承,都依賴著誦讀得以重現詩人的氣勢、思想與內心世界。即“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同時,初中階段的學生處于心理敏感期,表現欲非常強。內心的敏感會讓學生更容易被文章中的情感所觸動,而誦讀的過程還可以結合表演等形式,真正還原文章的原汁原味。教學中,可以讓學生進行分角色朗讀與課文情景劇表演,讓學生在理解全文的基礎上,更好地把文章化為自己的語言,自己的表達方式,從而提高對文章的理解,真正把文章讀出味道,演出神韻。
二、多思考
思考的目的是一個思維反芻的過程,也就是在第一次的閱讀上帶著問題看文章,對作者所提出的問題,給出的答案進行深切地理解與思索。沉進書中去,把文章的含義理解透徹。思考的同時也要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通過自己對生活的思考,結合文章內容進行體驗與反思。語文本身是一個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學科,文章也只是對現實生活的反映,思考的過程是把閱讀拉近生活的過程,又是回歸生活的過程。語文閱讀教學思考的意義在于讓學生通過對文章的理解與閱讀,從而發現自身生活的閃光點,學會思考,學會理解。例如,在學習朱自清《背影》時,文章中把父親在車站過月臺買橘子的全過程像電影的分解鏡頭一樣進行了抓拍:探、攀、向上縮、向左微傾、慢慢爬下,這一系列動作都是來源于生活的。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先講解車站月臺的相對位置,讓學生演示一下自己坐火車時的狀態。然后組織學生把這些動作表演出來,再聯系生活講一講趕火車時的故事。學生對背影的把握越具體,那么對朱自清當時看到的情景也就越清晰。當教師如同畫面重現一樣把《背影》演示了出來,那么學生在這樣的閱讀教學里,就能想到父母對自己的關愛。
感同身受是最好的思考,在這樣的閱讀過程中,文章的形象生動了,故事鮮活了,體驗式閱讀的方法于無聲處聽驚雷,把文章的形象變得有血有肉,具體鮮明。閱讀教學時還可以讓學生把文章進行想象與填充。比如,在孫犁的《蘆花蕩》一文中,撐船老頭的樣子可以讓學生進行自由發揮:“將近六十歲”,我們平時看到將近六十歲的老年人五官是什么樣子,眼神和動作等等。“只穿一條藍色的破舊短褲”,破舊的藍色是什么樣子,應該是有補丁,有多少補丁,上身赤膊,長期撐船的生活會讓他有什么樣的膚色?“渾身沒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魚鷹”,干瘦是什么樣子,沒有多少肉是不是會青筋暴露,皮膚打皺,又干瘦會是什么情狀?“那曬得干黑的臉,短短的花白胡子卻特別精神”,干黑是膚色,臉上皺紋多不多,臉型會是怎么樣子?花白胡子,干黑臉色,結合起來卻是神采奕奕,老人的表情應該是怎么樣?通過這樣的提問與引導,讓學生的想象為自己心中的撐船老人加入各種表情因素,最終達到見字如見人,身臨其境的閱讀效果。
三、會比較
閱讀是需要比較才能知優劣的,同一件事,不同的作者可以寫出不同感覺,不同的角度也能帶來截然不同的觀感。初中階段語文閱讀方法中讓學生學會比較就是讓學生對文本中的字詞句,結構形象進行一一對比,通過把相近的內容進行比較,可以看出作者的寫作手法。通過把相反的內容進行比較,可以把握文章的走向,理解作者的意圖,深入文章的內涵。例如,在學習蕭乾的《吆喝》一文時,文章中的各種吆喝聲非常有特點,如“餛飩喂———開鍋!”體現賣餛飩的爽快直接,“硬面———餑餑”是賣饅頭悠長的叫聲,“行好的———老爺——太太”這是乞丐哀求的氣,“葫蘆兒———剛蘸的”體現了糖葫蘆的新鮮。學生只需要把這些吆喝聲進行比較就能知道不同行業吆喝聲的區別,也能知道不同行業的生存狀態與宣傳側重點。在這個過程中,吆喝聲所獨有的韻味與故事也能在學生心中產生印象。正如清代學者徐洪鈞所說:“讀書費神解,無事守章句。”讀一篇文章要通過多方對比,多思多想,就能如品茶一樣得到其中真滋味。例如,在《楊修之死》一文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把楊修的表現從頭到尾與其他人進行比較,通過人物間行為的對比,人物的性格也就呼之欲出。楊修的恃才傲物,唯我獨尊遇到曹操的妒賢嫉能只能是一個悲劇。這種人物間性格的比對,可以讓學生對文章中情節的走向有一個預測,更能引至生活中,讓學生去思考不同性格的人面臨的不同命運。這樣的閱讀過程,不僅可以讓學生敞開心扉去分析文章中人物的性格,還能讓教師及時了解到學生的思想動態,在別人的故事中看到自己的不足,從而引導學生調整心態,學會互相理解與合作。
四、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階段語文閱讀應注重具體,注重閱讀體驗,注重學生的內心世界。根據不同的文章進行不同側重點的閱讀教學,讓學生讀出文章味道,思考其中涵義,比較反芻,進而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最終讓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見字如人,達到提高學生語文素養,提升學生思想境界的作用。
作者:黃力平單位:福建省平和縣廣兆中學
第三篇
一、創設語境開口朗讀
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筆者發現,學生朗讀存在以下現象:如不愿在課堂上讀書,讀書時放不開聲音,或有口無心。這些不良的閱讀習慣阻礙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教師對此進行糾正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即為創設一定的語境引導學生閱讀。因為在教學中,朗讀最重要的基礎是對文本內涵的理解。要正確理解文本內涵,就要幫助學生進入文本情境之中,通過想象,真正感受到小說所要傳遞的意義,并在朗讀中表現這種情感。總之,在小說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當鼓勵學生開口朗讀,并做出相應的安排與指導;同時對朗讀的形式、重點等,也需要根據文本的不同做好充分的準備。
