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風格的美術教學論文
時間:2022-09-13 03:16:17
導語:藝術家風格的美術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藝術家作為一個創作主體,其文化教育程度和文化修養
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著他藝術風格的形成和藝術水平的高低丹納這位深具傳奇色彩的法國天才哲學家、文藝學家就曾提出,“人要能欣賞和制作第一流的繪畫,有三個必要條件。———先要有教養,窮苦的鄉下人渾渾噩噩,只會彎腰曲背替地主種田;戰爭的頭目只知道打獵,貪吃,縱酒,終年忙著騎馬,打仗;他們的生活都還跟動物差不多,不會了解形式的美與色彩的和諧。”如果想創造出感人至深的藝術作品,創作者必須是個學識淵博而有教養的人,其創作的作品必須先感動自己。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出現的巨匠,幾乎每一位大師都游歷過歐洲各國,會說幾種外語,在幾個專業上有所建樹。正如恩格斯所說:“這是一次人類從來沒有經歷過的最偉大的,進步的變革,是一個需要巨人而且產生了巨人———在思維能力,熱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藝和學識淵博方面的巨人的時代”。藝術創作必須做到“眼到”“手到”“心到”,三者缺一不可,其中“心到”是至關重要的,必須思考和感悟。魏晉時期的繪畫三杰:張僧繇、陸探微、顧愷之,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對他們人物畫的風格有過評價:“象人之美,張僧繇得其肉,張僧繇得其骨,顧愷之得其神。神妙無方,以顧為最。”他們在當時聲譽極高,對后世影響極大。
2藝術家所特有的思想、情感、個性、氣質、閱歷、審美理想等決定著藝術作品的風格
藝術創作主體的千差萬別,造就了藝術風格的多樣性和豐富性。藝術家在反映現實時,總是要表現出他自己的精神面貌,表現出他對于現實的獨特感受、獨特認識和情感,表現出他與眾不同的藝術素養,表現出他“獨創性”鮮明的個性特征。在真正的具有獨特風格的藝術作品中,一方面藝術家對現實的反映具有不可重復的獨創性;另一方面藝術作品本身客觀而真實地揭示了生活的真諦,同時包含深刻的意蘊。蘇東坡是一位在中國文學史上最具生命力而且對后世產生極大影響的藝術家,在詩、詞、散文方面造詣極深,而且藝術作品豐厚,以2700多首蘇詩,300多首蘇詞,4800多篇蘇文,給后世留下珍貴的文化遺產。蘇軾卓越的藝術成就與獨特的人格魅力,為世人所喜愛。蘇軾思想豐富深刻,經歷曲折坎坷,他的思想兼受儒、釋、道的影響,而以儒家思想占據主導地位,前期主異,認為儒與釋、道是對立的;后期主同,融合儒、釋、道,任職期間以儒家思想為主,貶居期間以佛老思想為主,兩種思想隨著生活境遇的不同而交替出現,這又與儒家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旨趣相通,因此他的作品題材很多,風格獨特。
3藝術家的愛好和創作個性對其藝術風格的形成有直接影響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藝術家喜好表現什么樣的題材內容,喜歡用什么樣的藝術語言,表達手法,喜歡什么樣的流派,喜歡傳達什么樣的思想情感,都和個人愛好有直接關系。鄭板橋喜歡畫竹,齊白石喜歡畫蝦,黃胄喜歡畫驢,王勉喜歡畫梅,提香的畫是金色調,委羅奈的畫是銀色調,倫勃朗的畫是黃金色調,安格爾的畫是冷色調。藝術家的興趣愛好是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不斷發展和培養起來的,有些興趣有可變性,有些興趣具有很強的穩定性,藝術家強烈的個人喜好促成了他們各自藝術風格的形成與演變,藝術家的獨創性就在于其具有獨一無二的個性品質,具有不可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面對大千世界、蒼生萬物,每一位藝術家都會有自己獨特的認識、感知、理解、聯想和體悟。藝術家的藝術創作個性表現在,能迅速敏銳地捕捉到打動自己心靈的那些物象,并應用符合主題的藝術語言把它表達出來,展現給欣賞者一個獨具藝術價值的審美形象,這正是藝術家的價值所在。面對同樣的題材,大師會傳達出各自不同的“有意味的形式”,曹霸的馬可謂“一洗萬古凡馬空”,韓干的馬“亦能畫馬窮殊相”,李公麟的馬健壯剛毅,徐悲鴻的馬神俊飄逸;;吳昌碩的荔枝渾厚老辣,齊白石的荔枝古拙神逸。近代畫壇更是人才輩出,大家云集,涌現出了趙之謙、任伯年、高劍父、黃賓虹、張大千、劉海粟等一批藝術大師,他們各自不同的藝術語言蘊涵不同的個性氣質和愛好情趣,同時也包含著對藝術的不同理解和詮釋,呈現出不同的藝術符號,展現出不同的藝術風格。
4藝術實踐程度和天賦是藝術家個人藝術風格形成的關鍵因素
藝術家的藝術實踐是藝術家形成個人藝術風格,取得藝術成就的根本因素。“紙上得來終覺淺,深知此事要躬行。”藝術風格的形成和藝術成就的取得并非一朝一夕的功夫,而是必須歷經大量艱辛的藝術實踐,通過艱苦卓絕的學習、探索、磨煉和創新,才能有所收獲和突破。柴可夫斯基指出“靈感是這樣一位客人,他不愛拜訪懶惰者。”對藝術家來說,只有嘔心瀝血的鉆研,孜孜不倦的追求,才能取得藝術成就。齊白石“五出五歸”積累了很多畫稿,“廢畫三千”以后成功地創作了《借山圖》卷52幅和《石門二十四景》,擺脫了“四王”成法的羈絆,在大量藝術實踐的同時堅持以“妙在似與不似之間”藝術理念為指導,他的畫一改文人筆下的柔弱傷感為剛健爽朗,并應用自己詩的深厚涵養,以及在筆墨上的精湛功力,形成了自己鮮明的藝術風格,他的畫無論是花鳥畫還是人物畫都簡潔雄健,粗獷老辣,內容詼諧深刻,發人深省,耐人尋味。在強調藝術實踐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天賦和藝術才能所起的無可限量的作用。“藝術隨著才華的變化而變化,藝術的整個生命及道路都靠著才華的引領。才華是藝術的要素和先決”。達•芬奇很早就表現出繪畫天分,在與他的老師委羅基奧合作的《基督受禮》中畫一個天使,達•芬奇筆下的天使形象形態自然、表情活潑、栩栩如生,他的老師看后驚嘆不已。五彩斑斕的藝術天分不是每個人都會幸運擁有的,但是辛勤的付出總會得到回報,無數天資并不是很高的藝術家通過不懈的努力,終就能取得驕人成就。風格問題一直是困擾我們的一個教學難題,在教學過程中,只有全面合理地認識藝術風格的形成因素,才能有助于我們準確地把握自己的藝術創作,這樣形成自己的個人風格必然是水到渠成之事,從而能將藝術創作中的階段性目標與畢生的藝術追求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創作出優秀的藝術作品。
作者:田偉單位:河南科技學院藝術學院
- 上一篇:獨立學院立體構成課程教學論文
- 下一篇:民間美術資源的美術教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