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教育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1-04 03:33:5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會計教育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會計教育質量下的會計教育論文
一、會計教學的目標
我國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養高級人才,不同的人才所需要具備的知識和能力水平也有所區別。一般來說,可以將人才分為應用型人才和學術型人才,應用型人才主要是應用客觀存在的規律來為社會謀取直接的利益,而學術型人才則主要是研究和發現客觀存在的理論及規律。針對我國的會計教育而言,其總體目標是培養高層次的會計人才,然而不同的人才需要掌握的知識、技能及能力也有所不同,因此我國的會計教育需要建立起有層次化的目標體系,不同層次的會計教育具有自己特有的教學目標和發展方向。從我國會計教育目前的現狀來看,會計教育大體可以分為??啤⒈究坪脱芯可齻€層次。每個層次的會計教育都應該具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并根據各自的目標選擇合適的教育方式和發展方向。首先,大專會計教育的目標主要是為社會培養會計應用型人才,其教學任務主要是定位于會計的職業化教育,承擔會計行業職業技能的培訓,需要特別重視學生會計實踐能力的培養,從而為學生畢業后從事會計行業做好基礎準備。其次,本科會計教學的目標根據我國本科高校的性質而定,在我國的本科高校中,既有大量以研究性質為主的本科教育,也有很多以應用為主的本科教育,因此以研究為主的本科會計教育的目標是培養研究型會計人才,其定位于高級研究型會計人才能力和素質的培養,而以應用為主的本科會計教育的目標是培養應用型會計人才,其主要目的是重視會計技能和能力的培養及提升,強調會計教育與會計職業的對接。最后,研究生會計教育的目標主要是為社會培養會計研究型人才,其定位于在學生掌握了會計基本理論知識基礎上,重點對學生的會計創新能力、會計科研能力以及會計理論素養進行培養。
二、會計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會計人員要具備較強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首先必須經過良好的會計教育。然而由于我國會計教育在期間幾乎已經全部停止,再加上改革開放后又受到計劃經濟理論的束縛,因此致使我國的會計教育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會計教育目標不明確,層析界限不清晰。目前,我國對于各層次的會計教學缺少統一和準確的界限。以我國本科的會計教學為例,國家對其確定的教學目標為培養能夠在會計事務所、研究機構、高校、經濟管理部門以及企事業單位從事會計實際工作、會計教學工作或會計研究工作的德才兼備的高級型人才,然而從我國高校本科會計教學的現狀來看,不同的高校在會計教學上的目標各有不同,其共同的特點是對于本科會計教學應該培養什么樣的人才缺少科學、深入的研究。也就是說,我國的會計教育機構之間的培養目標劃分不清楚,這就導致了不同的會計教育層次在課程設置上差別并不是很大,無法根據其教學目標給予準確的定位。
第二,會計課程體系不完善。目前,我國會計教學課程體系的不完善主要表現在:一是各門課程之間的銜接不夠,有些課程之間存在嚴重的重復現象,而有些課程之間又互相推卸內容,從而造成了教學內容的遺漏和缺少;二是輕理論重制度的現象比較嚴重,由于我國新的會計制度頻繁頒布,導致了會計教學教材的頻繁更換,這樣就必然導致了教學過程中對于理論知識的忽視,從而造成會計實踐無法深入的現象;三是在有些高校在會計教學課程設置中,缺少一些在實際應用中比較重要的課程。
會計改革下的會計教育論文
一、我國成型的會計教育模式帶來現狀及影響
一般概念而言,我國的會計學科發展現狀和會計工作管理水平遠落后與西方,這已經不能僅僅歸咎于我國商品經濟的落后和現代工業經濟出現的時間晚于西方了。從歷史邏輯看,這符合特定歷史事實,但是站在歷史長河中我們不能忽略中國會計久遠的歷史文化、更無法在歷史邏輯上實現自洽。本文研究觀點認為,除了大經濟因素之外的影響力量中,會計教育模式也是能夠影響到學科發展和工作水品的因素其一,其所引發的種種現狀及問題,值得我們思考。比如會計教育在三種不同的教育中都共性偏重于既定的會計理論知識,不關注實際會計理論和文化需要更新、需要與時俱進,從而學生在學習中產生定性思維存在的缺陷。若是現行會計科目設置隨著經濟時展暴露相關問題,可是學習的學生從未有過此類思考、教育者也無所研究,繼而導致問題被拖延、暴露后又長時間得不到解決。反之觀看國際,美國自1938年會計程序委員會成立以來的75年來,把規則導向的會計準則一再制定具體化,所有的美國公認會計準則多達4530頁,為市場繁榮作出不可估量的巨大貢獻。但自安然事件后,美國就快速反思規則導向原則繼而能夠迅速轉向原則導向,這也是會計教育模式不同帶來的。
二、改革勢在必行及怎樣著手改革