二、引導學生自由表達
入選中學語文教材的小說都達到了經典水準,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這就需要教師精確地講解。根據筆者的經驗,課堂講解可以從引導學生自由表達入手。自由表達具體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教師結合文本內容設計問題,讓學生在回答過程中提升閱讀層次,即學生與教師的對話;另一部分是讓學生進行探究式合作,交流想法的同時也激活思維,即學生與學生的交流。這兩部分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在問題的設計上,教師應該根據文本內容有層次地設計問題,通過一個個問題慢慢地引導學生深入分析文本。以《我的叔叔于勒》為例,具體介紹問題的設計及提問的方法。如第一個問題,當學生朗讀文本結束后,教師可以提問:這篇小說的主人公是于勒嗎?待學生思考結束后,教師可針對學生的回答進一步提問:大家如何判斷于勒是小說的主人公?這里可以給學生一些適當的提示,如主人公的確定一般看該人物在小說中是否居于中心地位以及作家的創作意圖是什么。經過交流,教師可以歸納學生的看法,于勒不是小說的主人公,原因在于于勒是在一家人的談話中出現的,作者對其沒有大量著墨。
其次,小說的主題思想是批判菲利普夫婦的自私和卑劣,因而主人公應該是菲利普夫婦而不是于勒。確定故事主人公以后,學生對文本的思想有所了解,接下來教師可進一步深入提問:既然于勒并不是小說的主人公,那為什么小說中又處處提到于勒呢?待學生討論后,教師再加以點撥,即作者對于勒雖然著墨不多,但他卻是全家人的希望,其富貴貧賤影響著菲利普夫婦未來的生活水平,也影響著菲利普夫婦的情緒。正是因為實際上的于勒和想象中的于勒截然不同,才襯托出菲利普夫婦的自私,也才制造了小說情節的高潮,因此于勒在小說中是線索,貫穿全文。解決了這個問題,學生的思考水平就上了一個臺階,“線索”這個重要概念也被引出,教師可借此講解小說文本中“線索”的作用。
在梳理了小說的結構以后,教師就可以對文本進行詳細解讀,如文中菲利普夫婦對于勒的態度變化過程為“盼于勒—贊于勒—遇于勒—躲于勒”,作者這樣安排情節的深意是什么?又為什么要安排菲利普一家在船上而不是別的什么地方與于勒相遇呢?這樣就由分析結構進入了對小說情節、寫作技巧的欣賞,學生在由淺入深地回答問題的過程中表達自己的觀點,也逐漸理解了小說的深層含義。至于引導學生積極發言,可以在提問過程中進行。如上文教師提問“作者這樣安排情節的深意是什么”,即可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讓學生明確討論的中心是:懸念的設置為后文情節的跌宕起伏埋下伏筆,安排的地點給人物的言行舉止提供了一個特別的舞臺,更能夠體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諷刺意味就此凸顯。當小組交流結束后,每個小組派一名代表發言,總結小組觀點。這樣既加強了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同時在交流及總結觀點的過程中,有效地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及理性思維能力。教師給予學生一定的表達空間,師生共同學習、共同進步,這對于提高教學質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都有極大的幫助;同時,生生之間的交流也有助于學生共同提高,升華思想,完善理解。
三、動筆寫作加深理解
閱讀教學不應該只停留在口頭表達能力和思辨能力的訓練上,更應該借此對學生的寫作能力進行訓練。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還應當指導學生借鑒作家的寫作技巧和表達手法,做好對文本中精彩語段的積累和欣賞,并在寫作中積極嘗試運用,逐步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方式有改寫、仿寫、續寫等,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分別嘗試,力求在多樣化的訓練中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仍以《我的叔叔于勒》為例,可以多種形式將寫作訓練融入閱讀教學中。如學完課文后,教師布置學生思考:“讀完小說,同學們對小說中的人物有什么想說的話?老師讀完以后,想告訴菲利普夫婦,世間最珍貴的莫過于親情,希望你們能珍惜親情,不要被金錢蒙蔽了雙眼。大家可以結合自己的閱讀感受,寫一寫想對文中人物說的話,也可以寫給作者莫泊桑。”這一訓練方式旨在鼓勵學生勇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幫助學生尋找表達空間。還可以鼓勵學生續寫小說:如果于勒后來又發財了,菲利普夫婦再遇到于勒時會發生什么呢?為什么于勒在船上那么久都沒有發現菲利普一家?是真的沒有注意到,還是于勒不愿與哥哥一家相認?請從于勒的角度對故事進行重寫。這必然要求學生細讀文本,重新揣摩、想象文中人物的心理,從而使學生有效地完成對本課的復習。
四、總結
初中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小說閱讀教學的方法多種多樣,還有待廣大教師細心探索,以期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小說閱讀能力。
作者:陳祖利單位:樂清市仙溪鎮中學
- 上一篇:臨床藥師與臨床藥學論文
- 下一篇:小學語文教師閱讀教學論文3篇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