當今會計的發展趨勢是會計標準從分散走向大同,財務報告和會計工作從單一走向綜合會計功能從反映監督轉向影響經濟效果。在這樣的會計趨勢風向變化關鍵時刻,我國的會計教育模式必須隨之一起改革、一起跨越成長。僅從會計核算人員評價指標這個小點出發,在最新研究下表明,會計核算人員評價指標應包括:具備財務會計與報告、管理會計、審計、稅務、一般商業知識、信息技術知識,能夠履行日常業務會計核算,依法納稅并填寫報告;履行過程中遵循法律法規與職業規范??梢钥闯黾劝瑢I知識水平,又包括綜合能力和個人素質養成中的風險意識、心理素質。以廣西財經學院在“特色專業及課程一體化建設”項目中的表現為研究對象,它在特色專業建設中探索,再結合我國特有的會計文化和發展趨勢,可以淺要分析如下:會計教育模式必須改革,必須構建特色,引導不同層次、類型的會計需求。不再是簡單地分類普通、職業和成教會計教育,而是綜合取其精華、單獨更有特色。將我國會計教育拔高到推進發展我國會計軟實力提升的高度上,不再重復出現會計教育舊模式的基因缺陷。構建新型會計教育模式并不是完全摒棄過去的全部,推陳出新才是硬道理。特別是占比例最大的高等院校會計教育,一定要做好總體長遠規劃、優化專業設置和課程體系。在師資教育方面,不能一味學院理論,必須把有實際財務工作經驗的帶入課堂,互動式、啟發式、猜疑式教學。市場需求的導向下,促使會計教育所培養的人和市場經濟完全融合。
三、展望改革后大環境下的會計未來
加強對會計教育模式的戰略研究,是對會計文化的融合創新。從歷史中觀察,文化蛻變是碰撞發展、螺旋發展的。在整體過程中強勢文化向弱勢文化輸出,在目前的會計教育模式中,經過碰撞改革,可以更好地促進我們的會計文化發展。從改革會計教育模式入手,相信可以整體提高我國會計的軟實力。認識會計職業性、普遍性和穩定性的性質,改掉競爭中實力不足、冒險精神不強和科學探索不足等問題,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增強,將我國整體會計的潛在優勢和競爭力發揮出來。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結合實際、腳踏實地,將會計教育改革深化發展,必將贏得更好的未來。
網絡環境下的會計教育論文
一、網絡會計的特點
1.同步整合化
在網絡環境下,無論公司業務范圍和業務點有多少,只要發生交易,相關的財務數據就會被存入統一的財務系統中,系統會對各個部門和營業點的數據進行整合處理,并生成各種財務報表。企業管理者能夠通過整合的財務數據,對企業資金的使用情況有一個總體把握,實時調整財務部門、人力行政部門、生產部門以及業務部門之間的關系,進行統一的企業戰略決策管理,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
2.遠程電子化
隨著計算機技術和電子商務的發展,很多商業行為早已突破時空限制轉變為網絡形式,很多市場交易都可以借助網絡完成,人們可以進行網絡交易、網絡訂貨、網絡支付、網絡結算和電子貨幣管理。相應的,網絡社會中的會計形式及標準也隨之發生變化,網上銀行和網上結算可以產生很多電子報表和電子憑證,企業管理者也可以通過企業信息系統,獲取各個經營點的實時財務信息,進行必要的查賬和審計,降低公司財務風險。
3.多元開放性
基于能力培養的中職會計教育論文
1增強專業知識能力的素養
使得人才在專業知識與具體實踐操作兩方面得到綜合的訓練及良好的培養過于重視理論而忽略實踐的現象是普遍的,中職會計的教育落后于經濟發展的要求,導致會計專業的畢業生難以適應企業的要求。
2適應時代的發展需求
20世紀80年代,國外的會計教育已經初具規模,而且像美國等一些西方發達國家對本國的計算機教學進行了相應的改進,增加會計專業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學校會計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及形成社會所需要的專業素質及素養,培養學生在中職會計教學中的獨立自主學習的良好的習慣,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進行課程設計及課程安排,旨在以專業基礎知識為前提的情況下,提高中職會計專業人才的全方位發展及訓練智力能力、溝通能力、交際能力。知識包括會計知識、組織與經營知識、一般性知識。專業認同指的是會計畢業生要認同其專業、樂于學習其專業知識,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及價值觀。AEECC認為,學校是學者掌握基礎知識及基本技能的最重要的場所。在美國,會計學校教學的宗旨在于讓學生形成基本的實踐操作能力,形成堅實的基礎知識素養。
3把握開端,發展過程,掌握結果
中職會計教育方面的改進旨在為了提高會計專業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教師及學校應該對學生在會計專業方面基礎知識能力的培養起到一定的重視,對于中職會計教育模式進行適當的調整與改革。
職業學校會計教育論文
一、我國職業學校會計教育發展現狀
1.師資力量薄弱
按照職業學校的要求教師應該具備雙師型的,但其現狀是,職業學校會計專業的教師大多是院校的會計專業畢業的,畢業后直接分配到職業學校任職,這就造成了實踐經驗的缺乏。有的教師是從其他專業轉為會計專業的,理論和實踐知識都比較薄弱,因此可以說職業學校的會計教育師資力量相對薄弱。
2.課程體系設置不合理
從職業學校學生的就業情況看出,職業學校培養的是專業型人才,著重對學員的上崗能力的培養。但是就目前的形勢來看,職業學校會計教育還沒有擺脫理論知識占主導地位的思想,在課程設置方面還注重理論知識,沒有加大對實踐課程的設置力度,嚴重影響了學員畢業后的上崗能力。
3.生源質量不高,就業要求較低
我國企業高職會計教育論文
一、高職會計的培養目標定位
專業目標的定位是根據高職院校的特點和市場需求,進行培養目標的設置和規格的確定。市場是高職教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它所培養的是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的高技能人才。高職院校對人才培養時注重技能應用的培養,對于高職會計專業的人來講,會計高職院校培養的是會計高技能人才。會計專業是一個應用性和技術性很強的專業,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培養出來的應該是具備扎實的會計專業知識,動手能力強,畢業后基本能夠上崗的技能型人才,強調的是學生動手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養。高職高專會計專業的培養目標主要是培養面向中小型企業,具有良好的職業素質,能夠應用會計專業的知識和技能,畢業后能夠勝任會計相關的崗位,達到初級會計師應該具有的知識理論水平和業務素質能力高的技能型會計人才。
二、高職會計教育的現狀
(一)培養目標定位不明確
在目前的經濟狀況下,會計人員需要掌握的不僅僅是記賬、做賬等基本工作,更包含財務相關的很多重要技能,諸如會計報表分析、統計報表分析,相關的預測分析也十分常用,因此狹窄片面的教學內容會讓進入工作崗位的會計人員力不從心,另一方面,失業率的激增也與會計人員所學的專業知識內容和掌握的專業技能不夠有著直接關系。許多學校要求會計專業學生掌握基本的文化知識和會計基本理論以及實踐動手能力,這種看似合理的教學安排其實存在很多不足:教育設計錯位現象,在課程設計、教學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體系中都有明顯的體現,課程設置追求多而全,教學內容追求全和深。會計專業課程都是各自為政,側重在學科的某一個方向,學科與學科之間缺乏應有的銜接和過渡,更缺乏綜合應用和訓練,這種做法忽視了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更加偏離了職業教育的合理定位,導致學生學習基本知識教學的強度、綜合度不夠,實驗實訓課程教學不夠突出,學生實習只注重形式,沒有很好地掌握技能水平,沒有學會復雜的專業知識,沒有掌握好最基本的專業技能。
(二)職業素養培養不突出
高校改革下的會計教育論文
1高校會計教育的改革方式及建議
1.1要科學地制定教育目標
在制定會計教育目標的時候,要考慮到我國經濟發展的特點及世界經濟社會的局面,因為會計的作用主要是對一個企業的經濟進行管理,所以,在進行會計教育的時候要根據當地的經濟情況來制定目標。而我國現今社會的高校目標主要是有針對性地培養出能夠迎合社會需要的、文化素質較高的、有能力的、面對各類企業都能自信上任的會計人才。這類會計人才有較強的應急能力,面對突發事件能夠有較好的處理能力,他們具有較豐富的專業知識及基礎,有直面難題的勇氣,有較好的職業道德。因此,科學地制定好會計教育的目標是進行會計教育的首要因素。
1.2針對會計教育模式進行改革
以往的教育方式可能不太適應現今社會會計事業的發展,因此,各高校應該針對教育模式進行一定的改善,以達到其教育目標。以下是針對教育模式改革提出的一些建議:第一,新的教育模式提倡在教學過程中采用案例教學法。這種方法能夠使學生從實際角度出發來思考問題,更好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還能夠使學生處于實際的生活中,將所學的知識融入生活,用專業理論來解決問題。這樣能夠更好地教導學生,引導學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有的時候,真實的案例更加能夠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及貫徹,起到融會貫通的效果。學生在課余時間可以查閱一些相關資料,這樣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第二,一定要加強實踐教學。會計其實是比較依靠操作能力的一門學科,因此,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必須要注重實踐方面的鍛煉,老師在教育學生的時候也要加強對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實踐主要分為校內和校外實踐兩個方面。校內實踐主要是模擬學生在成為會計以后將如何處理工作上的問題,這類實踐主要考察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運用。校外實踐則主要是通過安排學生到企業進行參觀,了解企業日常生活管理中的程序,以加強學生對會計事業的認識。
1.3提高會計教師的實踐能力
高職會計教育論文
一、現行高職會計職業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教材內容不完善
2006年新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主要特點是與國際會計準則趨同,現階段要求上市公司和大型企業必須實行,鼓勵其他企業實行,2011年財政部頒布了《小企業會計準則》,要求小微企業從2013年開始實行。由此可以看出,現階段《企業會計準則》、《企業會計制度》和《小企業會計準則》同時存在,不同類型的企業實行不同的會計準則。2008年以后出版的會計教材幾乎都已經按照《企業會計準則》重新編寫,但是《企業會計制度》和《小企業會計準則》在教材中沒有體現。高等職業院校以培養應用型會計人才為目標,畢業生的就業去向主要是數量龐大的中小公司,這些公司一般實行《企業會計制度》或者《小企業會計準則》,使用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編寫的教材對學生進行專業訓練,即使學生很好的掌握了各種會計知識,也很難滿足中小企業的實際需要,學生進入這樣的企業后仍然需要重新的學習與中小企業相適應的《企業會計制度》或者《小企業會計準則》,因此現行教材內容是不完善的,會計職業教育使用現行會計教材是不科學的。
(二)教學模式簡單
由于一些職業院校對辦學定位在理解和界定上出現了一些偏差,導致在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上照搬傳統本科教育模式,在教學內容上,重點內容大都集中在概念、原理等理論方面內容,實踐教學得不到重視。在教學過程中,以教師為中心,采取滿堂灌的單向教學方式,學生難以及時消化所學知識,也沒有互動環節和實訓機會,枯燥的教課方式容易引起學生的視聽疲勞,從而影響授課效果。由于現行學校用人制度方面的原因,學校一般都是招聘剛剛畢業的學生作為教師,這些教師理論知識扎實,但是卻沒有任何實踐工作經驗。會計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專業,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動手操作能力,由于教師沒有實踐工作經驗,在講課中很少涉及實際會計工作中的例子,一方面使課堂失去了生動性,另一方面也使學生的知識與實際工作脫節。而在臺灣,對教師的社會實踐經驗要求比較高,比如規定大學、獨立學院以及??茖W校體育、藝術、應用科技等以技能為主的教師聘任或者升職應以成就證明或者技術報告代替著作等學術性材料,并且職業院校的老師大部分都在政府或者企業工作過,具有豐富的實踐工作經驗,這樣的老師在課堂上向學生傳授課本上的知識的同時,以自己切身體會向學生展示實際工作情景和傳授實踐經驗,可以大大的豐富課堂能容。
(三)實踐課程內容單一
中職會計創新教育論文
一、利用多種方法,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過去的教學由于受到條件的限制導致一些時間模擬無法進行,如今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來設計出仿真的情景和豐富的畫面形象,通過視聽結合的手段來創設課堂情景,調動學生的思維。例如:《基礎會計》可以按“填制審核會計憑證”、“登記賬簿”、“編制會計報表”等核算程序進行演練。直接教導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在演練中提高創新能力。要想充分發揮中職學校會計課堂的教育功能,必須先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若想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就需要改革和豐富教學內容,可以開設一些選修課,進行實習模擬訓練。還可以開設講堂、講座,更為詳細地解讀,使大學生的哲學視野得到大大開闊。例如:以某一工業企業某月份的會計資料為模擬對象,指導學生一步步自行操作,進行全過程的會計實務的模擬演練。這種逼真的實戰演練,是進行創新教育的最佳途徑。
二、轉變教育觀念和教學模式,培養創新能力
隨著新課改教育的展開,教學模式和教學觀念發生了質的轉變,傳統的教育模式已經不適合教育的發展。以教師為主導的封閉式教育方式已經轉變為注重學生主體性發揮的教學方式。在中職會計教學的課堂中,必須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敢于疑問,主動提問,在思考中培養創新能力。要想真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會計教師必須也是站在創造性的角度上去引導學生,要讓學生自己在學習的道路上前行,教師的角色發生轉變,不再是一個領導者,而是一個引導者。不再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而是一種“教學相長”的關系。主要的模式有以下幾種:
1.討論式教學模式
討論式教學模式主要是針對一個爭議性的問題,教師和而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激烈討論,最終獲得一致答案的教學模式。這是一種師生關系和同學關系互動頻繁的教學模式,有利于學生主體性的發揮,也有利于營造活潑生動的課堂氛圍。這種教學模式在實施的過程中,主要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一切以學生如何有效地獲取知識為出發點,安排課程的進度。教學過程中,學生可以提出自己的觀點,教師總結分析,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獨立思考,自行論證觀點。也就是說,同學們可以根據已有的知識分析論證自己的觀點,最后得出結論。這樣自主的討論,還有和教師之間的討論,最終得到一致可以解決問題的辦法或者結論。通過這種討論式的教學模式,不僅有利于學生交流技巧的提高,而且在交流過程中,通過會計教師的引導,學生可以對一個事物的多種側面進行思考。學生發散性思維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鍛煉,討論式教學模式有利于確定學生的主體地位,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
高等院校會計教育論文
摘要:教育改革作為近些年來我黨和相關教育部門工作的重點和難點,長久以來對其進行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方面的支持和幫助,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成績,師資隊伍建設作為其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整個改革運行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將主要針對當下在高等院校會計教育專業師資隊伍建設方面的內容進行分析和討論,并提出相應觀點,僅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高等院校;會計教育專業;師資隊伍建設;思路分析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的不斷加快,對于高素質的會計人才的需求日漸迫切,高校會計專業作為為社會發展培養和輸送人才的關鍵部門責無旁貸的承擔了這一任務,現階段我國教育部門為了提高其教學水平不斷提升其師資隊伍方面的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由于其發展時間相對有限,因此總體看來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
一、現階段我國高等院校會計教育專業師資隊伍建設現狀分析
本文通過對現階段我國高等院校會計教育專業師資隊伍建設的實際情況進行一系列的走訪和調查,同時參考大量文獻資料的相關數據,將其現狀通過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闡述,具體內容如下所述:(一)高等院校會計教育總體師資力量相對較弱本文通過對現階段我國高等院校會計教育的總體情況進行一系列的調查研究發現,大部分院校的任職教師的基本情況都是從專業的會計院校畢業之后直接到學校去進行任教,這類教師雖然理論知識相對比較豐富,但是缺乏一定的社會實踐經驗,因此其所能傳授給學生的只有一些理論上的內容,對于具體的實際操作部分存在一定的問題。為了有效對這一問題進行解決,現階段很多高等院校開始聘請一些社會上資歷豐富的會計從業人員去為學生講解會計實踐方面的知識,但是由于其常年從事實踐的會計工作,對于理論知識方面相對比較薄弱,二者無法進行有效的中和,導致其整體師資力量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1]。除此之外,本文通過調查研究還發現,許多專業院校在會計學習過程中往往將“職業資格證書+學歷證書”作為判定教師能力的主要依據,因此無法從真正意義上獲得有能力的教師。(二)高等院校會計教育方式傳統、單一隨著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在我國的全面推進,傳統的教學模式所培養出來的單一的“理論型”人才已經不能適應當下社會發展的需要,因此需要對其教學模式和教學方式進行不斷的改進和完善。雖然長久以來我國高等教育專業的改革進程一直在進行之中,但是由于傳統模式的根深蒂固,其整體改革腳步相對較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將其教學的重點放在對學生分數和理論知識的考核方面,對于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的激發以及實踐性的培養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問題,對于尊重學生個性特點方面做的也很不到位,導致學生在其學習過程中始終處在一種被動的地位上,學習效果不是很好[2]。
二、對于高等院校會計教育專業師資隊伍建設思路分析